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启动最大规模黄河入河排污口现场排查行动
生态环境部启动最大规模黄河入河排污口现场排查行动近日,生态环境部启动了最大规模的黄河入河排污口现场排查行动。本次排查涉及宁夏、内蒙古两个自治区的11个市(州、盟),将对2977公里
近日,生态环境部启动了最大规模的黄河入河排污口现场排查行动。
本次排查涉及宁夏、内蒙古两个自治区的11个市(州、盟),将对2977公里岸线、5051平方公里范围、5100多个疑似排污口进行人工现场排查。从全国18个省份和14家生态环境部直属单位、派出机构抽调出471名同志,组成99个现场组进行“拉网式”排查。
黄河入河排污口排查,不仅是对黄河流域的一次全面体检,更是沿黄各地“摸清家底”的一次难得机会。
为排污口制作“身份信息”
黄河生态环境问题表象在水里、问题在流域、根子在岸上。入河排污口是连接水里和岸上的关键节点。人工现场排查就是要找出所有排污口,并制作“身份信息”,为后续监测、溯源、整治提供备案。
制作排污口的“身份信息”,需要填写哪些内容?
“地理坐标、详细地址、所在水系和行政区域、排放状况、排污口外观特点及类型、周边环境等,这些信息都需要排查人员到现场逐一填写。”生态环境部执法局二级调研员宋华用说。
前期,生态环境部已会同沿黄各地,整合无人机航测解译情况和沿岸历史资料,建立了“一图展示、实时管理”的排污口信息平台及手机APP系统,排查人员通过信息平台便可查看所有需要现场核查的排污口,再通过定位指引找到点位,最终对排污口信息进行核实登记。
若想核实信息,首先要找到排污口。为了找到指定的排污口,排查人员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银川5组,为了找到排污口,钻进了比人还高的芦苇荡里;
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片区8组,为了找到排污口,升起无人机,进行搜寻;
阿拉善1组,为了找到排污口,现场人员翻越栅栏;
……
在需要填写的信息中,有一项是排放状况。“如果排污口有水,需要排查组对水体进行采集,并将水样交由机动组的同志进行快速检测。”宋华用说。
“将水样交给后方进行检测,可以大大提高现场排查的工作效率,既节约了时间,又确保了检测的质量。”银川市机动组组长朱海涛说。
2020年以来,生态环境部开展了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试点工作,对湟水河、汾河和黄河干流甘肃段进行了排查。目前,已形成一套适合黄河流域现场排查的工作机制。
对排污口的“身份信息”进行质控
如何确保排污口“身份信息”精准、无误?
“现场排查时,我们会实时对上传的排污口信息进行审核,查看相关信息是否准确无误,确保所有的信息可以准确、客观地反映现场情况。”质控组组长汪浩对记者说。
由于排污口排查工作较为复杂,各地的地形地貌也各不相同,现场排查时,可能会出现“错判”和“漏查”的情况。
“‘错判’是错把雨污混排口、农灌退水口,以及存在污水混入的河汊、沟渠当做‘非排口’。‘漏查’是指仅排查了无人机推送的点位,但无人机在一级排查时,很难排查到位于桥下、水下、林下等复杂地形的排污口,因此需要人工徒步到现场,对敏感点位现场核查。”汪浩说。
如果质控组认定,已排查的排污口确实存在质量问题,那么便会派出机动组,到现场进行复查。
在黄河宁夏段,记者看到机动组正在执行复查任务。“根据质控组的反馈,我们用无人机对这一范围进行复查,查看是否有漏查的排污口。”朱海涛说。
针对无人机无法覆盖到的“三下五处二”重点区域,在培训会上,执法局对全体成员加强了这方面的培训。同时,通过在线辅助现场排查、每日例会答疑等形式,不断强化排查能力,确保排查的质量,以形成长效的质量保障体系。
“对于一个排污口来说,通常会经过三级排查、六轮质控,尽可能保证排污口的‘身份信息’准确无误,以便让各地顺利地开展后续的排污口整治工作。”宋华用说。
切实做好排污口后续整治工作
本次黄河入河排污口排查工作,还设置了流域监测环节。为了进一步了解河流水质情况、流域周边排污情况,通过流域监测,可分析出排污与水环境之间的关系,可为排污口的排查、溯源、整治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在贺兰工业园暖泉片区,当地一条名为典农河的河流流经此地,不远处一家企业正在生产。监测组周文娴向记者介绍了现场情况:“这条典农河会汇入黄河,这个点位又地处工业园区,因此,为了监测园区内经处理后的水质是否影响河流水质,我们会在上游处布控一个对照断面,下游处布置一个控制断面,研判工业污水排放对河流的可能影响,以针对性确定后续整治措施。”
在帮助地方摸清黄河入河排污口底数的同时,现场排查组还紧盯流域突出环境问题。如果发现偷排、乱排或跑冒滴漏等情况,排查组会立即将问题移交给当地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宋华用表示,现场排查结束后,所有排污口的“身份信息”将交办给当地政府,采取“拉条挂账”方式,建立整治销号制度,整治完成一个,销号一个,不解决到位绝不放手。
“地方在收到排污口‘清单’后,须在一年之内对所有排污口进行溯源,完成分类、命名、编码、建档、建标牌等工作,实行排污口规范管理。”宋华用说。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持之以恒抓落实、抓成效,计划用两年左右时间,完成黄河全流域排查,并持续推进整治工作。预计2025年底前,基本完成黄河入河排污口整治,并形成管理规范、监管到位的长效机制。
-
《上海市固定污染源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办法(试行)》2021-09-15
-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对新武安钢铁突出环境问题进行公开通报2021-09-15
-
辽宁省生态环境厅更新省级环境应急专家库:由84名增至120名2021-09-15
-
生态环境部公布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典型案件办理进展2021-09-15
-
黑龙江省开展地表水生态环境质量提档升级专项行动 对问题突出地区实施约谈2021-09-15
-
生态环境部一周要闻(9.5-9.11)2021-09-15
-
AI赋能,长宁区生态环境局多措并举打造智慧执法新模式2021-09-15
-
生态环境部:移动源污染已成大中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2021-09-15
-
8月生态环境标准化有哪些工作动态?重点已帮您划好!2021-09-15
-
孙金龙赴辽宁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2021-09-12
-
生态环境部通知!对加强危险废物鉴别工作重点“动刀”!2021-09-12
-
甘肃省陇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2021年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公开招标公告2021-09-12
-
《柳州市柳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10月1日施行2021-09-12
-
海南省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划重点”2021-09-12
-
预算714万 甘肃省陇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2021年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公开招标公告2021-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