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组织召开“十五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编制研讨会
2025年03月06日关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组织召开“十五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编制研讨会的最新消息:2025年2月27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以下简称总站)召开“十五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编制研讨会,传达生态环境部关于“十五五&rd
2025年2月27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以下简称总站)召开“十五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编制研讨会,传达生态环境部关于“十五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编制部署要求,讨论规划编制研究工作方案。
会议认为,“十五五”时期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阶段。规划编制要锚定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目标,立足“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总体布局,结合《“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落实成效评估、国家网数智化转型、重大科研项目以及重大能力建设项目设计,科学谋划“十五五”监测发展蓝图。
会议要求,总站要以“实字当头、干字为先”的作风,系统谋划、长远布局,扎实推进规划编制工作。一是抓好总体设计。总站不仅要充分发挥好“一总”作用,强化对全国监测业务的总体设计,还要着眼中央与地方、环境质量与污染源、常规监测与新型感知手段等的一体化,破除阻隔业务高效协同运行的梗阻,形成清晰、规范的业务衔接机制,实现业务协同与资源整合,加快打造2.0版本国家网,推动监测事业高质量发展。二是主动创新应变。聚焦全面深化改革新形势,围绕美丽中国建设新要求,紧跟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发展新趋势,在做好“十四五”成效评估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以管理需求为中心,深化多场景数智技术融合应用,培育和发展监测领域新质生产力,持续提升监测业务支撑质效水平,打造生态环境监测新范式。三是坚持“开门问策”。深入扎实开展专题调研,分领域设立专题研究编写组,分区域开展资料收集及需求调研,鼓励和引导各领域各方面积极建言献策,充分吸收专家意见、基层经验、群众智慧,使规划编制的过程成为发扬民主、凝聚共识、集思广益、科学决策的过程,推动规划内容兼具前瞻性和可行性。四是压实工作责任。成立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细化规划研究工作方案,形成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确保规划编制任务各部门职责清晰、分工明确、落实到人。
供稿 | 总站综合室
审核 | 方赈民 李梦丽
排版 | 刘慧敏
原标题: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组织召开“十五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编制研讨会
-
省生态环境厅举行“浙江省生活垃圾焚烧等15个产业环境准入指导意见”新闻通报会2025-03-06
-
重庆第二轮第二批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情况反馈2025-03-06
-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召开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行政处罚案件评查工作推进会2025-03-06
-
生态环境部等印发《关于促进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的意见》2025-03-06
-
2025年全国两会首场新闻发布会聚焦哪些生态环境问题?2025-03-06
-
生态环境部公开2025年监督帮扶第三轮次工作人员名单2025-03-06
-
《水质16种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等4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公开征求意见2025-03-06
-
国家生态环境标准《耐火材料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2025-03-06
-
EnvSentry环境哨兵大模型首发DeepSeek赋能生态环境监测数智化转型2025-03-06
-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喜获批准2025-03-06
-
生态环境部发布2025年3月上半月全国空气质量预报会商结果2025-03-06
-
水利部印发2025年调水管理工作要点:将进一步推动河湖生态环境复苏2025-03-06
-
2024年度全省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总结座谈会在青岛召开2025-02-25
-
生态环境部开展2025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征集活动2025-02-25
-
关于加强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 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实施意见2025-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