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瓶颈迎春天 建筑垃圾资源化大势所趋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19-09-18 18:30:39
热度:67
打破瓶颈迎春天 建筑垃圾资源化大势所趋【中国环保在线 固废处理】随意倾倒污染环境,处理利用程度不高,产量巨大增速惊人……这是建筑垃圾惹的祸。俗话说,垃圾
【中国环保在线 固废处理】随意倾倒污染环境,处理利用程度不高,产量巨大增速惊人……这是建筑垃圾惹的祸。俗话说,垃圾就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既然其他的垃圾可以实现再生利用,那么建筑垃圾究竟怎样利用才能变废为宝呢?打破瓶颈迎春天 建筑垃圾资源化大势所趋
据媒体报道,根据在京、津、冀、鄂、吉、辽等地的调研结果,我国每年建筑垃圾产生量可达20亿吨以上,并且年均增速可能保持10%以上。由于管理长期缺位、资源化利用率不足、处理处罚力度不够等方面原因,建筑垃圾“围城”,已给城市管理带来巨大压力。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实际上,建筑垃圾的体量可能远远多于公开的数字。
建筑垃圾处理的必要性
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陈玉祥告诉记者,建筑垃圾资源化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筑垃圾的有效处理有利于保护环境、减少填埋和露天堆放产生对地下水、土壤以及空气产生的污染。使用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产品,能相应地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更有专家指出,发展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符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首先,其产业链形成后能有效带动许多产业的需求和发展,而且有利于治理环境污染;其次,由于建筑垃圾处理产业尚处于初级阶段,有广阔的增长前景,可以起到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后,建筑垃圾处理产业还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节能环保产业,有利于发展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然而,由于缺乏政策的支持,建筑垃圾资源化效果并不显著。产业发展报告指出,多年来,中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不足5%。而实际上,未经任何处理进行直接填埋的建筑垃圾约占总量的98%,轻度分拣出废金属、废混凝土的约占2%,资源化利用率不足1%,远低于德国和日本的90%,英国的80%和美国的70%。
分析认为,管理缺位是建筑垃圾处理面临的首要问题。我国现行的《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是2005年由原建设部颁布的。业内人士指出,从全国角度看,这一规定颁布时间距今已经十余年,对于建筑垃圾当前发展出现的问题已经无法完全覆盖,一些条款过于“粗线条”,执行效果有限。
打破瓶颈,确保产业链畅通
因此当前应进一步理顺建筑垃圾管理体制,并尽快完善建筑垃圾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赋予主管部门执法权限,增派执法人员,在理清权责边界的基础上,倡导多部门协作,避免出现管理真空的尴尬情况,进而杜绝随意倾倒等现象发生。
陈玉祥表示,还应解决制约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技术主要瓶颈问题,整合产业内优势资源,提升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实际工程经验与关键装备的国产化能力,加快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业发展速度,增强产业技术创新及成果应用的国际竞争力。
考虑到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虽然也是以盈利为目的,但其本身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公益属性。因此,需要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对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业链的形成进行科学合理的扶持,包括财政金融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等诸多方面,都可以进行有益探索,以保证产业链的畅通。
据媒体报道,根据在京、津、冀、鄂、吉、辽等地的调研结果,我国每年建筑垃圾产生量可达20亿吨以上,并且年均增速可能保持10%以上。由于管理长期缺位、资源化利用率不足、处理处罚力度不够等方面原因,建筑垃圾“围城”,已给城市管理带来巨大压力。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实际上,建筑垃圾的体量可能远远多于公开的数字。
建筑垃圾处理的必要性
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陈玉祥告诉记者,建筑垃圾资源化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筑垃圾的有效处理有利于保护环境、减少填埋和露天堆放产生对地下水、土壤以及空气产生的污染。使用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产品,能相应地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更有专家指出,发展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符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首先,其产业链形成后能有效带动许多产业的需求和发展,而且有利于治理环境污染;其次,由于建筑垃圾处理产业尚处于初级阶段,有广阔的增长前景,可以起到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后,建筑垃圾处理产业还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节能环保产业,有利于发展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然而,由于缺乏政策的支持,建筑垃圾资源化效果并不显著。产业发展报告指出,多年来,中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不足5%。而实际上,未经任何处理进行直接填埋的建筑垃圾约占总量的98%,轻度分拣出废金属、废混凝土的约占2%,资源化利用率不足1%,远低于德国和日本的90%,英国的80%和美国的70%。
分析认为,管理缺位是建筑垃圾处理面临的首要问题。我国现行的《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是2005年由原建设部颁布的。业内人士指出,从全国角度看,这一规定颁布时间距今已经十余年,对于建筑垃圾当前发展出现的问题已经无法完全覆盖,一些条款过于“粗线条”,执行效果有限。
打破瓶颈,确保产业链畅通
因此当前应进一步理顺建筑垃圾管理体制,并尽快完善建筑垃圾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赋予主管部门执法权限,增派执法人员,在理清权责边界的基础上,倡导多部门协作,避免出现管理真空的尴尬情况,进而杜绝随意倾倒等现象发生。
陈玉祥表示,还应解决制约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技术主要瓶颈问题,整合产业内优势资源,提升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实际工程经验与关键装备的国产化能力,加快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业发展速度,增强产业技术创新及成果应用的国际竞争力。
考虑到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虽然也是以盈利为目的,但其本身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公益属性。因此,需要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对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业链的形成进行科学合理的扶持,包括财政金融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等诸多方面,都可以进行有益探索,以保证产业链的畅通。
-
建筑垃圾资源化大势所趋 行业痛点仍待破除2019-09-18
-
困境与机遇并存 建筑垃圾资源化大幅提速2019-09-18
-
伫立新时代潮头 建筑垃圾资源化需撸起袖子加油干2019-09-18
-
建筑垃圾处理亟需治本之策 政策力量不可或缺2019-09-18
-
建筑垃圾资源化道阻且艰 产业升级转型或可破题2019-09-18
-
建筑垃圾资源化觅得“伴侣” 移动式破碎机迎来契机2019-09-18
-
政策扶持力度继续加大 建筑垃圾资源化步伐提速2019-09-18
-
2030年高达73亿吨 建筑垃圾资源化任重道远2019-09-18
-
每年数十亿吨建筑垃圾怎么用?5大措施力促资源化2019-09-18
-
建筑废物如何“善后”?六大措施提升处置水平2019-09-18
-
机遇与挑战并行不悖 建筑垃圾处理行业全面开花2019-09-18
-
“管住”建筑垃圾 资源化利用指日可待2019-09-18
-
建筑垃圾资源化继续推进 发改委表示将大力支持2019-09-18
-
解决建筑垃圾的两张“” 一一为你揭晓2019-09-18
-
建筑垃圾处理千亿产值何来?双重需求锁定广阔前景2019-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