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克论净 下足“绣花”功夫 北京市扬尘精细化管控见实效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22-04-27 14:00:27
热度:60
以克论净 下足“绣花”功夫 北京市扬尘精细化管控见实效扬尘,是一个城市清洁度的标志。扬尘治理的精细程度,关系着城市干净不干净,关系着市民的直观感受,也影响着北京的空气质量。 20
扬尘,是一个城市清洁度的标志。扬尘治理的精细程度,关系着城市干净不干净,关系着市民的直观感受,也影响着北京的空气质量。
2021年,北京市打好扬尘精细化管控“组合拳”,年度降尘量降至4.1吨/平方公里·月。2022年,北京市继续下足“绣花”功夫,聚焦重点,以克论净,持续推进扬尘精细化管控,一季度降尘量降至2.9吨/平方公里·月,同比下降57.4%;道路尘负荷达到0.58克/平方米,实现连续同比下降。
2021年打好扬尘精细化管理“组合拳”
2021年,除了施工、道路、裸地三大扬尘来源,多达14次的外来沙尘过程也给北京市扬尘管控带来了巨大挑战。外部输入与城市运行的各类扬尘源影响叠加,成为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难题。
怎么解题?北京市从“精细化”着手,打出扬尘管控“组合拳”。强化规范管理、属地管理、精准管理,各行业主管部门针对房建、市政基础设施、交通、水务和园林绿化等行业工地等扬尘问题开展监督性检查,通过指导帮扶、约谈告诫、信用管理及停止投标资格等督促落实扬尘管控责任,城管执法部门加强指导,属地加大对扬尘问题的检查执法曝光力度。2021年降尘量降至4.1吨/平方公里·月,第四季度各月降尘量更是达到有正式监测数据以来的最低水平。
# 强化规范管理
2021年,北京市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标准,强化规范管理。以施工围挡为例,围挡是防止施工工地扬尘外散的辅助设施,设置多高、采用什么材质,都考验着管理的精细度。针对一些工地施工围挡设置不规范,容易造成扬尘外散的问题,北京市编制了《北京市施工围挡标准图集》,印发实施了《2021年施工围挡治理工作方案》,统一了施工围挡制式,更便于维护及监管。如针对耕地及园林绿化用地粗放播种绿化产生的扬尘问题,印发《北京市耕地扬尘管控工作方案》及《北京城市“揭网见绿”简易绿化技术指南》,强化了对裸地扬尘的管理。再如,针对部分道路清扫不彻底,积尘明显等问题,修订了《城市道路清扫保洁质量与作业要求》,促进道路清扫保洁作业规范开展;制定出台《道路尘负荷车载移动监测与评价技术规范》,更为客观的评价道路扬尘状况。
# 强化属地管理
落细落实扬尘管控各项措施,对大街小巷属地管理到位,是治尘见实效的重中之重。2021年,城市管理部门完善了路面尘土残存量检测机制,检测数量同比翻一番,检测结果在媒体公开并与环卫考核相挂钩,促进各区提升属地清扫保洁效果;市生态环境局定期公布粗颗粒物(TSP)浓度和道路尘负荷监测情况,通过倒排名有效传导压力,促进落后的街道(乡镇)提升属地精细化管控水平。其中,粗颗粒物(TSP)浓度排名靠后的部分街道(乡镇),通过强化属地管理,退出了全市后30名。
# 强化精准管理
地上有“千里眼”、天上有“照相机”,重点区域、关键点位强化监测管理,可以说,科技手段的助力,让扬尘管控实现了精准发力,事半功倍。2021年,搭建完成全市统一的可视化、智能化扬尘视频监管平台,动态实现视频监控设备联通率100%。通过将城市管理、水务、园林绿化、交通等部门工地视频监控信号接入平台,实现了平台数据部门间共享、互联互通,地上有了“千里眼”,重点工地扬尘管控情况一目了然。持续开展平原地区道路和施工工地(场站)出口两侧道路尘负荷监测评估,有针对性的强化各类道路清扫保洁,提升城市清洁度。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对全市未管控裸地情况进行动态识别,天上有了“照相机”,助力裸地扬尘精细化管理。实时开展粗颗粒物(TSP)监测,对于新设立的街道(乡镇),及时增布点位,指导属地有效开展扬尘管控。
2022年下足“绣花”功夫 扬尘管控创新局面
虽然2022年一季度扬尘管控取得良好效果,但管理成效还不够稳固。目前已进入外来沙尘影响高发时段,加之近期建筑工地、道路施工等陆续大规模复工,扬尘管控进入了年度攻坚期。
接下来,北京市将聚焦关键环节,突出重点领域,针对季节影响的特点,全面加强管理。
持续加强控制“二次扬尘”
沙尘天气属于气象因素,沙尘过境后会形成尘土沉降,一旦受车辆及行人等扰动,尘土将再次悬浮到空气中,形成“二次扬尘”。对此,要广泛动员,及时加强除尘保洁,提升背街小巷保洁作业的覆盖范围,在最短时间,最大程度减少累积沙尘带来的持续性影响。
严格管控“土方施工扬尘”
土方工程包括土方的开挖、填筑、运输等,是施工扬尘影响最突出的环节,也是管理的重中之重。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提出严格土方湿法作业、物料堆放覆盖、场内路面硬化、现场规范围挡等具体要求,其他施工行业主管部门也针对行业特点,提出更为细致的管理要求,各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此外,一些工地采用“天幕”“封闭式施工”等作业方式,大幅减少了土石方阶段扬尘外溢。各级城管执法部门将重点开展巡查,发现问题严格处罚。
全流程管理“出口道路扬尘”
如果说施工扬尘影响的是“点”,那么道路扬尘影响就是“线”,把施工产生的扬尘关在门内,不让它们上路产生更大影响,关键是要守住工地的出口。对此,北京市对建筑施工现场提出了门口包环境卫生以及清扫地面的“三包”要求。同时,抓住渣土车这个关键环节,进入工地的渣土车必须有渣土准运证,驶出工地的渣土车必须清洗干净。这些要求均需要各建设及施工单位严格落实,不断降低工地出口尘负荷“克重”。
深化监测排名督促效应
监测也围绕重点点位、区域开展。聚焦各类工地(场站)出口道路尘负荷开展抽测,关注排名靠后的工地,压实建设单位“门前三包”职责。持续开展全市裸地的卫星遥感巡查,为裸地存量较大的街道(乡镇)开展治理提供有效辅助。对粗颗粒物(TSP)浓度排名持续靠后的属地开展帮扶指导。
持续大力推进管理规范化
落实以“风险+信用”为评价基础、“分类分级+联合监管”为工作方法、“视频巡查+行业共治”为工作路线的管理要求,北京市印发了《北京市建设工程扬尘治理综合监管实施方案(试行)》。规范春耕季节农业扬尘管理,严管园林绿化工地扬尘。提高建筑装配式施工比例,制定关于进一步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严格各类场站管理,落实《北京市建筑垃圾处置管理办法》。严格各类道路清扫保洁,落实城市道路、普通公路及高速公路清扫保洁质量与作业要求。
些许小事,连着偌大民生。以克论净,尽显精细程度。像“绣花”一样搞好城市管理,在细微处下功夫、见质量。北京市的扬尘管控工作,需要各区和各有关部门以“绣花”的精细程度严格履职,切实推进扬尘管控各项工作落实。同时也需要社会和市民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切实推动各类扬尘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在共建洁净城市的过程中,共治扬尘污染,共享和谐宜居之都。
原标题:以克论净 下足“绣花”功夫 北京市扬尘精细化管控见实效
2021年,北京市打好扬尘精细化管控“组合拳”,年度降尘量降至4.1吨/平方公里·月。2022年,北京市继续下足“绣花”功夫,聚焦重点,以克论净,持续推进扬尘精细化管控,一季度降尘量降至2.9吨/平方公里·月,同比下降57.4%;道路尘负荷达到0.58克/平方米,实现连续同比下降。
2021年打好扬尘精细化管理“组合拳”
2021年,除了施工、道路、裸地三大扬尘来源,多达14次的外来沙尘过程也给北京市扬尘管控带来了巨大挑战。外部输入与城市运行的各类扬尘源影响叠加,成为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难题。
怎么解题?北京市从“精细化”着手,打出扬尘管控“组合拳”。强化规范管理、属地管理、精准管理,各行业主管部门针对房建、市政基础设施、交通、水务和园林绿化等行业工地等扬尘问题开展监督性检查,通过指导帮扶、约谈告诫、信用管理及停止投标资格等督促落实扬尘管控责任,城管执法部门加强指导,属地加大对扬尘问题的检查执法曝光力度。2021年降尘量降至4.1吨/平方公里·月,第四季度各月降尘量更是达到有正式监测数据以来的最低水平。
# 强化规范管理
2021年,北京市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标准,强化规范管理。以施工围挡为例,围挡是防止施工工地扬尘外散的辅助设施,设置多高、采用什么材质,都考验着管理的精细度。针对一些工地施工围挡设置不规范,容易造成扬尘外散的问题,北京市编制了《北京市施工围挡标准图集》,印发实施了《2021年施工围挡治理工作方案》,统一了施工围挡制式,更便于维护及监管。如针对耕地及园林绿化用地粗放播种绿化产生的扬尘问题,印发《北京市耕地扬尘管控工作方案》及《北京城市“揭网见绿”简易绿化技术指南》,强化了对裸地扬尘的管理。再如,针对部分道路清扫不彻底,积尘明显等问题,修订了《城市道路清扫保洁质量与作业要求》,促进道路清扫保洁作业规范开展;制定出台《道路尘负荷车载移动监测与评价技术规范》,更为客观的评价道路扬尘状况。
# 强化属地管理
落细落实扬尘管控各项措施,对大街小巷属地管理到位,是治尘见实效的重中之重。2021年,城市管理部门完善了路面尘土残存量检测机制,检测数量同比翻一番,检测结果在媒体公开并与环卫考核相挂钩,促进各区提升属地清扫保洁效果;市生态环境局定期公布粗颗粒物(TSP)浓度和道路尘负荷监测情况,通过倒排名有效传导压力,促进落后的街道(乡镇)提升属地精细化管控水平。其中,粗颗粒物(TSP)浓度排名靠后的部分街道(乡镇),通过强化属地管理,退出了全市后30名。
# 强化精准管理
地上有“千里眼”、天上有“照相机”,重点区域、关键点位强化监测管理,可以说,科技手段的助力,让扬尘管控实现了精准发力,事半功倍。2021年,搭建完成全市统一的可视化、智能化扬尘视频监管平台,动态实现视频监控设备联通率100%。通过将城市管理、水务、园林绿化、交通等部门工地视频监控信号接入平台,实现了平台数据部门间共享、互联互通,地上有了“千里眼”,重点工地扬尘管控情况一目了然。持续开展平原地区道路和施工工地(场站)出口两侧道路尘负荷监测评估,有针对性的强化各类道路清扫保洁,提升城市清洁度。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对全市未管控裸地情况进行动态识别,天上有了“照相机”,助力裸地扬尘精细化管理。实时开展粗颗粒物(TSP)监测,对于新设立的街道(乡镇),及时增布点位,指导属地有效开展扬尘管控。
2022年下足“绣花”功夫 扬尘管控创新局面
虽然2022年一季度扬尘管控取得良好效果,但管理成效还不够稳固。目前已进入外来沙尘影响高发时段,加之近期建筑工地、道路施工等陆续大规模复工,扬尘管控进入了年度攻坚期。
接下来,北京市将聚焦关键环节,突出重点领域,针对季节影响的特点,全面加强管理。
持续加强控制“二次扬尘”
沙尘天气属于气象因素,沙尘过境后会形成尘土沉降,一旦受车辆及行人等扰动,尘土将再次悬浮到空气中,形成“二次扬尘”。对此,要广泛动员,及时加强除尘保洁,提升背街小巷保洁作业的覆盖范围,在最短时间,最大程度减少累积沙尘带来的持续性影响。
严格管控“土方施工扬尘”
土方工程包括土方的开挖、填筑、运输等,是施工扬尘影响最突出的环节,也是管理的重中之重。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提出严格土方湿法作业、物料堆放覆盖、场内路面硬化、现场规范围挡等具体要求,其他施工行业主管部门也针对行业特点,提出更为细致的管理要求,各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此外,一些工地采用“天幕”“封闭式施工”等作业方式,大幅减少了土石方阶段扬尘外溢。各级城管执法部门将重点开展巡查,发现问题严格处罚。
全流程管理“出口道路扬尘”
如果说施工扬尘影响的是“点”,那么道路扬尘影响就是“线”,把施工产生的扬尘关在门内,不让它们上路产生更大影响,关键是要守住工地的出口。对此,北京市对建筑施工现场提出了门口包环境卫生以及清扫地面的“三包”要求。同时,抓住渣土车这个关键环节,进入工地的渣土车必须有渣土准运证,驶出工地的渣土车必须清洗干净。这些要求均需要各建设及施工单位严格落实,不断降低工地出口尘负荷“克重”。
深化监测排名督促效应
监测也围绕重点点位、区域开展。聚焦各类工地(场站)出口道路尘负荷开展抽测,关注排名靠后的工地,压实建设单位“门前三包”职责。持续开展全市裸地的卫星遥感巡查,为裸地存量较大的街道(乡镇)开展治理提供有效辅助。对粗颗粒物(TSP)浓度排名持续靠后的属地开展帮扶指导。
持续大力推进管理规范化
落实以“风险+信用”为评价基础、“分类分级+联合监管”为工作方法、“视频巡查+行业共治”为工作路线的管理要求,北京市印发了《北京市建设工程扬尘治理综合监管实施方案(试行)》。规范春耕季节农业扬尘管理,严管园林绿化工地扬尘。提高建筑装配式施工比例,制定关于进一步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严格各类场站管理,落实《北京市建筑垃圾处置管理办法》。严格各类道路清扫保洁,落实城市道路、普通公路及高速公路清扫保洁质量与作业要求。
些许小事,连着偌大民生。以克论净,尽显精细程度。像“绣花”一样搞好城市管理,在细微处下功夫、见质量。北京市的扬尘管控工作,需要各区和各有关部门以“绣花”的精细程度严格履职,切实推进扬尘管控各项工作落实。同时也需要社会和市民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切实推动各类扬尘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在共建洁净城市的过程中,共治扬尘污染,共享和谐宜居之都。
原标题:以克论净 下足“绣花”功夫 北京市扬尘精细化管控见实效
上一篇:消失的污泥去哪儿了?
-
青岛首创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治理新模式2022-04-27
-
安徽滁州紧盯“三点” 抓好建筑工地扬尘治理2022-04-26
-
亳州市多措并举助推建筑扬尘污染防治工作2022-04-22
-
江苏扬州:“工地巡查”手机APP 工地扬尘防治“一手”掌控2022-04-21
-
安徽省淮北市强化渣土运输管理“三板斧”从严治理道路扬尘污染2022-04-17
-
天津调整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禁用区2022-04-11
-
河北省2022年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22-04-08
-
山东强化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排放管控2022-04-06
-
山东修法:上道路行驶机动车排放目视可见黑烟,罚二百元2022-04-02
-
“3+3”,安徽省淮北市发力道路移动源污染防治2022-04-02
-
住建部:行业标准《城市道路清扫保洁与质量评价标准》发布,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2022-03-28
-
安徽阜阳持续强化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管2022-03-18
-
龙口市文莱街南段道路及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开工2022-03-17
-
介休市多条道路雨污分流改造加速推进2022-03-16
-
邹城2022年城区市政道路雨污分流改造工作正式启动2022-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