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调查|垃圾处理一本万利?湿垃圾处置遭遇犹豫和观望
独家调查|垃圾处理一本万利?湿垃圾处置遭遇犹豫和观望巨大的垃圾处理产业链正被越来越多的业者和投资者看到,但是否所有种类的垃圾处理都可以赚到盆满钵满呢?第一财经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而
巨大的垃圾处理产业链正被越来越多的业者和投资者看到,但是否所有种类的垃圾处理都可以赚到盆满钵满呢?第一财经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而言,干垃圾的处理产业比较成熟,收益也比较稳定,而湿垃圾和危废垃圾的处理还相对不够成熟。
作为垃圾处理的几大模式——焚烧、填埋和可循环处理等,其中干垃圾的焚烧处理产业颇为成熟,收益也比较稳定。比如干垃圾燃烧中产生的热能可以为垃圾处理厂带来营收。相对而言,可循环处理需要一定的技术含量,而湿垃圾的处理则有待成熟。
中信建投公用环保分析师万炜认为,《新固废法》在法律层面确定国家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我国湿垃圾分离量将迎来明显增长,从而推动后端处置需求快速落地。中信建投针对46个重点城市测算其潜在湿垃圾处置市场,结果显示,如果2023年底46个重点城市全面完成垃圾分类体系,对应总的湿垃圾处置产能有望达14.65万吨/天,年化复合增速高达33.8%,湿垃圾处理产能缺口为8.54万吨/天,对应总投资规模为512亿元。
湿垃圾处理的产能存在缺口,但背后折射出垃圾处理企业在进入该市场时的犹豫和观望心态。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秘书长张大勇认为,餐厨垃圾处理补贴拖欠、餐厨垃圾处理能力不足等都是垃圾处理产业链面临的问题。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上海实行干湿垃圾分离以后,垃圾的入炉量大概减少了30%左右,一方面垃圾处理量减少了,另一方面处置费用却居高不下,进入处理厂之后,湿垃圾的焚烧处理价格达到了普通垃圾的3倍。高昂的处理费用和技术路径的不确定性,导致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处于观望状态。
“现在湿垃圾处理上马的项目不多,因为全国很多城市都在观望上海的湿垃圾处理能不能做起来,现在上海的终端处置设施都还没完全建起来,所以其他城市也在观望中。”上述业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关于湿垃圾的处理路径,目前业内仍有多种争论的声音,主要的处理方式有几种:第一,将湿垃圾挤压、脱水之后,剩下的垃圾渣到炉子里一起烧掉,挤压出来的渗滤液液则进入垃圾电厂的渗滤液处理系统,通过水处理的方式进行处理。在上海电气环保集团副总裁张学林看来,这个方法最简单直接,但可能和实行干湿分离的终极目标是有差异的。
第二种处理方式,则是湿垃圾通过厌氧发酵产生沼气,沼气就是一种资源,可以用来发电。在厌氧发酵之后,又会产生一个技术路径的分水岭,一种简单的做法是将产生的沼渣继续焚烧,另一种方法则是对沼渣再进行耗氧堆肥,然后产出营养土或者有机肥,实现资源化利用,而不是简单烧掉。“现在资源化的方式,大家都还在探索,我认为是湿垃圾最理想的处置方式还是堆肥。”张学林认为,要促使湿垃圾堆肥处置模式进一步推广,需要国家在肥料指标和政策上向有机肥更多地开放。
另一方面,商业模式也决定了垃圾处理企业更多地在红海中“厮杀”。
张学林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垃圾处理企业的费用主要来自几个方面:首先是垃圾处置费用,不管是BOT项目还是PPP项目,在招商引资的时候,政府都会根据投资总额和收益率计算出补贴费用,例如生活垃圾处理费从50元/吨~200元/吨,各地的费用有所不同;而针对工业危废垃圾,产废单位也需要付费让垃圾处理厂进行处理。其次,上网发电也会带来一部分收益,目前国家对于垃圾发电的上网电价有新能源补贴政策,通常高于当地的脱硫燃煤标杆电价。总体而言,垃圾处置费用和上网发电收益两个部分,组成了垃圾发电企业的收入。
“目前危废处理的利润和投资收益率会高一些,垃圾发电项目则相对低一些。”张学林强调,垃圾发电是一种刚需,只要城市在、人口在,那么垃圾量是一定会存在的,因此对于企业而言,这部分的收入相对稳定。在垃圾发电项目中,政府一般会和企业签订特许经营协议,区域内的垃圾都要送到协议垃圾厂来处理,因此有了特许经营协议后,一家企业在当地基本就不再面临市场竞争的压力。
而危废垃圾处理则是直接面对市场,不经由政府支付,一方面市场竞争激烈,另一方面危废垃圾产量不稳定,如果危废产量减少,企业收益也会随之减少。张学林透露,一些地方的危废处置价格和两年前相比,下降了约40%,一些危废处置企业甚至处于亏损边缘。
与此同时,稳定的生活垃圾处置市场空间也在不断缩小。“现在一共有300多座地级市,这些城市的垃圾发电项目基本已经做完了,只剩下西部地区的少量城市还有市场空间,做一个少一个,这个市场就越做越小了。”张学林说。
但这并不意味着垃圾处理市场将会萎缩,相反,张学林认为,未来3~5年行业将会出现一个新的爆发式增长,从前的增长是在大中城市,接下来的增长点则可能是农村。
“全国县和县以上的城市大概有1800多个,现在真正有终端处置能力的城市只有300多个,剩下还有1500多个城市实际上是没有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终端处置能力。”张学林认为,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为什么这个巨大的市场目前还没有得到充分开发?
业界认为,主要原因仍然是经济账。这些县或者县级市的人口区间通常在10万~30万人,生活垃圾产量有限,如果垃圾处置企业沿用传统的焚烧发电,将会存在技术上的不适应,热利用效率难以提高。此外,“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尽管垃圾产量小,但企业还是要建设所有的配套设施和运营系统,单位投资成本会显著增加,但单位投资收益会显著下降,因此未来还需要有关部门加大相关补贴的力度。
-
20年来首降!2020年苏州市垃圾分类“年报”出炉2021-02-01
-
河北制定生活垃圾焚烧大气污染控制标准2021-02-01
-
熊孟清:垃圾治理之道是善人之道2021-02-01
-
1.1亿!湖北省荆门市城区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项目(EPC)开标2021-02-01
-
河北省出台《生活垃圾焚烧大气污染控制标准》附全文下载2021-01-30
-
吉林双辽:全民参与,共治共享常态化开展垃圾分类工作2021-01-29
-
陕西首家综合性省级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宣教基地亮相2021-01-29
-
推行垃圾分类 让“随手扔”变成“随手分”!2021-01-29
-
哈尔滨市开展垃圾分类治理专项执法行动2021-01-29
-
据第一次资格预审已15个月!泰州市垃圾末端处理项目再招标2021-01-29
-
一位垃圾分类企业家,为何走上违法犯罪之路?2021-01-29
-
7个包、1.35亿,福清市七个街道垃圾分类项目即将开标!2021-01-29
-
2027万!万家美中标广西梧州市藤县县城生活垃圾转运服务项目2021-01-29
-
5886万!汕头市澄海区广益街道道路清扫+垃圾收集项目需求公示2021-01-29
-
87.23元/吨!瀚蓝环境预中标孝感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综合处理PPP项目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