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环保设备网 > 环保新闻 > 扫帚下的时光巨变——三代环卫工人话心声

扫帚下的时光巨变——三代环卫工人话心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0-06 10:02:33   浏览次数:68
核心提示:关于扫帚下的时光巨变——三代环卫工人话心声的最新消息:赵立虎和同事凌晨下班后合影留念。资料图片受访者供图当喧嚣繁忙的城市陷入沉睡时,一位位穿着橙色制服的环卫工人拿着扫帚出门了,他们的工作看似平淡无奇,却是光鲜都市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时



赵立虎和同事凌晨下班后合影留念。资料图片受访者供图

当喧嚣繁忙的城市陷入沉睡时,一位位穿着橙色制服的环卫工人拿着扫帚出门了,他们的工作看似平淡无奇,却是光鲜都市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

时光匆匆,清扫解放街的“接力棒”从“50后”杨泽军手里传到“70后”赵立虎再到“80后”拜立根手里,他们手中的一把把扫帚不仅见证着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更见证着环卫工人地位的变化。

每天凌晨3点,49岁的赵立虎就会来到自己的工作区域——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解放街,提着便携保洁袋和扫帚,仔细检查路面是否有“漏网”的烟蒂、纸屑。街道灯火通明,洒水车和夜行车辆擦身而过。

在岗近20年,他感触颇深,“人的素质越来越高,路上垃圾少了;人对环境要求也高了,清洁工作更细致了。”

雪融后,环卫工人清扫路面积水。资料图片受访者供图

在赵立虎的记忆里,20年前,这条银川市最繁华的街道,满地残砖碎瓦,瓜子皮、西瓜皮随处可见,商户关门后厨余垃圾堆得一条街都是,苍蝇满天飞,锅炉房附近浮动着黑色煤灰,起风后塑料袋与沙尘漫天飞舞。

“那时候的清洁工具就是大扫帚和铁簸箕,提一会儿手就酸了,运输垃圾都靠人拉的木车。”他说。

在赵立虎的前辈、1976年参加环卫工作的杨泽军的记忆里,环卫工作意味着沉重。寒冷的冬夜,面对道路上堆成小山的垃圾,一米八几的他拿着二十多斤大扫帚和铁簸箕,扫得满头大汗,“棉袄都能拧出水”。他拉着装满垃圾的破木车,走在坑坑洼洼的土路上,忍受着路人嫌弃的神情,看到熟人便自卑地扭过头去。

“天冷了也没地方待、没地方吃,在店门口转悠人家都嫌弃,只能蹲在树坑子里啃干馍,眼泪往心里流。”杨泽军回忆说。

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代会前夕,赵立虎在工作之余撰写发言稿。受访者供图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环保设备网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
我国垃圾填埋气的产生和利用 焦化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及工艺现状
推荐环保设备网
点击排行

 
 
新能源网 | 锂电网 | 智能网 | 环保设备网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