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设备网

安徽环保产业在中部崛起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21-12-16 21:02:55
热度:46

安徽环保产业在中部崛起安徽环保产业发展促进会近日发布《安徽省环保产业发展状况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十三五”期间,安徽省环保产业在中部地区迅速崛起。

安徽环保产业发展促进会近日发布《安徽省环保产业发展状况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十三五”期间,安徽省环保产业在中部地区迅速崛起。2020年,安徽省节能环保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864户,产值超2000亿元,占全省GDP比重约5%。其中,全省现有近2000家环保企业,从业人员10万人,截至2021年9月,安徽拥有环保上市企业13家。安徽环保产业界的环境监测仪器中光谱、色谱仪器制造,大气污染治理中除尘脱硫脱硝等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及装备,污水处理工艺及装备制造能力,水处理药剂制造,环境监测仪器制造,污泥处置装备工艺,汽车尾气净化装置等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迎来四大战略机遇期

《报告》指出,2020年,列入安徽省环保产业发展促进会有效调查样本的535家环保企业实现营业收入约324.15亿元,营业利润总额约26.11亿元,高于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平均值(6.08%)。其中,年营业收入在10亿元以上的企业4家,1亿元-10亿元的企业41家,2000万元-1亿元的企业104家,2000万元以下的企业386家。营业收入过亿元的企业数量占比为8.41%,2000万元以下的企业数量占比高达91.59%。2020年,有276家企业与2019年安徽省环保产业调查为相同样本,相比2019年,上述企业的营业收入增长了5.43%。

从细分领域来看,与2019年相比,水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土壤与地下水修复及环境监测领域企业的年营业收入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从营业收入来看,土壤与地下水修复领域増长幅度最大,2020年土壤与地下水修复领域营业收入为2.31亿元,同比增长了64.24%,其次是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环境监测、水污染防治和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同比増长了27.79%、12.86%、7.51%和3.62%。

安徽省环保产业发展促进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安徽企业迎来四大战略机遇期。首先,今年是我国“十四五”开局之年,环境治理依然任重道远,决定了在未来一段时间环保产业依然大有可为。其次,安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省内企业走出去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创新平台和投融资平台。其三,安徽省确定由安徽省生态环境厅主抓环保产业后,正积极编制出台引领发展方向的产业规划,拟定产业扶持激励政策,继续扶持一批本土各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引导安徽环保产业可持续稳健发展。其四,安徽打造“三地一区”(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改革开放新高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绿色发展是主基调。

对标苏浙沪仍存短板

在政策机遇加持下,2021年是安徽环保产业整体持续向上、景气度全面提升的一年。不过,对标苏浙沪,安徽省环保产业依然存在不少短板。

《报告》指出,一方面,产业起步迟、时间短,环保产业要素资源整合力度不足,经过几十年发展,至今没有形成有特色有竞争力的产业链。全省环保企业七成以上为小微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很难有效占领本地市场。另一方面,产业集聚不够,龙头企业数量在长三角地区省份中较少,特别是环保产业集成度低,企业规模小、散、弱,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依然存在。以合肥为例,合肥市环境规上企业近147户,年产值5亿元以上企业不到20户,年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屈指可数。产业竞争力亟待提升。

同时,《报告》还指出,产业创新不足,成果转化较难,缺乏高效的科研成果转化平台,科研院所与企业间的需求沟通和技术合作渠道不畅。本次调查发现,安徽环保企业创新研发支出、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数、主导专利申报获批量等创新指标均远远低于苏浙沪同量级企业。企业协同创新参与度相对较低,同时在以企业为主体的基础创新体系上,大量的原创性技术成果除了国外引进,只有少数形成于本地科研机构。

对此,《报告》认为,应从如下两个方面改进:

一是构建产业要素整合市场,打造国家级产业交易中心。建议着力推动集聚区内产业链关联企业协同发展,深化分工合作,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发挥集聚效应,带动形成整体竞争优势。建立完善体现节能环保产业特点的科技创新成果评价和产业化项目筛选机制,加强优质项目孵化,鼓励以股权投资基金等方式加强财政资金投入引导。同时,全省应尽快构建环境权益交易与要素整合孵化市场,将产业界与科研院所高校最新科研(包括委托、定向研发等)成果通过统一的平台发布,及时寻找合作方促进成果转化。同时要素平台收集企业排污权、碳排放权、用能权、用水权交易信息,接入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力争打造成国家级生态产业交易中心。

二是精细化服务,增强市场主体创新动能。针对全省节能环保产业创新体系尚不完善,成果转化渠道不畅,省内缺少创新平台服务支撑等现状,全力推进节能环保领域国家、省市级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产业创新载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