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政策下,企业的为与不为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22-01-07 15:02:37
热度:97
双碳政策下,企业的为与不为作者:甘振宇、王浩然、刘海楠 导读 过去的2021年,双碳政策已经基本完成顶层设计,在火电、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也在绿色低碳方面先试先行施行具体的减排政策
作者:甘振宇、王浩然、刘海楠
导读
过去的2021年,双碳政策已经基本完成顶层设计,在火电、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也在绿色低碳方面先试先行施行具体的减排政策,其他行业的碳达峰行动也将逐步开启,这将对企业带来什么影响,企业究竟应当如何做好准备?
本文,辰于结合绿色交通领域A企业的咨询服务经历,介绍企业在双碳政策面临的双重挑战,以及主要应对措施:
——战略:拥抱双碳政策,成立专门组织积极应对
——研发:探索低能耗生产工艺,技术创新寻求低碳替代产品
——生产:多管齐下,绿色生产、循环经济是核心
——供应链:打造高质量、绿色供应链
——销售:持续拓展市场、扩大影响力,提升话语权
——品牌:绿色品牌形象打造和维护工作有序开展
更有野心的企业应当以更加积极的姿态面对双碳,挖掘产业调整、升级转型过程中的巨大机遇,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调整、重塑,最终实现引领,勇立时代潮头。
一、双碳政策的顶层设计
1.1 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环境与基本概念
近100年多来,科学家发现全球平均表面温度(GMST)呈现上升趋势,2006–2015年这十年观测的全球平均表面温度比1850–1900年的平均值高0.87℃-1.0℃,如果这个趋势延续,将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控制排放到大气层中的碳以及其他温室气体是减缓气候变暖的关键措施,“碳达峰”、“碳中和”概念由此而生。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这是中国首次向全球明确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时间点,也是迄今为止各国中作出的最大减少全球变暖预期的气候承诺。
整体而言,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时间更紧、幅度更大、困难更多、任务异常艰巨。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而且我国整体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传统“三高一低”(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产业仍占较高比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将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1.2 双碳实施路径——三项工作并进
为做好双碳工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于2021年10月相继发布,明确提出了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路线图和施工图,一起构成碳达峰碳中和两个阶段的顶层设计,明确了双碳工作的“1+N”政策体系。双碳工作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将并行开展。
(1)减少碳排放,节能减排是核心
以能源革命、产业结构调整、绿色交通、绿色建筑推广等为主要抓手推进节能减排是“碳中和”政策重点,旨在减少碳排放。
在“1+N”政策体系中,针对各个行业的减排规划和措施在“N”中体现,是双碳工作落地推进的核心。生态环境部、发改委等相关部门,正在制定相关政策,为节能减排指明路径,为各行业、各地区进一步出台节能减排政策打下基础。在一系列的政策布局下,将形成供给端以能源革命、高耗能产业结构调整为主、需求端以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推广为主的节能减排实现路径。
(2)生态碳汇等“碳吸收”工程同步推进
碳吸收路径主要包括提高生态碳汇能力和研发碳捕捉技术,目前主要以前者为主要落脚点。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的吸碳固碳能力,能够中和二氧化碳排放,针对生态碳汇,2020年6月,发改委发布我国2021-2035年生态系统修复规划,提出近年修复具体指标,部分地方政府建立明确植树造林、生态修复目标,推行长林制,提高地区生态碳汇能力,同时CCUS等固碳技术也受到了一些相关领域内企业的关注,但预计短期内尚不会成为重点。
(3)碳交易等绿色金融配套体系建设
碳交易的核心是将环境“成本化”,借助市场力量将环境转化为一种有偿使用的生产要素,将碳排放权这种有价值的资产作为商品在市场上交易,将过去碳排放这些外部性强的行为进行内化,倒逼排放者减碳减排。作为碳中和重要的配套设施,我国于2021年7月启动了发电行业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上线交易,首批被纳入管理的是2000多家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上述企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超过40亿吨/年,意味着中国的全国碳市场启动后就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多个地方政府均出台政策明确加快建设碳交易市场建设。
绿色金融是一种金融政策工具,引导资金流向低碳产品和服务。2020年,生态环境部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投融资指导意见;中国人民银行等三部门制定《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上交所、深交所发布《绿色公司债券上市的业务指引》,细化了绿色债券应用规则。2021年,央行发布会上表示表示人民银行正有序推进碳减排支持工具设立工作,以精准直达方式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的发展。总的来说,我国绿色金融已取得一定进展,政策体系正在进一步完善。
碳交易、绿色金融等是国家宏观调控与发挥市场力量相结合,是双碳工作落实的关键配套体系和重要支撑。
二、双碳政策加剧产业链供需失衡趋势
双碳政策下,国家能源结构面临调整,各类产业也将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能源领域,火电被风光电等清洁能源替代的行业变化已经有目共睹,这种变化将持续延伸到其他产业。我们服务的A企业是绿色交通领域的一个上游企业,在A企业的视角,其产业链上游是各类金属原料,下游是动力电池生产商,产业链的上下游都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而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变化可能导致上下游的需求供给不再平衡。
事实上,在许多行业,这种失衡的趋势是相同的,由于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下游需求在持续提升,而越往产业链上游走,越靠近大宗产品、能源产品、资源产品,往往是碳排放高地,面临着成本上升、供给萎缩的态势,整个产业链都需要寻找到新的平衡点,“动荡”期间行业竞争形势洗牌的概率也大大提升。
2.1 下游动力电池行业需求提升,技术竞赛激烈
(1)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快速增长,动力电池需求大幅提升
全球交通行业耗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30%(120EJ),其中93%是对原油的消耗,而可再生能源仅占4%,电力能源仅占1%。因此,陆运交通提高电气化率,以及航空业加强对生物燃料氢能的利用是碳减排的重要抓手。
国内新能源汽车预计在十四五期间将保持30%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25年达万亿规模。新能源汽车行业对动力电池的需求将快速增长,预计十四五期间动力电池行业将以19%的年复合增长率,到2025年达到1400——1500亿元规模(见图 1)。
(2)储能行业中电化学储能步入爆发期,二次电池需求大
我国在储能产业的战略布局开始于2005年出台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指导目录》。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储能方面的政策已日趋完善,储能发展已从研发示范向规模化、市场化应用转变。
我国储能项目增长较快。根据CNESA全球储能项目库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底,我国已投运累计装机35.06GW,同比增长9.5%,增速提高6.2pct;我国已投运累计占全球总规模的18.6%,同比提升1pct(见图2)。
我国电化学储能步入爆发增长期。电化学储能是指各种二次电池储能,包括铅酸电池、锂电池等。根据CNESA全球储能项目库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球已投运电化学储能累计14.2GW(YOY+49.6%),年度新增4.7GW,超越18年3.7GW刷新单年新增记录;我国累计达3.27GW(YOY+91.2%),占全球总规模的22.9%。
(3)电池技术迭代更新快,技术竞赛激烈,是潜在风险点
铅酸电池、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是目前动力电池的主要技术,尤其后两者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上(见图 3),为了满足消费者在续航、安全等方面的需要,各动力电池厂商也正在积极拥抱新技术,钠电池、刀片电池、固态电池等电池新技术的革新可能对行业带来较大影响,一些新技术已经进入商用阶段。新技术的替代力量大,可能会对需求结构产生颠覆性影响,对于A企业而言是潜在的风险点。
2.2 受碳减排影响,上游有色金属行业供给提升有限,供不应求可能成为常态
(1)有色行业是高能耗、高碳排放行业
有色金属行业为高能耗、高碳排放行业。从有色行业生产流程来看,有色金属矿产开采和选矿的能耗量相对偏低,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为主要的能源消耗环节。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初步统计,2020年我国有色金属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约6.5亿吨,占全国总排放量的6.5%。有色行业为碳排放的大户,为国家能耗双控的重点监督对象。
有色基本金属的吨量生产碳排放量排列为,铝>镍>锌>铜>锡>铅,有色金属中锂、镍、钴等有色金属是动力电池的重要原材料。2020年,铝冶炼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亿吨,其中,电解铝碳排放4.2亿吨,分别约占有色金属行业总排放量的76%和64%。
(2)锂:国内供给扩张热度提升,全球态势持续偏紧
我国锂资源供给占全球比例较低,但目前开发积极性正在提升。据USGS数据,我国锂储量约100万金属吨,占全球6%;锂资源量约450万金属吨,占全球5.6%,分别位居全球第4/6位,整体来看中国锂资源属于全球第二梯队,但由于整体资源禀赋稍差且开采工艺不成熟,我国锂资源生产在过去一直受限。然而随着下游新能源汽车产业扩张趋势愈发明确,当下我国锂资源的开发热度正在提升。
中国在产产能26.4万吨,主要锂矿8座,5座在四川省,3座在江西省。锂矿和盐湖供给增长并非同步,短期增量主要来自于澳洲锂矿和南美盐湖,长期增量分布较散,全球新能源材料供给将呈现区域化的特征。
(3)镍:双碳政策下,生产成本提升,溢价扩张
镍在有色金属中单位产品碳排放量中位列第二。镍产品单位碳排放量在10-16吨二氧化碳当量,仅次于铝,为有色金属中单位产品碳排量第二大的金属。
在碳排放上,镍铁碳排>精炼镍,火法>湿法,海外>国内。碳排放权实施初期以免费配额为主,对镍生产成本的影响较小,随着配额有偿化将抬升镍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按照全额征收碳排放计算,以2021年1-5月,天津碳排放市场均价25.57元/吨计算,一吨镍铁碳排成本为412元/吨,一吨电解镍的碳排成本为261元/吨,对镍铁生产企业的利润影响较大。在下游需求快速攀升的情况下,硫酸镍现货紧张,溢价更加扩张,预计还将持续较长时间。
(4)钴:供给持续提升,但供不应求局势将成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统计,目前全球已探明陆地钴资源量约2500万吨,储量720万吨,其中刚果(金)在2020年钴的全球供应中占70%。但是非洲疫情反复及疫苗落地差异造成钴供需错配。
未来三年钴供应CAGR约为13.3%,预计2021-23年钴供应量分别为17.6、19.8、22.1万吨,对应增量2.4、2.2、2.3万吨,CAGR为13.3%。其中核心增量主要来自于嘉能可Mutanda复产、欧亚资源RTR爬产、中色迪兹瓦、万宝庞比以及印尼镍钴项目投产。而手抓矿及中小矿山受政策趋严、商业伦理压力、矿山品位下降等因素影响,供给弹性已大幅减弱,未来三年钴需求CAGR约为18.5%。预计2021-23年钴需求量(考虑安全库存需求)分别为18.8、21.9、25.1万吨,对应增量3.7、3.1、3.2万吨,CAGR为18.5%。2021-2022年或仍存在一定过剩,不过过剩正在快速压降,2023年钴行业则将可能转为供不应求。
三、六大关键举措有序实施,直面双重挑战
3.1 “看得见”的挑战与“看不见”的挑战
A企业同时面临着双重挑战。
一是来自双碳政策的直接的、表面上的挑战。碳达峰碳中和是整个国家的战略目标,到企业层面也会带来对企业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要求,只是各个行业在时间上先后的差异和程度的差异。而中国大多数企业此前并没有相应准备,在很多方面存在欠缺:对自身的碳排放情况不了解,缺乏监测自身碳排放的必要技术以及支持系统,减排的方向不明确等。A企业也面临着相同的问题,但好消息是这些合规上的要求尚不会很快到来,但提前做好准备有益无害。
二是双碳带来产业链的深层次变化,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挑战。碳达峰碳中和是“不破不立”的过程,意味着高耗能、高排放以及落后技术的逐步淘汰,A企业作为原料中间加工型企业,如不尽快转型,将存在被“淘汰”的风险。此外,上下游的变化、供需失衡,导致话语权向上游转移,下游的技术突破和转型甚至可能带来产业的颠覆性改变,对于A企业而言都是风险和挑战。
3.2 六大应对举措有序实施
碳达峰碳中和是必然趋势,企业要顺势而为,积极拥抱。我们向A企业提出了六大措施建议来进行短中期内的应对,以能够在双重挑战下保持规模和盈利。
(1)战略:拥抱双碳政策,成立专门组织积极应对
由于对碳管理没有任何经验,A企业在总部层面成立了专门的小组来评估双碳政策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影响以及企业应对措施,分析企业未来发展前景和策略。
在战略方面,A企业将“碳管理”融入企业发展战略,由公司高层作为小组领导成员,对企业的低碳工作进行统一规划,设定低碳工作的时间节点和目标,推动企业生产绿色转型。
在管理方面,在小组和战略部门的配合下,层层分解低碳战略,将减排任务落实到各部门、各业务环节、各产品线,建立起全方面的“碳管理”体系,并将减排目标纳入部门负责人考核体系,确保企业上下一心,保障“碳管理”有效实施。
(2)研发:探索低能耗生产工艺,技术创新寻求低碳替代产品
低碳转型本质上是技术的升级,高排放技术被绿色低碳技术所取代,例如在电力行业,火电逐步被风光电、核电等清洁能源所取代;钢铁行业的低碳减排中,低碳冶金技术正在受到重视,日本COURSE50计划、瑞典SSAB公司突破性氢能炼铁技术(HYBRIT)项目、欧洲超低二氧化碳排放炼钢工艺ULCOS项目、德国Car-bon2Chem项目等以低碳炼铁为核心,探索低碳炼铁工业化的路径。
在经过对生产流程碳排放进行初步测算后,我们发现了A企业碳排放集中的数个生产环节,以及带来碳排放的生产原料,以此为基础和重点方向,我们建议A企业加强研发绿色低碳生产技术,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对于一些高耗能原料,寻找新的替代品,逐个击破。
(3)生产:多管齐下,绿色生产、循环经济是核心
——积极布局绿色用电,加快清洁电力替代
电力是A企业生产中的主要能源来源,使用清洁电力替代能够卓有成效的降低来自能源使用的碳排放。事实上,在水务领域,“水务+光伏”的分布式光伏发电新模式已经在推行,充分利用水厂空间的同时,光伏发电能够一定程度上替代电网用电,某水务项目的光伏发电能够满足水厂1/4的用电量,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都很显著。
——搭建绿色生产线,提升电气化水平,绿色包装等举措并用
一些已经被广泛使用、能够快速投入的绿色生产方式也是快速降低碳排放的好方式,经分析,部分方式的减碳潜力巨大,同样适用于A企业。在消费领域,绿色包装受到多数大型企业的青睐,国内各大电商平台都在倡导商品快递包装上的绿色转型。提升生产过程的电气化水平也是制造业降低能耗的利器,数字化、智慧化生产线在此基础上再次进化,也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重要内容。
——携下游共建电池回收体系,大幅提升回收利用效能
循环经济也是降低碳排放的重要手段。再生有色金属与原生金属相比,生产的能耗、排放降低60%——95%(不同金属有所差异),尤其是金属锂资源等电池原材料本身储量有限,未来面临着枯竭的困境,循环利用显得尤为重要。宁德时代等电池生产商已经在大力布局电池回收体系,以降低上游供应不足的影响,对于A企业而言,共同参与电池回收也是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战略举措。
(4)供应链:打造高质量、绿色供应链
一方面,由于上游供给收缩,话语权向上游转移,A企业要首先确保自身供应链稳健、稳定。当下大范围的“芯片荒”造成奥迪、戴姆勒、奔驰、丰田、柯斯达、通用等众多车企减产、延迟交付订单,甚至关闭部分工厂停产,甚至蔓延到消费电子等领域,充分说明稳健的供应链的重要性。有色金属产业链下游企业为了保证充足的供应,向上游延伸收购矿产资源等案例已经屡见不鲜,对于A企业而言这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另一方面,根据相关统计,来自供应链的间接碳排放,包括企业上下游活动的碳排放,占到了企业总排放的 90% 以上。因此,对于所有行业,要实现可持续性,必须全面地审视和理解整个供应链。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部分可能是高耗能、高排放产品,会极大增加碳足迹,企业必须在整个供应链中都采取减碳行动,才能产生效果。不能在单独的“孤岛”中进行研究和采取行动,就指望取得成功。
(5)销售:持续扩市场、扩大影响力,提升话语权
——与下游企业深度融合谋求共同发展
A企业作为中间商,与下游电池生产商是合作伙伴,但也存在竞争关系,电池生产商新技术的突破可能会带来需求的改变。A企业需要与下游企业进行更深入的合作,及时了解下游需求的可能变化方向并及时调整,降低技术风险,谋求共同发展。
——加强忧患意识,扩张客户群,适时开辟国外市场
扩大客户群,开辟新的客户,规避大客户依赖症也是A企业要重点考虑的事项。具体可采取丰富产品线、进入新业务领域、进行区域扩张、与主要客户进行资本融合等方式。
(6)品牌:绿色品牌形象打造和维护工作有序开展
消费领域内许多企业,尤其是外资企业很重视宣传环保、低碳理念,意图建立起绿色低碳的品牌形象,获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国内房地产企业也很重视塑造绿色品牌形象,住宅社区作为城市运行的重要单元,也是房地产企业推行绿色城市理念的核心场景,品牌企业围绕社区运营、居民生活,细化绿色社区举措。
工业企业在绿色低碳品牌形象的建设上意愿更低,但当社会掀起绿色低碳潮流时,下游客户将更有意愿打造绿色低碳的供应链,而且可能成为“卖点”之一,这意味着塑造并维护绿色低碳的品牌形象能够有助于企业提升竞争力,获得客户的欢迎。
四、三大战略阶段分步实现,勇立时代潮头
正如此前所述,双碳工作“不破不立”,将有落后者被淘汰,那也一定会有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把握时代机遇实现华丽转身。例如汽车行业,2018 年开始实施“双积分”政策,引导传统车企从燃油车向新能源车转型,也助力了一批新能源车企脱颖而出。与A企业类似,将有许多企业主动或被动拥抱双碳政策,而且“被动者”可能会更多,但辰于认为,企业需要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开启自身的转型,勇立时代潮头。当然,企业要避免进入“运动式减碳”误区,不能一味地降碳导致企业发展停滞。在双碳政策下,企业可将转型通过三个战略阶段分步实现,确保转型能够顺利进行。
4.1 阶段一:调整阶段
调整阶段的目标是要了解企业自身的碳排放情况,并根据合规性要求进行调整,将碳管理纳入到企业的日常管理过程中。
调整阶段将遇到多个难点。一是摸清企业的碳排放情况,将需要借助搭建新的监测系统,捕获数据并对多重类型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和对比,才能获得真实、可靠的碳排放数据。二是对接合规性要求,汽车行业、能源行业已经在试行具体的合规性要求,参与碳交易等在未来可能成为企业的重要工作之一,企业有必要在这些方面进行人才、技术储备。三是将碳管理进行日常化,包括将碳管理指标进行分解,细化到部门、生产线,对碳排放进行日常统计、分析,可能涉及到对企业的一些管理流程、事项进行调整。
4.2 阶段二:重塑阶段
重塑阶段的目标是积极拥抱新技术、数字化工具,对供应链、生产线、产品、流程进行绿色改造转型,必要时还应当淘汰过时业务,发展新业务,力争创造新的收入来源。
重塑阶段涉及到很多环节、事项,企业应当根据优先级排序来实施,根据可控性、影响性、见效周期、见效程度的标准,优先考虑企业控制程度比较高、实施起来效果显著且见效快的事项,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企业的主要生产工艺的优化、清洁能源替代、绿色供应链塑造这些方面。
重塑阶段还涉及到企业对自身业务转型、调整,企业有必要评估各项业务的可持续发展程度,对应淘汰业务做好退出准备,以及依靠当前资源、客户拓展新的绿色业务,通过碳交易获取收入也是一个可以考虑的方向,例如只造电动车的特斯拉在2020 年通过汽车行业实施的碳积分交易,直接获得近 16 亿美元的收入,是卖车净利润的两倍。
数字化技术是中国企业应当特别关注的方面。数字化、智慧化转型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化技术也是企业重塑绿色业务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效果显著的工具。在水务行业,数字孪生、数字水厂等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已经在一些地区和企业取得成果,协助企业充分挖掘生产过程中的降耗减排潜力,实现精益生产。
4.3 阶段三:引领阶段
引领阶段的目标是将自身的技术、经验、数字化能量再次拓展到行业甚至社会层面,推动行业、产业资源的开放协作,引领产业的绿色转型和低碳改造。
前两个阶段形成的技术、经验、大数据积累是宝贵的,对于整个行业而言,企业作为先行者有能力来帮助整个行业在低碳转型上走的更快、更稳,相应的,企业也能过在此过程中扩张市场、提供相关低碳改造服务,建立更加广阔、深远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原标题:双碳政策下,企业的为与不为
导读
过去的2021年,双碳政策已经基本完成顶层设计,在火电、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也在绿色低碳方面先试先行施行具体的减排政策,其他行业的碳达峰行动也将逐步开启,这将对企业带来什么影响,企业究竟应当如何做好准备?
本文,辰于结合绿色交通领域A企业的咨询服务经历,介绍企业在双碳政策面临的双重挑战,以及主要应对措施:
——战略:拥抱双碳政策,成立专门组织积极应对
——研发:探索低能耗生产工艺,技术创新寻求低碳替代产品
——生产:多管齐下,绿色生产、循环经济是核心
——供应链:打造高质量、绿色供应链
——销售:持续拓展市场、扩大影响力,提升话语权
——品牌:绿色品牌形象打造和维护工作有序开展
更有野心的企业应当以更加积极的姿态面对双碳,挖掘产业调整、升级转型过程中的巨大机遇,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调整、重塑,最终实现引领,勇立时代潮头。
一、双碳政策的顶层设计
1.1 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环境与基本概念
近100年多来,科学家发现全球平均表面温度(GMST)呈现上升趋势,2006–2015年这十年观测的全球平均表面温度比1850–1900年的平均值高0.87℃-1.0℃,如果这个趋势延续,将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控制排放到大气层中的碳以及其他温室气体是减缓气候变暖的关键措施,“碳达峰”、“碳中和”概念由此而生。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这是中国首次向全球明确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时间点,也是迄今为止各国中作出的最大减少全球变暖预期的气候承诺。
整体而言,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时间更紧、幅度更大、困难更多、任务异常艰巨。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而且我国整体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传统“三高一低”(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产业仍占较高比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将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1.2 双碳实施路径——三项工作并进
为做好双碳工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于2021年10月相继发布,明确提出了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路线图和施工图,一起构成碳达峰碳中和两个阶段的顶层设计,明确了双碳工作的“1+N”政策体系。双碳工作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将并行开展。
(1)减少碳排放,节能减排是核心
以能源革命、产业结构调整、绿色交通、绿色建筑推广等为主要抓手推进节能减排是“碳中和”政策重点,旨在减少碳排放。
在“1+N”政策体系中,针对各个行业的减排规划和措施在“N”中体现,是双碳工作落地推进的核心。生态环境部、发改委等相关部门,正在制定相关政策,为节能减排指明路径,为各行业、各地区进一步出台节能减排政策打下基础。在一系列的政策布局下,将形成供给端以能源革命、高耗能产业结构调整为主、需求端以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推广为主的节能减排实现路径。
(2)生态碳汇等“碳吸收”工程同步推进
碳吸收路径主要包括提高生态碳汇能力和研发碳捕捉技术,目前主要以前者为主要落脚点。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的吸碳固碳能力,能够中和二氧化碳排放,针对生态碳汇,2020年6月,发改委发布我国2021-2035年生态系统修复规划,提出近年修复具体指标,部分地方政府建立明确植树造林、生态修复目标,推行长林制,提高地区生态碳汇能力,同时CCUS等固碳技术也受到了一些相关领域内企业的关注,但预计短期内尚不会成为重点。
(3)碳交易等绿色金融配套体系建设
碳交易的核心是将环境“成本化”,借助市场力量将环境转化为一种有偿使用的生产要素,将碳排放权这种有价值的资产作为商品在市场上交易,将过去碳排放这些外部性强的行为进行内化,倒逼排放者减碳减排。作为碳中和重要的配套设施,我国于2021年7月启动了发电行业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上线交易,首批被纳入管理的是2000多家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上述企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超过40亿吨/年,意味着中国的全国碳市场启动后就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多个地方政府均出台政策明确加快建设碳交易市场建设。
绿色金融是一种金融政策工具,引导资金流向低碳产品和服务。2020年,生态环境部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投融资指导意见;中国人民银行等三部门制定《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上交所、深交所发布《绿色公司债券上市的业务指引》,细化了绿色债券应用规则。2021年,央行发布会上表示表示人民银行正有序推进碳减排支持工具设立工作,以精准直达方式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的发展。总的来说,我国绿色金融已取得一定进展,政策体系正在进一步完善。
碳交易、绿色金融等是国家宏观调控与发挥市场力量相结合,是双碳工作落实的关键配套体系和重要支撑。
二、双碳政策加剧产业链供需失衡趋势
双碳政策下,国家能源结构面临调整,各类产业也将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能源领域,火电被风光电等清洁能源替代的行业变化已经有目共睹,这种变化将持续延伸到其他产业。我们服务的A企业是绿色交通领域的一个上游企业,在A企业的视角,其产业链上游是各类金属原料,下游是动力电池生产商,产业链的上下游都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而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变化可能导致上下游的需求供给不再平衡。
事实上,在许多行业,这种失衡的趋势是相同的,由于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下游需求在持续提升,而越往产业链上游走,越靠近大宗产品、能源产品、资源产品,往往是碳排放高地,面临着成本上升、供给萎缩的态势,整个产业链都需要寻找到新的平衡点,“动荡”期间行业竞争形势洗牌的概率也大大提升。
2.1 下游动力电池行业需求提升,技术竞赛激烈
(1)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快速增长,动力电池需求大幅提升
全球交通行业耗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30%(120EJ),其中93%是对原油的消耗,而可再生能源仅占4%,电力能源仅占1%。因此,陆运交通提高电气化率,以及航空业加强对生物燃料氢能的利用是碳减排的重要抓手。
国内新能源汽车预计在十四五期间将保持30%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25年达万亿规模。新能源汽车行业对动力电池的需求将快速增长,预计十四五期间动力电池行业将以19%的年复合增长率,到2025年达到1400——1500亿元规模(见图 1)。
(2)储能行业中电化学储能步入爆发期,二次电池需求大
我国在储能产业的战略布局开始于2005年出台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指导目录》。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储能方面的政策已日趋完善,储能发展已从研发示范向规模化、市场化应用转变。
我国储能项目增长较快。根据CNESA全球储能项目库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底,我国已投运累计装机35.06GW,同比增长9.5%,增速提高6.2pct;我国已投运累计占全球总规模的18.6%,同比提升1pct(见图2)。
我国电化学储能步入爆发增长期。电化学储能是指各种二次电池储能,包括铅酸电池、锂电池等。根据CNESA全球储能项目库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球已投运电化学储能累计14.2GW(YOY+49.6%),年度新增4.7GW,超越18年3.7GW刷新单年新增记录;我国累计达3.27GW(YOY+91.2%),占全球总规模的22.9%。
(3)电池技术迭代更新快,技术竞赛激烈,是潜在风险点
铅酸电池、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是目前动力电池的主要技术,尤其后两者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上(见图 3),为了满足消费者在续航、安全等方面的需要,各动力电池厂商也正在积极拥抱新技术,钠电池、刀片电池、固态电池等电池新技术的革新可能对行业带来较大影响,一些新技术已经进入商用阶段。新技术的替代力量大,可能会对需求结构产生颠覆性影响,对于A企业而言是潜在的风险点。
2.2 受碳减排影响,上游有色金属行业供给提升有限,供不应求可能成为常态
(1)有色行业是高能耗、高碳排放行业
有色金属行业为高能耗、高碳排放行业。从有色行业生产流程来看,有色金属矿产开采和选矿的能耗量相对偏低,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为主要的能源消耗环节。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初步统计,2020年我国有色金属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约6.5亿吨,占全国总排放量的6.5%。有色行业为碳排放的大户,为国家能耗双控的重点监督对象。
有色基本金属的吨量生产碳排放量排列为,铝>镍>锌>铜>锡>铅,有色金属中锂、镍、钴等有色金属是动力电池的重要原材料。2020年,铝冶炼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亿吨,其中,电解铝碳排放4.2亿吨,分别约占有色金属行业总排放量的76%和64%。
(2)锂:国内供给扩张热度提升,全球态势持续偏紧
我国锂资源供给占全球比例较低,但目前开发积极性正在提升。据USGS数据,我国锂储量约100万金属吨,占全球6%;锂资源量约450万金属吨,占全球5.6%,分别位居全球第4/6位,整体来看中国锂资源属于全球第二梯队,但由于整体资源禀赋稍差且开采工艺不成熟,我国锂资源生产在过去一直受限。然而随着下游新能源汽车产业扩张趋势愈发明确,当下我国锂资源的开发热度正在提升。
中国在产产能26.4万吨,主要锂矿8座,5座在四川省,3座在江西省。锂矿和盐湖供给增长并非同步,短期增量主要来自于澳洲锂矿和南美盐湖,长期增量分布较散,全球新能源材料供给将呈现区域化的特征。
(3)镍:双碳政策下,生产成本提升,溢价扩张
镍在有色金属中单位产品碳排放量中位列第二。镍产品单位碳排放量在10-16吨二氧化碳当量,仅次于铝,为有色金属中单位产品碳排量第二大的金属。
在碳排放上,镍铁碳排>精炼镍,火法>湿法,海外>国内。碳排放权实施初期以免费配额为主,对镍生产成本的影响较小,随着配额有偿化将抬升镍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按照全额征收碳排放计算,以2021年1-5月,天津碳排放市场均价25.57元/吨计算,一吨镍铁碳排成本为412元/吨,一吨电解镍的碳排成本为261元/吨,对镍铁生产企业的利润影响较大。在下游需求快速攀升的情况下,硫酸镍现货紧张,溢价更加扩张,预计还将持续较长时间。
(4)钴:供给持续提升,但供不应求局势将成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统计,目前全球已探明陆地钴资源量约2500万吨,储量720万吨,其中刚果(金)在2020年钴的全球供应中占70%。但是非洲疫情反复及疫苗落地差异造成钴供需错配。
未来三年钴供应CAGR约为13.3%,预计2021-23年钴供应量分别为17.6、19.8、22.1万吨,对应增量2.4、2.2、2.3万吨,CAGR为13.3%。其中核心增量主要来自于嘉能可Mutanda复产、欧亚资源RTR爬产、中色迪兹瓦、万宝庞比以及印尼镍钴项目投产。而手抓矿及中小矿山受政策趋严、商业伦理压力、矿山品位下降等因素影响,供给弹性已大幅减弱,未来三年钴需求CAGR约为18.5%。预计2021-23年钴需求量(考虑安全库存需求)分别为18.8、21.9、25.1万吨,对应增量3.7、3.1、3.2万吨,CAGR为18.5%。2021-2022年或仍存在一定过剩,不过过剩正在快速压降,2023年钴行业则将可能转为供不应求。
三、六大关键举措有序实施,直面双重挑战
3.1 “看得见”的挑战与“看不见”的挑战
A企业同时面临着双重挑战。
一是来自双碳政策的直接的、表面上的挑战。碳达峰碳中和是整个国家的战略目标,到企业层面也会带来对企业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要求,只是各个行业在时间上先后的差异和程度的差异。而中国大多数企业此前并没有相应准备,在很多方面存在欠缺:对自身的碳排放情况不了解,缺乏监测自身碳排放的必要技术以及支持系统,减排的方向不明确等。A企业也面临着相同的问题,但好消息是这些合规上的要求尚不会很快到来,但提前做好准备有益无害。
二是双碳带来产业链的深层次变化,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挑战。碳达峰碳中和是“不破不立”的过程,意味着高耗能、高排放以及落后技术的逐步淘汰,A企业作为原料中间加工型企业,如不尽快转型,将存在被“淘汰”的风险。此外,上下游的变化、供需失衡,导致话语权向上游转移,下游的技术突破和转型甚至可能带来产业的颠覆性改变,对于A企业而言都是风险和挑战。
3.2 六大应对举措有序实施
碳达峰碳中和是必然趋势,企业要顺势而为,积极拥抱。我们向A企业提出了六大措施建议来进行短中期内的应对,以能够在双重挑战下保持规模和盈利。
(1)战略:拥抱双碳政策,成立专门组织积极应对
由于对碳管理没有任何经验,A企业在总部层面成立了专门的小组来评估双碳政策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影响以及企业应对措施,分析企业未来发展前景和策略。
在战略方面,A企业将“碳管理”融入企业发展战略,由公司高层作为小组领导成员,对企业的低碳工作进行统一规划,设定低碳工作的时间节点和目标,推动企业生产绿色转型。
在管理方面,在小组和战略部门的配合下,层层分解低碳战略,将减排任务落实到各部门、各业务环节、各产品线,建立起全方面的“碳管理”体系,并将减排目标纳入部门负责人考核体系,确保企业上下一心,保障“碳管理”有效实施。
(2)研发:探索低能耗生产工艺,技术创新寻求低碳替代产品
低碳转型本质上是技术的升级,高排放技术被绿色低碳技术所取代,例如在电力行业,火电逐步被风光电、核电等清洁能源所取代;钢铁行业的低碳减排中,低碳冶金技术正在受到重视,日本COURSE50计划、瑞典SSAB公司突破性氢能炼铁技术(HYBRIT)项目、欧洲超低二氧化碳排放炼钢工艺ULCOS项目、德国Car-bon2Chem项目等以低碳炼铁为核心,探索低碳炼铁工业化的路径。
在经过对生产流程碳排放进行初步测算后,我们发现了A企业碳排放集中的数个生产环节,以及带来碳排放的生产原料,以此为基础和重点方向,我们建议A企业加强研发绿色低碳生产技术,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对于一些高耗能原料,寻找新的替代品,逐个击破。
(3)生产:多管齐下,绿色生产、循环经济是核心
——积极布局绿色用电,加快清洁电力替代
电力是A企业生产中的主要能源来源,使用清洁电力替代能够卓有成效的降低来自能源使用的碳排放。事实上,在水务领域,“水务+光伏”的分布式光伏发电新模式已经在推行,充分利用水厂空间的同时,光伏发电能够一定程度上替代电网用电,某水务项目的光伏发电能够满足水厂1/4的用电量,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都很显著。
——搭建绿色生产线,提升电气化水平,绿色包装等举措并用
一些已经被广泛使用、能够快速投入的绿色生产方式也是快速降低碳排放的好方式,经分析,部分方式的减碳潜力巨大,同样适用于A企业。在消费领域,绿色包装受到多数大型企业的青睐,国内各大电商平台都在倡导商品快递包装上的绿色转型。提升生产过程的电气化水平也是制造业降低能耗的利器,数字化、智慧化生产线在此基础上再次进化,也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重要内容。
——携下游共建电池回收体系,大幅提升回收利用效能
循环经济也是降低碳排放的重要手段。再生有色金属与原生金属相比,生产的能耗、排放降低60%——95%(不同金属有所差异),尤其是金属锂资源等电池原材料本身储量有限,未来面临着枯竭的困境,循环利用显得尤为重要。宁德时代等电池生产商已经在大力布局电池回收体系,以降低上游供应不足的影响,对于A企业而言,共同参与电池回收也是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战略举措。
(4)供应链:打造高质量、绿色供应链
一方面,由于上游供给收缩,话语权向上游转移,A企业要首先确保自身供应链稳健、稳定。当下大范围的“芯片荒”造成奥迪、戴姆勒、奔驰、丰田、柯斯达、通用等众多车企减产、延迟交付订单,甚至关闭部分工厂停产,甚至蔓延到消费电子等领域,充分说明稳健的供应链的重要性。有色金属产业链下游企业为了保证充足的供应,向上游延伸收购矿产资源等案例已经屡见不鲜,对于A企业而言这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另一方面,根据相关统计,来自供应链的间接碳排放,包括企业上下游活动的碳排放,占到了企业总排放的 90% 以上。因此,对于所有行业,要实现可持续性,必须全面地审视和理解整个供应链。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部分可能是高耗能、高排放产品,会极大增加碳足迹,企业必须在整个供应链中都采取减碳行动,才能产生效果。不能在单独的“孤岛”中进行研究和采取行动,就指望取得成功。
(5)销售:持续扩市场、扩大影响力,提升话语权
——与下游企业深度融合谋求共同发展
A企业作为中间商,与下游电池生产商是合作伙伴,但也存在竞争关系,电池生产商新技术的突破可能会带来需求的改变。A企业需要与下游企业进行更深入的合作,及时了解下游需求的可能变化方向并及时调整,降低技术风险,谋求共同发展。
——加强忧患意识,扩张客户群,适时开辟国外市场
扩大客户群,开辟新的客户,规避大客户依赖症也是A企业要重点考虑的事项。具体可采取丰富产品线、进入新业务领域、进行区域扩张、与主要客户进行资本融合等方式。
(6)品牌:绿色品牌形象打造和维护工作有序开展
消费领域内许多企业,尤其是外资企业很重视宣传环保、低碳理念,意图建立起绿色低碳的品牌形象,获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国内房地产企业也很重视塑造绿色品牌形象,住宅社区作为城市运行的重要单元,也是房地产企业推行绿色城市理念的核心场景,品牌企业围绕社区运营、居民生活,细化绿色社区举措。
工业企业在绿色低碳品牌形象的建设上意愿更低,但当社会掀起绿色低碳潮流时,下游客户将更有意愿打造绿色低碳的供应链,而且可能成为“卖点”之一,这意味着塑造并维护绿色低碳的品牌形象能够有助于企业提升竞争力,获得客户的欢迎。
四、三大战略阶段分步实现,勇立时代潮头
正如此前所述,双碳工作“不破不立”,将有落后者被淘汰,那也一定会有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把握时代机遇实现华丽转身。例如汽车行业,2018 年开始实施“双积分”政策,引导传统车企从燃油车向新能源车转型,也助力了一批新能源车企脱颖而出。与A企业类似,将有许多企业主动或被动拥抱双碳政策,而且“被动者”可能会更多,但辰于认为,企业需要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开启自身的转型,勇立时代潮头。当然,企业要避免进入“运动式减碳”误区,不能一味地降碳导致企业发展停滞。在双碳政策下,企业可将转型通过三个战略阶段分步实现,确保转型能够顺利进行。
4.1 阶段一:调整阶段
调整阶段的目标是要了解企业自身的碳排放情况,并根据合规性要求进行调整,将碳管理纳入到企业的日常管理过程中。
调整阶段将遇到多个难点。一是摸清企业的碳排放情况,将需要借助搭建新的监测系统,捕获数据并对多重类型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和对比,才能获得真实、可靠的碳排放数据。二是对接合规性要求,汽车行业、能源行业已经在试行具体的合规性要求,参与碳交易等在未来可能成为企业的重要工作之一,企业有必要在这些方面进行人才、技术储备。三是将碳管理进行日常化,包括将碳管理指标进行分解,细化到部门、生产线,对碳排放进行日常统计、分析,可能涉及到对企业的一些管理流程、事项进行调整。
4.2 阶段二:重塑阶段
重塑阶段的目标是积极拥抱新技术、数字化工具,对供应链、生产线、产品、流程进行绿色改造转型,必要时还应当淘汰过时业务,发展新业务,力争创造新的收入来源。
重塑阶段涉及到很多环节、事项,企业应当根据优先级排序来实施,根据可控性、影响性、见效周期、见效程度的标准,优先考虑企业控制程度比较高、实施起来效果显著且见效快的事项,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企业的主要生产工艺的优化、清洁能源替代、绿色供应链塑造这些方面。
重塑阶段还涉及到企业对自身业务转型、调整,企业有必要评估各项业务的可持续发展程度,对应淘汰业务做好退出准备,以及依靠当前资源、客户拓展新的绿色业务,通过碳交易获取收入也是一个可以考虑的方向,例如只造电动车的特斯拉在2020 年通过汽车行业实施的碳积分交易,直接获得近 16 亿美元的收入,是卖车净利润的两倍。
数字化技术是中国企业应当特别关注的方面。数字化、智慧化转型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化技术也是企业重塑绿色业务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效果显著的工具。在水务行业,数字孪生、数字水厂等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已经在一些地区和企业取得成果,协助企业充分挖掘生产过程中的降耗减排潜力,实现精益生产。
4.3 阶段三:引领阶段
引领阶段的目标是将自身的技术、经验、数字化能量再次拓展到行业甚至社会层面,推动行业、产业资源的开放协作,引领产业的绿色转型和低碳改造。
前两个阶段形成的技术、经验、大数据积累是宝贵的,对于整个行业而言,企业作为先行者有能力来帮助整个行业在低碳转型上走的更快、更稳,相应的,企业也能过在此过程中扩张市场、提供相关低碳改造服务,建立更加广阔、深远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原标题:双碳政策下,企业的为与不为
-
六安市完成首轮发电行业碳排放配额清缴工作2022-01-05
-
苏州查处首起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未按期履约违法案件2022-01-04
-
王金南:尽快建立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2021-12-31
-
160家 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纳入企业名单2021-12-21
-
碳排放“双控”对企业有何影响?2021-12-21
-
《钢铁行业碳排放核算方法》团标征求意见2021-12-15
-
浙江衢州在省内首先发布碳排放“标准”2021-12-13
-
《上海市碳排放权质押贷款操作指引》出台2021-12-10
-
2025年内蒙古重点行业、领域、区域碳排放将率先达峰2021-12-06
-
切实做好碳排放配额清缴工作2021-11-24
-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做好重庆市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重点排放单位数据质量自查工作2021-11-19
-
火电、钢铁企业碳排放监测评估试点技术方案论证召开2021-11-15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额突破10亿元2021-11-12
-
巴黎协定下中国碳排放权省域分配及减排潜力评估研究2021-11-11
-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数据质量自查工作的通知2021-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