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丨生态环境部8月例行发布会聚焦深化环评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20-08-30 10:02:20
热度:61
盘点丨生态环境部8月例行发布会聚焦深化环评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8月28日,生态环境部举行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主题为“深化环评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
8月28日,生态环境部举行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主题为“深化环评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司长刘志全出席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主持发布会。发布会仍以视频连线方式召开。
刘友宾首先通报生态环境部近期重点工作进展:
持续推进夏季臭氧专项治理攻坚
近年来,全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而臭氧(O3)却逐渐成为仅次于PM2.5,影响优良天数比率的重要因素。生态环境部对重点区域及苏皖鲁豫交界地区95城市组织开展夏季O3污染攻坚行动。并于7月中旬启动监督帮扶,已向79个臭氧污染较重城市,派出624个工作组2039人,检查企业6.7万家,帮助地方发现1.9万家企业涉VOCs环境问题6.5万个。同时加强对企业的帮扶指导,开展“送政策、送技术、送方案”等活动。
目前攻坚行动取得初步成效。7月份北京、天津、河北、山西、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重点区域O3浓度显著降低,O3超标天数明显减少,未出现明显、大范围区域性O3污染过程。95城市中有75个城市6-7月优良天数提升目标完成情况进展良好;监督帮扶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7月,52个监督帮扶城市O3浓度同比降幅为13%。
刘志全司长介绍“深化环评与排污许可改革,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相关情况:
1 积极主动应对疫情、推动复工复产,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
几个月来,我们狠抓落实,在环评应急保障和环评审批正面清单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一是通过豁免一批、告知承诺一批、优化服务一批实施环评审批正面清单。二是对疫情防控急需的医疗卫生、物资生产、研究试验等三类项目分情形豁免环评手续、实行告知承诺,或先开工后补办手续。截至7月22日,全国已有13374个项目环评实施告知承诺制审批;约7.6万个项目豁免登记表备案手续,共为5499个“三类项目”提供了环评应急服务保障,为各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建立台账做好重大项目审批服务。主动与相关部委和地方对接建立协作机制,动态调度国家层面、地方层面和利用外资等三类重大项目环评工作台账。
2 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以“三线一单”和规划环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快推进“三线一单”编制实施。初步形成体系化的管理和技术规定。印发《关于加快实施长江经济带11省(市)及青海“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指导意见》,明确成果应用要求,细化了近岸海域、黄河流域“三线一单”工作要求,建立了对口包保机制。二是发挥规划环评决策支撑作用。积极服务国家重大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推动指导上海市、广东省等国土空间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开展环评,主动协调服务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等重大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加强部门协作,拓展深化了流域开发、矿产资源开发等多个领域规划环评工作。
3 聚焦发证登记全覆盖,推进构建排污许可核心制度
建立健全排污许可法规制度体系。发布了全部75项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基本建立排污许可技术支撑体系。排污许可制已覆盖重点行业重点污染源。4月底已基本完成33个行业排污许可清理整顿工作,正在有序推进91个行业发证登记工作,拟于9月底基本完成。强化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信息化管理。建成并稳定运行全国统一的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初步建成全国排污单位电子地图,推进整合“一企一档”。下一步,将继续全力以赴,在2020年底前基本实现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
发布会上有哪些精彩问答
小编带您一起盘点一下
媒体问答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生态环境部在环评打假方面有哪些考虑?
刘志全:生态环境部门对环评文件弄虚作假、粗制滥造、不负责任始终坚持零容忍态度,发现一起、严惩一起、曝光一起。针对深圳湾环评报告涉嫌抄袭问题,已责成地方生态环境部门依法严肃查处。近期,又集中向浙江、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六省(区)生态环境部门,移送了监管中发现的10项环评文件严重质量问题线索,调查处理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开。下一步,将对重点地区、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以及重点编制单位和人员加大环评文件复核力度,将2020年以来全国审批的环评文件全部纳入大数据智能校核,并继续推进环评信用体系建设。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财经频道记者:环评正面清单制度如何保证政策延续性,特别对于周期长,规模大的项目如何实现持续助力。怎样确保释放政策红利的同时不破坏来之不易的生态红利?
刘志全:生态环境部开展环评审批正面清单改革试点,实施豁免一批,告知承诺一批,优化服务一批,积极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截至7月,约有7.6万个项目豁免了登记表备案手续,主要是小微企业;全国按告知承诺制方式审批的项目环评共13374个,最大程度压缩审批时间;目前各地均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的采取各种举措,如“不见面”审批、开通审批绿色通道、局长现场办公等方式优化环评审批服务。下一步将研究延长执行正面清单的时间、研究扩大范围,并将疫情期间好的的经验做法规范化、制度化,持续为助力“六稳六保”发挥积极作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生态环境部下一步将如何推动加强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刘志全:对疫情影响和外部环境变化给中小微企业带来的困难非常理解,也竭尽全力加强改革和帮扶力度。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以环境影响相对小的建设项目为重点,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增强小微企业的获得感,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包括尽快完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修订,进一步合理界定纳入环评管理的范围,将环境影响很小、可以通过其他手段管理的建设项目,不再纳入环评管理,从而减轻小微企业的经济负担,减少时间成本。
北京青年报记者:为什么第二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要督察国务院有关部门,将聚焦哪些内容,与此前的督察有哪些不同之处?为什么首选这两个部门督察,后续督察是否还会扩大到其他国务院组成部门?
刘友宾:第二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将首次对国家能源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两个部门开展督察试点,是经党中央、国务院研究确定的,在督察方式方法上作了针对性调整,特别采取了自查与督察相结合的方式,有利于在推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一岗双责”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时代周报记者:在落实“六保”任务中环评主要发挥了哪些作用?
刘志全:近年来,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并持续深化环评领域“放管服”改革,在环评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各方面取得积极进展。环评涉及的5项行政许可中,仅保留建设项目环评1项;将占环评总量80%左右的登记表项目改为备案,10分钟办结;提高审批效率,全国平均审批时间已压缩至法定时限的一半。今年以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着力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一是制定实施了环评审批正面清单;二是推进生猪养殖告知承诺制审批,助力生猪产能恢复;三是针对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印发指导意见,创新提出“区块环评”替代单井环评。下一步,将持续深化环评改革、优化审批服务,将改革探索制度化,加快推进项目科学落地实施,坚决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
南方都市报记者: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要求,今年要完成全覆盖的任务,总体工作进展情况如何,能否如期完成目标?
刘志全:经过各级生态环境部门的努力,目前已经建立了全国固定污染源清单,发证登记率已达98.9%,其中第一阶段任务已于今年4月底完成,除湖北外,全国其他各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基本实现33行业73.8万个固定污染源全覆盖。第二阶段91个行业发证登记工作正有序推进,截至8月21日,已完成280.7万家企业分类处置,第二阶段完成率达到98.1%。有信心在年底前完成全覆盖任务。
路透社记者:最近全球的铜精矿供应有点紧张,很多铜冶炼厂希望申请建造混矿工厂,请问生态环境部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会不会批准有污染的相关项目环评?
刘志全:铜精矿建设项目应按照有色金属矿采选等行业相关要求开展环境影响评价,重点关注生态类影响以及砷等重金属迁移和扩散对地下水、土壤等带来的污染。涉及到利用铜精矿进行冶炼的项目,重点关注硫的治理和重金属的治理问题。据初步了解,今年尚无铜精矿混矿项目环评文件通过生态环境部门审批。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生态环境部在第一时间派出青海木里调查组开展调查,请问调查处理进展如何?生态环境部对此有何评价?下一步有何举措?
刘友宾:生态环境部将对青海木里矿区生态修复治理工作进行重点督办,在加强日常调度的同时,每年对木里矿区生态修复治理情况组织开展一次全面检查,推动地方切实整改到位。
华夏时报记者:如何深化环评信用制度改革,利用信用监管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刘志全:我部出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单位和编制人员失信行为记分办法》、能力建设指南和信息公开管理规定等文件,上线了全国统一的环境影响评价信用平台。目前已有5700余家单位和34000余名从业人员在平台建立诚信档案,登录平台后,全国环评从业单位和人员信息、业绩、是否被纳入“黑名单”、记分情况,都一目了然。
封面新闻记者:目前各地“三线一单”编制和发布实施情况如何?重点区域有哪些进展?下一步如何推动“三线一单”方案落到实处?
刘志全:“三线一单”总体进展情况良好。下一步将推动“三线一单”方案落到实处,发挥“三线一单”成果对“十四五”规划的支撑作用。建立成果应用的跟踪评估机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三线一单”成果的战略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断完善环境预防体系,探索构建以“三线一单”为环境空间管控基础,以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为环境准入把关,以排污许可为企业运行守法依据,以执法督察为环境监管兜底的全过程环境管理框架,助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红星新闻记者:生态环境部“十三五”环评与排污许可改革情况如何,“十四五”环评与排污许可改革有哪些思路?
刘志全:“十四五”时期在环评领域重点推动“四个转变”,即由偏重微观向既抓宏观又抓微观转变,由偏重事前审批向既抓审批又抓事中事后监管转变,由单打独斗向协同发力转变,由坐等上门向主动帮扶转变;同时坚持“三个不变”,即坚持严格准入把关的定位不变,环评制度基本的统一和权威不变,制度责任的落实不变。在排污许可领域,重点推动三个“全”,即推动相关制度与排污许可制度的全联动,实现排污许可管理的全覆盖,贯穿固定污染源监管的全周期。主要任务包括以“三线一单”落地实施为抓手,构建完善全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等等。
原标题:盘点丨生态环境部8月例行发布会聚焦深化环评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
刘友宾首先通报生态环境部近期重点工作进展:
持续推进夏季臭氧专项治理攻坚
近年来,全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而臭氧(O3)却逐渐成为仅次于PM2.5,影响优良天数比率的重要因素。生态环境部对重点区域及苏皖鲁豫交界地区95城市组织开展夏季O3污染攻坚行动。并于7月中旬启动监督帮扶,已向79个臭氧污染较重城市,派出624个工作组2039人,检查企业6.7万家,帮助地方发现1.9万家企业涉VOCs环境问题6.5万个。同时加强对企业的帮扶指导,开展“送政策、送技术、送方案”等活动。
目前攻坚行动取得初步成效。7月份北京、天津、河北、山西、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重点区域O3浓度显著降低,O3超标天数明显减少,未出现明显、大范围区域性O3污染过程。95城市中有75个城市6-7月优良天数提升目标完成情况进展良好;监督帮扶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7月,52个监督帮扶城市O3浓度同比降幅为13%。
刘志全司长介绍“深化环评与排污许可改革,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相关情况:
1 积极主动应对疫情、推动复工复产,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
几个月来,我们狠抓落实,在环评应急保障和环评审批正面清单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一是通过豁免一批、告知承诺一批、优化服务一批实施环评审批正面清单。二是对疫情防控急需的医疗卫生、物资生产、研究试验等三类项目分情形豁免环评手续、实行告知承诺,或先开工后补办手续。截至7月22日,全国已有13374个项目环评实施告知承诺制审批;约7.6万个项目豁免登记表备案手续,共为5499个“三类项目”提供了环评应急服务保障,为各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建立台账做好重大项目审批服务。主动与相关部委和地方对接建立协作机制,动态调度国家层面、地方层面和利用外资等三类重大项目环评工作台账。
2 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以“三线一单”和规划环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快推进“三线一单”编制实施。初步形成体系化的管理和技术规定。印发《关于加快实施长江经济带11省(市)及青海“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指导意见》,明确成果应用要求,细化了近岸海域、黄河流域“三线一单”工作要求,建立了对口包保机制。二是发挥规划环评决策支撑作用。积极服务国家重大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推动指导上海市、广东省等国土空间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开展环评,主动协调服务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等重大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加强部门协作,拓展深化了流域开发、矿产资源开发等多个领域规划环评工作。
3 聚焦发证登记全覆盖,推进构建排污许可核心制度
建立健全排污许可法规制度体系。发布了全部75项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基本建立排污许可技术支撑体系。排污许可制已覆盖重点行业重点污染源。4月底已基本完成33个行业排污许可清理整顿工作,正在有序推进91个行业发证登记工作,拟于9月底基本完成。强化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信息化管理。建成并稳定运行全国统一的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初步建成全国排污单位电子地图,推进整合“一企一档”。下一步,将继续全力以赴,在2020年底前基本实现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
发布会上有哪些精彩问答
小编带您一起盘点一下
媒体问答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生态环境部在环评打假方面有哪些考虑?
刘志全:生态环境部门对环评文件弄虚作假、粗制滥造、不负责任始终坚持零容忍态度,发现一起、严惩一起、曝光一起。针对深圳湾环评报告涉嫌抄袭问题,已责成地方生态环境部门依法严肃查处。近期,又集中向浙江、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六省(区)生态环境部门,移送了监管中发现的10项环评文件严重质量问题线索,调查处理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开。下一步,将对重点地区、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以及重点编制单位和人员加大环评文件复核力度,将2020年以来全国审批的环评文件全部纳入大数据智能校核,并继续推进环评信用体系建设。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财经频道记者:环评正面清单制度如何保证政策延续性,特别对于周期长,规模大的项目如何实现持续助力。怎样确保释放政策红利的同时不破坏来之不易的生态红利?
刘志全:生态环境部开展环评审批正面清单改革试点,实施豁免一批,告知承诺一批,优化服务一批,积极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截至7月,约有7.6万个项目豁免了登记表备案手续,主要是小微企业;全国按告知承诺制方式审批的项目环评共13374个,最大程度压缩审批时间;目前各地均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的采取各种举措,如“不见面”审批、开通审批绿色通道、局长现场办公等方式优化环评审批服务。下一步将研究延长执行正面清单的时间、研究扩大范围,并将疫情期间好的的经验做法规范化、制度化,持续为助力“六稳六保”发挥积极作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生态环境部下一步将如何推动加强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刘志全:对疫情影响和外部环境变化给中小微企业带来的困难非常理解,也竭尽全力加强改革和帮扶力度。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以环境影响相对小的建设项目为重点,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增强小微企业的获得感,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包括尽快完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修订,进一步合理界定纳入环评管理的范围,将环境影响很小、可以通过其他手段管理的建设项目,不再纳入环评管理,从而减轻小微企业的经济负担,减少时间成本。
北京青年报记者:为什么第二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要督察国务院有关部门,将聚焦哪些内容,与此前的督察有哪些不同之处?为什么首选这两个部门督察,后续督察是否还会扩大到其他国务院组成部门?
刘友宾:第二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将首次对国家能源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两个部门开展督察试点,是经党中央、国务院研究确定的,在督察方式方法上作了针对性调整,特别采取了自查与督察相结合的方式,有利于在推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一岗双责”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时代周报记者:在落实“六保”任务中环评主要发挥了哪些作用?
刘志全:近年来,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并持续深化环评领域“放管服”改革,在环评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各方面取得积极进展。环评涉及的5项行政许可中,仅保留建设项目环评1项;将占环评总量80%左右的登记表项目改为备案,10分钟办结;提高审批效率,全国平均审批时间已压缩至法定时限的一半。今年以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着力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一是制定实施了环评审批正面清单;二是推进生猪养殖告知承诺制审批,助力生猪产能恢复;三是针对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印发指导意见,创新提出“区块环评”替代单井环评。下一步,将持续深化环评改革、优化审批服务,将改革探索制度化,加快推进项目科学落地实施,坚决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
南方都市报记者: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要求,今年要完成全覆盖的任务,总体工作进展情况如何,能否如期完成目标?
刘志全:经过各级生态环境部门的努力,目前已经建立了全国固定污染源清单,发证登记率已达98.9%,其中第一阶段任务已于今年4月底完成,除湖北外,全国其他各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基本实现33行业73.8万个固定污染源全覆盖。第二阶段91个行业发证登记工作正有序推进,截至8月21日,已完成280.7万家企业分类处置,第二阶段完成率达到98.1%。有信心在年底前完成全覆盖任务。
路透社记者:最近全球的铜精矿供应有点紧张,很多铜冶炼厂希望申请建造混矿工厂,请问生态环境部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会不会批准有污染的相关项目环评?
刘志全:铜精矿建设项目应按照有色金属矿采选等行业相关要求开展环境影响评价,重点关注生态类影响以及砷等重金属迁移和扩散对地下水、土壤等带来的污染。涉及到利用铜精矿进行冶炼的项目,重点关注硫的治理和重金属的治理问题。据初步了解,今年尚无铜精矿混矿项目环评文件通过生态环境部门审批。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生态环境部在第一时间派出青海木里调查组开展调查,请问调查处理进展如何?生态环境部对此有何评价?下一步有何举措?
刘友宾:生态环境部将对青海木里矿区生态修复治理工作进行重点督办,在加强日常调度的同时,每年对木里矿区生态修复治理情况组织开展一次全面检查,推动地方切实整改到位。
华夏时报记者:如何深化环评信用制度改革,利用信用监管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刘志全:我部出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单位和编制人员失信行为记分办法》、能力建设指南和信息公开管理规定等文件,上线了全国统一的环境影响评价信用平台。目前已有5700余家单位和34000余名从业人员在平台建立诚信档案,登录平台后,全国环评从业单位和人员信息、业绩、是否被纳入“黑名单”、记分情况,都一目了然。
封面新闻记者:目前各地“三线一单”编制和发布实施情况如何?重点区域有哪些进展?下一步如何推动“三线一单”方案落到实处?
刘志全:“三线一单”总体进展情况良好。下一步将推动“三线一单”方案落到实处,发挥“三线一单”成果对“十四五”规划的支撑作用。建立成果应用的跟踪评估机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三线一单”成果的战略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断完善环境预防体系,探索构建以“三线一单”为环境空间管控基础,以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为环境准入把关,以排污许可为企业运行守法依据,以执法督察为环境监管兜底的全过程环境管理框架,助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红星新闻记者:生态环境部“十三五”环评与排污许可改革情况如何,“十四五”环评与排污许可改革有哪些思路?
刘志全:“十四五”时期在环评领域重点推动“四个转变”,即由偏重微观向既抓宏观又抓微观转变,由偏重事前审批向既抓审批又抓事中事后监管转变,由单打独斗向协同发力转变,由坐等上门向主动帮扶转变;同时坚持“三个不变”,即坚持严格准入把关的定位不变,环评制度基本的统一和权威不变,制度责任的落实不变。在排污许可领域,重点推动三个“全”,即推动相关制度与排污许可制度的全联动,实现排污许可管理的全覆盖,贯穿固定污染源监管的全周期。主要任务包括以“三线一单”落地实施为抓手,构建完善全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等等。
原标题:盘点丨生态环境部8月例行发布会聚焦深化环评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
-
生态环境部:臭氧专项治理已经见效 未见大范围区域性污染2020-08-28
-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致函要求统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2020-08-28
-
生态环境部门对环评文件弄虚作假、粗制滥造、不负责任始终坚持零容忍2020-08-28
-
环境部:年底前有信心实现排污许可全覆盖2020-08-28
-
推进环评审批正面清单改革试点 7.6万个项目豁免登记表备案手续2020-08-28
-
生态环境部推进臭氧专项治理 派624个工作组帮助地方发现问题6.5万个2020-08-28
-
持续深化环评改革 优化审批服务 加快推进项目科学落地实施2020-08-28
-
“十四五”将健全以环评制度为主体的源头预防体系2020-08-28
-
注意!面对第二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企业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2020-08-28
-
9月1日正式启用!浙江省新增污染物排污权总量监管系统上线2020-08-28
-
生态环境部:年底前有信心实现排污许可全覆盖2020-08-28
-
第二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近日将全面启动2020-08-28
-
生态环境部开展重点流域、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视频调度会商2020-08-28
-
生态环境部通报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工作进展2020-08-27
-
关于开展“我为山东省‘十四五’水生态环境保护献计策”活动的通知2020-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