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环保设备网 > 环保新闻 > 加紧探路动力电池回收 市场迈入推进“快节奏”

加紧探路动力电池回收 市场迈入推进“快节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9-18 12:41:12   浏览次数:803
核心提示:关于加紧探路动力电池回收 市场迈入推进“快节奏”的最新消息:【中国环保在线 固废处理】前几年只是喊着,动力电池报废潮就要来了,而进入2018年,却是业界预测的动力报废潮开端年,气氛突然变了。相关政策连月接踵而至,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

【中国环保在线 固废处理】前几年只是喊着,动力电池报废潮就要来了,而进入2018年,却是业界预测的动力报废潮开端年,气氛突然变了。相关政策连月接踵而至,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构建试点启动,市场入驻者也纷纷加快了步伐,风起云涌。

加紧探路动力电池回收 市场迈入推进“快节奏”
比起传统燃油车,政策对新能源汽车的“偏爱”可谓一目了然。新能源汽车一火,动力电池产业形势的走高自然不令人意外。但是,从一开始就被打上了“清洁环保”标签的两大产业还是迎来了小难题——废弃动力电池该去哪儿?
一般来说,新能源汽车电池5到8年更换一次,算算2018年,也就是今年就该进入一个相对集中的“报废潮”了。作为一种不仅含有重金属,还有具毒性和腐蚀性的电解质的固体废弃物,动力电池报废后显然不能任其随意被丢弃。
不能扔,也不能被不良商家利用,比如觊觎其中价值较高的重金属附加值,进行违规操作和暴力拆解,其过程会产生各种废渣、废水、废气,严重干扰生态平衡。所以,只有正确回收,梯级利用和专业拆解才是上上策。
中汽研数据显示,预计2018年到2020年,国内报废动力电池规模或将累计达20万吨,到2025年,这个数据就将突破35万吨。不过另有研究机构认为,这个数据过于保守,到2020年,数据很有可能直接以25万吨起步,到2025年更是在上述基础上翻两番不止。
当然,不论是何种结论,都能一窥动力电池大规模报废的“倾泻”之势。动辄数十万规模的数据也从侧面表明,如若乱入河道、土壤或者焚烧厂将造成多大的环境资源损失,所以加紧解决回收难题,突破再利用技术壁垒至关重要。
为此,2018年2月,我国迎来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3月是《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实施方案》;4月是《汽车动力蓄电池和氢燃料电池行业白名单暂行管理办法》;5月是《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规定》征求意见;8月正式实施《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暂行规定》。
政策和标准下发的密集度直接传递了明确的,要建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统一平台,推动动力电池从生产到回收的全过程监管,确保动力电池的整个生命周期活动均可查、可追、可控,并能够实现溯源追责的信号。
这也表明,动力电池回收开始被纳入国家监管体系下,逐步脱离“无证黑户”范畴,能够更大程度上避免黑色交易。精细化管理,这是我国进入循环经济发展时代鲜明的特点,同样适用于动力电池回收。
至此,京津冀地区、上海市、山西省、浙江省、青海省、厦门市等多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被列为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试点地区。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则是试点企业。
先试先行,能够探索一批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并且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以此为基础对全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体系的构建起到良好的支撑和探路作用。例如如何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能够采取哪些鼓励措施,建立哪些配套设施,制定哪些配套政策……
毕竟,虽然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对动力电池材料的回收率高已经在90%甚至95%以上,我国却尚未过半,还是面临一些阻力的。
平台构建有了进展,动力电池再利用技术仍有待破题,尤其是动力电池检测、残值评估以及有效利用模式等方面,工艺和设备都有很大改进余地。另外,社会宣传工作也需要加把劲,以预防出现企业技术过关却“无米下锅”的尴尬。
终,动力电池回收和再利用会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下的一条衍生产业链,在市场化前提下补齐整个行业发展的短板。进入2018年,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产业也面临一个爆发小高峰,资本萌动的态势随处可见。
宁德时代、国轩高科、比亚迪;格林美、桑德集团等,走一步看三步的“落子”初现端倪。动力电池回收和资源化市场已经开始热闹起来,可以想见接下来的对决一定很精彩。
 


[ 环保设备网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
我国垃圾填埋气的产生和利用 焦化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及工艺现状
推荐环保设备网
点击排行

 
 
新能源网 | 锂电网 | 智能网 | 环保设备网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