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设备网

逾70亿大礼包 紧盯排污口的渤海治理这回“拼了”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19-12-21 14:01:20
热度:65

逾70亿大礼包 紧盯排污口的渤海治理这回“拼了”七大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唯一涉及海洋的攻坚战锁定于渤海。  渤海是我国唯一的半封闭型内海,自然生态独特、战略地位突出。但与此同时,渤海

七大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唯一涉及海洋的攻坚战锁定于渤海。
  渤海是我国唯一的半封闭型内海,自然生态独特、战略地位突出。但与此同时,渤海生态环境具有惯性大、滞后性高、突发性强等特点。按照2018年底渤海攻坚战的行动计划,到2020年,渤海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73%左右。2019年2月,生态环境部印发《渤海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6月印发《渤海入海河流劣V类国控断面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分别对渤海治理作出进一步的战略部署。
  近年来,渤海不少海域的水质逐年向好。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副司长霍传林指出,“2019年前3个季度,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均较上年同期有较大提升,河口海湾综合整治修复方案全部编制完成,海洋生态修复正在推进。”渤海攻坚战是个系统工程,不仅要靠生态环境部,还需通过多部门的联动配合。财政部、发展改革委等加大了对攻坚战的扶持力度,2019年支持经费已超过70亿元。
  不过,放眼整个渤海地区,综合治理工作仍然存在短板。诚如陆源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居高不下,一些海湾环境质量未见根本好转,海河大闸、大清河口等多个已经“消劣”的断面在个别月份出现反弹现象。另据生态环境部总结,主要有三个方面:重视程度不够、质量改善还存较大压力、区域间成效不平衡。一些基本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的小、散、乱服务行业,由于临近海边且污水虽没有直接排入大海,对海水水质仍有潜在影响。
  陆源污染治理方面,目前已经完成了三省一市13个沿海城市(区)一级和二级排查,正在进行三级排查。三省一市排查企业超500家,排查整治环境风险隐患1900余处,备案5400余家企业的环境应急计划。随后第三级排查方式上会更精确,包括分析周边功能,比如属于人口还是工业集聚区等,以此判断排污类型和方式。而在攻坚战行动计划上明确时间节点的任务有30项,2019年有13项,现在正在有序开展,其中4项已基本完成,9项仍在进行。
  这其中,排污口排查,就是为渤海污染治理“找病根”。入海排污口一头连着大海、一头连着陆地污染源,是污染物进入海洋的最后一道关闸。用业界的话说,排污口就像污染源和海洋环境质量的“连接点”。而长期以来,渤海污染之所以难以根本改观,也正是因为这道“闸口”的失控。一些基本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的小、散、乱服务行业,由于临近海边且污水虽没有直接排入大海,对海水水质仍有潜在影响。这也决定了,在整个渤海综合治理工作中,入海排污口的排查整治是“当头炮”、“牛鼻子”。
  “我们要准备脱一层皮。”彻底摸清渤海排污口底数,追根溯源,找准“病根”,这迈出了渤海污染治理的关键一步。具体而言,包括紧扣地方管理实际需求;既用遥感、无人机、无人船、红外等高科技手段,又到现场实施人工核查;统一尺度规范。据悉,此次入海排污口现场排查采取拉网式排查方式,对沿海所有入海排污口进行排查,实现有口皆查、应查尽查的目标。排查的成果,将是长期以来成谜、4市通向渤海的一张排水谱系图。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深入推进管好直接向海洋排放污染物的入海河流和直排海污染源两道“闸口”,带动陆海统筹的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渤海综合治理将构建“经济+环境”管控体系,从源头攻坚。明确禁止和限制发展的涉水涉海行业、生产工艺和产业目录,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统筹开展“散乱污”企业清理整治。毋庸置疑,渤海的攻坚,将为其他海域环境治理提供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