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设备网

全文实录|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 介绍设备更新行动进展成效和典型做法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24-09-25 12:32:48
热度:7

2024年09月25日关于全文实录|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 介绍设备更新行动进展成效和典型做法的最新消息:9月24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设备更新行动进展成效和典型做法。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司长刘德春、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副司长张建华、住房城乡建设部

9月24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设备更新行动进展成效和典型做法。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司长刘德春、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副司长张建华、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一级巡视员邢海峰、江苏省发展改革委主任沈剑荣、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章春华、湖北省发展改革委主任黎东辉出席发布会,介绍设备更新行动有关情况,并就支持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设备更新项目实施,以及江苏省用好贷款贴息政策、服务中小微企业设备更新,浙江省用好融资租赁工具、服务民营企业设备更新,湖北省加强回收循环利用、统筹推进“软建设”等方面问题,回答记者提问。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委新闻发言人金贤东主持发布会。

情况发布

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司长 刘德春:感谢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昨天,国家发展改革委赵辰昕副主任和财政部、人民银行的同事们介绍了近段时间加力支持“两新”工作的总体情况。今天,我们接着召开第二场新闻发布会,进一步向大家详细介绍设备更新行动的进展和成效。

机器设备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骨架”。我国很多机器设备保有量位居全球第一,有关机构测算,目前全社会设备存量资产净值约40万亿元。随着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持续深入推进,各类设备更新需求越来越大。党中央、国务院着眼全局和长远,作出推动“两新”的重大决策部署,要求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加快实施设备更新行动,对促进产业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用足用好各类支持政策,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是加快建立政策体系。今年3月,国务院出台《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后,各有关部门即印发了工业、建筑市政、交通、农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今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出台了加力支持“两新”的若干措施,统筹安排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增规模、扩范围、降门槛,加力支持重点领域设备更新。近期,各有关部门陆续出台工业设备、用能设备、环境基础设施、营运船舶、营运货车、新能源公交车、农业机械、老旧电梯等领域设备更新实施细则以及配套政策。可以说,通过半年时间的努力,我们快速建立起了设备更新行动政策体系,明确了重点领域设备更新的时间表、路线图,为持续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二是加快下达国债资金。为了让实实在在的政策尽快传递到企业,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抓紧印发项目申报通知,细化各领域设备更新项目支持标准,按照“地方审核、国家复核”的原则,优化项目申报和审核流程,切实提高办事效率,形成了支持项目清单。目前,1500亿元支持设备更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分2批全部安排到项目,共支持了工业、环境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物流、教育、文旅、医疗、用能设备、能源电力、住宅老旧电梯、回收循环利用等领域的4600多个项目。初步测算,今年国债资金支持的设备更新项目,总投资近8000亿元,可以带动各类设备更新超过200万台(套),每年可形成节能量约2500万吨标准煤。

三是加快完善保障措施。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需要打好政策组合拳。第一,金融支持,人民银行牵头创设了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相关部门已累计向银行机构推送3批次、1.3万个备选项目,累计签约贷款金额已达到2300亿元。第二,税收优惠,财政部、税务总局完善了节能节水、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专用设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企业所得税政策,加大对企业实施设备更新的支持力度。第三,标准牵引,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年初即修订发布了《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2024年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电力变压器等能效强制性标准,以及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和煤制油、炼化行业能耗限额强制性标准,为扶优汰劣、分类精准实施设备更新提供了有力依据。

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重点领域设备更新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对稳增长、促转型的作用不断显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方面。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支撑投资增长。今年1—8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6.8%,增速比全部投资高13.4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64.2%,比1—7月提高3.5个百分点。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促进产业转型,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制造业技改投资持续两位数增长。制造业发展新动能不断培育壮大。8月份,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6.4%和8.6%,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和4.1个百分点。

在建筑市政领域设备更新方面。各有关部门各地区聚焦建筑市政短板领域、薄弱环节,扎实推进住宅老旧电梯、环境基础设施等领域设备更新。今年1—8月,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分别累计增长23.5%、21.6%。

在交通、农业领域设备更新方面。今年1—8月,城市公交车电气化替代、老旧营运货车更新、老旧营运船舶更新数量大幅增长;全国报废汽车回收量为421万辆,同比增长42.4%,已达到去年全年报废量的90%以上。老旧农机报废更新深入推进,带动1—8月农林牧渔业投资同比增长5.2%。

在教育、文旅、卫生领域设备更新方面。持续推进高校及职业院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实训教学设备,游客运载设备、观光设备、游乐设施,全面推进智慧文旅改造提升,带动1—8月教育业、文化体育娱乐业投资分别增长3.0%、2.2%。多地公立医院持续发布医疗设备采购清单,更新升级一批彩超机、CT机等设备。

设备更新行动离不开各部门各地区的通力协作、主动担当、真抓实干,今天一起参加新闻发布会的江苏省、浙江省、湖北省,设备更新工作成效可圈可点。今年1—8月,江苏省累计完成工业领域设备更新21.9万台(套),带动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6%;浙江省工业领域完成设备更新9.7万台(套),拉动工业设备工器具购置同比增长9.5%;湖北省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22.2%,比全国增速高5.4个百分点。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有关方面用足用好加力支持“两新”等各项政策和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各项资金,尽快让政策红利惠及更广大的经营主体,有力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我先介绍这些。下面,我愿和我的同事们一起回答记者朋友们的提问。

答记者问

央视新闻中心记者:7月发布的《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提出,将设备更新的支持范围扩大到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请问,国家发展改革委主要有什么考虑?相关工作的进展如何?

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司长 刘德春:非常感谢您的提问。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坚持节约优先方针,深入推进节能降碳增效行动,推动节能降碳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是也要看到,各领域还存在大量老旧设备,节能降碳改造和设备更新的潜力依然巨大。将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范围扩大到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主要目的是推动一批用能设备更新升级,加快推广节能降碳先进技术,提高节能降碳能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聚焦工业、建筑、交通、能源等重点领域,大力支持锅炉、电机、汽轮机、变压器、换热器、泵、压缩机、照明等高耗能高排放设备更新改造。此外,将项目实施的节能效果作为筛选项目的重要标准,将设备改造后年节电量超过50万千瓦时,或年节能量超过150吨标准煤的项目纳入支持范围,以便惠及更多中小企业。

7月底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地方和有关中央企业积极申报用能设备更新项目。经过严格筛选把关,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的用能设备更新项目超过500个,项目总投资超过500亿元。初步测算,相关项目实施后,预计每年可形成节能量约300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00万吨,将对实施节能降碳行动形成有力支撑。

中国城市报记者: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两新”工作的重要领域之一,住房城乡建设部提早谋划、积极部署,3月底就印发《实施方案》。请问,目前工作进展及成效如何?下一步还有哪些安排?

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一级巡视员 邢海峰:非常感谢您的提问。住房城乡建设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深入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工作,印发《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和《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工作分类操作指南》,实施标准提升行动,强化部门沟通协助,积极争取资金支持,指导地方做好项目实施。

按照“两新”工作安排,截至目前,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污水处理、环卫设施设备更新及生命线工程配套设备更新等重点任务,已获得超长期国债资金支持。此外,各地自筹资金400多亿元投入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全国累计完成6400多座供水厂、污水处理厂、换热站、液化气充装站、垃圾处理站等设施相关设备更新;完成住宅老旧电梯、供排水设备、环卫设备、建筑施工设备、生命线工程等方面2100万套/件(计数包含整体设备中部件)设备更新;完成建筑节能改造2200万平方米。

下一步,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拓展资金渠道,加强工作指导,有序推进项目实施,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指导地方用足用好相关支持政策,持续跟踪问效。

上海证券报记者:我们了解到,我国工业领域设备存量规模大,意味着更新潜力大。请问工业领域设备更新的主要方向是什么?更新进展如何?

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副司长 张建华:非常感谢您的提问。工业既是各类设备的研发生产部门,也是大量先进设备主要的使用部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有利于扩大有效投资,有利于提升先进产能比重,可以说既利当前,又利长远。2023年,全国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约4.4万亿元,占全社会设备投资的70%以上,正如记者朋友刚才提到,工业领域设备存量规模大,更新空间大、潜力足。

工业和信息化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联合六部门印发《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以大规模设备更新为抓手,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坚持市场化推进、标准化引领、软硬件一体化更新,开展先进设备更新、数字化转型、绿色装备推广、本质安全水平提升四大行动,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我们编制了《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提出27个重点行业及软件、网络、绿色、安全4个领域的目标任务、标准依据、重点方向,供各地、各企业和金融机构开展设备更新工作时参考。

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工作启动以来,各地高度重视,积极行动,全国31个省份都召开了专门的部署会,研究细化本省实施方案,结合实际给予配套政策支持。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通过供需对接会、企业培训会等多种形式开展政策宣贯,指导帮助企业开展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比如,吉林开展中小企业“智改数转”专题辅导,湖北开展“制造翘楚”产业链供应链对接活动,山东举办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展洽会,打造“典型引路、供需衔接、服务赋能”的工作模式。

总体来看,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工作稳步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步伐加快。1-8月,全国工业设备投资增长11.1%,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0.6%,增速较2023年全年分别高2.4、5.9个百分点。二季度,全国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83.1%、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64.9%,较2023年底分别提高1.1和1.9个百分点。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抓好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各项任务落实,强化标准引领、加大政策支持、加强要素保障,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效。

经济日报记者:我们注意到,江苏早在今年3月就针对工业设备更新出台了贷款贴息政策,能否介绍一下具体情况,目前进展成效如何?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主任 沈剑荣:非常感谢您的提问。今年以来,江苏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决策部署,出台一揽子行动方案及配套举措,实施装备高端跃升、智改数转网联赋能、绿色低碳转型等重点行动,促进“产供销、上下游、政银企、线上下”联动。1-8月,全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5%、总量超过全国10%。

江苏是制造业大省,制造业规模占全国13%。针对省情实际、企业所需,我们在今年3月率先出台了制造业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设备更新项目贷款,由省级财政贴息1个点,设区市统筹再贴息1个点,共2个点。同时,获得中央财政贴息1.5个百分点的项目仍可享受省级贴息支持。随后,我们又围绕城市更新和建筑市政基础设施、环境基础设施、交通运输设备等领域,陆续出台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政策,全方位、多领域有效降低设备更新融资成本。

为做优做实贷款贴息工作,我们力促协同联动,通过政府贴息、银行让利,实现项目贷款利率从3.85%左右下降到1.5%左右。我们力推供需对接,聚焦“三年实施5.5万个‘智改数转网联’项目”、“每年推动6000个以上工业技改项目”等重点任务,编制设备更新需求、优质设备供给、项目融资需求3张清单,组织供需对接活动30余场、覆盖企业超3000家次。我们力求“免申直达”,贴息资金由财政预拨到银行,与放贷挂钩,企业直接按扣减后利率付息,无需申报垫资。目前,已达成282 个项目贷款合同,撬动近 750亿元银行贷款支持设备更新。

从成效来看,截至9月20日,全省累计完成更新工业领域设备21.9万台(套),更新住宅老旧电梯3000余部,更新供水、供热、供气管网2027公里,更新教育科研仪器19.3万台(套),1-8月江苏专用设备、纺织、金属制品、汽车等行业购置设备投资分别增加119.9%、69.5%、54.3%和36.4%。

当前,我们正根据实施情况,进一步推动重点行业领域能效、安全、技术诊断,充实项目储备库并滚动更新;进一步积极运用大数据等手段精准纾困解难,提升惠企实效;进一步做好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促进政策效应叠加,以设备更新赋能企业升级、产业焕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央广中国之声记者:民营企业机器设备保有量及更新需求巨大。浙江作为民营经济大省,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帮助和支持民营企业参与设备更新?

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章春华:非常感谢您的提问。浙江是民营经济的重要发祥地,去年,民营经济创造了浙江67.2%的生产总值、71.7%的税收、80.2%的进出口、87.5%的就业和96.9%的市场经营主体,是设备更新的主力军。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营企业的发展,今年国家出台“两新”政策以后,我们一直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要抓住政策机遇,不断加强对民营企业参与设备更新的支持力度。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加强政策宣贯,让民营企业快享政策红利。我们多次组织民营企业“两新”工作政企座谈会,开展万家企业专题问卷调研,深入了解和倾听民营企业参与设备更新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数字浙江”优势,率先上线省市“两新”政策集成专区,利用数字化平台加快政策直达。比如,我省温州市打造惠企“政策计算器”,企业扫码登录后就可自动匹配80余项设备更新奖补政策,实现惠企政策的精准直达。

二是加强政策供给,让民营企业乐于设备更新。我们先后印发了工信、石化、住建等10个设备更新领域的省级政策方案,部署推动相关领域设备更新工作。统筹省市县财政资金近300亿元支持设备更新,今年已完成1.1万余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年底前实现全覆盖。推动金融机构对企业设备更新项目简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创新运用融资租赁工具,助力中小微民营企业设备更新改造。

三是加强市场引导,让民营企业敢于设备更新。我们编制发布了高端装备供给、重点设备更新、企业融资需求3张清单,今年4月以来省市县三级先后组织436场“十链百场万企”对接活动,共超过4.3万家(次)企业参与,助力企业对接订单超过600亿元。比如,我们抓住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改造这一民生好政策,马上出台实施方案,将在今年年底前,更新改造老旧电梯10000台以上,并以此为契机加快推动电梯维护保养和更新改造市场培育,努力为电梯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总之,我们将坚定不移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更大力度支持民营企业参与设备更新,让民营企业可感可及、有感有得。

湖北广播电视台记者: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需要“软硬”两手抓,既要扩大设备更新需求,也要统筹推进“软建设”,加强项目监管,请问湖北在这方面有哪些创新性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

湖北省发展改革委主任 黎东辉:非常感谢您的提问。自国家部署“两新”工作以来,湖北省委、省政府对标国家要求,结合省情实际,既重视“硬投资”、更注重“软建设”,在全国创新开展投资项目绩效综合评价改革,促进设备更新领域项目加快建设,助推全省经济稳健回升、进中提质。1-8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8%,增速均居全国前列。

一是做实前期论证,提升项目成熟度。坚持省市县三级联动,建立覆盖项目前期、建设、结算、运营全生命周期模式,依据项目成熟程度,分别建立项目目录库、储备库、实施库。会同财政、工信、住建、交通等行业主管部门,做实“两新”项目投向、能评、环评以及资金来源等前期论证,推动项目质量和成熟度较往年显著提升。

二是加强过程管控,促进项目快见效。全面建立投资项目管理“单一窗口”,以竣工结算和财务决算为关键控制点,对项目审批、资金拨付、开工、竣工、验收、结算、决算等重要时间节点进行全程监控,实施“红黄绿”灯预警,将“两算”总体时间控制在1年内,推动尽快形成有效资产。创新建立“三率两量”投资项目调度机制,每月对设备更新类项目的开工率、纳统率、竣工率,以及项目建设的用电量、用水量精准调度,推动项目快开工、快建设。1-8月,全省八大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总投资2517亿元,同比增长22.2%,比全国高5.4个百分点。

三是完善配套政策,调动投资积极性。制定出台“工业设备更新10条”、财政贴息、提高生产性设备补助标准等配套政策,以有限的政府投资带动更多的社会投资。1-8月,全省工业投资增长15.3%,带动民间投资同比增长4.8%,比全国高5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比稳定在56%以上,其中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17.4%,有力夯实了投资增长后劲,增强了产业发展韧性。

新华社记者: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重点任务绝大多数都与民生和安全保障密切相关,特别是住宅老旧电梯更新,群众意愿强烈、社会关注度高。请问,有哪些惠民支持政策,目前进展如何?

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一级巡视员 邢海峰:非常感谢您的提问。近年来,我部坚持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持续提升住宅品质、改善居住条件,将住宅老旧电梯更新作为重点工作之一,着力通过“小切口”改善“大民生”。

落实国务院“两新”工作有关要求,我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在前期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出台操作指南等配套政策,进一步明确包括住宅电梯更新在内的设备更新改造工作流程、范围、内容、要求和标准等。根据《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将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改造纳入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范围,对投入使用时间长、配置水平低、运行故障率高、安全隐患突出、群众意愿强烈的住宅电梯,结合隐患排查或安全风险评估情况进行更新改造。2024年计划通过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各地对4万余台使用15年以上的住宅老旧电梯实施更新。

下一步,我部将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做好国债支持电梯更新改造项目的组织实施,着力消除电梯安全故障隐患,让人民群众安全乘梯、放心乘梯。

中新社记者:回收循环利用是“两新”行动的重要一环,请问,针对老旧设备回收再利用,湖北省有哪些具体做法?

湖北省发展改革委主任 黎东辉:非常感谢您的提问。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势必会带来废旧设备如何回收处理的问题,系统构建回收循环利用体系正是解决这类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两新”行动的关键环节。湖北依托省内龙头企业,以数字技术为手段,把握“换新”契机,带动“去旧”回收,促进供需有效对接,形成资源循环利用良性互动格局。

一是整合资源,构建公共回收平台。采取“互联网+回收+购新”的模式,整合商家、用户、回收企业、回收网点、销售网点资源,有效串联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打造覆盖全省的再生资源数字化公共服务回收平台。自今年6月平台上线以来,旧家电回收数量达到40.2万台,促进新家电销售47.9万台、销售额23.1亿元。

二是多方参与,贯通循环产业链条。平台已连接11家拆解企业、27家回收企业以及1954个回收网点,推动消费者、回收企业、回收网点以及回收再利用企业精准对接,打造了一个覆盖回收、溯源、价值评估、碳足迹、售后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完整生态链条。比如,对废旧家电实行“一机一码”,实现废旧家电从回收、储存、转运、分拣、拆解全过程溯源可控,大大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

三是龙头引领,打造重点产业集群。支持格林美、邦普、骆驼集团等省内龙头企业,抓住“两新”机遇,打造循环产业集群。宜昌邦普贯通“磷矿—原料—前驱体—正极材料—电池循环利用”全生命周期,建成全国最大的锂电池回收利用企业;骆驼集团建成“电池生产—销售—回收—再生”的循环经济链条,成为全国最大的铅酸电池回收利用企业。目前全省再生资源回收加工企业达到4728家,主要再生资源年利用量超过1200万吨,走出了一条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第一财经记者:为推动“两新”工作落地见效,国家层面出台了系列支持政策。请问工信部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支持政策主要有哪些?企业如何获得这些政策的支持?

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副司长 张建华:非常感谢您的提问。为推动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业和信息化部推动各相关部门制定了多方面的支持政策,拿出“真金白银”,引导支持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综合起来,主要有资金、金融、税收、标准四类。

资金支持方面,建立全国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库,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通过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力支持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加大向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倾斜,扩大政策惠及面。联合财政部开展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设立专门引导资金,聚焦支持重点企业、产业链、科技产业园区数字化转型,建设一批示范项目。

金融支持方面,配合中国人民银行实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工业领域第一批推荐项目已通过国家产融合作平台推送至21家金融机构,部分企业与金融机构已完成对接,协议贷款约1500亿元,对于专项再贷款项目,中央财政还将贴息1.5个百分点。目前,我们正在组织工业领域第二批项目推荐,进一步扩大企业覆盖面,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

税收支持方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关于节能节水、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专用设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企业所得税政策的公告》,对企业2024-2027年相关设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投入,按10%抵免企业当年应纳税额,各地工信部门正积极配合税务部门,做好政策落地实施。

标准引领方面,聚焦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梳理了71项国家标准纳入制修订计划。出台《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24年版)》,正抓紧制定《先进安全应急装备(推广)目录》,为企业设备购置提供参考。

此外,各地因地制宜,采用投资补助、贷款贴息、股权投资、融资租赁和担保补贴等多种方式支持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初步统计,广东、四川、山东等21个省份出台了设备更新补助政策,江苏、湖北、湖南等18个省份出台了贴息政策。总体上,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已形成分层分类、协同联动的支持政策体系。

我们鼓励工业企业抓住国家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的机会,按照《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开展先进设备更新、数字化转型、绿色装备推广、本质安全水平提升四大行动,做好项目储备,与各地工信主管部门积极对接,用好用足各项支持政策,加快生产设备更新改造,加快转型升级,提高先进产能比重,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浙江卫视记者:融资租赁是助力企业设备更新的重要政策工具,刚才浙江省也提到了相关内容,请问浙江省在这方面采取了哪些创新做法?

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章春华:非常感谢您的提问。浙江省高度重视融资租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制定印发了《运用融资租赁工具支持设备更新工作方案》,充分发挥融资租赁行业“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的特色优势,为企业设备更新提供灵活、便捷、低成本的金融支持。主要做法有三点:

一是创新数字平台。推动融资租赁企业分行业、分领域开发产融供需对接平台,归集融资租赁产品、企业设备需求、供应商名录等数据,运用人工智能算法,实现供需信息智能匹配。比如,我省宁波市上线首个综合服务平台“设备之家”APP,提供设备融资、新机采购、旧机直卖等一站式服务,已在全国范围内为3.5万家企业提供超43万台、总额303亿元的设备更新支持。

二是创新服务模式。引导融资租赁企业通过“选定一个行业、试点一家企业、推动一批项目”,分行业、分领域推动融资租赁服务设备更新。比如,推动融资租赁企业加强与产业链“链主”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发挥“链主”企业资信水平好、信用评级高等优势,由“链主”企业推荐并担保,面向产业链下游企业提供一揽子融资租赁服务,累计投放资金超1200亿元。

三是创新合作方式。推动“租银协同”,发挥融资租赁企业的渠道优势和银行的资金优势,降低融资成本,推出更多租贷联动的产品。推行“租租合作”,引导融资租赁企业优势互补,提供组团租赁、联合租赁等方案,不断增强特色化服务能力。推广“租投联动”,鼓励融资租赁企业与各类创投机构深度合作,提供集融资租赁、股权投资于一体的综合融资服务,更好满足企业设备更新的多元化融资需求。

总之,我们将积极发挥融资租赁行业优势,进一步运用融资租赁等金融工具,更大范围、更大力度助力设备更新。

新华日报记者:中小微企业量大面广,但也存在经营规模小,融资难、担保难等问题。请问,作为制造业大省,江苏在服务中小微企业设备更新方面,有何经验?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主任 沈剑荣:非常感谢您的提问。近年来,江苏省经济延续回升向好,这离不开“铺天盖地”的中小微企业。为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我们不断充实政策工具箱,除设备更新贷款贴息外,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下面我主要介绍3个政策。

为解决企业融资信用问题,我们出台“设备担”政策,就是为中小微企业购置或更新设备提供贷款担保,单户企业担保额度最高5000万元,年化担保费率不超过1%。省财政按照担保费的80%给予补贴。银行和担保机构自主审核确定支持对象及其设备购置更新改造项目,企业免申即享。补贴资金由财政部门对担保机构先预拨、后结算。省财政对承保担保机构的代偿损失给予20%的风险补偿。截至9月20日,已有143家企业提交了17.1亿元的“设备担”需求。

为解决融资难问题,我们出台“专精特新贷”政策,就是要服务全省1.2万家“专精特新”企业,这是江苏最具活力的创新群体。“专精特新贷”提供流动资金贷款和项目贷款两类支持,单户贷款额度最高3000万元。对于不良贷款,明确省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基金给予最高80%的风险补偿,消除银行后顾之忧。截至9月20日,已投放“专精特新贷” 112.6亿元,惠及1542家专精特新企业。同时,我们出台科技创新企业首贷贴息政策,就是要服务全省6.5万家科技型创新企业,这是江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省财政对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首次贷款,给予贷款金额年化 1% 的贴息,单户贷款额度最高2000万元。截至9月20日,已有684家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交首贷需求,总额35.34亿元,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规模占比93%。

当前,我们支持各市县积极组织“政银担企”对接活动,发挥贴息、担保、风险补偿等政策组合效应,更快响应中小微企业“短期、小额、急迫”的资金需求,推行“见贷即担”“见担速贷”,加力打好政策“组合拳”,为企业增信,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切实增强企业获得感。

《新型城镇化》杂志记者:国家发展改革委刚刚提到,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资金已经全部安排到项目。请问,下一步将如何做好项目实施,加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更好发挥资金效益?

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司长 刘德春:非常感谢您的提问,下一步将重点做好3方面工作。

第一个方面,强化制度刚性,全链条严格资金监管。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严格落实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两新”管理办法,会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压实各方责任,周密组织实施,推动各地区各有关单位严格资金监管,加快项目建设,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国债资金专款专用。对于发现存在挤占、挪用、截留国债资金等严重问题的,将及时进行通报、约谈,并依法依规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第二个方面,强化督促调度,全过程做好项目实施。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指导各地区各有关单位加强项目建设的各项要素保障,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用。同时,将依托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加强日常监测调度,适时组织开展实地督导,防止国债资金沉淀闲置,确保相关项目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第三个方面,强化项目储备,全方位做好后续谋划。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不是短期的经济刺激手段,而是固本培元的中长期举措。在做好今年已支持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各地区和有关中央单位,持续加强项目储备,及早谋划一批质量高、带动性强的好项目,确保实现资金要素跟着项目走,切实发挥国债资金支持效益,为我国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摄影:康书源

原标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 介绍设备更新行动进展成效和典型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