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四大年度关键词总结大气污染防治的2021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21-12-24 09:01:27
热度:56
盘点|四大年度关键词总结大气污染防治的20212021“十四五”开局之年,大气污染防治进程加快,治理对象更精确、治理手段更精准,且与“碳达峰碳中
2021“十四五”开局之年,大气污染防治进程加快,治理对象更精确、治理手段更精准,且与“碳达峰碳中和”梦幻联动,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点。环保在线整理相关政策如下:
(仅粗略整理,如有遗漏,欢迎补充) 从中可以提炼出大气防治的年度关键词:碳减排、移动源污染、“两高”、臭氧。
年度关键词一:碳减排
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同根同源,主要由煤炭等化石能源燃烧产生。在当下环境污染区域性、结构性问题突出的背景下,协同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和碳减排,以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为抓手,对促进生态环境由量变向质变改善有着重要意义。
且今年以来,碳排放交易市场的热度居高不下。1月1日,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拉开帷幕;年中,生态环境部连发三文,试行登记、交易、结算管理规则,并于7月正式上线交易;年末,生态环境部又发文直指排放交易权数据监管。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推动碳减排、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全国碳市场的表现不俗。截至12月22日,共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年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4亿吨,累计成交额58.02亿元。
在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碳减排再被提及,要求尽早实现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这一概念是对能耗“双控”的延伸,预示着以后碳减排可不只在能源领域,建筑、交通等重点行业也得上“紧箍咒”。
年度关键词二:移动源污染
根据生态环境部公开的《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2021)》,2020年全国机动车四项污染物排放总量为1593.0万吨,其中汽油车是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的主要贡献者,柴油车主要贡献氮氧化物、氮氧化物。
其实,自移动源污染成为我国大中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开始,统筹“车、油、路”的步子就一刻也没停过。这不,柴油车国六标准前脚刚出,后脚就已经开始“全面基本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汽车”,从落地到推广,速度可比市场预计要快多了。
更别提环保“1+N”的“1”——《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将“持续打好柴油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单拎出来,作为蓝天保卫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强调,要求“十四五”时期,铁路货运量占比提高0.5个百分点,水路货运量年均增速超过2%。目标如此明确,下一步工作的重点那必然是不言自明了。
更何况,机动车排放从7月1日起施行的新规定,已明确机动车进口商、生产者要对产品排放量负责,买卖信息得保存十年。不过,对于业内呼吁的更严格的车用油标准,倒没有出现什么风声。
年度关键词三:“两高”
严控“两高”项目盲目上马也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今年以来,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生态环境部《关于加强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指导意见》、国家发改委《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矛头均指向“两高”项目。
与此同时,中央环保督查工作也将“两高”项目作为重点,仅第二轮第三批、第四批的71个典型案例中,就有11例与之相关。侧面反映出,在“十四五”之初一些地方在盲目上马“两高”项目方面冲动还很强烈。
目前,“两高”项目尚没有准确的定义,暂按煤电、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冶炼、建材等六个行业类别。这些行业与碳减排重点行业重合,可见严控“两高”对于协同减污降碳也能起到推进作用。那么,各地方该如何有效控制“两高”项目上马?
生态环境部文件指明了方向:各地需通过强化环评和排污许可及监管执法,立足区域环评、规划环评、项目环评、排污许可、监督执法、督察问责“六位一体”,实现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
也就是说,严控“两高”既给环评行业提供了机遇,也对其提出了更高求。
年度关键词四:臭氧
“十三五”时期,我国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全面实现,PM2.5治理成效明显。但臭氧问题日益凸显,已经一跃成为影响仅次于PM2.5的大气污染物。
且臭氧的重要前体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也引起了各方注意。生态环境部文件指出,要适时开展相关任务完成情况和问题整改情况“回头看”,对发现的问题实行“拉条挂账”式管理,督促整改到位。
一般来说,臭氧频发在夏季,但由于其重要前体物NOx和VOCs也会导致PM2.5污染,这就使得协同PM2.5和臭氧治理成为重要突破口,也让“夏病冬治”成为常态。
而且,臭氧污染同PM2.5污染一样,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易在某些地区高发,但产生原因又相当复杂,每个地方都有特殊性。因此,制定臭氧治理措施除统筹整个区域的特性外,还需要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
今年4月,生态环境开启PM2.5与臭氧协同防控“一市一策”驻点跟踪工作,为期两年,就是考虑到各地臭氧成因不完全相同。届时,各地方或将形成更有针对性的臭氧治理方案。
除此之外,回顾2021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还可以发现明显的的季节性特点。如作为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时间段,2021-2022的秋冬季尤为特殊,是“十四五”开局的第一场污染防治攻坚“硬仗”,被赋予了很多期待,各地的完成情况也是可圈可点。相关资料下载:
(仅粗略整理,如有遗漏,欢迎补充) 从中可以提炼出大气防治的年度关键词:碳减排、移动源污染、“两高”、臭氧。
年度关键词一:碳减排
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同根同源,主要由煤炭等化石能源燃烧产生。在当下环境污染区域性、结构性问题突出的背景下,协同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和碳减排,以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为抓手,对促进生态环境由量变向质变改善有着重要意义。
且今年以来,碳排放交易市场的热度居高不下。1月1日,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拉开帷幕;年中,生态环境部连发三文,试行登记、交易、结算管理规则,并于7月正式上线交易;年末,生态环境部又发文直指排放交易权数据监管。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推动碳减排、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全国碳市场的表现不俗。截至12月22日,共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年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4亿吨,累计成交额58.02亿元。
在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碳减排再被提及,要求尽早实现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这一概念是对能耗“双控”的延伸,预示着以后碳减排可不只在能源领域,建筑、交通等重点行业也得上“紧箍咒”。
年度关键词二:移动源污染
根据生态环境部公开的《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2021)》,2020年全国机动车四项污染物排放总量为1593.0万吨,其中汽油车是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的主要贡献者,柴油车主要贡献氮氧化物、氮氧化物。
其实,自移动源污染成为我国大中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开始,统筹“车、油、路”的步子就一刻也没停过。这不,柴油车国六标准前脚刚出,后脚就已经开始“全面基本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汽车”,从落地到推广,速度可比市场预计要快多了。
更别提环保“1+N”的“1”——《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将“持续打好柴油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单拎出来,作为蓝天保卫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强调,要求“十四五”时期,铁路货运量占比提高0.5个百分点,水路货运量年均增速超过2%。目标如此明确,下一步工作的重点那必然是不言自明了。
更何况,机动车排放从7月1日起施行的新规定,已明确机动车进口商、生产者要对产品排放量负责,买卖信息得保存十年。不过,对于业内呼吁的更严格的车用油标准,倒没有出现什么风声。
年度关键词三:“两高”
严控“两高”项目盲目上马也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今年以来,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生态环境部《关于加强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指导意见》、国家发改委《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矛头均指向“两高”项目。
与此同时,中央环保督查工作也将“两高”项目作为重点,仅第二轮第三批、第四批的71个典型案例中,就有11例与之相关。侧面反映出,在“十四五”之初一些地方在盲目上马“两高”项目方面冲动还很强烈。
目前,“两高”项目尚没有准确的定义,暂按煤电、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冶炼、建材等六个行业类别。这些行业与碳减排重点行业重合,可见严控“两高”对于协同减污降碳也能起到推进作用。那么,各地方该如何有效控制“两高”项目上马?
生态环境部文件指明了方向:各地需通过强化环评和排污许可及监管执法,立足区域环评、规划环评、项目环评、排污许可、监督执法、督察问责“六位一体”,实现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
也就是说,严控“两高”既给环评行业提供了机遇,也对其提出了更高求。
年度关键词四:臭氧
“十三五”时期,我国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全面实现,PM2.5治理成效明显。但臭氧问题日益凸显,已经一跃成为影响仅次于PM2.5的大气污染物。
且臭氧的重要前体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也引起了各方注意。生态环境部文件指出,要适时开展相关任务完成情况和问题整改情况“回头看”,对发现的问题实行“拉条挂账”式管理,督促整改到位。
一般来说,臭氧频发在夏季,但由于其重要前体物NOx和VOCs也会导致PM2.5污染,这就使得协同PM2.5和臭氧治理成为重要突破口,也让“夏病冬治”成为常态。
而且,臭氧污染同PM2.5污染一样,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易在某些地区高发,但产生原因又相当复杂,每个地方都有特殊性。因此,制定臭氧治理措施除统筹整个区域的特性外,还需要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
今年4月,生态环境开启PM2.5与臭氧协同防控“一市一策”驻点跟踪工作,为期两年,就是考虑到各地臭氧成因不完全相同。届时,各地方或将形成更有针对性的臭氧治理方案。
除此之外,回顾2021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还可以发现明显的的季节性特点。如作为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时间段,2021-2022的秋冬季尤为特殊,是“十四五”开局的第一场污染防治攻坚“硬仗”,被赋予了很多期待,各地的完成情况也是可圈可点。相关资料下载:
2021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统计.xlsx
-
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2021-12-17
-
不只要关注板块涨跌!“双碳”背景下,有色金属工业碳减排得提速!2021-12-16
-
IIGF观点|碳减排支持工具解析2021-12-02
-
碳减排支持资金如何用在刀刃上?2021-11-29
-
四川48家企业纳入全国碳市场2021-11-25
-
新规+财政支持还不够 上海碳减排和监管措施都很秀2021-11-15
-
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周期配额清缴通知2021-10-27
-
实现电力行业脱碳 加快煤炭淘汰步伐2021-10-27
-
全国碳市场呈现“稳步走”更待“活水来”2021-10-25
-
神木市采空区煤炭自燃问题治理何去何从?2021-10-22
-
全国碳市场启动交易近百日 总成交额超8亿元2021-10-20
-
揭秘,全国碳市场为何这么设计?2021-10-19
-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部署做好今冬明春电力和煤炭等供应2021-10-14
-
关于做好发电供热企业直保煤炭 中长期合同全覆盖铁路运力保障有关工作的通知2021-09-29
-
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