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沙治沙一定要讲科学 理性看待沙尘暴
防沙治沙一定要讲科学 理性看待沙尘暴我国有八大沙漠,分别是乌兰布和沙漠(内蒙古)、库布齐沙漠(内蒙古)、腾格里沙漠(内蒙古、甘肃、宁夏)、巴丹吉林沙漠(内蒙古)、柴达木盆地沙漠(青
我国有八大沙漠,分别是乌兰布和沙漠(内蒙古)、库布齐沙漠(内蒙古)、腾格里沙漠(内蒙古、甘肃、宁夏)、巴丹吉林沙漠(内蒙古)、柴达木盆地沙漠(青海)、库姆塔格沙漠(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新疆)。这些沙漠形成于地质历史时期,自古就有,并不适合人工治理,实践也证明行不通。
治沙不是要消灭沙漠和沙尘暴,而是治理人为造成的沙化土地
有一位专家曾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组织人们试种苗木。他向记者介绍,“即使采用吊瓶方式给每一棵树浇水,保证树木不缺水,但到了夏天,沙漠温度超过70摄氏度,这些树木还是无法忍受,三年后全部死亡。”
“我们提倡科学治沙,不是要去消灭沙漠、沙尘暴,实际上也不可能消灭;而是要恢复被人为破坏的植被,治理人为造成的沙化土地,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公室教授级高工王信建表示,为防止沙漠扩展,有必要对沙漠的边缘采取以植物锁边为主的生物措施,这些都是积极的人工干预,不能无为而治。
“实际上,我国四大沙地,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毛乌素沙地、呼伦贝尔沙地,总沙化土地面积约为15万平方公里,这些沙地的降雨量达到300—400毫米,大部分是可以治理的,但要完全恢复原样,却不太现实。”王信建表示,目前我国沙化土地面积为173.11万平方公里,除了约50万平方公里目前属于可治理区域,还有约120万平方公里属于不具备治理条件的区域,这些地方降雨量一般在250毫米以下,对于这些人工难于治理的沙化土地,可采取封禁保护的措施来恢复植被和保护沙地表面结皮。
防沙治沙一定要讲科学,切实做到因地制宜,不可轻易实施生态移民
专家强调,防沙治沙一定要讲科学。“有人认为,‘治沙要种草,不能种树,否则会白干’,这种观点有必要进一步澄清。”王信建说,目前我国治沙效果明显,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在恢复植被方面把握这样一个原则,即:灌木为主、乡土为主、雨养为主等,即使引进树种也要驯化为适应当地种植。比如大量种植的柠条、梭梭、踏郎、锦鸡儿、花棒、紫穗槐和沙柳等,其实都属于灌木,不仅是很好的治沙树种,还是优良的木本饲料,但有些人却把这些灌木当成草了,这些树种,经过了当地农民和林业部门的长期实践选种,并非凭空想象。
“治沙不到万不得已,不可轻易实施生态移民,相关问题主要得靠就地解决。”王信建说,统计数据表明,我国以42%的东部国土生活着超过10亿多人口,占84%以上,56%的西部国土仅生活着两亿左右人口,占不到16%,西部似乎还有很大的人口腾挪空间。实情并非如此,以甘肃省民勤县为例,1.6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绿洲面积为1000平方公里,仅占6%,绿洲上却生活着30.7万人,每平方公里平均300人。
理性看待沙尘暴
西方的罗马俱乐部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荒漠化是“地球的癌症”,认为荒漠化导致生态失衡、水土流失、农业减产等,无法治理;尤其是荒漠化导致的沙尘天气和沙尘暴,不仅对地球生态系统危害巨大,而且污染空气,损害人体健康。
“实际上,沙尘暴是一种自然现象,虽然有很大的负面作用,但也有一定的正面影响。”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公室教授级高工王信建表示,荒漠、海洋、陆地、森林、湿地等通过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平衡的地球自然生态系统。科学研究发现,当沙尘天气发生时,携带大量铁元素的陆地沙尘,给海洋浮游生物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使浮游生物增加,并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
上一篇:侧吸式集成环保灶的优点
-
浅谈生态林业保护及建设工作2019-09-19
-
林业工人之歌2019-09-18
-
内蒙古自治区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督管理办法2019-09-17
-
厦门环保局责令国家林业局直属机构环评书缺陷整改2019-09-17
-
国家林业局印发《中国生态文化发展纲要》 打造生态文化城镇2019-09-17
-
内蒙古警民联合救助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大鵟2019-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