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环保设备网 > 环保新闻 > 熊孟清:关于乡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熊孟清:关于乡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9-08 18:04:47   浏览次数:63
核心提示:关于熊孟清:关于乡村建设的几点思考的最新消息:乡村建设是当下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之后,乡村建设更是备受重视。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特色小镇建设、精准扶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


乡村建设是当下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之后,乡村建设更是备受重视。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特色小镇建设、精准扶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性任务一波接一波;加强村两委建设、选派村第一书记、新农合建设、取消粮食统购统销(1992年)、取消农业税(2006年)、财政转移、资本下乡、知识下乡、农村工业园(产业园)建设、农业产业园建设等举措力度空前;示范村,诸如旅游村、地产村、大农业村等,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尽显乡村建设的紧迫性。

1、乡村建设:建设什么

1.1 百年乡村建设课题

中国的乡村建设是个百年课题。梁漱溟、杨开道、费孝通等先哲对乡村建设进行了全面、深入研究,尤其是梁漱溟先生提出了乡村建设理论,并进行了长达7年之久的乡村建设实验。梁漱溟先生强调:中国问题全在中国社会本身,要针对中国眼前大局问题,造成必要的政治环境,推动中国的经济建设,并以“促兴农业以引发工业”为突破口,催生乡村组织,建设新礼俗,促进科技进步,用乡村自身的力量建设乡村。遗憾的是先哲们的乡村建设实验皆以无果而终。

中国的乡村建设是项顶复杂的人与社会改造工程,面对的是生于乡土社会的中国人和“伦理本位”的中国社会,不是引进一些资金、技术、能人和建设几个设施就能完成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先哲们的乡村建设实验都无果而终,虽然令人遗憾,却亦实实在在告诫我们需要耐心对待乡村建设。表面上,中原大战爆发和卢沟桥事件爆发导致时局不稳是梁漱溟先生第一、第二次乡村建设实验终止的直接原因,但实验“无果”,即没有激发出村民建设乡村的自觉能动性——自觉建设乡村的理性,才是实验无果而终的真正原因。梁漱溟先生的第二次乡村建设实验虽历时7年,且是在理论指导下的实验,仍无果而终,足见乡村建设是何等的复杂。

1.2 当下乡村建设的主要任务

当下中国的乡村建设较1930年代更加复杂,除了要解决农村人与社会改造工程外,还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解决城乡差距问题。乡村建设任务,也是目的,即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通俗讲是“农村有看头,农业有盼头,农民有望头”,建成美丽、有序、和谐、温馨、富饶、活力乡村,并成为粮食、人力、生态等资源涵养地,关键任务是发展农村经济,难点任务是培育村民的自觉能动性,主要任务是打造村民“安居乐业,无忧无虑”的向上人生:

(1)完善乡村保障,塑造村民知礼守法、崇善向上的公民精神;

(2)建设县级农村工业园和农业产业园,扶持工农商并举,实现乡村自给自足;

(3)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虽然当下乡村建设较以往更加复杂,任务也更艰巨,但当下有以往不敢想的政治环境、科技储备、经济实力等有利条件:政治稳定、农村组织健全、规划体系完善和国家实力允许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乡融合发展”和三产融合发展等政策,已经具备力量去完善乡村保障、建设农村工业园(产业园)和农业产业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只要我们把乡村建设纳入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的盘子,把握乡村社会的发展脉络,区分轻重缓急,锲而不舍地坚持,发挥村民的自觉能动性,一件事一件事地做好,乡村建设就能达到幸福的彼岸。

当下乡村,村民期盼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好的教育、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和更惬意的向上人生、,期盼在“生于斯长于斯”的乡村安居乐业,也就给乡村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有幸从事乡村建设者要时刻记牢导致当下农村问题主要因3大因素:一是政治上启动城乡二元结构(1958年建立以户籍区分城乡居民身份的制度),农业支持工业和城市,强制计划生育,加速城镇化建设;二是经济上扶持市场力量和工商业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和人才外流,忽视水利设施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工资性收入(打工经济)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组成;三是西方文化严重冲击乡土文化,不仅要消除这些病因,尤其要避免重犯之。

2、乡村建设:“怎么建”“谁来建”

2.1 把精神建设寓于经济建设之中

乡村建设任务大致分为经济建设和精神建设两类。建设农村工业园和农业产业园、完善乡村保障和改善人居环境属于经济建设范畴,激发自觉能动性和培育公民精神属于精神建设范畴。经济建设是硬核,是看得见、享受得到的实事,是精神建设的物质基础。只有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村民从中受益,并从中得到教化,才能顺理成章、持续地推进精神建设,因此,应把精神建设寓于经济建设之中,亦即经济建设应携带上精神建设。

当然,我们也要有精神建设手段,如改造乡约、召开座谈会、开办乡农学校等,把村民拉进团体组织,培育其知礼守法、崇善向上的公民精神和建设乡村的自觉能动性。如重庆市城口县采取“围炉夜话”“乡贤讲堂”“文化滋养”“四度教育”等精神建设方式,提倡“塑魂、破旧、重践、强自、立范”,推进思想、新院、正风、主人、榜样“五大行动”,扭转“等、靠、要、懒、散”思想歪风,激发“我要脱贫”的内生动力,实现了从“争当贫困户”到“争做脱贫户”的转变。

2.2 救济乡村和乡村自救双管齐下

大体上,经济建设得由政府来承担,乡村自身是无力承担的;精神建设主要由乡村自己承担,乡村自己改造自己,自己创办和完善自己的合作组织(农村合作社,乡村群众自助自治组织,定性为乡约组织为宜)。当然,乡村建设,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精神建设,始终是村民自身和自己家园的建设,村民不能成为旁观者,即使政府承担的经济建设不仅不能排斥还必须吸纳村民参加,这是乡村建设的“乡村自救”方面。另一方面,乡村建设缘起乡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的落后与无力,须得有外力推动,即使精神建设也得借助外力来启智,这是乡村建设的“救济乡村”方面。

建设县级农村工业园是乡村建设的当务之急,是持续推进乡村建设尤其精神建设的基础(地方政府和工商资本救济乡村)。建设县级农村工业园就是要让农民和村集体“有钱花”。其一,保障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和稳定收入。只有建设县级农村工业园,才能解决村民就地就近就业问题,才能保障农民的稳定收入。只有当农民有就业保障和稳定收入后,才能让农民安心建设乡村。漂泊千里外出打工,且打工收入远高于农业收入,哪有心思建设乡村。其二,保障村集体稳定收入。当下乡村的很多问题缘出村集体无力,村集体无力的主因便是村集体经济无力。村集体收入小,很多村集体几乎没有收入,这种状况下的村集体很难发挥出号召力、凝聚力和执行力,古训“有钱好办事,无钱鬼不应”是有社会基础的。此外,提高农民的组织纪律性。村民自由散漫,天生只受家庭等伦理差序“小圈子”约束,无组织无纪律。工业园区的工作将迫使其与他人合作和遵守厂规、遵纪守法,有助于培育其公民精神。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乡村 建设 精神


[ 环保设备网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
我国垃圾填埋气的产生和利用 焦化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及工艺现状
推荐环保设备网
点击排行

 
 
新能源网 | 锂电网 | 智能网 | 环保设备网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