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设备网

拉尼娜来了,对今冬大气污染扩散有何影响?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20-11-13 20:28:31
热度:97

拉尼娜来了,对今冬大气污染扩散有何影响?拉尼娜来了。根据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近日组织召开的气候预测会商会,今年8月,赤道中东太平洋进入拉尼娜状态。目前,赤道区域海气耦合状

拉尼娜来了。


根据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近日组织召开的气候预测会商会,今年8月,赤道中东太平洋进入拉尼娜状态。目前,赤道区域海气耦合状态有利于拉尼娜状态的维持和发展。预计到今年冬季将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并持续到明年春季。


根据《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判别方法》国家标准,此次事件强度等级预计为弱到中等强度。


今冬将出现拉尼娜现象


“根据我们的预测,拉尼娜状态会在今年冬季达到峰值,之后开始衰减。到今年冬季,按照目前的业务监测指标,可以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告诉记者。


根据日本气象局的预测,拉尼娜现象持续到春天的可能性有60%。世界气象组织则在新版《全球季节性气候更新》中指出,拉尼娜现象已经形成,影响世界诸多地区的温度、降水和风暴形式。


“拉尼娜”现象一般两到七年发生一次,指的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表面温度与常年同期相比,大范围偏冷,并且强度和持续时间达到一定条件的现象。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数据,2020年8月,赤道中东太平洋大部海表温度较常年同期偏低,海温关键区(Niño3.4区)的监测指数为-0.6℃,较7月份下降了0.3℃;9月1-20日,Niño3.4区海温呈波动下降,监测指数低于-0.5℃,标志着目前赤道中东太平洋已进入拉尼娜状态。


9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表层以下冷水持续发展,对流层低层持续受异常东风控制,有利于赤道中东太平洋冷海温进一步发展。


综合分析近期赤道太平洋海洋与大气环流监测实况,结合国内外气候模式预测结论,秋季维持拉尼娜状态,并于冬季达到峰值。“关于这次拉尼娜事件的强度,我们初步判断是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贾小龙说。


拉尼娜等于冷冬?


“总体而言,在多数拉尼娜年的峰值的冬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比较频繁,我国中东部和大部地区的冬季气温偏低的概率比较高。”贾小龙表示。


据统计,2001年以来,我国发生了5次“拉尼娜”事件。在拉尼娜年的冬季,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总体上较常年同期偏低,同时,内蒙古、东北、华北部分地区冬季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1-2℃。


2007年秋天到2008年春天,中国20个省(区、市)遭遇了50年以来,部分地区100年以来,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性天气,这背后就有拉尼娜现象的影响,而且只是一次中等强度的拉尼娜现象。


气象卫星遥感积雪监测显示,积雪覆盖总面积为128.2万平方公里。持续低温雨雪冰冻极端气象灾害给交通运输、电力传输、通讯设施、农业及人民群众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和损失。据民政部统计,农作物受灾面积1100多万公顷,受灾人口达1亿多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500亿元。


“但我们也注意到,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影响我国的各个气候要素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拉尼娜只是影响我国冬季气候的重要因子之一。”贾小龙强调,我国冬季一方面受到热带海洋的影响,同时冷空气来自高纬地区,中高纬地区大气环流的变化,包括海冰的变化和积雪的变化,同样会对中高纬度的环流系统产生明确影响。“所以说,我们对冬季气候的预测,是从多个因子角度去综合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今冬大气扩散条件向好?


贾小龙表示,今年冬季我国气候变化阶段性是非常明显的,尤其是气温变化。根据目前会商意见,今年冬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总体还是比较频繁的,冷空气势力总体偏强。在冬季前期,除了内蒙古西部、西北地区和华南地区气温偏低以外,全国大部地区的气温还是正常到偏高的分布。


“到了明年的1月前后,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势力会明显变强,我国中东部和大部地区的气温会较常年偏低,北方地区有可能出现比较强的冰与雪的天气,要注意防范。”贾小龙认为,虽然南方地区受到了拉尼娜的影响,今年冬季出现大范围的、持续性的低温雨雪冰冻的可能性比较小,但在西南地区的东部,还有江南西部,冬季还是会出现阶段性的雨雪天气。


“今年冬季总体而言,冬季风总体上略偏强,中高纬的环流情况是冷空气比较频繁,势力总体会偏强。在这样的条件下,预计今年冬季大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如汾渭平原和京津冀周边地区接近近5年的平均水平。长江地区比近5年偏差一点。3个地区总体情况与2017年、2018年比较接近。”贾小龙指出,尽管今年冷空气活动比较频繁,但在冷空气活动的间歇期还是要关注大气污染情况,要予以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