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GF观点 | 保险公司绿色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借鉴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22-04-22 09:00:49
热度:47
IIGF观点 | 保险公司绿色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借鉴作为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器”,保险业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是损失补偿性,即以收取保费的方法
作为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器”,保险业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是损失补偿性,即以收取保费的方法来分摊损失,从而实现经济补偿或赔偿的目的;二是资金融通性,即将保险资金中闲置的部分重新投入到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发挥金融中介作用。三是防灾防损性,即帮助被保险人对潜在的损失风险进行预测、分析与评估,提出合理的事前预防方案和损失管理措施。“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保险业市场正在由高速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承保规模略有收缩,资产业务稳健发展,市场态势相对平稳。根据银保监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保险业累计实现原保费收入4.49万亿元,同比微降0.8%,自2012年以来首次呈现负增长。截至2021年末,我国保险业总资产达到24.89万亿元,同比增长6.82%,保险资金运用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趋势。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化体制改革的深化,未来我国保险市场深度将逐步上升,商业保险也将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双碳”目标之下,保险公司也需向着绿色发展的新方向。
一、我国保险公司的绿色实践进展
2021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其中明确提出要深化保险公司改革,提高商业保险保障能力。从保险公司视角来看,应对“双碳”目标下的新机遇和挑战,既要从负债端抓住产品创新的机遇,也有必要从资产端及自身运营端方面开展新实践。
(一)资产端:绿色投资金额持续上升
基于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与价值投资特征与绿色投资理念高度契合,近年来保险公司已积极利用自身在筹集资金方面的优势,逐步挖掘环保科技、新能源、绿色基础设施等绿色领域方面的投资机遇。2022年1月,中国保险业协会发布《2020中国保险业社会责任报告》,报告显示保险资金用于绿色投资的余额从2018年的3,954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5,615亿元,年均增长19.17%,向绿色投资领域的倾斜力度逐步加大,进一步提升对绿色产业、绿色技术的资金扶持。其涉及领域主要包括污染治理、环保节能、绿色交通、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及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等。
(二)负债端:绿色保险产品创新不断扩展
积极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丰富保险产品是保险公司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关键性实践。虽然我国尚未明确绿色保险的具体界定范畴,但围绕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方面的保险产品创新正在逐步拓展。根据中国保险业协会数据,2020年绿色保险保额达到18.3万亿元,同比增长 24.9%,赔付金额达到214亿元,同比增长11.6%,2018年至2020年保险业累计为全社会提供45.03万亿元保额的绿色保险保障,支付赔款533.77亿元。其中既有“新能源汽车保值保险”“绿色建筑质量性能保险”等以绿色标的风险为承保风险的绿色金融产品,也有“溢油环境污染责任险”“辐射污染责任险”等以环境风险为承保风险的绿色保险。
(三)运营端:多措并举转型低碳运营
办公电子化,节能设施改造,绿色采购等措施成为保险公司低碳运营的主要方式。在办公电子化方面,国寿集团推行无纸化办公,在拓展线上服务渠道的同时降低资源消耗,2021年个人长险无纸化投保率达到99.9%,各环节合计节约纸张3,557吨。在节能设施改造方面,太保集团积极推广和应用节能技术产品,在公共场所选取LED工具,淘汰不符合标准的水龙头和管道装置,安装红外线感应开关装置,建设节电节水型单位。在绿色采购方面,在平安集团为供应商提供ESG培训以提高其可持续表现,截至2021年底,已有64,583家供应商参与,覆盖率达到100%。
二、国外保险公司绿色实践典型做法
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盛行,国外保险业率先开展相关实践,各种绿色保险相关的多边合作倡议、原则和框架也纷纷建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倡议(UNEP FI)在2012年发起的《可持续保险原则》(UN PSI)以及可持续保险论坛(SIF)于2021年5月主导发布的《保险业气候相关风险监管的应用文件》。在“可持续保险”概念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将气候变化因素纳入承保和投资管理流程及日常战略决策,为国内保险公司绿色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路径。以安联集团为例,作为全球最大的保险和资产管理集团之一,现已实现业务、投资及自身运营多方位绿色转型。根据安联集团2020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截至2020年底,安联集团可持续投资组合额达到390亿欧元,可持续解决方案收入达到187,900万欧元。凭借在全球行业内的卓越表现,安联集团荣获2021年标普全球企业可持续发展金奖,在所有保险公司评级中属于前列。
(一)资产端:负面筛选高碳投资,主动管理被投企业
自2015年以来,安联集团已经淘汰了超过630万欧元的基于煤炭商业模式的投资,并计划到2040年全面淘汰煤炭相关项目投资。在具体推进方面,强化可持续投资标准设立、密切与被投企业管理成为推动可持续投资并提升可持续投资质量的重要方法。一是制定高排放敏感行业特定评估标准。安联保险根据国际公认标准和最佳实践为13个敏感商业领域制定了ESG指引,主要包括农牧渔林业、采矿业等环境影响较大的领域,以及动物试验、临床试验等与人权伦理密切相关的行业,帮助识别敏感业务领域的潜在关键交易从而进行详细的ESG风险筛查和评估流程。二是实施行业投资限制。安联保险引入针对以煤炭为主营业务的投资主体的负面筛选机制,除了排除投资于使用超过规定阈值的煤炭的公用事业和采矿公司之外,还将所有扩大基于煤炭能源产能的、或主要靠煤炭发电的能源公司排除在其合格投资范围之外。三是主动管理被投企业。安联保险积极影响被投企业,向被投资企业发放问卷调查,就ESG相关问题进行沟通,提供改进意见,持续监督其在可持续方面的进展。
(二)负债端:逐步淘汰高碳业务,发展可持续保险产品
自2018年起,安联集团不提供与燃煤建设或运营相关的独立保险,并计划到2020年完全剔除煤炭业务。在具体推进方面,煤炭逐步淘汰计划和可再生能源保险产品创新是主要路径。一是按照时间规划表严格执行煤炭产品剔除策略。安联集团在保险组合中逐步淘汰煤炭相关的产品,自2023年起拒绝为未能提出可靠煤炭过渡战略的公司提供保险产品,最迟在2040年将煤炭相关风险从财产保险组合中完全剔除。同时,可再生能源产品创新成为主要做法。具体而言,安联集团大力开发和升级光伏项目保险、风电指数保险、以及可再生能源设施安装和施工保险等一揽子可再生能源类保险产品,涵盖可再生能源项目从计划到退役全生命周期需求,基于在60多个国家为可再生能源承保的经验,提供标准化和定制化的保险产品,形成可持续解决方案。此外还将ESG筛查纳入承保流程。安联全球企业及特殊风险部(AGCS)将ESG筛查纳入其承保前台工具,通过专家评估发对投保项目的ESG风险进行深入评估,包括但不限于环境影响、侵犯人权行为以及健康和安全等。如果发现了严重的、系统性的和无法解决的ESG问题,该投保项目可能会被拒绝。
(三)运营端:逐步实现绿色用能,推动全供应链绿色发展
过去十年中,安联集团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下降了62%,并计划到2025年将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到2019年的30%。在用能管理方面,2020年,集团范围内可再生能源使用份额为57%,计划到2023年底将这一数字扩大到100%。在具体推进方面,运营端的低碳实践主要在于用能改善与供应链绿色管理。一是实施可再生能源完全替代。作为RE100倡议的签署者,安联集团通过投资建造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场、提高可再生能源在电力购买中的比例等措施,加速实现2023年前全球电力需求全部来自可再生能源的承诺。二是应用环境管理系统。安联集团的环境管理系统(EMS)提供了明确的衡量标准,支持环境数据的收集和评估,指导集团进行碳足迹的监测和管理,有助于提高其环境影响报告的透明度。三是设定供应商可持续准入标准。安联集团设定供应商可持续发展资质准入门槛,基于碳足迹数据等标准对供应商进行筛选,扩大订购目录以包含更多的提供环境友好型文具和产品的供应商。
三、“双碳”目标下保险公司绿色发展的实施建议
(一)资产端:制定绿色投资标准,将绿色评估纳入投资全流程
基于“双碳”政策及自身长期性投资特征,保险公司应积极布局绿色投资领域,建立完善的绿色投资评估体系并协助行业标准制定,将环境与气候风险融入自身投资风险管理体系,推动实体经济低碳转型。在制度层面,保险公司应当规定绿色投资原则,制定绿色投资标准并为高排行行业制定特殊的评估标准以减少高碳投资,对冲气候变化带来的转型风险。在实践层面,保险公司应加大绿色投资比重,在投资前对项目主体进行环境风险识别和评估,真正挖掘出有需求、有潜力的绿色企业,并积极参与投后管理,定期统计被投企业绿色发展指标,以引导其把握“双碳”目标带来的战略发展机遇,走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负债端:创新绿色保险产品,提升环境风险管理能力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保险公司应当顺应市场需求,加大绿色保险产品创新力度,同时立足科技发展趋势,提升保险公司承保全流程的环境风险管理能力。首先,保险公司可以通过积累的绿色保险数据信息精确发掘市场潜在需求,根据不同风险要素和担保主体针对性创新绿色保险产品并在产品定价时将环境成本纳入考量,在满足社会和企业绿色发展多样化需求的同时消除其外部性问题。其次,在“保险+科技”的发展趋势下,保险公司应当积极利用大数据技术和智能化手段开发环境风险评估模型,对承保项目进行实时风险监测和量化分析,进一步提升环境风险管理能力。
(三)运营端:完善绿色运营体系,实施供应商绿色管理
除了在业务端落实绿色发展战略,保险公司也应注意强化自身绿色运营体系建设,在数据中心减排、低碳办公、供应商绿色管理等领域多管齐下,降低自身及供应链碳排放强度,并进行定期环境信息披露。首先,保险公司应当通过科技赋能和环保宣传等手段降低数据中心及办公场所的用电消耗。一方面,通过创新数据中心减排技术,安装感应水龙头、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等节能减排设施等技术手段降低运营能耗;另一方面,通过推行无纸化办公,倡导废弃办公用品回收、随手关水关灯等环保理念来减少资源浪费。此外,保险公司还应聚焦供应商绿色管理,在供应商入选审核、合作通过、过程管理、追踪反馈等环节针对性加入可持续发展要求,推动供应商践行社会责任与义务。
总的来说,作为保险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公司应牢牢把握“双碳”机遇,借鉴国际保险公司典型绿色实践,从资产端、负债端、运营端三个方向全方位转型绿色可持续发展。同时,中央和各级政府及监管单位也应出台更多的配套支持和激励政策,引导保险公司在践行自身绿色发展战略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服务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作用。
原标题:IIGF观点 | 保险公司绿色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借鉴
一、我国保险公司的绿色实践进展
2021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其中明确提出要深化保险公司改革,提高商业保险保障能力。从保险公司视角来看,应对“双碳”目标下的新机遇和挑战,既要从负债端抓住产品创新的机遇,也有必要从资产端及自身运营端方面开展新实践。
(一)资产端:绿色投资金额持续上升
基于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与价值投资特征与绿色投资理念高度契合,近年来保险公司已积极利用自身在筹集资金方面的优势,逐步挖掘环保科技、新能源、绿色基础设施等绿色领域方面的投资机遇。2022年1月,中国保险业协会发布《2020中国保险业社会责任报告》,报告显示保险资金用于绿色投资的余额从2018年的3,954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5,615亿元,年均增长19.17%,向绿色投资领域的倾斜力度逐步加大,进一步提升对绿色产业、绿色技术的资金扶持。其涉及领域主要包括污染治理、环保节能、绿色交通、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及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等。
(二)负债端:绿色保险产品创新不断扩展
积极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丰富保险产品是保险公司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关键性实践。虽然我国尚未明确绿色保险的具体界定范畴,但围绕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方面的保险产品创新正在逐步拓展。根据中国保险业协会数据,2020年绿色保险保额达到18.3万亿元,同比增长 24.9%,赔付金额达到214亿元,同比增长11.6%,2018年至2020年保险业累计为全社会提供45.03万亿元保额的绿色保险保障,支付赔款533.77亿元。其中既有“新能源汽车保值保险”“绿色建筑质量性能保险”等以绿色标的风险为承保风险的绿色金融产品,也有“溢油环境污染责任险”“辐射污染责任险”等以环境风险为承保风险的绿色保险。
(三)运营端:多措并举转型低碳运营
办公电子化,节能设施改造,绿色采购等措施成为保险公司低碳运营的主要方式。在办公电子化方面,国寿集团推行无纸化办公,在拓展线上服务渠道的同时降低资源消耗,2021年个人长险无纸化投保率达到99.9%,各环节合计节约纸张3,557吨。在节能设施改造方面,太保集团积极推广和应用节能技术产品,在公共场所选取LED工具,淘汰不符合标准的水龙头和管道装置,安装红外线感应开关装置,建设节电节水型单位。在绿色采购方面,在平安集团为供应商提供ESG培训以提高其可持续表现,截至2021年底,已有64,583家供应商参与,覆盖率达到100%。
二、国外保险公司绿色实践典型做法
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盛行,国外保险业率先开展相关实践,各种绿色保险相关的多边合作倡议、原则和框架也纷纷建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倡议(UNEP FI)在2012年发起的《可持续保险原则》(UN PSI)以及可持续保险论坛(SIF)于2021年5月主导发布的《保险业气候相关风险监管的应用文件》。在“可持续保险”概念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将气候变化因素纳入承保和投资管理流程及日常战略决策,为国内保险公司绿色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路径。以安联集团为例,作为全球最大的保险和资产管理集团之一,现已实现业务、投资及自身运营多方位绿色转型。根据安联集团2020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截至2020年底,安联集团可持续投资组合额达到390亿欧元,可持续解决方案收入达到187,900万欧元。凭借在全球行业内的卓越表现,安联集团荣获2021年标普全球企业可持续发展金奖,在所有保险公司评级中属于前列。
(一)资产端:负面筛选高碳投资,主动管理被投企业
自2015年以来,安联集团已经淘汰了超过630万欧元的基于煤炭商业模式的投资,并计划到2040年全面淘汰煤炭相关项目投资。在具体推进方面,强化可持续投资标准设立、密切与被投企业管理成为推动可持续投资并提升可持续投资质量的重要方法。一是制定高排放敏感行业特定评估标准。安联保险根据国际公认标准和最佳实践为13个敏感商业领域制定了ESG指引,主要包括农牧渔林业、采矿业等环境影响较大的领域,以及动物试验、临床试验等与人权伦理密切相关的行业,帮助识别敏感业务领域的潜在关键交易从而进行详细的ESG风险筛查和评估流程。二是实施行业投资限制。安联保险引入针对以煤炭为主营业务的投资主体的负面筛选机制,除了排除投资于使用超过规定阈值的煤炭的公用事业和采矿公司之外,还将所有扩大基于煤炭能源产能的、或主要靠煤炭发电的能源公司排除在其合格投资范围之外。三是主动管理被投企业。安联保险积极影响被投企业,向被投资企业发放问卷调查,就ESG相关问题进行沟通,提供改进意见,持续监督其在可持续方面的进展。
(二)负债端:逐步淘汰高碳业务,发展可持续保险产品
自2018年起,安联集团不提供与燃煤建设或运营相关的独立保险,并计划到2020年完全剔除煤炭业务。在具体推进方面,煤炭逐步淘汰计划和可再生能源保险产品创新是主要路径。一是按照时间规划表严格执行煤炭产品剔除策略。安联集团在保险组合中逐步淘汰煤炭相关的产品,自2023年起拒绝为未能提出可靠煤炭过渡战略的公司提供保险产品,最迟在2040年将煤炭相关风险从财产保险组合中完全剔除。同时,可再生能源产品创新成为主要做法。具体而言,安联集团大力开发和升级光伏项目保险、风电指数保险、以及可再生能源设施安装和施工保险等一揽子可再生能源类保险产品,涵盖可再生能源项目从计划到退役全生命周期需求,基于在60多个国家为可再生能源承保的经验,提供标准化和定制化的保险产品,形成可持续解决方案。此外还将ESG筛查纳入承保流程。安联全球企业及特殊风险部(AGCS)将ESG筛查纳入其承保前台工具,通过专家评估发对投保项目的ESG风险进行深入评估,包括但不限于环境影响、侵犯人权行为以及健康和安全等。如果发现了严重的、系统性的和无法解决的ESG问题,该投保项目可能会被拒绝。
(三)运营端:逐步实现绿色用能,推动全供应链绿色发展
过去十年中,安联集团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下降了62%,并计划到2025年将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到2019年的30%。在用能管理方面,2020年,集团范围内可再生能源使用份额为57%,计划到2023年底将这一数字扩大到100%。在具体推进方面,运营端的低碳实践主要在于用能改善与供应链绿色管理。一是实施可再生能源完全替代。作为RE100倡议的签署者,安联集团通过投资建造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场、提高可再生能源在电力购买中的比例等措施,加速实现2023年前全球电力需求全部来自可再生能源的承诺。二是应用环境管理系统。安联集团的环境管理系统(EMS)提供了明确的衡量标准,支持环境数据的收集和评估,指导集团进行碳足迹的监测和管理,有助于提高其环境影响报告的透明度。三是设定供应商可持续准入标准。安联集团设定供应商可持续发展资质准入门槛,基于碳足迹数据等标准对供应商进行筛选,扩大订购目录以包含更多的提供环境友好型文具和产品的供应商。
三、“双碳”目标下保险公司绿色发展的实施建议
(一)资产端:制定绿色投资标准,将绿色评估纳入投资全流程
基于“双碳”政策及自身长期性投资特征,保险公司应积极布局绿色投资领域,建立完善的绿色投资评估体系并协助行业标准制定,将环境与气候风险融入自身投资风险管理体系,推动实体经济低碳转型。在制度层面,保险公司应当规定绿色投资原则,制定绿色投资标准并为高排行行业制定特殊的评估标准以减少高碳投资,对冲气候变化带来的转型风险。在实践层面,保险公司应加大绿色投资比重,在投资前对项目主体进行环境风险识别和评估,真正挖掘出有需求、有潜力的绿色企业,并积极参与投后管理,定期统计被投企业绿色发展指标,以引导其把握“双碳”目标带来的战略发展机遇,走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负债端:创新绿色保险产品,提升环境风险管理能力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保险公司应当顺应市场需求,加大绿色保险产品创新力度,同时立足科技发展趋势,提升保险公司承保全流程的环境风险管理能力。首先,保险公司可以通过积累的绿色保险数据信息精确发掘市场潜在需求,根据不同风险要素和担保主体针对性创新绿色保险产品并在产品定价时将环境成本纳入考量,在满足社会和企业绿色发展多样化需求的同时消除其外部性问题。其次,在“保险+科技”的发展趋势下,保险公司应当积极利用大数据技术和智能化手段开发环境风险评估模型,对承保项目进行实时风险监测和量化分析,进一步提升环境风险管理能力。
(三)运营端:完善绿色运营体系,实施供应商绿色管理
除了在业务端落实绿色发展战略,保险公司也应注意强化自身绿色运营体系建设,在数据中心减排、低碳办公、供应商绿色管理等领域多管齐下,降低自身及供应链碳排放强度,并进行定期环境信息披露。首先,保险公司应当通过科技赋能和环保宣传等手段降低数据中心及办公场所的用电消耗。一方面,通过创新数据中心减排技术,安装感应水龙头、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等节能减排设施等技术手段降低运营能耗;另一方面,通过推行无纸化办公,倡导废弃办公用品回收、随手关水关灯等环保理念来减少资源浪费。此外,保险公司还应聚焦供应商绿色管理,在供应商入选审核、合作通过、过程管理、追踪反馈等环节针对性加入可持续发展要求,推动供应商践行社会责任与义务。
总的来说,作为保险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公司应牢牢把握“双碳”机遇,借鉴国际保险公司典型绿色实践,从资产端、负债端、运营端三个方向全方位转型绿色可持续发展。同时,中央和各级政府及监管单位也应出台更多的配套支持和激励政策,引导保险公司在践行自身绿色发展战略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服务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作用。
原标题:IIGF观点 | 保险公司绿色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借鉴
-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做好2022年本市纳入全国碳市场管理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相关工作的通知2022-04-16
-
培育壮大可再生能源产业,《国家能源局2022年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和对口支援工作要点》印发!2022-04-12
-
青岛市温室气体减排和大气污染治理协同控制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2022-04-07
-
专家解读|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 有序推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2022-03-24
-
《关于做好2022年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管理相关重点工作的通知》印发2022-03-16
-
解读 | 关于做好2022年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管理相关重点工作的通知2022-03-16
-
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超过14.4%!北京发布“十四五”时期重大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22-03-08
-
国家能源局召开2月份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形势分析会,要求积极推动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2022-03-03
-
首个温室气体监测指南上线!推动碳减排,第一步是抓牢数据质量!2022-02-25
-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调整本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指南相关排放因子数值的通知2022-02-22
-
IIGF观点 | 探讨煤炭在我国能源转型中的作用及出路2022-02-12
-
技术热点 | 温室气体监测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2022-01-20
-
国家能源局:支持煤炭、油气企业建设光伏,多角度促进新能源加速发展2022-01-12
-
关于公布2021年第二十四批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项目清单的公告2022-01-05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关于2021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拨付情况的公告202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