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设备网

垃圾分类“金点子”,一起看看分类中的民间智慧!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20-09-08 12:05:36
热度:62

垃圾分类“金点子”,一起看看分类中的民间智慧!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如今,这句话已渐成流行语。近年来,宁波市海曙区大力推动垃圾分类驶入“快车道”,让垃圾分类更

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如今,这句话已渐成流行语。近年来,宁波市海曙区大力推动垃圾分类驶入“快车道”,让垃圾分类更细致,让绿色生态更完善。在此过程中,不少凝聚民间智慧的垃圾分类“金点子”涌现。一条条民间“计策”,汇聚了民智民意,反映出市民的参与感和获得感,为垃圾分类工作增添新色。

DIY厨余垃圾废物变身绿色资源

把菜叶、果皮等放入下端带有龙头的小桶里,再往上压一块平板,最后盖上桶盖。约经3个月的发酵腐熟和分解后,厨余垃圾就在这个简易的容器里变成了有机肥料。若事先再喷洒一点EM菌,最快只需2-3周的时间……这是望春街道天一家园社区居民严向红探索琢磨出来的将厨余垃圾为“宝”的“绿色经验”。

“厨余垃圾也是资源,可以做酵素和有机肥。”严向红是一名退役军人,也是社区里小有名气的垃圾分类达人。她和几位热衷于绿色环保的“小伙伴”不仅家中购置了专业的堆肥箱来处理厨余垃圾,还尝试DIY制作简易版堆肥箱在社区里推广,“金点子”一出,立马受到不少居民欢迎。

“你看,这就是我自己做的堆肥箱,之前试了下,制作方便,操作简单,效果也挺不错。几个月后,这些果皮、菜叶就会变成我面前的这桶有机肥料。”她指着面前的一桶“土”说道。之后这些有机肥料只需跟普通土壤进行混合就能使用,不仅土质好、免虫害,还能省下一笔在种花养草方面的费用支出。

用厨余垃圾做酵素也是种不错的办法。“一般可把1.5千克的料、0.5千克糖和5千克水混合放到容器中,然后密封起来,当然中途也可继续添加厨余垃圾。”严向红介绍。经3-6个月的厌氧发酵后产生棕色液体状的酵素原液,兑水稀释后不仅可用于洗菜、拖地、洗衣服等,起到去脏除菌除虫的作用,还可用于堆肥,甚至美容。

那么,制作过程中是否会产生难闻气味呢?在此前社区开展的现场经验分享会上,不少居民闻过后表示大出意料。“完全没有臭味,反而有一股类似酒酿的味道!”闻过味道后,居民任阿姨惊喜表示。

而在严向红家中的阳台上有一个仅一人高的专业堆肥箱,掀起盖子后,记者也并未闻到想象中的臭味,且这股气味并不差。若有条件,居民还可在堆肥过程中适当加一点垫料来去味除湿,这样就不会有臭味。由此实现在家也能利用厨余垃圾做酵素、堆肥,不仅简单、实用、环保,还具趣味性。

“如今垃圾分类已经成为社区新时尚,大家学习热情高涨。”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之后社区将继续为有好经验、新做法的居民及志愿者搭建分享平台,一同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家里五个垃圾桶自创“垃圾投放经”

在南门街道朝阳社区,总能看到一位熟悉的大姐在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她还邀请居民到她家里“参观”她的5个垃圾桶,她不仅将垃圾分门别类投放,还自创一套“垃圾投放经”。她叫朱美菊,谈起自己的垃圾分类经验,她笑着说:“垃圾分类坚持久了,自然就会成为习惯。”

走进朱美菊家中,看到她正在垃圾桶边忙碌,家中的5个垃圾桶各司其职:厨房内较大的两只垃圾桶分别投放厨余垃圾、玻璃瓶等可回收垃圾,较小那只投放过期药品和废旧电池等有害垃圾;卫生间的垃圾桶用来装已污染的纸张等其他垃圾;客厅的垃圾桶用来装日常使用后的纸张、食品包装袋等可回收垃圾。

“家里的厨余垃圾和果皮,用社区发放的厨余垃圾袋打包,每天扔一次;塑料瓶、玻璃瓶等累积到一定数量了,投放到小区的‘搭把手’回收柜;卫生间里已污染纸制品则用超市买的垃圾袋每日打包投放到小区的其他垃圾桶;过期药品、电池等有害物品则用专用垃圾桶存放,定期处理。”朱美菊介绍。

我们看到,朱美菊累积的可回收物品中,有大量的饮料瓶和牛奶盒,均被冲洗折叠过,还有不少冲洗过后放在窗台上晾晒的空瓶子。“这是为了防止产生异味,牛奶盒、饮料瓶如果不冲洗直接投放,会造成二次污染。”说起垃圾分类的细节,朱美菊头头是道。

朱美菊还是社区垃圾分类志愿者,发起和组织社区每月28号举行的“有害换有爱”垃圾分类换绿植活动中,倡导居民垃圾分类。“刚开始进行垃圾分类时,我们没分得这么细致,只是把垃圾分成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类,然后将厨余垃圾、其他垃圾进行区分,美菊垃圾分类做得好,小区都是有名气的,我们居民经常来她家参观学习。”居民王阿姨说,实施垃圾分类,是减少垃圾产生、促进可回收资源循环利用的有效方法,而且家里的垃圾收拾好了,住起来也会感觉环境更舒适。

“现在垃圾没有分类,我绝对不会拿出门。垃圾分类关键在于坚持,开始时肯定会觉得繁琐、累人,但坚持下去养成习惯后,就会切实感受到垃圾分类给家庭带来的变化和好处。”朱美菊表示。去年,她还被评为2019年度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达人”。

发明分类“神器”助力桶边破袋分拣

在古林镇,有一位70岁的老党员方文喜,每天都坚守在垃圾桶旁,做着桶边督导志愿者的工作。这两天,细心的居民发现,他手里多了一个“神器”,用上它,方文喜的分类工作便利了不少。

9月4日晚上6点半,当阁阁来到方文喜所在的小区时,他正在垃圾桶边工作。在他手中,有根像鱼竿一样的棍子,一头绑着一个尖锐的双头鱼钩。方文喜用这个特制的鱼钩轻轻一挑,一袋垃圾便破开,他仔细检查着垃圾,看看是否有分类错误。“最近很好,大家都分类很准确了。”方文喜笑着说。

方文喜所在的小区自撤桶并点以来,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时不时会遇到问题,分类不准确、没能按时投放等共性问题也一直存在。今年5月开始,在社区指导下,新的一批志愿者督导员被选举推荐出来,方文喜作为一名老党员,自告奋勇加入指导队伍,一口气“承包”了每周一三五晚上的志愿者工作。

“因为年轻时工作在外地,入党以后一直是流动党员的身份,自从来到这里居住,社区党组织接纳了我,终于过上了党组织生活,我特别有归属感和参与感。”方文喜说,组织信任他,他就特别希望为党组织、为社区做点事。

年轻时候,方文喜从事化工厂工作,有不错的动手能力。他发现,在桶边督导的时候,特别需要一个破袋的工具,方便检查和分拣垃圾,于是他就用自己的鱼竿和鱼钩制作了这个“神器”。不仅如此,他还帮助居民改造了垃圾桶,让原本没有脚踏板的垃圾桶,加装了一个索道式拉力推杆,居民不用手掀开垃圾桶盖子,就可以丢垃圾。

如今,社区居民都已经熟悉了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老党员,更令邻里钦佩的是,自从今年五月上岗以来,方文喜就没有一天缺席过桶边辅导,还坚持列工作清单,将每天在垃圾督导志愿服务中发现的问题和居民投放情况记录下来。带着他的“神器”,他一点点地帮助居民把垃圾分好;通过他的巧手,让居民丢垃圾不再“脏手”。“这是我一点小小的贡献,也是作为督导员该做的事。”方文喜说,只要居民将垃圾分类做好,他便满足了。

心系社区垃圾分类带伤不忘志愿服务

“你好,这里垃圾桶已经撤走了,垃圾请扔到116号楼下的垃圾房里哦。”9月3日,南塘社区的党员志愿者周建芬阿姨因三天前的脚伤,无法长时间在垃圾房边督导,但心里依旧放不下社区垃圾分类的工作,当脚好些的时候就会去垃圾房和原先的垃圾桶位去看看,碰到扔垃圾的居民还是会引导他们去垃圾房破袋投放。

“我是党员,社区需要帮助,我一定义不容辞。”周阿姨是怡情助残志愿服务队的骨干成员同时也是海曙好人和党支部书记,她第一时间就志愿加入了垃圾分类引导员的队伍,为了避免居民在原先垃圾桶点位扔垃圾,南塘社区的垃圾分类引导员会在该点位进行站岗,每天早晚两个时间段,引导居民去垃圾房扔垃圾。

除了日常督导和引导工作,6月到8月,周阿姨作为党员志愿者积极分担社区的工作压力,负责了南塘花园小区100户居民和3幢楼的垃圾分类上门宣传工作。

“我们的工作能打动到居民并得到他们的认可,我就觉得很有成就感。”周阿姨告诉记者,先前在小区她就遇到过不顾劝导,乱扔垃圾的案例。那天,小区居民举报有户居民把厨余垃圾扔到楼道口就不管了,周阿姨根据线索找到这个“无人认领”的厨余垃圾袋,最终通过二维码追溯码找到其背后的主人--住在该幢楼的张师傅。

当周阿姨上门宣传垃圾分类时,却迎来了这位张师傅的冷言冷语:“小区下面没有纳凉椅,老人纳凉都要自己带椅子,你们不把椅子安排好,我就不配合你们。”即便如此,暂时碰壁的周阿姨始终相信大家都是邻里关系,只要自己多为居民考虑,一定会赢得居民的理解。

周阿姨将这位张师傅反映的问题默默记在心里,同时反应给社区,不出四天,30多个纳凉椅就在南塘社区落地了,落地点也是根据居民最喜欢的纳凉点选择的。而那位张师傅看到这一切后,主动向周阿姨道歉,并表示今后不仅自己严格遵守垃圾分类,还要督促其他居民做好垃圾分类。

据南塘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社区的居民中有9位高龄独居老人,考虑到有些年纪大、行动不便的老年居民扔垃圾困难,周阿姨还和其他社区志愿者们积极响应社区号召,组成“垃圾代扔小分队”。

在上门帮助高龄、行动不便的老人扔垃圾的同时,还主动慰问老人、帮老人做点家务。“虽然最近周阿姨脚伤了,但还是会时不时地打电话给其他志愿者询问老人和家里垃圾分类的情况,这种精神真的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