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蓝天保卫战 今年秋冬这样干
打赢蓝天保卫战 今年秋冬这样干进入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多发频发的状况加剧。生态环境部近日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征求意
进入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多发频发的状况加剧。生态环境部近日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针对京津冀、晋鲁豫等九省市的重点区域展开专项治理。
这个秋冬季也是《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冲刺阶段,事关“十三五”既定目标能否完成,以及“十四五”大气污染防治走向。但据生态环境部预警,受多重因素影响,秋冬季污染物排放量可能出现反弹,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压力增大,部分地区存在完不成“十三五”空气质量改善目标的风险。如何在精准治污的同时防止反弹,成为多地面临的挑战。
空气质量向好,但改善幅度收窄
经多方努力,全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近日举行的“2020中国蓝天观察论坛”上,亚洲清洁空气中心发布的报告《大气中国2020: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进程》显示,截至去年底,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达标天数由79.3%升至82%,PM2.5年均浓度达标城市的数量首次过半。其中,157个城市实现六项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全部达标,同比增加36个城市。但同时,部分城市出现反弹。
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中国区总监付璐举例,汾渭平原是实施蓝天保卫战行动以来,PM2.5浓度唯一出现反弹的重点区域。“从各省表现看,陕西、山东分别有9个、14个城市出现反弹,恶化比例最高达到29.6%。辽宁14个城市全部出现反弹,除大连和丹东外,其它均为超标。”
上述问题在秋冬季更为突出。据生态环境部统计,去年秋冬季,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平均浓度较2016年同期下降33%、重污染天数下降52%。尽管如此,京津冀及周边、汾渭平原仍是全国PM2.5浓度最高的区域,尤其秋冬季是其他季节的2倍左右,重污染天数占全年的95%以上。而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前期抑制的产能和产量短时间内集中、快速增长,秋冬季污染物排放量可能反弹,导致部分地区存在难以达到“十三五”目标的风险。
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也称,特别是近两年,空气质量改善幅度收窄,再往前迈一步的难度越来越大。PM2.5整体达标没有悬念,但直到去年底,近一半城市仍未达标。“比如陕西、山西等地,最终能否完成‘十三五’改善目标还要打问号,冲刺阶段不可掉以轻心。”
四重因素叠加,用能结构仍待优化
秋冬季缘何成为薄弱环节?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归结于四点原因叠加:污染物排放量超出环境容量的50%以上是根本原因;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浓度高,是重污染期间二次PM2.5快速增长的关键因素;不利气象条件导致区域环境容量大幅降低,造成重污染天气;区域传输对PM2.5影响显著,各城市平均贡献率为20%-30%,重污染期间增至35%-50%。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高度聚集重化工产业,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利用方式、以公路运输为主的货运方式,导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居高不下。除二氧化硫以外,区域内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超出环境容量的50%以上,部分城市甚至超出80%-150%。”赵英民表示,2018-2019年秋冬季PM2.5来源解析表明,工业和民用散煤、柴油车的贡献分别达到36%、17%和16%,是贡献最大的三个方面。
作为重污染的主要来源,上述因素也是治理难点。生态环境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研究员倪红举例称,以柴油车为代表的移动源,预计还需再减70%左右的排放量。“城市间发展不均衡形成减排短板,导致措施落地存在延后。比如,一体化监测体系在部分发达城市应用较好,但到了偏远城市,数据平台根本用不起来,不能成为执法依据。”
再如煤炭消费方面,华北电力大学教授袁家海表示,尽管“十三五”以来有效遏制了煤电新增势头,为空气质量改善作出贡献,但煤电本质上仍是高碳能源。污染反弹明显的山西、陕西等地,恰恰也是煤电规模扩张较大的省份。“如何进一步控制新增产能,从超低排放拓展至多种污染物协同治理,对中长期治理而言作用重大。”
提升重污染天气应对的精准度和时效性
“能源、产业及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重点区域的排放量依然较大,要继续以控制秋冬季PM2.5污染为核心做好防治工作,以差异化、精细化管控为导向,着力提升重污染天气应对的精准度和时效性。”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领域首席科学家柴发合进一步指出,为彻底消除重污染,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需在2016年的基础上消减40%-75%,不同污染物、不同城市的削减量应有所差别。
付璐建议,开展减排潜力、治理成本、改善效果等综合评估,通过成本有效的方式实现协同治理的效果。根据不同城市的治理意愿、能力,制定差别化的空气质量管理目标及策略。针对尚未达标地区,公开限期达标规划、量化评估效果,以确保最终达标;对于已达标的城市,可提出“进阶”目标,督促其继续改善、防止反弹。“特别是出现反弹的城市,以深化结构调整、优化能源结构,优先选择能够实现结构性减排措施,包括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淘汰落后产能、推进清洁取暖、公转铁运输模式调整等,才能进一步实现空气质量持续优化。”
围绕治理难点,《征求意见稿》“对症下药”提出:今冬,在保障能源供应的前提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基本完成平原地区生活和冬季取暖散煤替代,基本建成无散煤区。具有铁路专用线的大型工矿企业和新建物流园区,煤炭、焦炭等大宗货物铁路运输比例原则上达到80%以上;华能、大唐、华电、国电投、国家能源集团位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的火电企业,煤炭清洁方式运输比例要达到80%以上。
-
河北通报秋冬季第一轮大气环境执法专项行动10月10-12日29个突出环境问题2020-10-16
-
聊城市茌平区多个制砂厂无证经营,噪音、扬尘污染严重!2020-10-16
-
《长三角地区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2020-10-16
-
《长三角地区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发布2020-10-16
-
运城市闻喜县一洗沙场污染环境2020-10-16
-
又是秋冬季,扬尘治理工作忙 政策更新、检查行动层出不穷2020-10-12
-
泰州市2020-2021年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停限产豁免企业(第一批)名单2020-10-12
-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出现入秋以来第一次区域性PM2.5污染过程2020-10-12
-
邯郸市开展秋冬季大气环境执法专项行动2020-10-12
-
蓝天保卫战决战最后一个秋冬季 生态环境部持续开展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2020-10-10
-
就差那临门一脚了!这个秋冬季蓝天保卫战打法不一样2020-10-09
-
城市的蓝天越来越多2020-10-05
-
3分钟快速了解今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2020-10-01
-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2020-09-30
-
新规来了!父母留在老家的房子实行“地随房走”,城市子女有福了2020-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