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设备网

一位垃圾分类企业家,为何走上违法犯罪之路?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21-01-29 16:04:58
热度:61

一位垃圾分类企业家,为何走上违法犯罪之路?当一件事物与“商机”二字扯上联系,则能最大程度刺激人们神经。从国家政策到市场空间,在滔滔不绝的论述中,弥漫着对财富

当一件事物与“商机”二字扯上联系,则能最大程度刺激人们神经。从国家政策到市场空间,在滔滔不绝的论述中,弥漫着对财富的欲望。

不得不说,现在的“垃圾分类”概念,似乎也充斥着这样的气息。只是,商机的渴求,可能伴随着看不到的危险。

去年,四川省遂宁市一家从事垃圾分类企业创始人唐维富便陷入了麻烦之中。

笔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查询到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人民法院于2020年9月30日出具的《唐维富、蒋雷、张俊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一审刑事判决书》(以下简称《判决书》),唐维富被判决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有期徒刑4年8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

▲判决书截图

“垃圾分类”这件看似“钱途”光明,又自带社会价值的事业,何以走到了如此结局?从这份《判决书》中,我们能够看到事情发展的大致轮廓。

一、为“改变拾荒者拾荒环境”而创业

2019年7月,今日遂宁网公众号曾报道过唐维富创业经历。

▲媒体报道中的唐维富(图片来源:无线遂宁)

唐维富称,自己从事垃圾分类,最初是在一次垃圾填埋场调研活动中,看到一群拾荒者在蚊蝇纷飞、恶臭阵阵的垃圾堆里拾荒的情景,这让他内心一阵抽动,一股心酸涌起,湿润了眼框。在那一刻,他便开始思考如何帮助他们远离这般恶劣的环境。

他认为,垃圾分类能够实现这一理想。

关于具体运营策略,同样来自一次灵光乍现。唐维富说,在他参加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志愿者行动中,看到了废墟里的一颗珍珠,由此得到灵感:蚌蛤处理体内危害自已的垃圾,采取了分泌珍珠质包裹外来异物,把掉进去的异物层层裹住,使其圆润,逐渐形成珍珠囊。

基于这种“仿生学”的理论,唐维富创造了“12333模式”,即一点两岗三店三生三化。

1、“一点”是指一个垃圾集中投放点;
2、“两岗”是指两个服务岗,即环卫执勤岗位和社会信息岗;

3、“三点”就是指再生资源回收店,闲置物品寄卖店和以物换物便利店;

4、“三生”是指仿生、再生、共生;“三化”是指心本化、数字化、源头化。

2012年3月,遂宁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指挥部办公室印发《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房建设的通知》,由唐维富的遂宁市为户利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户利公司”)承担投资和建设300座分类房,推广垃圾分类,帮助拾荒者圆梦。

2015-2017年间,唐维富还开展院企合作,在研发智能回收垃圾分类方面取得了一些发明专利。

2017年12月,唐维富又组建了四川互户智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2个公司一套人马,新公司注重拓展拓宽为户利公司业务,利用物联网技术,走智能化道路。

同时,报道中还提及,唐维富经营依然入不敷出,“有4千多万元的债务要负责。这也为之后的“暴雷”埋下了伏笔。

二、步履维艰的经营之路

根据《判决书》中唐维富的供述,2009年8月,他成立为户利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垃圾分类技术的运用及管理;可回收垃圾(再生资源)回收处理(不含危险性废品);治理及清洁卫生设备研发;市场营销策划。

公司下设行政部、综合部、客户部、绿色消费部、垃圾减量部、产品营销部、财务部、保洁部几个部门。

唐维富称,2013年年底,为户利公司发展过程中缺乏资金,银行无法贷款,当时遂宁很多企业都在面向社会吸收资金。

所以,唐维富开始发动全体员工以口口相传的方式对外宣传公司融资,资金用于建设垃圾分类房、爱心亭和城市垃圾处理工程。

在最初的规定中,投资金额最低为1万元,最高为5万元。但在实际操作中,群众来投资超过5万元,公司也会与对方签订合同。

 «上一页   1   2   …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