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就《“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答记者问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22-01-04 15:01:06
热度:56
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就《“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答记者问近日,生态环境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联合印发
近日,生态环境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就《规划》编制背景、总体要求、主要内容等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请介绍一下《规划》的编制背景?
答: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安全,关系美丽中国建设。“十三五”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进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积极成效。
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上尚未根本缓解,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尚未根本改变,部分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处于高位。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污染防治与美丽中国目标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到2035年实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的目标任务异常艰巨。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在总结“十三五”工作成效和经验的基础上,生态环境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编制了本规划。
问:《规划》编制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答:《规划》编制坚持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协调,统筹谋划今后一个时期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指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重点突出四个方面:
一是突出系统治理。推进解决一批影响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的水、大气、固体废物污染突出问题。统筹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农村环境整治,促进乡村生态振兴。
二是聚焦减污降碳。严格涉重金属行业污染物排放,鼓励企业绿色化改造,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减少农村生产生活污染物排放。鼓励绿色低碳修复,减少能耗。
三是落实“三个治污”。精准排查识别土壤、地下水污染成因,探索开展农业面源污染负荷评估。因地制宜科学确定农村生活污水、黑臭水体治理模式。严格依法治污。
四是注重现代化手段应用。建设土壤、地下水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信息平台。探索运用卫星遥感等手段,开展环境监管。
问:《规划》明确了哪些具体目标指标?
答:《规划》分两个阶段设置目标。到2025年,全国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受污染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巩固提升;农业面源污染得到初步管控,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到2035年,全国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农用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农业面源污染得到遏制,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得到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规划》分别从土壤、地下水、农业农村三个方面设置了8项具体指标。到2025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3%左右,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地下水国控点位V类水比例保持在25%左右,“双源”点位水质总体保持稳定,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农村环境整治村庄数量新增8万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0%等。
问:为实现上述目标,《规划》提出了哪些主要任务?
答:《规划》分别从土壤、地下水、农业农村污染防治,监管能力提升等4个方面,对“十四五”具体任务进行设计和部署。一是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包括加强耕地污染源头控制、防范工矿企业新增土壤污染、深入实施耕地分类管理、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有序推进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开展土壤污染防治试点示范等。二是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包括建立地下水污染防治管理体系、加强污染源头预防、风险管控与修复、强化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保护等。三是深化农业农村环境治理,包括加强种植业污染防治、着力推进养殖业污染防治、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整治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等。四是提升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包括完善标准体系、健全监测网络、加强生态环境执法、强化科技支撑等。
为支撑主要任务落实,《规划》提出了四个方面的重大工程,包括: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源头预防工程、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工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农村环境整治工程等。
问:如何保障《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得到有效落实?
答:为完成确定的目标任务,《规划》提出四方面的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实施本规划的主体,中央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密切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二是完善经济政策。健全地方为主、中央补助的政府投入体系,加强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污染防治财政资金投入保障,探索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三是加大宣传引导。增强公众生态环境意识,形成全社会保护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四是实施效果评估。实行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分解落实目标任务。生态环境部会同相关部门围绕本《规划》目标指标、重点任务、重大工程进展情况进行调度评估。
原标题: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就《“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答记者问
问:请介绍一下《规划》的编制背景?
答: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安全,关系美丽中国建设。“十三五”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进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积极成效。
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上尚未根本缓解,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尚未根本改变,部分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处于高位。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污染防治与美丽中国目标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到2035年实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的目标任务异常艰巨。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在总结“十三五”工作成效和经验的基础上,生态环境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编制了本规划。
问:《规划》编制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答:《规划》编制坚持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协调,统筹谋划今后一个时期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指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重点突出四个方面:
一是突出系统治理。推进解决一批影响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的水、大气、固体废物污染突出问题。统筹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农村环境整治,促进乡村生态振兴。
二是聚焦减污降碳。严格涉重金属行业污染物排放,鼓励企业绿色化改造,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减少农村生产生活污染物排放。鼓励绿色低碳修复,减少能耗。
三是落实“三个治污”。精准排查识别土壤、地下水污染成因,探索开展农业面源污染负荷评估。因地制宜科学确定农村生活污水、黑臭水体治理模式。严格依法治污。
四是注重现代化手段应用。建设土壤、地下水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信息平台。探索运用卫星遥感等手段,开展环境监管。
问:《规划》明确了哪些具体目标指标?
答:《规划》分两个阶段设置目标。到2025年,全国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受污染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巩固提升;农业面源污染得到初步管控,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到2035年,全国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农用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农业面源污染得到遏制,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得到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规划》分别从土壤、地下水、农业农村三个方面设置了8项具体指标。到2025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3%左右,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地下水国控点位V类水比例保持在25%左右,“双源”点位水质总体保持稳定,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农村环境整治村庄数量新增8万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0%等。
问:为实现上述目标,《规划》提出了哪些主要任务?
答:《规划》分别从土壤、地下水、农业农村污染防治,监管能力提升等4个方面,对“十四五”具体任务进行设计和部署。一是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包括加强耕地污染源头控制、防范工矿企业新增土壤污染、深入实施耕地分类管理、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有序推进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开展土壤污染防治试点示范等。二是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包括建立地下水污染防治管理体系、加强污染源头预防、风险管控与修复、强化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保护等。三是深化农业农村环境治理,包括加强种植业污染防治、着力推进养殖业污染防治、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整治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等。四是提升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包括完善标准体系、健全监测网络、加强生态环境执法、强化科技支撑等。
为支撑主要任务落实,《规划》提出了四个方面的重大工程,包括: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源头预防工程、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工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农村环境整治工程等。
问:如何保障《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得到有效落实?
答:为完成确定的目标任务,《规划》提出四方面的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实施本规划的主体,中央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密切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二是完善经济政策。健全地方为主、中央补助的政府投入体系,加强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污染防治财政资金投入保障,探索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三是加大宣传引导。增强公众生态环境意识,形成全社会保护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四是实施效果评估。实行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分解落实目标任务。生态环境部会同相关部门围绕本《规划》目标指标、重点任务、重大工程进展情况进行调度评估。
原标题: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就《“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答记者问
-
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得起用得好2022-01-04
-
《“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印发2022-01-02
-
关于《湖北省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第三批)》的公示2022-01-01
-
让农村人居环境“靓”起来,侨银股份、龙马环卫等企业“冲锋在前”2021-12-31
-
农村污水治理“热”,借了谁的“东风”?2021-12-31
-
农村晚了近30年! 低碳能源体系到底怎么建2021-12-29
-
山东济南市章丘区打造“4312”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模式2021-12-29
-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及修复施工相关信息公开工作指南》印发2021-12-28
-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更新河南省污染地块土壤污染 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的公告2021-12-24
-
《农药污染地块土壤异味物质识别技术指南》印发2021-12-22
-
国内首个屋顶光伏建筑一体化标准上线,分布式光伏“瞄准”农村屋顶2021-12-21
-
芜湖市繁昌区:农村污水治理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2021-12-21
-
云南多措并举开展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2021-12-21
-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总结暨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工作部署会议召开2021-12-21
-
无锡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问题与对策2021-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