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设备网

垃圾分类制度建设在即 体系完善仍需多管齐下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19-09-18 17:48:59
热度:49

垃圾分类制度建设在即 体系完善仍需多管齐下【中国环保在线 固废处理】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垃圾已呈现出成倍增长的态势。对于大中城市来说,在人口密度高、

【中国环保在线 固废处理】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垃圾已呈现出成倍增长的态势。对于大中城市来说,在人口密度高、土地资源紧张、垃圾产生量加大而处理能力不足的现状下,垃圾围城现象日益严峻。

垃圾分类制度建设在即 体系完善仍需多管齐下
据中华再生资源网报道,我国近十年来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年均增长率为9.8%,建筑垃圾产生量增长率超过100%,而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仅为2.11%。伴随着垃圾的几何式增长,垃圾处理能力却跟不上垃圾增长速度,垃圾处理体系的完善已迫在眉睫,城市垃圾处理已经成为政府一项重要研究议题。
日前,住建部部长王蒙徽在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上表示,到2020年,各城市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基本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公共机构普遍实行垃圾分类,先行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的46个城市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同时,到2035年,我国各城市将全面建立垃圾分类制度。
对于城市垃圾的收集清运、处理处置而言,垃圾分类是从源头减量、节省后期成本的措施,是破解“垃圾围城”困局有效方法,是构建垃圾处理体系的基础环节。
其实,自从2000年以来,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实施就以点带面地进行着。对于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我国不断在完善着法律法规,制定了《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制度。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也不断推进法制制度的建设,促进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垃圾分类的深入人心。
虽然制度的不断完善与政府的宣传确实已经树立起人们垃圾分类的意识,这一点不容置喙。然而,回归于生活,从我们的习惯和生活的细节中可以得知,垃圾分类的效果不尽人意。在我国的大多城市、大多社区、大多写字楼,人们仍然习惯于不假思索地将手中的垃圾置于垃圾桶中。
坦而言之,让垃圾分类真正落到实处着实是一个难题,也可以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垃圾分类还有很大的加强空间,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去完成这项系统性的任务,需要政府、公众、企业等多方力量协同发力,需要广泛动员、群策群力。
推进垃圾分类,首先政府要做好法治建设和制度建设,发挥制度在整个系统中“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为垃圾分类梳理出一条清晰的道路,让垃圾分类“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目前,我国从顶层设计到地方层面建章立制,各地区、各部门积极行动,为垃圾分类作了良好的铺垫。
多年来,垃圾分类已从初的宣传鼓励走向了制度建设,而施行垃圾分类政策势还需借力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的建立。北京西站地区垃圾的源头计量收费只是一个开始,在推进全国垃圾强制分类的进程中,像“不分类、不收运”和“不分类、多缴费”的这样的计量收费政策将逐步建立。届时,人们垃圾分类的意识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垃圾分类是关乎民生公益的工作,从这一方面来说,营造社会环保、绿色生活的社会氛围十分重要。垃圾分类工作是和人民的切身利益想联系的。在垃圾分类的系统中,公众是垃圾的生产者,也是垃圾分类制度的受益者。在这项浩大的分类工作中,公众应树立起充分的垃圾分类意识,发挥关键作用。这一环节上,依然少不了政府对舆论的引导,以及对社区、学校等各个群体的宣传。同时,推出更简便、更有效的垃圾分类标准和模式也许将大大提升公众在垃圾分类工作的作用。
垃圾分类是一个庞大的公益项目,也是一个相当广阔的市场空间。因此,企业应抓住从生产环节延伸到产品设计、流通消费、回收利用、废物处置等全生命周期,与政府相互配合,利用用大数据和信息化手段,搭建起垃圾分类的服务平台,促进城市环卫系统与垃圾回收体系的两网融合,建立环环相扣的垃圾分类、回收、处置、资源化利用系统,发挥市场机制在垃圾分类体系建设中的创造性作用。
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从全局出发,以整体的、综合的思维来推进制度的实施,要做好源头的分类工作,也要提升末端处理的能力和水平。总之,垃圾分类体系的完善将是整个整个垃圾分类回收链条的完善,只有系统谋划、统筹协调,才能将垃圾分类落实到位,让“放错位置的资源”变废为宝,推动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