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上市环保企业增量对比,从拼资产到拼技术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21-08-24 14:01:44
热度:67
五年上市环保企业增量对比,从拼资产到拼技术8月,环境产业各细分领域企业密集上市,他们的步伐恰是近年来中国环保企业争先恐后上市的一个缩影。 2021年8月4日,已在水处理业界拥有一
8月,环境产业各细分领域企业密集上市,他们的步伐恰是近年来中国环保企业争先恐后上市的一个缩影。
2021年8月4日,已在水处理业界拥有一定品牌实力和技术地位的倍杰特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与此前上市的金科环境、京源环保、博天环境、万邦达、中环环保和上海洗霸等企业一道站在了污水处理上市公司的新赛道上。
同一天,国内首家以水为核心的A股上市设计院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正式登陆创业板,依托水利行业发展的广阔前景,借道资本加速自身发展。
这之后的8月6日,市值185亿元的主营危废处理与新能源材料的广东芳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在科创板上市;十天后,聚焦生态修复治理的北京正和恒基滨水生态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开启逐浪资本市场、借力跨越升级之路。
以上几家细分领域企业密集上市的步伐恰是近年来中国环境企业争先恐后上市的一个缩影。
上市已成关键词,2017-2021年上市环保企业增量对比
据中国水网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年内已有26家环保企业完成上市,这个数字已突破历年上市企业数量的最大值。与此同时,环境领域还有已过会等待上市的实朴检测、中自环保、卓锦环保、中兰环保、华新绿源环保、大地海洋、恒光科技、仕净环保、百川环能等十多家企业。 事实上,由中国水网固废网发布的年度十大新闻盘点,连续多年的文章中都有“上市”这个关键词。
这要从2017年IPO开闸说起,这个时期,环保企业迎来上市高峰,这一年国家产业政策鼓励节能环保企业上市融资,支持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据中国水网当时的不完全统计,2017年成功上市的环保企业有:博天环境、德创环保、滇池水务、中国光大绿色环保、海峡环保、联泰环保、上海环境、上海洗霸、万成环球控股、兴泸水务、中持股份、中环环保等14家之多。 2018年,受宏观大环境的影响,不少行业龙头企业、上市公司也出现了亏损和资金危机,环境产业资本出现紧缩,IPO审核监管趋严,环保股值遭遇集体下跌。这一年,鹏鹞环保、绿色动力成内地年度上市双雄,其中,绿色动力在2014年已经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2018年又在A股上市,成为我国垃圾发电行业首家A+H股企业。另有当年还有三家企业成功登陆港交所,在“资本寒冬”下提振环境产业信心。 2019年,科创板开板,虽然当年科创板还未成大气候,但科创板势头已经有了,多家环保企业冲刺科创板,其中以膜技术膜材料为主营业务的三达膜、聚焦工业废气处理/大气污染治理的奥福环保、专注废油脂资源化利用的卓越新能于年内成功登陆科创板。这一年共有15家环境公司上市,包括三家科创板、四家创业板、三家上交所主板与五家港股企业。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年光大水务也成功在港交所上市,成功实现新加坡香港两地双重上市,而此前同为光大集团下属的光大绿色环保刚刚在2017年登陆港交所。 2020年,疫情之下,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启动全面深化改革,这一年新三板精选层开闸、创业板实施注册制、新三板转板规则出炉、科创板迎来开板一周年……随之而来的是中国IPO大年,在整体相对宽松的资本市场环境下,有近30家环保企业上市过会,其中18家挂牌上市,包括侨银环保、在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奋斗20余年的三峰环境,以及登陆科创板的万德斯、金科环境、复洁环保、路德环境、京源环保、恒誉环保、通源环境、金达莱、德林海,登陆创业板的南大环境、圣元环保、玉禾田、上海凯鑫等。 时间来到2021年,在全球IPO市场共同发力的大背景下,环境企业上市大潮迎来又一波的井喷,1-8月中旬已有26家企业登陆资本市场,上市企业业务覆盖范围也从水环境、水生态、市政供水到生活垃圾处理、环境修复以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领域。 主板上市企业变少,创业板、科创板成主战场
放眼环境领域,环保企业做大后,要么赴港上市,如光大环境、光大水务、光大绿色环保、北京控股、首创环境、粤丰环保、绿色动力等,要么清一色主板上市,如2017年接连挂牌的博天环境、中持股份、海峡环保、上海环境、德创环保等。
这种情况在2019年之后有了根本性逆转。实际上,自2019年7月科创板开市以来,A股市场的IPO数量及规模一直在稳步提升,科创板从无到有,到如今队伍已经越来越庞大,“小伙伴”越来越多,科创板已经成了资本市场不可小觑的重要通道。这一年,环保企业上市板块占比较为均衡,15家上市企业中,港交所主板占了5家,上交所主板有3家,科创板三席,创业板四席,合计已超四成。 2020年科创板开始发力,环境领域上市的18家企业,有10家选择登陆科创板,4家选择创业板,通过科创板与创业板两大板块上市的企业占比将近八成,上交所、深交所、港交所主板上市企业分别只有1家,总占比不到两成。 2021年,科创板优势继续,上半年资本市场共计86家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同比上升近1倍,IPO数量占比35.1%,募资金额共计692.08亿元,IPO规模占比33.07%,其中环境领域科创板上市企业占据了7席,创业板上市企业则高达11家,上交所和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企业总共7家,占比不到三成。 科创板与创业板渐成环保企业上市主战场,除了2019年科创板开板,另一个重要原因是,2020年6月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改革。与以往的审批制相比,注册制最大的特点是“宽进严出”,按照目前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条件,准入门槛相对较低,企业只要没硬伤就都能上。
“科创板+注册制”,给环保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一直以来,节能环保领域民企的融资门槛高、融资成本高,融资难、上市难等问题普遍存在,民企很难借到资本的“东风”。科创板的开闸为环保企业开辟了对接资本的新路径,相较于创业板或者主板,科创板发行上市条件更具包容性,审核周期高效快速,不再以营利为核心指标,坚持以信息披露为中心。作为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科创板的制度创新让更多国内高精尖、高成长的、具有科创属性的企业有机会拥抱资本市场。同时,节能环保产业作为科创板重点支持的六大产业之一,也给环保企业带来了更多机遇,尤其是民营环保企业。
E20研究院首席产融研究员王新平博士曾指出,科创板、创业板中环境企业的权重相当接近,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环境产业正受到新兴资本市场——科创板与创业板(注册制)的应有重视。
不拼资产拼技术,上市企业业务领域全面开花
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和资本市场多层次建设的推进也让环境产业与资本市场的融合发生了一些变化。
2017年上市的环保企业业务领域还比较集中,大致可归纳为供水/水处理、环卫/固危废、烟气治理等三大领域,上市企业几乎是清一色的以环保PPP、BOT工程投资运营驱动做大的业界头部企业,如老牌固废国企上海环境、水业十大影响力企业中持股份、光大集团旗下光大绿色环保以及中环环保、博天环境、兴泸水务、滇池水务等。 2018年上市的环保企业业务仍然集中于污水处理、固废处理、烟气治理等领域,其中在内地上市的绿色动力和鹏鹞环保,仍然以业界代表企业为主,一个是国内首家A+H 两地上市的垃圾焚烧发电头部企业,一个是中国环境产业环保水务领域的实践者和开拓者。
2019年之后画风突变,这一年上市的中坚企业数量减少,中小企业数量增多,且涵盖的业务领域开始变得多元化,如以膜材料/膜技术为主业的三达膜、深耕水处理剂市场的山东泰和科技、以臭氧设备为主业的国林环保,以及从事环境监测仪器制作销售的力合科技。
此后这一趋势持续扩大,尤其科创板与创业板汇集了众多轻资产型、在细分领域有一技之长的企业,如2020年上市的专注蓝藻治理的德林海,聚焦污泥治理的复洁环保、以环境技术服务为主业的南大环境、潜心高含水废弃物处理的路德环境、深耕水深度处理的金科环境,还有2021年上市的冠中生态、建工修复、深水海纳、元琛科技、盛剑环境、力源科技、百川畅银、青达环保、深水规院等等,均是各自细分领域的技术独角兽企业。
伴随着国家大力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发行上市条件的节能环保企业上市融资,鼓励节能环保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行业内不少轻资产、技术密集型、在细分领域做到极致的中小型企业获得更多上市机会。而传统的以投资运营、工程建设堆积体量的环保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发展空间趋窄。
E20投资孵化板块负责人、上善易和投资公司总经理郝小军曾提到,环境产业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大多数经营规模大,利润多的大型环保企业在资本市场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承担了环境产业基础设施投资管理的作用。而组成中国环境产业另外一股中坚力量的中小环保企业更能代表环境产业技术革新的未来,更具有活力。
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董事长傅涛认为,要让环境产业终结资本套利的时代,让企业回归业务增长的本质。对于企业而言,资本战略永远是业务战略的助手,虽然强调要双轮驱动,但没有业务战略的1,后面加多少个0都是空的。
对于成功接通资本市场的环保企业来说,未来意味着更大的挑战与机遇,如何更好地运用资本市场的助力,不断修炼自身核心竞争力,在全新的赛道上跑出更好的成绩,这是每一位成功上市的企业家迫切需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原标题:五年上市环保企业增量对比,从拼资产到拼技术
2021年8月4日,已在水处理业界拥有一定品牌实力和技术地位的倍杰特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与此前上市的金科环境、京源环保、博天环境、万邦达、中环环保和上海洗霸等企业一道站在了污水处理上市公司的新赛道上。
同一天,国内首家以水为核心的A股上市设计院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正式登陆创业板,依托水利行业发展的广阔前景,借道资本加速自身发展。
这之后的8月6日,市值185亿元的主营危废处理与新能源材料的广东芳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在科创板上市;十天后,聚焦生态修复治理的北京正和恒基滨水生态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开启逐浪资本市场、借力跨越升级之路。
以上几家细分领域企业密集上市的步伐恰是近年来中国环境企业争先恐后上市的一个缩影。
上市已成关键词,2017-2021年上市环保企业增量对比
据中国水网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年内已有26家环保企业完成上市,这个数字已突破历年上市企业数量的最大值。与此同时,环境领域还有已过会等待上市的实朴检测、中自环保、卓锦环保、中兰环保、华新绿源环保、大地海洋、恒光科技、仕净环保、百川环能等十多家企业。 事实上,由中国水网固废网发布的年度十大新闻盘点,连续多年的文章中都有“上市”这个关键词。
这要从2017年IPO开闸说起,这个时期,环保企业迎来上市高峰,这一年国家产业政策鼓励节能环保企业上市融资,支持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据中国水网当时的不完全统计,2017年成功上市的环保企业有:博天环境、德创环保、滇池水务、中国光大绿色环保、海峡环保、联泰环保、上海环境、上海洗霸、万成环球控股、兴泸水务、中持股份、中环环保等14家之多。 2018年,受宏观大环境的影响,不少行业龙头企业、上市公司也出现了亏损和资金危机,环境产业资本出现紧缩,IPO审核监管趋严,环保股值遭遇集体下跌。这一年,鹏鹞环保、绿色动力成内地年度上市双雄,其中,绿色动力在2014年已经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2018年又在A股上市,成为我国垃圾发电行业首家A+H股企业。另有当年还有三家企业成功登陆港交所,在“资本寒冬”下提振环境产业信心。 2019年,科创板开板,虽然当年科创板还未成大气候,但科创板势头已经有了,多家环保企业冲刺科创板,其中以膜技术膜材料为主营业务的三达膜、聚焦工业废气处理/大气污染治理的奥福环保、专注废油脂资源化利用的卓越新能于年内成功登陆科创板。这一年共有15家环境公司上市,包括三家科创板、四家创业板、三家上交所主板与五家港股企业。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年光大水务也成功在港交所上市,成功实现新加坡香港两地双重上市,而此前同为光大集团下属的光大绿色环保刚刚在2017年登陆港交所。 2020年,疫情之下,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启动全面深化改革,这一年新三板精选层开闸、创业板实施注册制、新三板转板规则出炉、科创板迎来开板一周年……随之而来的是中国IPO大年,在整体相对宽松的资本市场环境下,有近30家环保企业上市过会,其中18家挂牌上市,包括侨银环保、在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奋斗20余年的三峰环境,以及登陆科创板的万德斯、金科环境、复洁环保、路德环境、京源环保、恒誉环保、通源环境、金达莱、德林海,登陆创业板的南大环境、圣元环保、玉禾田、上海凯鑫等。 时间来到2021年,在全球IPO市场共同发力的大背景下,环境企业上市大潮迎来又一波的井喷,1-8月中旬已有26家企业登陆资本市场,上市企业业务覆盖范围也从水环境、水生态、市政供水到生活垃圾处理、环境修复以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领域。 主板上市企业变少,创业板、科创板成主战场
放眼环境领域,环保企业做大后,要么赴港上市,如光大环境、光大水务、光大绿色环保、北京控股、首创环境、粤丰环保、绿色动力等,要么清一色主板上市,如2017年接连挂牌的博天环境、中持股份、海峡环保、上海环境、德创环保等。
这种情况在2019年之后有了根本性逆转。实际上,自2019年7月科创板开市以来,A股市场的IPO数量及规模一直在稳步提升,科创板从无到有,到如今队伍已经越来越庞大,“小伙伴”越来越多,科创板已经成了资本市场不可小觑的重要通道。这一年,环保企业上市板块占比较为均衡,15家上市企业中,港交所主板占了5家,上交所主板有3家,科创板三席,创业板四席,合计已超四成。 2020年科创板开始发力,环境领域上市的18家企业,有10家选择登陆科创板,4家选择创业板,通过科创板与创业板两大板块上市的企业占比将近八成,上交所、深交所、港交所主板上市企业分别只有1家,总占比不到两成。 2021年,科创板优势继续,上半年资本市场共计86家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同比上升近1倍,IPO数量占比35.1%,募资金额共计692.08亿元,IPO规模占比33.07%,其中环境领域科创板上市企业占据了7席,创业板上市企业则高达11家,上交所和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企业总共7家,占比不到三成。 科创板与创业板渐成环保企业上市主战场,除了2019年科创板开板,另一个重要原因是,2020年6月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改革。与以往的审批制相比,注册制最大的特点是“宽进严出”,按照目前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条件,准入门槛相对较低,企业只要没硬伤就都能上。
“科创板+注册制”,给环保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一直以来,节能环保领域民企的融资门槛高、融资成本高,融资难、上市难等问题普遍存在,民企很难借到资本的“东风”。科创板的开闸为环保企业开辟了对接资本的新路径,相较于创业板或者主板,科创板发行上市条件更具包容性,审核周期高效快速,不再以营利为核心指标,坚持以信息披露为中心。作为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科创板的制度创新让更多国内高精尖、高成长的、具有科创属性的企业有机会拥抱资本市场。同时,节能环保产业作为科创板重点支持的六大产业之一,也给环保企业带来了更多机遇,尤其是民营环保企业。
E20研究院首席产融研究员王新平博士曾指出,科创板、创业板中环境企业的权重相当接近,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环境产业正受到新兴资本市场——科创板与创业板(注册制)的应有重视。
不拼资产拼技术,上市企业业务领域全面开花
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和资本市场多层次建设的推进也让环境产业与资本市场的融合发生了一些变化。
2017年上市的环保企业业务领域还比较集中,大致可归纳为供水/水处理、环卫/固危废、烟气治理等三大领域,上市企业几乎是清一色的以环保PPP、BOT工程投资运营驱动做大的业界头部企业,如老牌固废国企上海环境、水业十大影响力企业中持股份、光大集团旗下光大绿色环保以及中环环保、博天环境、兴泸水务、滇池水务等。 2018年上市的环保企业业务仍然集中于污水处理、固废处理、烟气治理等领域,其中在内地上市的绿色动力和鹏鹞环保,仍然以业界代表企业为主,一个是国内首家A+H 两地上市的垃圾焚烧发电头部企业,一个是中国环境产业环保水务领域的实践者和开拓者。
2019年之后画风突变,这一年上市的中坚企业数量减少,中小企业数量增多,且涵盖的业务领域开始变得多元化,如以膜材料/膜技术为主业的三达膜、深耕水处理剂市场的山东泰和科技、以臭氧设备为主业的国林环保,以及从事环境监测仪器制作销售的力合科技。
此后这一趋势持续扩大,尤其科创板与创业板汇集了众多轻资产型、在细分领域有一技之长的企业,如2020年上市的专注蓝藻治理的德林海,聚焦污泥治理的复洁环保、以环境技术服务为主业的南大环境、潜心高含水废弃物处理的路德环境、深耕水深度处理的金科环境,还有2021年上市的冠中生态、建工修复、深水海纳、元琛科技、盛剑环境、力源科技、百川畅银、青达环保、深水规院等等,均是各自细分领域的技术独角兽企业。
伴随着国家大力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发行上市条件的节能环保企业上市融资,鼓励节能环保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行业内不少轻资产、技术密集型、在细分领域做到极致的中小型企业获得更多上市机会。而传统的以投资运营、工程建设堆积体量的环保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发展空间趋窄。
E20投资孵化板块负责人、上善易和投资公司总经理郝小军曾提到,环境产业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大多数经营规模大,利润多的大型环保企业在资本市场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承担了环境产业基础设施投资管理的作用。而组成中国环境产业另外一股中坚力量的中小环保企业更能代表环境产业技术革新的未来,更具有活力。
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董事长傅涛认为,要让环境产业终结资本套利的时代,让企业回归业务增长的本质。对于企业而言,资本战略永远是业务战略的助手,虽然强调要双轮驱动,但没有业务战略的1,后面加多少个0都是空的。
对于成功接通资本市场的环保企业来说,未来意味着更大的挑战与机遇,如何更好地运用资本市场的助力,不断修炼自身核心竞争力,在全新的赛道上跑出更好的成绩,这是每一位成功上市的企业家迫切需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原标题:五年上市环保企业增量对比,从拼资产到拼技术
-
《浙江省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管理办法》2021-08-24
-
湖北晒出上半年生态环境执法“成绩单”2021-08-24
-
2021年水环境治理项目市场分析2021-08-24
-
关于正式启动环境咨询(环保管家)服务认证工作的通知2021-08-24
-
《环境咨询(环保管家)服务认证技术规范》(RJGF 304-2021)2021-08-24
-
上海出台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2021-08-24
-
工业企业深度治理、退城搬迁……唐山多措并举打造“唐山蓝2021-08-24
-
四川设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2021-08-24
-
钢铁企业如何参与碳交易?2021-08-24
-
5家固废领域环保企业半年报汇总与对比2021-08-24
-
2021年生态环境国际合作及“一带一路”环保合作项目承担单位公示2021-08-24
-
北京市构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全面实施生态环境准入清单2021-08-24
-
山东省生态环境委员会召开会议2021-08-23
-
企业注意啦!VOCs走航监测国家硬性技术标准来了2021-08-23
-
珠海金湾一企业被责令停产整治 废水重金属超标竟高达231倍2021-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