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生态环境监测:构建数字化智能监测新格局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21-12-29 09:04:10
热度:66
浙江生态环境监测:构建数字化智能监测新格局2021年12月22日,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浙江省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的情况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近年来,浙江省按照&ldqu
2021年12月22日,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浙江省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的情况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近年来,浙江省按照“实现大监测、确保真准全、支撑大保护”的总要求,依托生态环境数字化改革,不断健全完善监测网络和制度体系,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实现“三个转变”,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实现从单一环境质量监测向生态环境全要素监测的转变,全面发挥在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美丽浙江建设中的“顶梁柱”作用,全面构建起生态环境“大监测”格局,高效精准支撑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管理等。
实现从现状手工监测到精准自动预测的转变,有力支撑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全面提升自动监测和预警能力,增强各级监测机构基础监测能力等。
实现从数据信息发布到全方位集成服务的转变,全面提升生态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公众能力。
同时,对环境监测细分领域的工作进展情况做出如下总结:
一、水质自动监测方面:
浙江省从“十五”开始启动水质自动监测体系建设,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建成省域范围内布点完整、覆盖面广、功能齐全的环境自动监测监控体系。截至目前,浙江省地表水省控以上断面已建215个水质自动站,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已建144个水质自动站,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已建86个水质自动站。
十四五期间,浙江省将继续加强水质自动监测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水环境监测的自动化、信息化、现代化水平,计划到2023年实现地表水省控以上断面水质自动监测全覆盖,到2025年实现地表水县控以上断面自动监测全覆盖。
二、土壤污染防治方面:
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一直致力于土壤监测能力的提升和土壤监测队伍的建设,在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已做了大量工作。有着监测时间久,监测全面等特点,目前已完成浙江省土壤监测国家网络已基本构建。
致力于当好生态环境管理的“眼睛”,当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哨兵”,为打赢净土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建设美丽浙江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撑。
三、新污染物监测方面:
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新污染物监测从90年代就开展二噁英分析,21世纪初又开展了微囊藻毒素等生物毒素、内分泌干扰素的分析方法研究工作,2010年以来开展了全氟化合物等斯德哥尔摩公约物质、农药、兽药、抗生素、个人防护品、有机金属等新污染物的监测方法研究,目前有近1000种新污染物监测能力。同时,也从被动地监测新污染物的浓度转向主动出击,尝试通过多种仪器联用技术去发现环境中一些潜在的新污染物。
四、智能化环境监测方面:
近年来,浙江省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初步构建起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生态环境态势感知体系。在水质监测方面,建成较为完善的地表水及饮用水源地自动监测体系,实现水质实时自动监测监控和预警。在大气监测方面,建成了大气复合污染立体监测网络和大气环境质量预报系统,实现省市两级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在环境遥感监测方面,建成了浙江省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业务平台以及丽水市的“天眼守望”遥感应用平台,将卫星遥感技术应用于环境监测领域,助力环境问题发现。
接下来,将积极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坚持数字赋能、整体智治,注重传统手段和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加快推动生态环境监测由自动监测向智慧监测转变。
五、大气环境监测方面:
截至目前浙江省空气监测网络由近1800个各类功能性站位组成,其中位于杭州、嘉善和金华的三个超级站,可以监测包括有机物、无机物、重金属等几百个指标。
全省建有13个区域站,170余个城市空气站、41个交通物流通道站,还有上百个工业园区站以及一千余个乡镇空气站等。
大气监测工作为浙江省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为环境空气的持续改善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也是做好大气污染精准防控工作的重要基础。
原标题:发布会实录 | 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新闻发布会
近年来,浙江省按照“实现大监测、确保真准全、支撑大保护”的总要求,依托生态环境数字化改革,不断健全完善监测网络和制度体系,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实现“三个转变”,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实现从单一环境质量监测向生态环境全要素监测的转变,全面发挥在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美丽浙江建设中的“顶梁柱”作用,全面构建起生态环境“大监测”格局,高效精准支撑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管理等。
实现从现状手工监测到精准自动预测的转变,有力支撑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全面提升自动监测和预警能力,增强各级监测机构基础监测能力等。
实现从数据信息发布到全方位集成服务的转变,全面提升生态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公众能力。
同时,对环境监测细分领域的工作进展情况做出如下总结:
一、水质自动监测方面:
浙江省从“十五”开始启动水质自动监测体系建设,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建成省域范围内布点完整、覆盖面广、功能齐全的环境自动监测监控体系。截至目前,浙江省地表水省控以上断面已建215个水质自动站,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已建144个水质自动站,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已建86个水质自动站。
十四五期间,浙江省将继续加强水质自动监测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水环境监测的自动化、信息化、现代化水平,计划到2023年实现地表水省控以上断面水质自动监测全覆盖,到2025年实现地表水县控以上断面自动监测全覆盖。
二、土壤污染防治方面:
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一直致力于土壤监测能力的提升和土壤监测队伍的建设,在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已做了大量工作。有着监测时间久,监测全面等特点,目前已完成浙江省土壤监测国家网络已基本构建。
致力于当好生态环境管理的“眼睛”,当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哨兵”,为打赢净土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建设美丽浙江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撑。
三、新污染物监测方面:
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新污染物监测从90年代就开展二噁英分析,21世纪初又开展了微囊藻毒素等生物毒素、内分泌干扰素的分析方法研究工作,2010年以来开展了全氟化合物等斯德哥尔摩公约物质、农药、兽药、抗生素、个人防护品、有机金属等新污染物的监测方法研究,目前有近1000种新污染物监测能力。同时,也从被动地监测新污染物的浓度转向主动出击,尝试通过多种仪器联用技术去发现环境中一些潜在的新污染物。
四、智能化环境监测方面:
近年来,浙江省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初步构建起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生态环境态势感知体系。在水质监测方面,建成较为完善的地表水及饮用水源地自动监测体系,实现水质实时自动监测监控和预警。在大气监测方面,建成了大气复合污染立体监测网络和大气环境质量预报系统,实现省市两级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在环境遥感监测方面,建成了浙江省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业务平台以及丽水市的“天眼守望”遥感应用平台,将卫星遥感技术应用于环境监测领域,助力环境问题发现。
接下来,将积极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坚持数字赋能、整体智治,注重传统手段和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加快推动生态环境监测由自动监测向智慧监测转变。
五、大气环境监测方面:
截至目前浙江省空气监测网络由近1800个各类功能性站位组成,其中位于杭州、嘉善和金华的三个超级站,可以监测包括有机物、无机物、重金属等几百个指标。
全省建有13个区域站,170余个城市空气站、41个交通物流通道站,还有上百个工业园区站以及一千余个乡镇空气站等。
大气监测工作为浙江省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为环境空气的持续改善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也是做好大气污染精准防控工作的重要基础。
原标题:发布会实录 | 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新闻发布会
-
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加强医疗废物废水安全处置助力疫情防控2021-12-28
-
马鞍山市生态环境局“三监管”深化全域环境专项监督长制2021-12-28
-
生态环境部公布第二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十大典型案例2021-12-28
-
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有关负责同志就《河湖生态缓冲带保护修复技术指南》答记者问2021-12-27
-
生态环境部等9部门印发《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方案》2021-12-27
-
乐城先行区南岸水质处理厂投入试运营2021-12-27
-
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开展工业固体废物排污许可管理工作的通知》2021-12-25
-
生态环境部召开1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附全文)2021-12-24
-
丽水市:保护集中式饮用水源,提升饮用水水源水质2021-12-24
-
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提前下达2022年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的通知2021-12-24
-
一期16万吨/天 江苏省常熟市洪洞水质净化厂桩基施工全面完成!2021-12-24
-
生态环境导向开发模式的山东实践2021-12-24
-
生态环境部关于公开征求《生态保护红线监督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2021-12-24
-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更新河南省污染地块土壤污染 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的公告2021-12-24
-
西安市生态环境系统加密检查,确保医疗废物“日产日清”2021-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