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设备网

《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新闻发布会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21-12-09 11:02:00
热度:41

《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新闻发布会【讯】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定于12月8日上午10点,在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举行《北京市“十四五&rd

【讯】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定于12月8日上午10点,在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举行《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新闻发布会,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委、市水务局、市园林绿化局领导将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以下为部分文字实录:

田伟: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各位出席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生态环境总体改善,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建设美丽中国的第一个五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和生态环境保护新要求,系统谋划好"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意义重大。近日,北京市政府将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为了做好相关政策解读工作,今天我们邀请到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来现余先生,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二级巡视员李涛先生,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刘贤姝女士,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吴世江先生,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高大伟先生,北京市水务局水保生态处处长刘大根先生,对《规划》进行发布和解读,并回答各位记者朋友关心的问题。下面首先请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刘贤姝副局长介绍《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整体情况。

刘贤姝: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

按照安排,我简要介绍《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

"十三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本市和区域的协同减排下,在广大市民的支持和参与下,全市PM2.5年平均浓度首次进入"30+",五年降幅超过50%,8个区率先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占市域面积约80%;地表水水质持续改善,国控断面劣V类水体清零,142条黑臭水体全面消除;土壤环境状况保持良好,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十三五"生态环境规划目标全面提前超额完成,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是这五年北京最大的变化之一,北京大气污染防治经验被联合国环境署纳入实践案例。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北京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关键时期,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意义重大。

《规划》突出3个特点,促进城市环境治理"新进步"

《规划》分三大部分、共八章,第一章是成效回顾和形势分析,第二章是规划原则和规划目标等,第三至八章是六方面具体措施。《规划》突出了三方面特点:

一是系统观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整体性推进,强化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注重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治理,深化本地和区域协同共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二是目标导向。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全面承接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国家生态环保各项规划提出的生态环境目标和任务,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在重点区域、重要领域、关键指标上力争实现新突破。

三是问题导向。着眼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差距和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重点、难点,聚焦市民反映集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和治理能力不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规划》聚焦5个维度 擘画北京绿色低碳"新蓝图"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了2035年远景目标以及2025年主要目标。

2035年的远景目标为,生态环境根本好转,优质生态产品供给更加充足,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成为社会广泛自觉,碳排放率先达峰后持续下降,碳中和实现明显进展,天蓝、水清、森林环绕的生态城市基本建成。

2025年的主要目标从发展更低碳、空气更清新、水体更清洁、土壤更安全、生态更宜居5个维度,共设置了16项规划目标指标,包括PM2.5年均浓度下降到35微克/立方米左右、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消除劣V类水体,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稳步提升,以及碳排放强度、优良天数比率、地表水国控断面达到或好于Ⅲ类比例等。

《规划》围绕6大方面 部署生态环保领域"新任务"

"十四五"规划围绕6大方面,设置了主要任务。

一是突出国家战略,碳中和迈出坚实步伐。加快构建减污降碳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的制度机制,全面推进能源、产业、交通、建筑等领域低碳转型。强化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深化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加快构建法治化、市场化、精细化的低碳治理体系,大力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鼓励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率先引领推进碳减排、碳中和。

二是突出人民关切,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深化"一微克"行动,以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为重点,聚焦机动车、生产生活、扬尘等领域,实施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专项行动,推动核心区超低排放区建设,巩固改善空气质量。抓好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水统筹",科学精准开展水环境治理,消除劣Ⅴ类水体,逐步恢复河湖水系的水生态功能,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聚焦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等领域,按照"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分类管理、风险管控"的原则,保障土壤环境安全。

三是突出系统保护,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力保护生态空间,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提升生态环境品质,加强山区生态保育,拓展平原区绿地空间,推进生态治理与修复。开展生态文明系列示范创建,鼓励各区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路径。强化生态监测监管体系建设,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编制并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四是突出底线思维,强化环境风险有效防控。提高危险废物收处能力,加强固体废物资源循环利用;强化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完善环境风险管理体系,提高环境应急处置能力,坚守环境风险防控底线。

五是突出区域协同,推进京津冀绿色协同发展。以绿色办奥为契机,以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两翼"绿色共建为牵引,深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加强空气重污染应急联动,开展秋冬季治理攻坚;强化水生态环境联保联治,加强潮白河、永定河、大清河等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推动绿色生态屏障联建,打造绿色环京生态带。

六是突出多元共治,建设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健全领导责任体系、企业责任体系、全民行动体系,深化环境治理监测监管和法规标准政策体系建设,加强生态环境领域国际交流合作。

"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我们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力抓好规划落实,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北京。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首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谢谢大家。

田伟:

谢谢刘贤姝副局长的介绍。下面请各位媒体记者们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自己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请问刘贤姝副局长,刚才提到"十四五"时期,我们想了解在深化京津冀生态环境联防联治方面将会采取哪些具体措施?谢谢。

刘贤姝:

感谢您的提问。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的国家战略,生态环境保护率先突破是重要的三大突破领域之一。"十三五"以来,三地持续深化合作,生态环境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我们实现了区域生态环境的同步大幅改善。"十四五"时期,我们重点从五大方面来促进区域的生态环境的协同共治。

一是深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规划》提出要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这也是需要通过加强区域重污染应急联动,联合全力开展秋冬季的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开展重点行业的绩效分级和差异化管理,健全移动源的共同监管机制,共同努力致力于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二是强化水生态环境的联保联治。以潮白河和永定河流域为重点,特别是要加强密云水库的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推进官厅水库整个流域的污染治理。

三是推动绿色生态屏障的联保联建,区域合作共同扩大区域的绿色生态空间,打造绿色环京生态带,继续推进张承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

四是区域的生态环境制度建设需要继续深化,特别是进一步深化区域执法联动的机制,把执法联动机制向基层下沉,共同打击跨区域的环境违法行为。

五是加快推进"两翼"的绿色共治共建。一方面构建大尺度的绿色生态空间,推进可再生能源应用,把城市副中心打造为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另一方面实施大清河流域水污染联合综合治理,有效保障白洋淀上游水质,协同保护河北雄安新区的生态环境。

谢谢!

香港文汇报记者:

北京市在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方面都有哪些成就?"十四五"期间会推出哪些新举措呢?谢谢。

李涛:

谢谢你的提问。推进产业绿色低碳创新发展,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市积极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十三五"期间,我市深入推动一般制造业疏解整治促提升,腾笼换鸟,大力发展高精尖产业,产业绿色低碳创新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具体表现为:

产业发展空间进一步优化。"十三五"时期,全市累计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2154家,为优化提升首都功能、全面推进留白增绿、发展高精尖产业腾出了更多空间。产业发展能级实现新跃升。2020年高精尖产业实现增加值9885.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7.4%,较2018年提高2.3个百分点。产业绿色发展迈出坚实步伐。2020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水耗分别较2015年下降22.7%、35.2%。"十三五"期间,累计推动64家企业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11家企业获得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单位、9家企业入选国家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名单、56种产品入选国家级绿色产品,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入选国家级绿色园区。

"十四五"时期,我们将坚持创新引领、绿色发展,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能效水平先进、污染和碳排放低的高精尖产业,积极培育形成两个国际引领支柱产业、四个特色优势的"北京智造"产业、四个创新链接的"北京服务"产业以及一批未来前沿产业, 构建"2441"高精尖产业体系。到"十四五"末,绿色发展水平更加显著,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水耗保持全国先进水平,较2020年再下降5%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挥发性有机物年排放强度持续降低。

一是动态推进一般制造业疏解提质。保持疏解一般制造业和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战略定力,建立疏解提质动态管理机制,以标准约束为抓手,推动先进制造业持续向高端智能绿色方向演进。

二是推动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以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速实现碳中和为目标,以智慧能源为方向,以氢能全链条创新为突破,推进新能源技术装备产业化,打造绿色智慧能源产业集群。鼓励新能源智能汽车、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绿色技术创新,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咨询和智能化技术服务新业态,进一步提升氢能、智能电网和先进储能、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服务、智慧化节能环保综合服务等产业发展水平。力争2025年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实现营业收入5500亿元。

三是加快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持续组织开展能效限额、用水定额、清洁生产标准对标工作,鼓励企业对标先进,提质增效。修订工业污染行业、生产工艺调整退出及设备淘汰目录,明确负面清单。加快建设绿色制造体系,鼓励企业积极创建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绿色产品等绿色制造示范,大力推行工业产品绿色设计,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加大高精尖产业发展资金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实施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提升,促进企业、园区积极节能降碳。开展试点示范,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和园区率先探索碳中和实现路径。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积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提升制造业高端智能绿色发展水平,推动减量约束下的产业高质量发展,为首都生态环境保护做出积极贡献。谢谢大家!

《中国日报》记者:

请问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吴世江,《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提到,努力构建绿色低碳交通体系,请介绍一下北京交通在"十四五"期间的重点举措?谢谢。

吴世江:

感谢您对北京交通的关心和提问。交通行业是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在"十三五"时期北京交通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慢行优先、公交优先、绿色优先"的工作方针,积极推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通过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改善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环境,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等低碳措施,城市交通、碳排放的年均增速从"十二五"时期的6%,下降到了"十三五"时期的4%。在"十四五"时期,我们将从优化出行结构、优化运输结构、优化车辆能源结构等三个方面着力,确保北京交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一是优化出行结构,持续推动公众出行的低碳化。构建便利互通、多网融合的公共交通体系,加密重点功能区轨道交通线网,到2025年预计新增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里程300公里,北京市轨道交通(市郊铁路》的运营总里程将达到1600公里。推进轨道交通既有线网的优化提升,通过"扩编组、增换乘、出支线、加复线"等一系列的措施,来提升既有轨道交通的运输效率,优化地面公交线网,缩短公交站和地铁站的换乘距离。进一步扩大地铁站出入口设置共享单车的电子围栏,优化停放秩序,建设连续、安全、便捷可达、舒适健康、环境友好的步行和自行车网络体系。在市郊铁路和远端地铁站增建小汽车驻车换乘的停车场。继续实施绿色出行碳普惠行动,通过碳交易平台激励公众绿色出行意愿。到2025年,中心城区的绿色出行比例力争提升到76.5%。

二是优化运输结构,积极推进货物运输的公转铁。坚持"宜公则公、宜铁则铁、绿色优先"的原则,通过抓重点、优市场、提运能三大策略,提升大宗建材物资的绿色运输规模,提升商品车、钢材和生产性煤炭的绿色运输比重。提升快递电网的绿色运输规模,加强公路超限超载的治理和惩处力度,持续提升全市货物到发的绿色运输比例。三是优化车辆能源结构,大力推动机动车辆的油转电,在"十四五"时期继续在公交、出租、道路的客货运的行业加大新能源车的应用,每年新增和更新的公交和出租车辆均为新能源车。我们积极配合经信、生态环保和城市管理等部门研究制定全市新能源车的推广应用方案,进一步完善新能源车的通行便利、运营服务和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的鼓励支持政策,重点是引导和鼓励存量的老旧燃油车淘汰更新为新能源汽车,推动本市机动车能源和排放结构的双优化。在"十四五"期间,北京交通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持续优化"三个结构",有效控制交通领域能源消耗、碳排放和污染物的排放,努力构建更加绿色、清洁、低碳的城市交通体系。

最后感谢大家对北京交通长期的支持和关心。谢谢大家。

《北京青年报》记者:

请问发改委的领导,能源是污染防治工作和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领域,"十四五"期间能源领域将采取哪些行动巩固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谢谢。

来现余: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就像你问题中所说的,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是有效解决污染问题的源头措施,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推动绿色北京建设的必然要求。

"十三五"时期,本市大气环境质量实现持续好转,其中能源领域作出关键贡献。这里用两个词和大家简要总结一下。一是最突出、一是最直接。能源结构的优化对减排效果是最突出的。"十三五"期间全市大力推动能源结构调整,特别是压减燃煤,全市煤炭消费量从2015年的1165万吨,压减到2020年的135万吨。煤炭消费量占全市能源消费比重由2015年的13.1%下降到2020年的1.5%,全市优质能源比重由86.9%提高到98.5%,处于全国省级地区的的领先水平。根据专业机构分析,近20多年来,压煤的措施对大气当中二氧化硫减排量贡献率占到八成以上,对于PM2.5直接减排量的贡献占五成以上。所以说作用是最突出的。第二个词就是"最直接",主要是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对大气质量改善的贡献最直接。少用能,从源头上直接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本市连续14年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目标任务,2020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到0.21吨标准煤/万元,保持了全国省级地区最好水平。

"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新阶段。我们将坚持"更加高效、更加绿色、更有韧性"推动能源发展,从源头减污降碳,为支撑本市生态环境改善从量变到质变,力争为碳中和作出新贡献。我想把刚才说到的三个词再跟大家解释一下,更加高效、更加绿色、更加韧性。

第一,在更加高效方面,坚持效率优先导向,多措并举节能降碳。一是深挖重点领域的节能潜力。结合城市更新,推进城镇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力争基本完成全市2020年以前建成的需要改造的城镇老旧小区的改造任务。完成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三千万平米,实施公交系统节能计划,提升轨道交通系统牵引能效。加强数据中心精细化用能管理,加快推动老旧数据中心的升级改造,低效数据关心关闭退出。发挥标准引领和倒逼作用,对标国际先进能效水平,制定修订一批重点行业和设备的节能标准。二是发挥科技和市场引领作用,加快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加强绿色技术产品推广和示范应用,探索开展用能权交易、大力推广合同能源管理,严格执行国家电价改革政策,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三是动员全社会节能,严格责任落实强化对各区、重点行业、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目标责任考核,落实国家能耗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改革要求,增强总量弹性管理。开展节能宣传,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带头采取更加严格、更精细化的节能管理措施,引导消费者购买高效节能产品,促进全社会节能意识进一步提升。

前一段时间,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下,市发改委会同市委宣传部、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北京市进一步强化节能实施方案》,也就是"节能10条","节能10条"发布两个月以来效果已逐步显现,全社会在"10条"的引领、倡导下,在节能方面已进一步行动起来。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充分发挥表率作用,采取了严控建筑外观照明、严格执行公共建筑室内温度控制标准等措施。节能服务通过"进企业、进公共建筑、进社区"已累计开展165场活动,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官"开展在线培训,目前已培训1100多人。另外,本市26家提供第三方数据服务的数据服务中心安装了在线能耗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数据中心的用电情况。另外,我们还对57家石化、水泥、数据中心、商场超市等领域的重点用能单位进行现场节能检查。各项措施在密集展开,效果在逐步显现。

第二,在更加绿色方面,按照"减煤、稳气、少油、强电、增绿"的思路,分类有序推动能源转型发展。一是进一步压减燃煤用量。"十三五"期间经过大力压减后,全市煤炭消费量还有100多万吨,还有进一步控制的空间,主要是进一步提升农村供热清洁化水平,全市煤炭消费量控制在100万吨以内,非紧急情况下尽量不再使用燃煤。二是提升燃气高效精细利用水平,分类有序推进非居民瓶装液化石油气替代。前一段时间核心区的非居民的石油液化气罐的替代工作基本完成,下一步将向全市进一步推动。天然气的消费量控制在200亿立方米左右。三是大力推进车辆的油换电,基本完成全市燃油供热锅炉的清洁改造。就是电动汽车的发展,以及还有一部分剩余的燃油锅炉进行清洁化改造。四是逐步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加强应急备用和调峰电源建设,形成千万千瓦级应急备用和调峰能力。五是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加强光伏发电在一些适宜场所和空间的应用,包括城镇农村新建居住建筑、城市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程,地铁公交场站等交通设施有空间的地方、有利用条件的地方加大光伏开发利用。再就是扩大浅层地源热泵的应用,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供热面积。加快推进京外新能源基地和绿电通道建设,到2025年外调绿电的电力力争达到300亿千瓦时,再加上本地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力争"十四五"末全市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4.4%左右。

第三,在更有韧性方面,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始终牢记能源安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坚守首都能源安全底线。适应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要求,打造数字化智慧能源系统,推进能源新技术与智慧城市融合发展,推动建设城市虚拟电厂,提高电力需求侧的响应能力。推动全市的供热系统的智能化改造,通过智能化能力提升,提高能源系统运行的灵活性和效率。加快输电通道的建设,进一步提高输电能力。全市的供电可靠率达到99.996%,提高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建成多元多向的天然气供应体系,提升天然气应急储备能力和安全运行能力。总体上从保障能力提升、智慧化程度提高来综合提升全市能源系统的韧性。

总体就介绍这些,谢谢。

田伟:

提问环节就到这里,感谢各位发布人出席今天的发布会,向大家介绍解读《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同时感谢各位媒体记者长期以来对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支持、关注和报道。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