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设备网

浙江杭州:“制度、治理、智慧”三元有机融合 奋力跑出生态文明建设加速度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22-03-03 10:02:05
热度:53

浙江杭州:“制度、治理、智慧”三元有机融合 奋力跑出生态文明建设加速度近年来,杭州奋力书写美丽中国样本建设的生动实践,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近年来,杭州奋力书写美丽中国样本建设的生动实践,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较早建成“国家生态市”;接续发力,已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县(市)5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11个。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的助推作用彰显,“制度、治理、智慧”三元实现有机融合,“生态文明之都”这张金名片的含金量不断提升,跑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杭州加速度。
  系统谋划,多维保障,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新探索。  注重顶层设计
  杭州通过构建点面结合、多层次共筑的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体系,推动六大领域指标逐一落实。为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落地落实,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的美丽杭州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市生态办、治水办、大气办、土固办并实体化办公,建立落实通报、督查、考核等工作机制,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领导;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市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党政领导实绩考核、市综合考评,每年召开全市推进大会,举办市管领导专题培训,每月通报环境质量和重点工作进展,推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落实。
  注重整体谋划
  将美丽杭州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全面落实《美丽杭州建设实施纲要(2013-2020年)》,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评估认为,“杭州在协调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综合引领、示范标杆作用”。制定《新时代美丽杭州建设实施纲要(2020-2035年)》和《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完成《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21-2025年)》《杭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细化年度任务书、路线图和时间表,定期调度抓好贯彻落实。
  突出法治保障
  开展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建设的探索实践,制定首部生态“特区”保护法规—《杭州市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条例》,全力保护好千岛湖一湖秀水。制定《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杭州市钱塘江综合保护与发展条例》《杭州市大气污染防治规定》等地方性法规,推出《美丽河道评价标准》,制定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锅炉大气污染物、扬尘等严于国家的地方标准;出台“无废城市”建设、机动车清洁化等政策。
  精准施策,统筹保护,取得生态环境治理的新成效。  丰富的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实践带来了最直接的效果—生态环境质量等硬指标数据持续向好。2016-2021年,杭州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细颗粒物PM2.5浓度由48.8微克/立方米改善至28微克/立方米,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从71%提升至87.9%;市控以上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由85.1%上升到100%;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保持100%。
  全力推进“五气共治”“五水共治”“五废共治”
  发布实施“控尘十条”,安装在线监测设备2100余套,加强扬尘污染治理。关停杭钢半山基地、半山电厂等燃煤发电机和富阳全国白板纸生产基地,共减少燃煤450万吨/年;出台国三柴油车淘汰补助和区域禁行政策,已淘汰84.2%,约9万余辆;完成960家重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整治,削减约4.5万吨/年。高标准完成千岛湖临湖地带综合保护。实施西湖西溪湿地一体化提升工程。实施“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累计完成79个工业集聚区、139个镇街、2882生活小区创建。采用全埋或半埋模式建成临平净水厂和七格污水厂四期,地上建成旅游综合体,变“邻避”为“邻利”。完成58个重点污染地块约5500亩土壤修复。建成3个工业固废处置中心、4个飞灰处置项目和9座污泥处置设施。九峰垃圾焚烧项目成为破解“邻避效应”的典范在全国推广,2020年底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持续加强自然生态本底保护
  合力推进“湿地水城·大美杭州”建设,深化西湖西溪一体化保护,全市143.25平方公里湿地得到有效保护。西溪湿地生态保护被提名奖项——拉姆萨尔湿地保护奖。森林覆盖率保持在66%以上,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高位。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加强重要生态赋能区保护、重要产业发展区绿色低碳转型和产城融合、生态宜居的新城区建设。过去五年,杭州完成生态保护修复项目380个,完成土地整治与修复约26平方公里。持续推进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2个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及其他自然保护地的保护工作。淳安、建德两县(市)成为国家级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区。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监督检查专项行动。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丰富,杭州参加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和线上成果展览,4个案例成功入选“生物多样性全球100+典型案例”,保护经验引起广泛关注。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全域推进,长效保护机制有效落实。黑脸琵鹭、中华秋沙鸭、海南鳽、中华水韭、野生莼菜等珍稀濒危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频频出现,清凉峰华南梅花鹿由建区前80头左右增长到目前200多头,是多年来杭州原生态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的验证。
  统筹加快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建设
  深化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金字招牌,健全了特别生态功能区保护管理法规体系,形成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与发展的“千岛湖模式”。推出保护任务和政策措施“两张清单”,制定农业、林业、生活、工业4个污染防治计划,五年内投入20亿元、实施30个重点项目,全力加强千岛湖保护。积极推进淳安“两山银行”建设试点,淳安2020年度GEP为2600多亿元,位列全省36个试点县、市(区)第一。建成全省首个生态环保检察官办公室——千岛湖生态环保检察官办公室。
  数智赋能,创新驱动,实现生态环境保护能力新提升。  多维度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为杭州这样的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地区提供了突破创新和先行先试的机遇,在持续的实践中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贡献杭州智慧。
  全力推进数字化改革
  杭州立足“大生态”、聚焦“大保护”,打造“生态智卫”大场景。场景按照“一张图”理念,汇聚生态环境系统内外数据83.8TB,切口“保护”、“服务”、“督查”,建成空气卫士、秀水卫士、生态卫士、环保智管服、督查在线等应用场景,已处置预警问题10023个、输出服务52575家次、智能引导查处犯罪案件7起。“生态智卫”场景被评为浙江省数字化改革优秀应用,并作为“杭州代表”在浙江省数字化改革成果展中展出,督察在线、环保智管服2个应用场景被列为“一地创新、全省共享”项目,空气污染预警及应对数字孪生系统纳入浙江省试点。
  推动改革创新试点
  推进杭州市企业总量减排与排污许可联动和产业园区“规划环评+项目环评”联动2项国家改革试点。实施“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92个改革区域内累计共有1592个项目实施环评降级,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负担,提高了办理时效。实施新上牌重型柴油车车载排放诊断系统(OBD)联网监管和合格免检;建立实施在用机动车检验与维修(I/M)制度;在省内率先划定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禁行区并从118平方公里扩大至828平方公里;2021年实施小客车10年环保免检政策,受到企业和群众好评。
  下一步,杭州将继续加速生态文明建设,高水平推进美丽中国样本建设,以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为抓手促进环境质量更好、自然生态更美、绿色发展更优、人民群众更满意,助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绘好新时代富春山居图,让“西湖繁星闪烁,西溪白鹭纷飞,钱塘碧波荡漾,千岛烟波浩渺,江南净土丰饶”成为新时代美丽杭州的生动写照。
  原标题:生态文明示范创建 | “制度、治理、智慧”三元有机融合 奋力跑出生态文明建设杭州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