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设备网

环卫市场再现碎片化招标!是地方垄断惹得“祸”吗?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22-04-30 10:00:39
热度:44

环卫市场再现碎片化招标!是地方垄断惹得“祸”吗?在环卫市场已经开始向物业城市迈进时,一些地方的碎片化招标依然浮现,背后有什么样的原因?是因为地方保护的原因吗?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

在环卫市场已经开始向物业城市迈进时,一些地方的碎片化招标依然浮现,背后有什么样的原因?是因为地方保护的原因吗?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这样的现象还会多吗?
  西安再现碎片化招标 两项目2.09亿共分15包
  近日,西安市碑林区、未央区两大亿级环卫项目先后开标。两项目共17个标包,最大包金额1929万元,最小标金额为704万元。除了东莞家宝园林和宁波宝成物业各中一标外,另15个标包分别被15家陕西省企业获得。具体如下表:

西安市碑林区环卫保洁服务外包项目结果

未央区道路保洁市场化外包项目预中标结果

  类似这样金额并不大,但项目被分成数包甚至十多包的情况并不少见,之前E20水网固废网和其他媒体都曾报道过一些,如:
  2020年,苏州环卫5亿标被分成18包,9千万保洁项目被分为6标招标;2021年,总预算金额约6亿元的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瞿溪街道环卫一体化项目,被分成11个包。成都市双流区项目,最高限价约1.69亿,共分为16个包,由17家企业一起中标;2022年,
  成都锦江区环卫保洁、环卫公厕、绿化和河道管护一体化服务项目,3年总服务费5.7亿,被拆分成6个标件,由6家公司分别中标。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瞿溪街道环卫一体化项目,总服务费6亿元,分为11标,由6家企业分别获得。
  在分包众多之外,这些项目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中标者多为本地企业。比如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项目,6家中标单位里,5家为温州企业,共包揽了11标。成都锦江区项目的6家公司也均为本地企业。而本次的西安项目,15家中标者中13家为本地企业。
  碎片化招标的是与非 不全是地方保护的问题
  环卫市场发展几十年,业务边界不断延伸,已经从最初的城市道路保洁演变到环卫一体化,再到现在的城市服务,或者物业城市,一些发达城市如深圳等地的项目总服务金额已经达到数亿、十多亿甚至几十亿,而且分别由一些龙头企业单独中标。
  碎片化招标引发质疑
  在这样的背景下,相比深圳项目,前述那种分包众多的招标也曾引发一些质疑:
  有行业专家曾在中国固废网发表专题文章《环卫行业的十大问题与出路》指出:把一个城市分割成很多作业区域,第一,使得各种设备处于产能相对过剩状态,作业不饱和率、车辆空驶率明显上升,增加了排放、拥堵了交通、增加了成本。第二,如果中标企业服务的标段,则意味着在一个城市要建立几个项目公司,组建几个管理团队,会让同属一个企业的车辆、设施因为分属不同项目公司不能共享、协同作业。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企业愿意去增加投资,加之环卫行业低利润的实际,企业也不敢去更新车辆设备、提升作业标准和质量。另外,环境是一个系统,各种固废污染物没有区域标识,把一个城市分割成很多市场,就没有人对这个城市的整个环境负责,或会上演“公用地悲剧”,严重地危害城市运营安全。
  在质疑者看来,在环卫一体化甚至城市服务化的趋势下,这样的项目分割似乎有些逆市场潮流,而很多地方企业中标,也让很多地方政府涉嫌地方保护。
  地方企业中标的其他原因
  几位曾从事环卫管理工作十多年的专业人士补充认为:地方政府如此招标,不光是地方保护的问题,应该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是招标背后或许存在一些腐败交易。这个熟悉国内招投标状况的从业者应该都熟悉;二是一些地方政府支付能力不足,项目投入不符合预期,外部更优秀的企业不愿参与,只能吸引一些本地企业竞标。这些本地企业相比全国性龙头实力一般,但好在更理解当地政府,双方也更好沟通、协调。也有一些企业先低价拿下项目后,后期再通过增项等方式变相提升价格。
  另一方面,市场化改革,就是为了提高作业效率,节省政府成本。而一些市场化项目是将更好操作、更赚钱的内容拿出来进行招标,而将不好做、不挣钱的项目留给政府所属企业。从控制整体收支的角度,政府或不愿意将所有项目都让市场化企业中标。
  事实上,所有地方应该也都希望培养出本地的优势企业。但当前,很多地方企业的实力的确不足以与已经全国化的大公司抗衡,作为地方政府,肯定也希望给它们留出一定的市场空间,为来来留出一些发展和提升的机会。同时环卫作为公共服务,有很强的的民生性质,很多当地政府或许也不希望让一个外地企业成为本地的唯一的环卫服务商,以免发生问题时不好控制与协调。
  以上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地方政府倾向于在招标时属意地方企业。
  综合服务大单是趋势 马太效应或将进一步加剧
  市场化的趋势,是环卫一体化,环卫+,甚至物业城市的发展,不可阻挡。一些发达城市的环卫项目招标也因此大单迭出,动辄数亿、十亿甚至几十亿,而且基本都是由一家龙头企业单独中标。
  尤其是在国家大力推动国内大市场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平衡市场化与环卫民生服务,以及政府支付能力的问题,如何规范管理和监督,消除政企关系中可能的腐败,都成为环卫市场,特别是各地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各地发展不均衡,以及现实的多样性,类似的碎片化招标依然会在一些地方长时间存在,但肯定会越来越少。
  未来,在环卫服务要求更加一体化、综合化,以及专业化、精细化的趋势下,在精细化作业管理,特别是实现高质量管理和价格均衡方面有优势的企业将会更受青睐。一些具有较好品牌影响力的全国性领先企业将成为市场的主流,马太效应进一步加剧。
  对于地方环卫企业来说,到底是借助当地关系和保护,在温室里享福一时,还是趁着环卫市场化的热潮,走向全国的星辰大海?如果是后者,如何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如何提升精细化和高质量管理能力,以及建立更具影响力的品牌,或许都是重大的考验,也是必须面对的考验。
  对于已经走向全国的市场化企业,如何在坚守自己的既定战略和市场原则的基础上,促进更多的环卫项目,特别是重大项目的获取,或将决定了其未来的市场地位。
  而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全国大市场进一步破局,以及市场化的推进,市场将日益规范,竞争也将更加激烈,领先企业的马太效应将逐步加强。西安项目几乎由物业公司包圆的现象,也反映了未来,物业跨界环卫企业,或将与领先的专业环卫企业,以及依托于以及依托环卫装备及水固领域企业拓展过来的环卫企业,成为市场中的主力军。
  原标题:环卫市场再现碎片化招标!是地方垄断惹得"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