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双碳”工作开局良好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22-09-23 07:04:13
热度:41
国家发改委:“双碳”工作开局良好【讯】9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生态文明建设有关工作情况,通报“双碳”工作取得的积极成效。 &ldquo
【讯】9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生态文明建设有关工作情况,通报“双碳”工作取得的积极成效。
“过去十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贡献,也是共建清洁美丽地球的实际行动,国际社会有目共睹、有口皆碑。”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司长刘德春在发布会上表示。
刘德春表示,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我们将全面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加快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双碳”目标不会动摇,“双碳”工作开局良好
实现“双碳”目标,是中国向全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刘德春介绍说,近年来,我国建立了统筹协调机制,构建“1+N”政策体系。中央层面成立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国家发展改革委履行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强化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形成上下联动、各方协同的工作体系。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各有关部门制定了分领域分行业实施方案和支撑保障政策,各省(区、市)也都制定了本地区碳达峰实施方案,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已经建立。
同时,我国建立健全了相关政策机制。优化完善能耗双控制度,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启动全国碳市场。完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双碳”专业人才培养。在全社会深入推进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鼓励绿色消费。
发布会上,媒体提问表示,国际能源市场供需失衡加剧,部分欧洲国家重启煤电,中国“双碳”目标是否会有调整?
对此,刘德春说:“党中央的决心坚定不移。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部署要求,切实履行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底线思维,科学把握节奏,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
同时,他表示,绿色低碳转型绝非易事,必须立足客观实际、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的关系,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效明显,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
“十年来,我们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退出过剩钢铁产能1.5亿吨以上、取缔地条钢1.4亿吨。”
“我国新能源产业全球领先,为全球市场提供超过70%的光伏组件。2022年前8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397和386万辆,保有量达到1099万辆,约占全球一半左右。”
“2021年,我国清洁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5.5%,比2012年提升了11个百分点;煤炭消费占比下降至56%,比2012年下降了12.5个百分点;风光发电装机规模比2012年增长了12倍左右,新能源发电量首次超过1万亿千瓦时。”
在发布会上,刘德春接连抛出的数据,展现了我国近年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的“成绩单”。
除此之外,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能源资源约束仍然突出,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必由之路,要求树立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的资源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有关部门抓好节能领域各项重点任务,切实履行节能主管部门职责,推动我国节能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刘德春在发布会上表示。
刘德春表示,如今我国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废旧物资循环利用成效突出。例如,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建设,推动园区循环化改造,加强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努力实现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
“2021年,我国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56.8%,比2012年提高了近16个百分点。其中,2021年,煤矸石的综合利用率达到了72.1%、粉煤灰达到了71.4%、冶炼渣达到了62.7%、工业副产石膏达到了72.3%、农作物秸秆达到了86%以上。”刘德春说。
数据显示,与2012年相比,2021年我国重点电器电子产品年处理量增加了7300万台,规范处理率提高了44个百分点。2021年我国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纸等9类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达到3.85亿吨,是2012年的2倍以上。再生资源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材料,对国家资源安全的支撑保障作用逐步增强。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加强资源节约工作,积极构建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深化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会同有关方面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刘德春表示。
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稳步提高,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取得丰硕成果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4.02%,森林蓄积量达到194.93亿立方米,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0.32%,湿地保护率达到52.65%;自然保护地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比例达到18%。
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副司长张骅在发布会上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全面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深入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林区林场改革等重点改革任务,大力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取得了积极成效。
如今,我国很多山上的植被状况在逐步改善,黄土高原在渐渐变绿,库布齐沙漠、科尔沁沙地和浑善达克沙地在慢慢缩减,西南地区的石漠化面积和程度都有所减轻,很多河湖湿地的水质和水量都明显好转。
“综合评估森林、草原、湿地、荒漠、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状况,我们对当前全国生态保护和修复的阶段性评价是:‘生态恶化趋势基本得到遏制,自然生态系统总体稳定向好,服务功能逐步增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骨架基本构筑完成’。”张骅表示。
近期,国务院发布了2022年立法工作计划,制定出台《生态保护补偿条例》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今天的发布会上,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工作的相关情况,也是媒体记者们关注的热点之一。
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振兴司副司长王心同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制定出台《生态保护补偿条例》是巩固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成果的现实需要,是破解生态补偿领域难点堵点,提升法治化水平的迫切需要,也是制定出台条例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
“在现有政策和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将实践经验上升到国务院条例层面表达规范下来并予以提升,是稳定生态保护主体预期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王心同说。
谈及我国当下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王心同在表示,如今我国重点领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细化实化,区域间生态保护补偿的合作网络织密织牢,市场化生态保护补偿取得重大进展。
“经过十年的努力,我国生态保护补偿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丰硕成果,为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加强区域合作共治、促进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贡献了积极的力量。”王心同说。
-
《天津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发布!2022-09-15
-
黑龙江出台方案推进碳达峰十大行动2022-09-08
-
[服贸会]京能远景领金智汇(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祁一峰<br>自主研发Linking OS能碳管理平台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2022-09-04
-
《碳达峰与碳中和背景下山东电力行业低碳转型路径研究》发布2022-09-02
-
全国首个省级财政支持碳达峰碳中和意见出台2022-08-10
-
工业碳达峰有了“时间表”2022-08-05
-
焦化行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2022-08-04
-
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出台2022-08-02
-
解读《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2022-08-02
-
工信部 发改委 环境部联合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2022-08-01
-
上海如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来看时间表、路线图2022-08-01
-
上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2022-07-26
-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灵活性资源挖掘2022-07-20
-
重庆: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深入推进制造业高质量绿色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2022-07-18
-
《江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2022-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