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环保设备网 > 环保新闻 > 别把生态修复资金当成“唐僧肉”

别把生态修复资金当成“唐僧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2-27 11:04:53   浏览次数:20
核心提示:2023年12月27日关于别把生态修复资金当成“唐僧肉”的最新消息:【讯】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日前在青海省发现,部分退化草原修复项目方案制定不科学,验收评估放松要求,后期管护不到位,生态修复效果大打折扣。用于生态修复的宝贵资金打了水漂,让人痛心,其中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日前在青海省发现,部分退化草原修复项目方案制定不科学,验收评估放松要求,后期管护不到位,生态修复效果大打折扣。用于生态修复的宝贵资金打了水漂,让人痛心,其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值得深思。

青海省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受过度放牧等因素影响,草场退化严重,一些高寒草甸甚至退化为寸草不生的黑土滩。做好退化草原的生态修复,加强黑土滩治理,势在必行。为此,近年来,国家投入大笔资金用于青海草原生态修复。2016年开始,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青海省在全省实施草原补奖政策。2022年起,中央财政聚焦青藏高原等国家战略涵盖的重点生态地区,通过竞争性评审择优选拔示范项目,每个项目奖补3亿元,以支持受损山体和地表植被恢复。今年4月,国家下达12.3亿元用于青海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6月,又安排下达青海省中央预算内资金1.56亿元,用于青海省生态保护和修复支撑保障体系类项目建设。

然而,生态修复资金却成了某些地方眼里的“唐僧肉”,想方设法套取国家资金。督察组发现,有的地方将一些既没有土壤覆盖也没有植被生长,根本不能被生态修复的石头山纳入修复范围,如果洛州久治县2021年编制的退化草原修复项目中包含了2.6万亩石质山峰。有的地方将人工饲草基地纳入修复项目,如海北州门源县2023年编制的退化草原补播项目与人工饲草基地重叠653亩。有的地方企图通过降低验收标准蒙混过关,如省州对海南州贵南县2022年实施的3个地块1万亩黑土滩修复项目联合验收时,仅进行简单查看就通过验收。还有的地方忽视项目后期维护,使草原修复成果维持不到两年又回归旧状。

青海草场生态修复资金使用中的种种乱象,暴露出青海生态修复项目从审批、使用到验收各个环节外部监督不力,存在宽松软的问题。一方面,当地监管不严不实。无论是县级还是省级监管部门都没有尽到监管责任,让漏洞百出的项目顺利通过验收。监管是保障项目质量、落实资金使用的一道重要防线,生态修复资金浪费,监管部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生态修复资金利用缺乏一套系统完整的制度流程,人为操作空间大,导致当地存在侥幸心理,妄想蒙混过关。

生态修复资金是改善青海草场质量、保障当地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的经济支撑,绝不能被白白浪费,要尽快堵上生态修复资金使用的“鼠洞”。既要加强日常执法监管,也要强化问责追责,让相关制度约束成为不可逾越的高压线,避免有关地方和部门失职渎职等行为的发生。

同时,也要尽快完善资金投入使用的长效机制。2021年,财政部修订《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资金管理办法》,明确提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凡是涉及生态保护修复的地方,都应落实好相关要求,加强对资金的全过程监管。近年来,不少地方已经在探索保障生态修复资金使用的机制。比如,针对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项目,云南建立了资金使用全过程调度机制,对项目未按计划推进、资金未按计划执行等问题进行督导,项目进度滞后、资金执行率低或与项目进度不匹配的限期整改,整改不力影响项目绩效目标实现的进行全省通报,约谈项目牵头部门,倒逼项目扎实推进。相关地方可以借鉴类似经验做法,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财政资金非常紧张,国家此时还能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生态修复,足见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在这种情况下,更要把真金白银用在刀刃上,坚持精准、科学理念,在项目申请之前就要进行深入评估,避免把生态修复的宝贵资金浪费在石头山上的情况再次发生。

高寒地区草场生态修复尤其是黑土滩的治理,欠账多、难度大、周期长、见效慢,任重而道远。但为者常成,行者常至。面对这些现实困难,不能有畏难情绪,更不能试图糊弄了事。要充分认识到青海生态修复的重大意义,充分用好生态修复资金,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开展修复工作,让高原草场重新焕发绿色生机,切实扛起守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

 
关键词: 生态 项目 资金


[ 环保设备网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
我国垃圾填埋气的产生和利用 焦化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及工艺现状
推荐环保设备网
点击排行

 
 
新能源网 | 锂电网 | 智能网 | 环保设备网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