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设备网

从环卫到环保,35个“环保小卫士”的成长纪实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19-12-25 18:03:53
热度:61

从环卫到环保,35个“环保小卫士”的成长纪实“殷之法,弃灰(垃圾)于公道者断其手。”战国时期的著作《韩非子》记载了一条“残酷”的垃圾

“殷之法,弃灰(垃圾)于公道者断其手。”战国时期的著作《韩非子》记载了一条“残酷”的垃圾处理法令,此法在秦汉时期稍有减轻,改为“黥面”(指在面颊上刺字)。法令保障了都城内部的洁净,但垃圾并未远离,而是混合堆积在城门外不远处,形成了早期“垃圾围城”的困局,古城长安便是如此。

隋朝时期,太史庾季才担忧长安地下水被污染——此地长期为都城,人类活动频繁,因此他提出过迁都的建议。虽然这条建议欠缺对水体数据的考证,长安之后也还是盛唐的中心,但我们不难看出,古人很早就有了生活垃圾影响城市居住环境的焦虑。

千年前的人们,初尝垃圾不分类、随意丢弃的恶果。

2000年,中国首次以“试点城市”为单位初步推行垃圾分类;2017年,国务院出台《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2020年结束前,中国46个城市要强制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做先行者;两年后,上海关于垃圾分类的行动,犹如沸水进了油锅。

从人们初次接触“垃圾分类”到今天,二十一世纪中国第一代垃圾分类“启蒙者”已经成长为社会中坚力量,但在时代对垃圾分类提出更高要求的环境下,每个“下一代”,都将成为新的领航员。

垃圾分类交响曲正在悠扬演奏。2019年,35个孩子因为垃圾分类相聚在北京市史家胡同博物馆。他们是“看我们守护未来·2019华夏银行环卫子女成长计划”的主角,平均年龄只有11岁,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北京环卫子女。

这是“华夏银行环卫子女成长计划”行至第六年,这一年“关注北京地区环卫子女成长”、“搭建能力提升平台”的本心依旧未改变,在此基础上,华夏银行聚焦环保,以垃圾分类为主题,通过系列活动将环卫升级到环保。

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环卫子女作为最贴近环卫的儿童群体,他们肩负环保的责任从“环卫子女成长计划”训练营开始清晰。

少年中国者

26000吨——这是和孩子们在训练营课程相遇的第一个数字,这也是北京每天生产的垃圾数量。老师以长度形容这个数字“用能够承重2.5吨的卡车装起来,能绕北京四环一圈”——这是一个比喻,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垃圾堆在北京四环却是事实。

“1983年的北京,沿着四环这一圈,50平方米以上的垃圾堆有4700个,还有很多小垃圾堆……”说这话的是位年过古稀的老人,曾走遍中国不同规模的填埋厂、发电厂、综合治理厂。他是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副总工程师、固体废弃物管理处调研员王维平,他是最熟悉“垃圾”的人,也是训练营课程的老师之一。

堤溃蚁孔,气泄针芒。目前,中国垃圾年产量是4亿吨,并且正以每年8%的高速度递增。扔垃圾似乎是生活中的“小事”,但却是最不容忽略的“小事”。面对垃圾污染的严峻形势,每个人都应是前端思考者,以身作则的参与问题解决。

在所有的垃圾品类中,瓜果皮、菜叶、剩菜剩饭等厨余垃圾高居中国生活垃圾的榜首。自然之友低碳展馆“理工馆长”刘胜光带着厨余垃圾、可食用葡萄糖、台式电子秤、量筒等走进教室,和孩子们一起运用面前的素材与设备,以实验把垃圾变为“酵素”,他逐一指导,让孩子们体会实验的乐趣与“垃圾”的作用。

每个孩子都对三个月后便能诞生的“酵素”充满好奇,他们中,有人小心翼翼的将容器擦拭干净,仔细收好;有人不断观察容器内的变化,满脸期待……

孩子们的实践不止于课堂,中国气象局、北京市马家楼垃圾转运站同样让他们感受到了现实的“垃圾影响”。

滚筒筛直径3米长11米,80毫米的筛桶将大小垃圾进行分拣,或堆肥、或焚烧发电。如今,中国的垃圾分类并不普及,垃圾中转站的分拣便尤为重要。讲解员提到,垃圾必须要及时处理,否则,长时间堆放或随意焚烧都将造成大量有害气体、粉尘的产生,严重污染大气。

即使是进入垃圾填埋场、焚烧厂的垃圾,处理过程也必须得到有效收集,否则便会产生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这一点,孩子们在参观中国气象局时得到确认。

“小时候垃圾分类的培养比较重要,我很庆幸现在大家对垃圾分类的重视,让我可以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12岁的王泽说。2019年6月,中国再次聚焦垃圾分类,强调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国家发出指导意见,要开展广泛的教育引导工作,培养全民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上一页   1   2   …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