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设备网

江苏持续深化环评“放管服”改革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20-12-09 10:06:32
热度:58

江苏持续深化环评“放管服”改革环评是约束项目与园区环境准入的法制保障,是发展中守住绿水青山的第一道防线。江苏是经济大省,有着人口密度全国最大、人均环境容量全国最小、单位国土面积工业

环评是约束项目与园区环境准入的法制保障,是发展中守住绿水青山的第一道防线。


江苏是经济大省,有着人口密度全国最大、人均环境容量全国最小、单位国土面积工业负荷全国最高的特殊省情,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剧的大背景下,如何以深化环评管理突出绿色发展引领,夯实生态环境治理基础,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高质量发展,不仅考验勇气与信心,更考验智慧与能力。


坚持问题导向


严管严控环评文件编制质量


2020年10月,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收到1份EMS退件,快递接收单位是某环评公司。两周前,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在环评文件技术复核中发现,这家公司编写的一份环境影响报告表,存在“声、土壤、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等级判定及影响评价内容不全”的问题,于是依规发出行政处理事先告知函,对报告表编制主持人韩某、初某等作出通报批评、失信记分5分的处罚。鉴于公司登记地址不准确,江苏省生态环境厅亮出“红牌”,建议全省项目建设单位慎重委托这家公司及韩某、初某开展业务,各地生态环境部门谨慎受理这家公司编写的环评文件。据悉,10月以来,“江苏生态环境”官方微博、微信分4批通报了15个环评文件编制质量问题典型案例。


一年前,新修订的环评法生效,取消了环评单位资质管理,大大小小的环评机构很快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据统计,截至今年11月,注册地址在江苏境内的环评编制单位从64家增至442家,其中,从业人员3人以下的有261家。


环评市场“僧多粥少”导致低价竞争、无序竞争,编制人员弄虚作假、敷衍式调研等现象屡有发生,而报告书(表)复制粘贴、质量低劣更会耽误项目建设,影响审批部门效率。


对此,江苏省生态环境部门采取“两个严查并举、技术复核与巡回督导并重”的形式,坚决净化环评市场、严惩弄虚作假行为。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环评处处长戴明忠说,从今年起,每半年部署1次环评文件质量专项检查,近期重点对2019年11月1日后审批的以及正在审查、评估的环评文件实施编制质量检查,同时加强环评文件日常监督检查。对环评文件存在基础资料明显不实,内容有重大缺陷、遗漏、虚假或环评结论不正确、不合理等严重质量问题的,各级环评审批部门不予批准,并依法依规追责。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还邀请生态环境领域的专家,对62个不同行业、不同规模项目环评文件进行复核,查遗补漏、校准纠偏。设区市生态环境部门,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以及重点单位和人员,加大环评文件技术复核抽查比例和抽取频次。截至11月,全省生态环境部门采取通报、记分等措施,对22个建设项目的环评文件编制单位进行了处理。


江苏的环评巡回督导采取“检查、座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对各地生态环境局(审批局) 建设项目环评管理情况、展开规划环评情况、环评编制质量及环评编制单位监管情况等进行检查,对服务重大项目以及在环评管理中遇到的问题等进行指导。


今年,江苏省已先后对常州、盐城、南通等地开展督导,对编制单位采取现场抽取、“四不两直”的方式进行检查,对地方在审批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现场会办,直接连线专家进行指导。


坚持服务导向


提质增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8月28日,南通市中天绿色精品钢(通州湾海门港片区)项目环评文件获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批复。“落户前,针对项目数百项指标,我们逐一分析推敲,提出提升方案与改善目标,‘生产废水必须零排放’‘单位产品的氮氧化物排放量还有下降空间’‘烟气综合净化技术必须达到清洁生产I级指标’……用‘清洁生产水平国际一流’这把尺子将项目的‘绿色先进性’一量到底。”戴明忠说。


为保证落户后南通市环境质量仍能够持续改善,江苏生态环境部门以“现货”+“期货”的形式给生态环境质量锁上“双保险”,一方面按照项目污染物排放量两倍削减替代方案实施总量平衡,另一方面编制南通市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排定“十四五”期间区域减排工程、环境基础设施及生态修复项目。为此,省市两级生态环境部门主动做好技术帮扶,提前介入,全程跟踪,每周一到两次会商对接,先后开展专题会商共计50余次。


对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的服务是江苏省生态环境部门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推行不见面审批、环保应急管控“豁免”机制,建立审批正面清单、企业环保信任保护制度,加强企业产权保护……江苏省生态环境部门探索实施系列创新举措,以有力有效服务助推企业绿色发展。


从2019年起,江苏省生态环境部门强力推进环评与排污许可信息化衔接试点,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生态环境部“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环评统一申报和审批系统”与江苏生态环境系统业务专网、电子政务外网联动互通,打通“最后一公里”。2020年,全省线上审批项目达1.7万个,数量位居试点省份前列。


2018年10月至今,江苏省生态环境系统设立了“企业环保接待日”,由省厅领导领衔,采取定点接待、下沉基层等方式,与企业面对面,交流回应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环保政策、技术、管理等各类问题。全省累计接待企业2800多家,帮助解决各类环境问题和困难3700余项。今年4月起,又开设“厅长我留言”平台,面向社会各界,聆听多方声音,进行交流回应。


坚持创新导向


因地制宜探索环评管理现代化路径


据了解,江苏现有省级以上开发区158家,创造了全省50%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针对园区企业“入园难”“审批难”“污染治理难”“危险废物处置难”“融资难”等问题,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出台《产业园区生态环境政策集成改革试点方案》,围绕优化环境准入管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监管、统筹推进园区污染治理、完善支持绿色发展有效措施等四个方面出台了16项改革举措,并选择了10家园区开展试点。


目前,江苏省集成改革试点成效明显。苏州工业园区国土环保局副局长徐珑说:“改革后,我们园区开展研发载体综合环评,对入驻的符合环评要求的研发项目,简化审批流程,优质项目落地更加便捷。”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日用化学品行业属于化学原料和化学品制造业,归类为化工,按照江苏省“263”专项行动要求,化工企业必须进入规范的化工园区。泰兴经济开发区之前签约和洽谈的一批日化项目都无法落地,园区管委会领导心急如焚。集成改革试点适逢其时,提供了破局之解,部分日化医药项目允许进入非化工定位的产业园,如“日用化学品制造”中单纯混合或分装的项目,“医药制造业”中单纯药品分装、复配的项目,无提炼工艺的中成药制造、中药饮片加工项目等。“目前,日本新高、中万恩、日本莎罗雅、格利斯科技等一批日化项目先后落户,项目达产达效后预计能形成50亿元销售规模。”泰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白学军说。


在此基础上,江苏省生态环境部门还安排首批“绿岛”建设项目106个,预计3万多家中小企业可实现“共享治污”,减少污染治理设施投资13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