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设备网

强化顶层设计,完善配套设施!广西全力推动垃圾分类体系建设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21-01-22 12:06:11
热度:50

强化顶层设计,完善配套设施!广西全力推动垃圾分类体系建设自区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面启动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顶层设计,着力健全生活垃圾分类配套设施体系,多措并举

自区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面启动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顶层设计,着力健全生活垃圾分类配套设施体系,多措并举开展宣传,工作开局成效明显。

一、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广西成立由自治区领导担任组长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业务骨干组建工作专班,建立议事联络工作制度,统筹协调推进全区生活垃圾分类相关工作。

自治区14个设区市按照推进工作机制要求,均成立了市级、城区两级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市、城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体系,层层压实责任。其中,柳州、梧州、贵港、百色、来宾等设区市将垃圾分类归为书记工程,由市委书记、市长同时担任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有力地推动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

二、实施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推进

坚持规划引领。为了满足生活垃圾分类配套设施体系建设需求,建立高效衔接配套的生活垃圾分类系统,全区组织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规划编制工作,着力摸清底数,找准短板不足,明确目标任务,科学有序推进配套设施体系建设。《南宁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已完成,为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加强法治化建设。为了破解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难题,建立以法治为基础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广西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立法工作。自治区组织开展《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立法,预计于2021年年内出台。《南宁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桂林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相继颁布,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顺利推进提供法律保障。

强化标准制定。为细化和规范分类设施建设和作业流程,广西发布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设施配置及作业规范》。全区14个设区市制作发布了生活垃圾分类指导手册或指南,有效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和引导。

三、增强分类意识,强化示范引领

广西各地强化示范引领,增强群众垃圾分类投放意识,逐步提高分类准确率。除南宁市2020年需全覆盖外,其余13个设区市采取由点及面、层层推进的方式,着力推进18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和23个示范点建设。截至目前,全区示范片区、示范点区域范围内新增分类投放设施21654组、分类运输车辆1686辆,设立分类督导员8180人、志愿者12471人,开展垃圾分类培训326次。

为加强对全区生活垃圾分类公共机构建设、示范片区(示范点)建设的指导,确保分类管理主体全覆盖,生活垃圾分类类别全覆盖,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系统全覆盖,自治区制定发布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示范点)建设标准(试行)》。南宁市制定发布《南宁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典型建设标准及设计指南》,详细规定了从示范典型建设拟建阶段到达标示范阶段的各方面要求,让示范典型建设条理化、规范化、精细化,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建设标杆。

四、配置投放设施,建设分类系统

因地制宜配置设施,垃圾分类“收得齐”。全区各地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配置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桶和分类收集点。南宁市和柳州市通过与第三方服务公司合作,建设一批智能化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亭,率先在部分学校、居住小区进行投放。智能化投放亭可通过扫描二维码、网络云识别等方式自动识别注册用户,采用自动称重的模式,正确分类投放垃圾可获取积分,对正确分类投放的居民给予积分奖励,引导居民集中分类投放。截至2020年10月底,全区新增各类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桶12万个,让垃圾走出分类“第一步”。

加大分类运输体系建设,生活垃圾“运得走”。自治区各地采用新旧交替、能用则用的原则,按照新国家标准的要求购置一批新的分类运输车辆,原有的垃圾收运车通过改造和更换新垃圾分类标志,再合理分配到垃圾分类收运环节,逐步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截至2020年9月底,全区各地共配置各式生活垃圾分类运输专车8956台。梧州市通过有效利用垃圾中转站的地理位置优势,建设3个有害垃圾的暂存点,配备有害垃圾密封运输车辆,开通了7条线路专车定点收集有害垃圾,科学规划10条餐厨垃圾的收运线路,定点收集餐厨垃圾,运至处理厂进行处理。

加快分类处理终端建设,生活垃圾“处理好”。全区各地加快推进分类处理设施建设,逐步形成“焚烧为主、填埋为辅”的处理方式,让垃圾分类处理无害化。截至2020年9月底,全区已建成正在运行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78座,日处理能力达到2.45万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超过99%。其中,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厂12座,日处理能力11250吨;建成运营处理规模较大的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共5座,总处理能力750吨/日;建成30个餐厨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理项目。柳州、桂林等10个市的餐厨垃圾处理设施项目正在建设。玉林市、防城港市在垃圾焚烧发电厂周边计划配套建设大件垃圾分拣处置中心、再生资源集散中心一体的可再生资源循环经济产业园。

五、开展宣传培训,营造浓厚氛围

全区多措并举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工作。自治区统一设计制作具有壮乡特色的生活垃圾分类宣传素材、资料,推送给各地主管部门使用,有效推动全区生活垃圾分类的推广宣传。同时,开发运用在线问卷测试平台,设计生活垃圾分类在线问卷,累计参与垃圾分类问卷调查、测试人数达到8万人次。组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巡讲活动,为自治区各地各部门讲授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培训课24次。南宁市、梧州市、玉林市、贺州市利用垃圾焚烧发电厂打造垃圾分类示范宣传教育基地,通过寓教于乐、互动体验的方式,强化市民的生活垃圾分类意识。

截至目前,全区共建立了26个各类生活垃圾分类宣教基地,组建2万多人的生活垃圾分类督导员队伍及志愿者队伍,累计开展各类生活垃圾分类业务培训326次、主题宣传活动2697次,参与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的市民已达到112万多人。

六、细化监督考核,压实工作责任

强化监督考核。按照全方面覆盖、全链条衔接、全流程建设的基本要求,自治区制定出台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办法和考核细则,通过材料核查、实地测评等方式,对各设区市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行季度测评、年度考核,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测评得分和排名情况。

加强信息化建设。开发启用广西生活垃圾分类信息管理平台,将生活垃圾分类考核细则相关条文规定内容纳入网络信息系统管理,形成自治区管市、市管城区(县)的层级管理系统,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掌握了解各地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展情况,目前各设区市在信息系统中的信息填报率已达到100%,简化了日常管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生活垃圾分类对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城市文明、提高市民素质、改善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广西将进一步细化措施,明确目标任务,强化主体责任,全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