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要多金,还要专业知识!申请“碳交易”账户你够格吗?
不仅要多金,还要专业知识!申请“碳交易”账户你够格吗?【讯】近日,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正式公布接收个人投资者申请。同时,发布了《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会员管理暂行办法(试行)》(20
【讯】近日,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正式公布接收个人投资者申请。同时,发布了《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会员管理暂行办法(试行)》(2022年修订)(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发布,对个人投资者开户资格做了明确规定。
记者了解到,申请交易类会员资格的个人投资者开户需要满足种相应条件。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条就是要求个人在开户时需通过线上碳市场交易基础知识考核,具备一定碳资产管理和交易能力。
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工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唐人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在个人开户资格要求上首次强调了投资者的碳市场知识和投资经验。
已有5家交易所接受个人开户
不同交易所对个人开户要求不同
据了解,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于2014年4月开市,支持开设个人账户和机构账户,但自2022年11月4日起暂停个人开户申请审核。3月22日起,又正常接收个人投资者开户申请。
根据新修订的《办法》,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进行“碳交易”,除了要具备专业知识,还要严格遵守本中心交易规则及各项业务细则,同时,需持有证券、期货、碳交易等投资账户满一年,且近一年交易额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等要求。
“不难看出,个人想要参与碳交易,首先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投资者,其次要了解碳和碳市场。”唐人虎说,目前,不同的交易所对于个人申请开户条件并不相同。
记者了解到,目前,除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之外,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所中接受个人开户的有5家,分别是广州碳排放交易所、重庆碳排放权交易所、海峡股权交易中心、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和深圳排放权交易所。
“其中,重庆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要求个人金融资产在10万元以上。同时,交易所对于个人账户的权限有一定的要求,如广州碳排放交易所个人账户不可交易CCER;深圳排放权交易所个人账户只能参与购买业务而不能出售等。”唐人虎介绍道。
而根据《办法》,个人要想在湖北参与“碳交易”获得收益,不仅需要有一定的资金,还要有相关的专业知识。这也意味着,交易中心对个人投资者进一步提高了准入门槛、加大了审核力度。
湖北碳交易所个人投资者增速明显
但碳市场交易仍面临困境
随着国家提出“双碳”目标及配套措施的相继出台,增强投资者对碳市场的信心的同时,双碳知识的普及,使得更多的个人关注关心碳排放权交易并愿意亲身实践,因此,近年来,低碳投资成为热潮。
据了解,湖北试点碳市场系统于2014年正式上线以来,已纳入控排企业总数达332家,参与机构有850家、个人投资者2万余人。
事实上,2020年10月份之前,湖北碳交易市场活跃度和关注度并不高,中碳登的投资机构和个人客户也仅有两百户左右。2020年10月以后,随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提出,近两年机构和个人的开户数增幅达到300%至400%。
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在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开户的机构和个人猛增,一年时间增幅超过50%。2022年1月—9月,仅个人投资者开户数就增加了近1万户。从交易规模、引进社会资金量、企业参与度等指标来看,湖北碳市场均为全国领先,交易总量占据全国(试点省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一半以上。
尽管投资者数量增加明显,但一位业内人士直指当下我国碳市场面临的困境。
他认为,我国碳交易市场流动性严重不足,因为地方试点的碳排放免费配额较多,整体市场供大于求,各试点交易所碳市场成交规模较小,流动性严重不足,超过三成交易日无任何交易行为。
而且,各试点碳排放交易所成交价格较低,碳价不具有效性。2020 年多数地区成交均价在10元/吨-40 元/吨之间波动,仅有北京地区略高,过低的碳价表明供需关系的不合理,过于宽松的配额发放与过高的免费分配比重或是关键原因。
另外,碳市场交易潮汐现象明显。每年6月是碳交易试点的履约期,各试点地区的重要排放单位须在履约期前完成碳配额清缴。不少企业为完成任务而匆匆进行交易,导致履约期前量价齐升,履约期后交易惨淡。
当前碳市场仍需要主管机构加强引导
专家提示警惕投资风险
据了解,现阶段,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仅一年多,电力企业打头阵,远远没到爆发的阶段。未来几年,中国碳市场会从电力企业扩展到建材、钢铁、有色、石化、化工、造纸、民航等行业。
不过,碳市场接受个人投资者参与交易,对活跃我国碳交易市场具有积极意义。
“对于个人而言,碳市场接受个人投资者参与交易为相关投资者提供了碳领域的投资渠道;对于碳交易市场而言,市场主体交易的活跃度是碳市场能否发挥减排作用的关键,开放个人参与能够增强碳市场活跃度,有利于交易价格保持连续性,增强价格发现能力,从而吸引更多投资者入市。”唐人虎认为。
唐人虎表示,湖北对于个人开户有投资经验和交易额的要求,也能够一定程度上牵引其他投资市场上成熟的经验、知识、资金等要素进入碳市场,从而推动碳市场的建设运行更加积极、完善。此外,这也为“双碳”服务业拓宽市场空间创造了条件,银行、证券、咨询机构等也可以针对个人投资者探索和丰富与碳相关的多样化服务场景。
不过,当前国内碳市场仍以履约企业参与为主,潮汐现象显著,定价能力较弱。唐人虎提示,当前碳市场仍需要主管机构加强引导,进一步完善管理的制度细则,避免个人投资者进入后出现“企业惜售、个人空炒”的情况。此外,碳交易操作市场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投资者如果不熟悉相关政策和形势,投资风险可能会很高。
上一篇:杭州余杭再生水缔造城市之美
-
多位代表委员为什么聚焦“碳市场”?2023-03-06
-
千亿自愿碳市场火爆全球,中国拥有庞大供给2023-02-06
-
全国碳市场运行框架基本建立,将扩大到更多行业2023-01-04
-
生态环境部:正研究制定全国碳市场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质量管理规定2022-12-30
-
累计成交额超过87亿元,中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碳市场2022-12-01
-
四川发布碳市场能力提升方案2022-11-21
-
两份技术指南修订对规范碳市场有何意义?2022-11-11
-
一年来全国碳市场发挥了哪些作用,下一步还有什么计划?2022-10-28
-
如何更好发挥碳市场金融属性?2022-10-17
-
首次纳入非发电行业!北京22家企业纳入2022年度全国碳市场排放单位名录2022-10-08
-
最高人民法院发文:妥善审理涉碳排放配额、核证自愿减排量交易、碳交易担保等案件2022-07-27
-
生态环境部:全国碳市场启动一年来总体运行平稳,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1.94亿吨,成交额84.92亿元2022-07-21
-
全国碳市场运行平稳有序,低成本减碳效果初现2022-07-18
-
全国碳市场已启动一周年,未来如何高质量发展?2022-07-18
-
应循序渐进建立完善的全国碳市场2022-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