首页 > 环保设备网

扔好垃圾就是分类?这件小事远没有那么简单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19-09-18 18:13:36
热度:59

扔好垃圾就是分类?这件小事远没有那么简单【中国环保在线 固废处理】垃圾分类看似是件小事,但是却需要自上而下的改革以及自下而上的配合,才能将这件小事做好。所以,垃圾分类“

【中国环保在线 固废处理】垃圾分类看似是件小事,但是却需要自上而下的改革以及自下而上的配合,才能将这件小事做好。所以,垃圾分类“小”归小,却并不容易推行。近来,有不少人又重提“垃圾分类原地踏步”的问题。实际上,当下关键的问题不是垃圾分类是否在“原地踏步”,而是如何推动垃圾分类不断向前迈进。

扔好垃圾就是分类?这件小事远没有那么简单
早在《第三次浪潮》中,托夫勒这个知名的未来学家就提出,垃圾分类将成为第四次“革命”。很多人都知道,我国垃圾分类起步很早,却一直未见实效,这也导致如今重提垃圾分类这件事会受到质疑:垃圾分类究竟能不能做到,或者能不能做好。
对此,我们不可否认,垃圾分类推广确实遇到了一些阻碍:分类垃圾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分类之后收运混淆;垃圾分类只有部分地区看到了实效;分类习惯养成缓慢,过渡时间长;分类效果不尽如人意,约束力不够强……这样的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
但是,就因为如此,抹掉垃圾分类推广成效显著的很多地方的努力,未免过于偏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垃圾分类方面,全国也出现了不少示范试点,在持续积累经验,传播成功模式,鼓励其他地方践行。这种以点带面的影响力不容小觑,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全民分类的那一天终会到来。
至于如何让垃圾分类推广更有效,大致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探索:
标本兼治
值得注意的是,垃圾分类虽然是件小事,但是其中涉及到的环节可一点不小。可以这样说,垃圾分类连接着一个城市或者乡村的内清洁体系,分类垃圾桶不能成为摆设,垃圾收运要尽快改变中端混淆的现状,末端处置也应在资源化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一些。
也就是说,要时刻认识到,垃圾分类只是实现垃圾处置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其中一环,并非分完类整个过程就结束了。另外,推行绿色积分制,添置智能分类设备,采取一对一二维码检查措施等都是辅助手段,真正过渡到“我要分”的自主分类阶段才是垃圾分类的全面胜利。
做实做细
越是小的事情越不容易做好,越是跟习惯挂钩的事情越难坚持,这大概也是垃圾分类在之前的十数年时间里没有明显起色的原因。所以,在吸取教训的同时要更加以基层落实为主线,细化工作为引导,逐步、分级构建起有效的垃圾分类体系,打通垃圾分类“绿色渠道”。
具体而言,垃圾分类可以针对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医疗垃圾、电子垃圾、包装垃圾、有机垃圾、有害垃圾等进行区别对待;垃圾分类也可以根据居民楼、商务楼、公共场所、城市街道、乡村独栋等建筑形式的不同分别制定策略;垃圾分类还可以从收集、运输、中转、处理等各个节点出发,形成无缝对接的闭环。诸如此类,都需要紧盯细微处,真抓实干。
奖罚分明
尽管,在部分城市的带动下,全国各地都开始推出“绿色账户”、“积分兑换”这样的垃圾分类奖励制度,但是真正配备相应的惩罚机制的并不算多。垃圾强制分类政策下发一段时间了,从鼓励到强制的过渡仍进展缓慢,法治化水平是我国垃圾分类亟待补齐的短板。
分类分得好有奖,分类不合格没损失,这从侧面来看缺少了强有力的约束,效果全凭自觉和对奖励的热情,显然并不适用于全体人民。这也愈发可以看出,“大棒+萝卜”的双向作用缺一不可,奖励是一种“再接再厉”的信号,惩罚则是防止“原地踏步”的警铃,加强垃圾分类法治化水平和宣传垃圾分类教育同等重要。
因地制宜
我国幅员辽阔,城市众多,乡村星罗棋布,省与省之间,市与市之间,村与村之间都有着无法避免的差异化。这种差异化体现在经济条件、生活习惯、消费占比、工农业分布、空间布局等众多方面,这也决定了,施行垃圾分类不会存在“通用”这样的概念,也无法“一刀切”复制。
正因如此,我国垃圾分类才出现了“三分法”、“六分法”、“五点减量法”这样的多元化选择。也出现了垃圾分类的“望城模式”、“深圳模式”、“新城模式”、“江宁模式”这样的地方样本,各有其借鉴的意义。想要真正实现垃圾分类目标,一个模式刻到底显然不适合,取长补短才能见真章。
多“系”融合
都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垃圾分类也是如此,看似将垃圾投入对应的垃圾桶就是“分了类”,实际上这只是狭义上的理解。想要做好垃圾分类这件小事,串联起大环卫体系、固废处理体系、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至关重要。
大环卫体系就包含垃圾清理、收集、转运,固废处理体系包揽了垃圾无害化和资源化全过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一部分与固废处理资源化重叠,一部分直接对接垃圾分类。三大体系基本覆盖了垃圾分类的全产业链,能否促进三个体系的流畅接驳直接影响垃圾分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