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应用解读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22-04-15 09:04:54
热度:59
我国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应用解读年初,生态环境部印发了《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应用试点工作方案》(环办监测函〔2022〕63号)。近日,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应用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
年初,生态环境部印发了《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应用试点工作方案》(环办监测函〔2022〕63号)。近日,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应用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陈传忠对智慧监测创新应用进行了解读。
智慧监测创新应用的背景与目的
随着智能化、自动化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广泛应用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以追求检测精密性与准确度为主的传统监测技术和样式已经越来越难适应管理的需求,必须对现有监测业务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从数据获取上,要引入态势感知理念,强化新型感知技术应用和多技术手段组合运用,不断拓展数据获取的种类、范围,提升丰富性和层次性。同时,引导监测系统将业务重心逐渐转移到对数据的深度挖掘上,使监测信息流与生态环境审批、监管、执法等业务流贯通融合。因为随着自动监测技术快速发展,特别是遥感技术、无人机无人船等监测平台和各类载荷组合应用,全自动智能实验室技术的日渐成熟,手工监测在现代监测业务体系中所占比重将越来越小,而且监测数据获取过程中,可依托的社会化服务将越来越多。可以预见,智慧监测相对于传统监测而言,将是一次系统、全面、深刻的变革。未来监测系统的业务定位将是监测体系的设计者,监测数据生产的组织者,监测数据价值的挖掘者。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战略判断和长远考虑,经生态环境部批准,在监测司指导下,监测总站组织开展了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应用试点工作,目的是以试点和示范带动传统监测的转型升级。
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应用与信息化建设的关系
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应用的关键词是应用,其核心是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是其基础保障。试点方案提出要建设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平台,这是生态环境综合管理信息化平台最为关键和硬核的部分。因为生态环境部门自产数据绝大多数都来自监测系统,所以生态环境部网信部门特别关注与支持这项工作,全程参与指导。开展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应用离不开外部数据和信息化公共服务支撑,比如,生态环境系统其他相关数据的共享组织、外部门相关数据的接入,以及开展智慧监测所需要的算力、存储、安全支撑等,都离不开部网信部门的支持和统筹。
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应用必须实现上下贯通
中办国办《关于深化生态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明确要求实现各级各类监测数据的联网共享。数据集成化是智慧监测的重要特征。从以往经验看,实现数据上下贯通,往往是“上热下冷”,难点在于下级贯通意愿不强。调研发现,地方的顾虑主要在于担心自己把数据跟上面联起来后,上面用这个数据来“收拾”自己。解决这个问题要打消地方顾虑,建立一种正向激励,让主动与上级联网的地方,得到更多的指导帮扶和共享服务。比如,在全国生态环境质量会商平台的开发上,监测总站就将贯彻这个指导理念,凡与国家平台贯通了的地方,查询周边地区的环境质量状况,开展考核排名分析和污染传输影响分析等方面,将得到更多的便捷服务和数据支持。当然,推动数据共享还要靠制度规范,要明确提出各级各类监测数据的联网要求,强化刚性约束。
在智慧监测创新应用中强调上下贯通的目的在于提升服务生态环境管理的功能。比如,生态环境质量会商平台中设计了污染追因的场景,国家平台通过对环境质量的智能化研判,针对一些敏感问题和变化,将自动下发追因指令并提供线索指引,要求地方开展具体的原因分析。这就体现了上下结合,开展污染成因分析,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主体责任在地方,国家层面更多的是指导和监督。平台设计贯彻了这个原则,目的就是要充分形成监测系统在支撑生态环境管理方面“上下一条龙”的整体效应。
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应用必须坚持测管一体
生态环境监测没有自身的目的,其目的在于为生态环境管理服务,管理上有什么创新、转变,监测必须适应、跟进。监测对管理的支撑作用毋庸置疑。但是也要看到,当前监测系统的信息生产与生态环境管理的业务流尚未衔接顺畅。因此,在智慧监测创新应用中提出了测管一体的理念,目的就是要打通监测数据流和管理业务流,本质就是要强化大数据思维,把枯燥繁杂的数据加工成管理部门日常审批、调度、监管、执法中用得上的辅助决策信息。监测系统如果不站在管理需求的角度进行数据加工,而只满足于被动式原始数据生产,久而久之会被边缘化。只有将监测工作与环境准入、分区管控以及监测执法等日常管理工作紧密衔接,作用和价值才能充分体现。
智慧监测创新应用必须引导社会参与
全国监测系统只有6万多人,光靠这6万多人完成生态环境管理需要的全部的监测支撑任务是难以想象的。在精简财政供养人员的大背景下,监测系统实现大规模增编可能性极小。而“三个治污”“五个精准”的要求,使得监测系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任务压力。这就要求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所谓政府主导是指监测系统要主导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质量控制、数据分析这“三件大事”。将来监测系统的人员主要是把上述“三件大事”中的创造性劳动和兜底性工作承担起来,其他重复性、事务性工作,包括一些专业性极强的工作(比如仪器设备研发、高难度的算法和模型开发等)可以依靠社会力量承担。
此外,社会力量参与还有一个优势,就是通过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比如智慧监测创新应用强调数据分析关联化,单纯的监测数据,从环境质量到环境质量的单一分析逻辑,很难揭示生态环境质量与社会经济、污染排放之间的关系,只有把这些环境质量数据和社会经济、污染排放数据等关联起来,才能真正为生态环境管理赋能。而各类监测数据的共享,光靠上级部门、领导出面协调、靠发文件硬压行吗?效果往往并不理想。现在中央将数据上升到了生产要素的高度,将来实现数据共享,更多的要依靠市场机制。因为大家都已认识到,只有解决了数据提供方的动力问题,才能实现数据资源的有效交换。
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应用试点将出台的技术指导文件
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应用技术指南对智慧监测的内涵做了阐述,在数据感知、数据汇聚融合和数据应用服务三个重要章节,特别是在智慧应用服务章节从一体化服务、管理支撑、服务社会三个方面列举了3大类21项具体应用。在此基础上,组织编制一系列技术指导文件,包括创新应用试点实施方案编制纲要,生态环境质量会商技术要求,会商数据交换规范、数据库总体框架、数据资源目录编制技术要求、成效评估要点等,明确了试点的操作规范和保底要求,在此基础上,各试点单位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设计自选动作,围绕区域典型环境问题先行先试。比如针对上下贯通,以环境质量会商应用场景为突破口,国家负责建立环境质量会商国、省、市三级贯通机制,注重与生态环境综合管理信息化平台衔接,注重场景开放和数据共享,会商既要服务国家,又要服务地方,以点带面辐射其它应用服务,各试点单位在落实会商要求的基础上可以做拓展和延伸开发。
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应用试点将开展的重要活动
根据试点工作方案要求,监测司已组织成立了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应用技术指导委员会,技术指导委员会正组织编制一系列技术指导文件。目前,已印发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编制纲要,指导各地尽快启动试点实施工作。
接下来,国家层面将持续丰富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平台功能,构建重要场景下的会商三级贯通机制,聚焦生态环境质量分析、环境质量目标管理、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三线一单”分区管控、多元数据融合应用等,做好系统功能完善。同时,充分整合业务数据和外部数据资源,推进全国数据联网,打造丰富完整、高效可用、安全稳定的监测数据资源底座,建设数据资源门户,将来面向地方、社会公众提供数据资源共享服务。下一步,试点工作技术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将组织开展实地调研,通过更广泛的交流互动推动技术创新、实践创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总结成功案例推介先进技术,推动各层级实现与上级系统充分衔接,本级横向资源有效整合,实现有效支撑本地环境管理,提高测管一体和服务社会的水平。
原标题: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应用解读
智慧监测创新应用的背景与目的
随着智能化、自动化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广泛应用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以追求检测精密性与准确度为主的传统监测技术和样式已经越来越难适应管理的需求,必须对现有监测业务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从数据获取上,要引入态势感知理念,强化新型感知技术应用和多技术手段组合运用,不断拓展数据获取的种类、范围,提升丰富性和层次性。同时,引导监测系统将业务重心逐渐转移到对数据的深度挖掘上,使监测信息流与生态环境审批、监管、执法等业务流贯通融合。因为随着自动监测技术快速发展,特别是遥感技术、无人机无人船等监测平台和各类载荷组合应用,全自动智能实验室技术的日渐成熟,手工监测在现代监测业务体系中所占比重将越来越小,而且监测数据获取过程中,可依托的社会化服务将越来越多。可以预见,智慧监测相对于传统监测而言,将是一次系统、全面、深刻的变革。未来监测系统的业务定位将是监测体系的设计者,监测数据生产的组织者,监测数据价值的挖掘者。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战略判断和长远考虑,经生态环境部批准,在监测司指导下,监测总站组织开展了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应用试点工作,目的是以试点和示范带动传统监测的转型升级。
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应用与信息化建设的关系
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应用的关键词是应用,其核心是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是其基础保障。试点方案提出要建设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平台,这是生态环境综合管理信息化平台最为关键和硬核的部分。因为生态环境部门自产数据绝大多数都来自监测系统,所以生态环境部网信部门特别关注与支持这项工作,全程参与指导。开展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应用离不开外部数据和信息化公共服务支撑,比如,生态环境系统其他相关数据的共享组织、外部门相关数据的接入,以及开展智慧监测所需要的算力、存储、安全支撑等,都离不开部网信部门的支持和统筹。
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应用必须实现上下贯通
中办国办《关于深化生态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明确要求实现各级各类监测数据的联网共享。数据集成化是智慧监测的重要特征。从以往经验看,实现数据上下贯通,往往是“上热下冷”,难点在于下级贯通意愿不强。调研发现,地方的顾虑主要在于担心自己把数据跟上面联起来后,上面用这个数据来“收拾”自己。解决这个问题要打消地方顾虑,建立一种正向激励,让主动与上级联网的地方,得到更多的指导帮扶和共享服务。比如,在全国生态环境质量会商平台的开发上,监测总站就将贯彻这个指导理念,凡与国家平台贯通了的地方,查询周边地区的环境质量状况,开展考核排名分析和污染传输影响分析等方面,将得到更多的便捷服务和数据支持。当然,推动数据共享还要靠制度规范,要明确提出各级各类监测数据的联网要求,强化刚性约束。
在智慧监测创新应用中强调上下贯通的目的在于提升服务生态环境管理的功能。比如,生态环境质量会商平台中设计了污染追因的场景,国家平台通过对环境质量的智能化研判,针对一些敏感问题和变化,将自动下发追因指令并提供线索指引,要求地方开展具体的原因分析。这就体现了上下结合,开展污染成因分析,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主体责任在地方,国家层面更多的是指导和监督。平台设计贯彻了这个原则,目的就是要充分形成监测系统在支撑生态环境管理方面“上下一条龙”的整体效应。
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应用必须坚持测管一体
生态环境监测没有自身的目的,其目的在于为生态环境管理服务,管理上有什么创新、转变,监测必须适应、跟进。监测对管理的支撑作用毋庸置疑。但是也要看到,当前监测系统的信息生产与生态环境管理的业务流尚未衔接顺畅。因此,在智慧监测创新应用中提出了测管一体的理念,目的就是要打通监测数据流和管理业务流,本质就是要强化大数据思维,把枯燥繁杂的数据加工成管理部门日常审批、调度、监管、执法中用得上的辅助决策信息。监测系统如果不站在管理需求的角度进行数据加工,而只满足于被动式原始数据生产,久而久之会被边缘化。只有将监测工作与环境准入、分区管控以及监测执法等日常管理工作紧密衔接,作用和价值才能充分体现。
智慧监测创新应用必须引导社会参与
全国监测系统只有6万多人,光靠这6万多人完成生态环境管理需要的全部的监测支撑任务是难以想象的。在精简财政供养人员的大背景下,监测系统实现大规模增编可能性极小。而“三个治污”“五个精准”的要求,使得监测系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任务压力。这就要求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所谓政府主导是指监测系统要主导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质量控制、数据分析这“三件大事”。将来监测系统的人员主要是把上述“三件大事”中的创造性劳动和兜底性工作承担起来,其他重复性、事务性工作,包括一些专业性极强的工作(比如仪器设备研发、高难度的算法和模型开发等)可以依靠社会力量承担。
此外,社会力量参与还有一个优势,就是通过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比如智慧监测创新应用强调数据分析关联化,单纯的监测数据,从环境质量到环境质量的单一分析逻辑,很难揭示生态环境质量与社会经济、污染排放之间的关系,只有把这些环境质量数据和社会经济、污染排放数据等关联起来,才能真正为生态环境管理赋能。而各类监测数据的共享,光靠上级部门、领导出面协调、靠发文件硬压行吗?效果往往并不理想。现在中央将数据上升到了生产要素的高度,将来实现数据共享,更多的要依靠市场机制。因为大家都已认识到,只有解决了数据提供方的动力问题,才能实现数据资源的有效交换。
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应用试点将出台的技术指导文件
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应用技术指南对智慧监测的内涵做了阐述,在数据感知、数据汇聚融合和数据应用服务三个重要章节,特别是在智慧应用服务章节从一体化服务、管理支撑、服务社会三个方面列举了3大类21项具体应用。在此基础上,组织编制一系列技术指导文件,包括创新应用试点实施方案编制纲要,生态环境质量会商技术要求,会商数据交换规范、数据库总体框架、数据资源目录编制技术要求、成效评估要点等,明确了试点的操作规范和保底要求,在此基础上,各试点单位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设计自选动作,围绕区域典型环境问题先行先试。比如针对上下贯通,以环境质量会商应用场景为突破口,国家负责建立环境质量会商国、省、市三级贯通机制,注重与生态环境综合管理信息化平台衔接,注重场景开放和数据共享,会商既要服务国家,又要服务地方,以点带面辐射其它应用服务,各试点单位在落实会商要求的基础上可以做拓展和延伸开发。
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应用试点将开展的重要活动
根据试点工作方案要求,监测司已组织成立了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应用技术指导委员会,技术指导委员会正组织编制一系列技术指导文件。目前,已印发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编制纲要,指导各地尽快启动试点实施工作。
接下来,国家层面将持续丰富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平台功能,构建重要场景下的会商三级贯通机制,聚焦生态环境质量分析、环境质量目标管理、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三线一单”分区管控、多元数据融合应用等,做好系统功能完善。同时,充分整合业务数据和外部数据资源,推进全国数据联网,打造丰富完整、高效可用、安全稳定的监测数据资源底座,建设数据资源门户,将来面向地方、社会公众提供数据资源共享服务。下一步,试点工作技术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将组织开展实地调研,通过更广泛的交流互动推动技术创新、实践创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总结成功案例推介先进技术,推动各层级实现与上级系统充分衔接,本级横向资源有效整合,实现有效支撑本地环境管理,提高测管一体和服务社会的水平。
原标题: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应用解读
-
生态环境部:关于推荐先进水污染防治技术的通知2022-04-14
-
安徽省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省交通运输厅反馈督察情况2022-04-14
-
生态环境部公布执法典型案例 关注了哪3类排污许可问题?2022-04-14
-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荐先进水污染防治技术的通知》2022-04-14
-
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有关负责人就《尾矿污染环境防治管理办法》解答!2022-04-14
-
3月生态环境标准化有哪些工作动态?一起来看重点2022-04-13
-
我国首艘千吨级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船正式列编2022-04-13
-
IIGF观点|全国碳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工作安排出炉,数据质量监督管理成重中之重2022-04-13
-
生态环境部公布第二批生态环境执法典型案例2022-04-12
-
安徽省构建生态环境非现场监管体系2022-04-12
-
安徽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参加编写的《水和废水无机及综合指标监测分析方法》正式出版发行2022-04-12
-
生态环境部印发《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储备库入库指南(试行)》2022-04-12
-
生态环境部公布第二批生态环境执法典型案例(排污许可领2022-04-12
-
江苏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移交信访问题整改2022-04-12
-
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加强排污许可执法监管的指导意见》2022-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