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设备网

北京pk上海,污泥处理路线谁更好?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24-12-25 14:32:47
热度:1

2024年12月25日关于北京pk上海,污泥处理路线谁更好?的最新消息:1 两个特大型城市,完全不同的污泥处理路线北京和上海,一个是中国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另一个是中国南方的经济金融中心。两者同为特大型城市,都面临着人口密集、土地紧张和经济发达带来的挑

1 两个特大型城市,完全不同的污泥处理路线

北京和上海,一个是中国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另一个是中国南方的经济金融中心。两者同为特大型城市,都面临着人口密集、土地紧张和经济发达带来的挑战,但在市政污泥处理方面却选择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技术路线。

先来看看两者的污泥量。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的《北京市2023年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的通告》显示,2023年,北京市145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产量为39.33万吨,处置量为39.33万吨,处置率达100%。2023年,全市共有13家污泥处理处置单位(水务部门主管),污泥处置能力为54.59万吨/年。上述污泥量,折合成80%含水率的污泥就是5387.7吨/天。

再看上海,根据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发布的《上海市2023年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公告》,截至2023 年底,全市建成运行的城镇污水处理厂43座,合计污水处理能力1022.5万吨/日。2023年,全市城镇污水处理厂产生污泥共有179.0万吨(干基 43.87万吨),其中独立焚烧的29.0万吨(干基,下同),电厂掺烧的10.5万吨, 生活垃圾焚烧设施掺烧4.4万吨。2023年,全市已建成污泥处置设施13座,合计处置能力62.63万吨/年,主要处置方式为卫生填埋、独立焚烧、电厂掺烧等。这些污泥量,折合成80%含水率的污泥则是6010吨/天。

也就是说,北京和上海,污泥量基本上是差不多的。这么大的污泥量,对于北京和上海来说,如何才能稳定、安全的实现处理处置和消纳?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全球最大项目落地!污泥焚烧凭啥成为国内主流工艺?》一文中,我们已经对污泥焚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得出一个结论——对中大城市而言,污泥焚烧成为“虽贵,但不得不用的技术路线”。

那么,在实践中,北京和上海究竟是如何选择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路的呢?

先看上海。2018年12月,上海市水务局、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编制的《上海市污水处理系统及污泥处理处置规划(2017-2035)》明确:石洞口、竹园、白龙港三大污水处理中心片区的污水处理厂以污泥单独焚烧为主,协同焚烧为辅;郊区污水处理厂以污泥干化焚烧为主,好氧发酵+土地利用为辅。《上海市2023年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公告》发布信息中,污泥也是几乎全部进行直接焚烧、协同焚烧处理(电厂、垃圾场掺烧)。

然而,北京却选择了截然不同的污泥处理处置路线,以污泥土地利用为主、焚烧和其他处理路线为辅。大家知道,“因地制宜、上天入地”是污泥处理处置的重要原则,在业内,支持污泥土地利用的专家学者,往往反对污泥焚烧;支持污泥焚烧的专家学者,也往往反对土地利用,这就形成了“反烧派”与“挺烧派”两大对立的派别。

而北京和上海,差不多的污泥量,结果却一个以焚烧为主,一个以土地利用为主。一个“挺烧派”,一个“反烧派”,形成了非常大的反差。

同样作为超大城市、人口密集、土地紧张而又经济发达的北京,为什么选择了污泥土地利用路线,而没有选择以污泥焚烧为主的技术路线呢?

2 北京为何选择污泥土地利用,而不是焚烧?

北京之所以形成“土地利用为主,焚烧和其他处理路线为辅”的污泥处理处置路线,与其独特的历史渊源、客观条件和政策环境等有关。

1、北京污泥土地利用的历史渊源

早在上世纪60年代,为了解决污水问题,北京市高碑店就设计建成了一座日处理二十余万吨污水的简易污水处理厂,对污水进行简单沉淀和过滤后用于农田灌溉,产生的污泥则用于土地施肥,这个时期也被称为“污泥土地利用的黄金时期”。

后来,高碑店污水厂逐步扩建到100万吨/日规模,成为当时工艺先进、亚洲最大的污水处理厂。同期建设的污泥处理单元则选用污泥浓缩、两级中温消化工艺,消化后的污泥经机械脱水,其泥饼可作为有机肥原料或进行卫生填埋。污泥厌氧消化产生的沼气可用于发电,机组的废热则回用于消化池的加热,这也开启了污泥厌氧消化的先河,后来选择类似技术路线的还有小红门污泥厌氧消化厂,西安污泥厌氧消化厂也是受北京污泥厌氧消化路线影响而建设的。

总之,那个时期,污泥厌氧消化是公认的主流处理路线,包括济南、石家庄、无锡等多地均建有大型污泥厌氧消化厂,我们在路边经常看到的巨大的卵形设施就是厌氧消化罐。

因此,北京市有着几十年污泥土地利用的历史。

2、北京不能选择污泥焚烧的客观条件

随着污泥量的增加,污泥处置的出路减少,北京的污泥处理处置开始面临巨大的挑战。

从2010年开始,北京市先后建设了大兴庞各庄污泥好氧堆肥工艺、清河污泥干化项目、北京水泥污泥干化协同焚烧项目,对北京污水处理厂的污泥进行多路径的探索和尝试。最终,北京逐步确定了“因地制宜、技术多元、循环利用”的污泥处置原则,“中心区以干化、电厂和水泥厂协同焚烧为主,郊区以堆肥为主,实现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置和循环利用”的总体思路。

而从2013年开始,受空气污染治理的影响,《大气污染防治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相继发布,北京市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发生了重大调整,污泥干化的燃气费用飙升,而且已经没有了协同焚烧的处理设施。

这是北京之所以不选择污泥焚烧的客观条件。此外,北京居民的“反烧”情绪较浓,也限制了污泥焚烧路线的选择。2009年,北京市政府决定在阿苏卫填埋场的基础上建设垃圾焚烧厂,但遭到民众的强烈反对,项目搁置长达6年之久,重启后仍然遭到居民反对,该项目直到2019年才点火启动运行。

3、厌氧消化设施旧貌换新颜,避免资产浪费的同时实现低碳环保

面对各方面的困扰,结合北京市污泥有机质较高等特点,经过专家论证,北京市最终选择了“热水解+高级厌氧消化+板框脱水+土地利用”的创新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路线,在原有厌氧消化工艺前增加热水解单元,提高沼气产率,缩短厌氧消化时间,同时还减少了污泥臭味。经过改造,原有的污泥厌氧消化设施得以重新利用,在不新增建设用地的基础上提高了污泥处理量。产生的污泥产物进行土地利用,厌氧消化产生的沼气进行电、蒸汽、热的综合利用。从而实现污泥处置的无害化、稳定化、减量化、资源化、低碳化等处理目标。

目前,北京市已经建设了高碑店、小红门、槐房、清河第二、高安屯等5座污泥处理中心,总处理能力为6128吨/日。

4、切实打通了污泥土地利用的政策通路

针对污泥土地利用,国家也有相关标要求,比如《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2018、《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园林绿化用泥质》GB/T23486-200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土地改良用泥质》GB/T24600-200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污泥农用泥质》CJ/T309-200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林地用泥质》CJ/T-2010等,但在实际执行时仍然会遇到各方阻力,使得合格的污泥产品无处可去,处境尴尬。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18年,北京市园林局、环保局、水务局共同印发《关于在本市林地中开展使用处理达标后城镇生活污泥试点工作的通知》(京绿科发〔2018〕1号),明确了在林地中使用污泥的意义,以及使用的范围、程序、方法及检测评估等环节,做到试点示范,稳步推进。

同时,相关部门也在加快制定《北京市平原生态林达标污泥资源化利用管理办法》,明确污泥产品在平原生态林中施用的范围、技术要求、申报审批程序及监督考核等内容。

这些政策,都为污泥产品的土地利用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3 没有最好的技术路线,只有最适合的

北京和上海虽然都是超大型城市,人口密集、土地紧张,但是各有各的特点,污泥处理处置的历史渊源、客观条件、民众接受度、政策支持力度等也均有不同。

因此,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污泥处理处置路线,从根本上解决“污泥围城”问题,才是最好的技术路线。

同时,不管是污泥土地利用,还是污泥干化焚烧,都是国家推荐的技术路线。这两种路线得以在国内最大的两个城市实践,也为其他地区进行污泥处理处置提供了非常好的参考。

原标题:北京pk上海,污泥处理路线谁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