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环保设备网 > 环保新闻 > 南通2023年底前完成60%排污口整治任务

南通2023年底前完成60%排污口整治任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5-08 11:05:06   浏览次数:22
核心提示:关于南通2023年底前完成60%排污口整治任务的最新消息: 入河排污口作为衔接水陆的关键节点,连着河流和陆地污染源,是污染物进入河流的最后一关。 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是一项大工程,也是一场硬战,更是对全市水环境治理能力的一场‘大考’


入河排污口作为衔接水陆的关键节点,连着河流和陆地污染源,是污染物进入河流的最后一关。

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是一项大工程,也是一场硬战,更是对全市水环境治理能力的一场‘大考’,如何确保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实现入河排污口‘看得见、可测量、有监控’是关键。”近日,南通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黄晓勤在淮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推进会上表示。

2022年7月,南通市政府召开全市排污口综合整治现场推进会,全面部署推进淮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坚定不移打好碧水保卫战,目前已在省内率先完成排污口排查和排污口排查审核工作。按照立行立改和长效监管相结合原则,南通市立下2023年底前完成监测、溯源和60%排污口整治任务的“军令状”。

全市10个县(市、区)组织80余个现场组对全市53条河开展“拉网式”排查。综合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测、无人船监测和人员现场踏勘等手段,对排查范围及对象进行全面调查,实现应查尽查。

对一个排污口来说,通常会经过三级排查、多轮质控把关,以此达到排污口“身份信息”准确无误的目的。

南通根据省厅要求开展无人机航测,按照“全覆盖”的要求开展技术排查,分析辨别疑似入河排污口;组织工作人员对排查范围内汇入河流、沟渠、码头、工业聚集区、城镇等开展“全口径”排查,核实确定入河排污口信息,现场人工核查时,同步开展初步溯源和监测工作;针对疑难点进行重点攻坚,利用无人船、水下机器人等先进设备对水下疑似排口以及沿线工业园区河道再次进行排查,进一步完善入河排污口名录。

截至2022年底,南通全市共排查淮河流域排污口点位13735个,核查梳理出排污口8001个。

在南通海门区青龙河上,一艘黄色无人船在环境监测人员的指挥下,匀速行驶于河面。如何把控好水环境安全的“牛鼻子”?南通海门生态环境局充分利用高新科技手段,给排口排查溯源插上了科技和信息的翅膀。

“六十公斤的无人船,看起来如船模一般大小,但‘含金量’可不低。”南通海门生态环境监测站站长助理仲佳鑫说。水面上,声呐无人船深入青龙河、青化河水域,通过360度摄像头实时拍摄取证,利用声呐扫描探测是否有暗管,利用定位仪寻找污染源位置,监测人员则通过电脑屏幕看到现场实时画面、采样路径、水质参数及声呐图像等。

“在排污口溯源工作中,各地在组织推进方面多元发力、在工作方法方面创新突破。”南通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仲跻平介绍。

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环境局建立了入河排污口“3+1”排查溯源模式,充分发挥环境监管网格员的作用,建立了区、街道、社区三级网格联合第三方服务机构协同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工作;南通海安生态环境局通过排污口排查助力执法工作,发现一河道植被遮蔽下存在两处排污口大量排污,通过对违法行为进行了立案,发挥了入河排污口排查应有的效果。

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是一项基础性环境管理制度。排口整治工作带来的是全市水环境质量的提升,2022年全市省考以上河流断面优Ⅲ比例达100%、全省第一,近岸海域水质大幅改善,优良水质比例87.2%。

下一步,南通市生态环境局将在排查、溯源、监测的基础上,全面启动整治工作,助推全市水环境质量再上新台阶,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环保在线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关键词: 排污口


[ 环保设备网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
我国垃圾填埋气的产生和利用 焦化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及工艺现状
推荐环保设备网
点击排行

 
 
新能源网 | 锂电网 | 智能网 | 环保设备网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