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设备网

不朽的《林区三唱》 森林文化的瑰宝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19-09-18 23:33:38
热度:80

不朽的《林区三唱》 森林文化的瑰宝小兴安岭是红松的故乡,也是诗的家园。著名诗人郭小川在这里一咏三叹,写下了不朽的《祝酒歌》、《青松歌》、《大风雪歌》,称之为《林区三唱》,开启了大森

小兴安岭是红松的故乡,也是诗的家园。著名诗人郭小川在这里一咏三叹,写下了不朽的《祝酒歌》、《青松歌》、《大风雪歌》,称之为《林区三唱》,开启了大森林诗歌的先河,也铸就了大森林诗歌的高峰。

《林区三唱》讴歌了小兴安岭的胜景和林业工人的豪迈,成为郭小川诗歌创作中最有影响力的作品。《林区三唱》在国内家喻户晓,几乎人人皆可吟其一二佳句。为何《林区三唱》能在艺术表现力和审美效应上获得如此大的成就?我们应向郭小川学习什么?

金子般的真情

艺术源于生活,尽管诗歌更偏重形象思维表现,但若离开生活诉诸诗人在情志上的感性体验,作品一样会成为无水之源、无本之木。

1962年12月,郭小川到黑龙江省伊春林区采风。正值数九隆冬的伊春,冰天雪地,一派银装素裹。在刚开发不久的新青林业局,诗人访林场、下工段、看伐木、瞧装车。他登上林场的楞垛,走进林业工人居住的工棚,兴高采烈,流连忘返。当晚,他就住进了山场的工棚子。当工人们知道他是从北京来的大诗人时,就把自己从家里带来的炒咸菜、鸡蛋酱、白酒拿出来,摆了满满一床铺,非要和他聚餐喝酒,这使郭小川大为感动。诗人和大家一样,高高举起粗瓷大碗,一齐撞碗喝酒。这样,你碰一下,我撞一下,一碗一碗喝下去,诗人的思绪奔涌起伏,由碰杯想到了三伏天下雨的惊雷,想到了八大锤大闹朱仙镇,于是诗人情不自禁地吟诵出“三伏天下雨哟,雷对雷;朱仙镇交战哟,锤对锤;今儿晚上哟,咱们杯对杯!”这就是《祝酒歌》的开头。接下来,诗人又想到白日里那轰轰烈烈的劳动场面,想到勤劳、勇敢的工人们冲天的劳动干劲,想到了大森林里白雪皑皑、无比壮观的万千景象,联系眼下工人们实实在在的喝酒场面,又吟诵到“山中的老虎呀,美在背;树上的百灵呀,美在嘴;咱们林区的工人啊,美在内……”酒越喝越多,话越唠越长,情越来越浓,祝酒的诗也越吟越精彩:“且饮酒,莫停杯;三杯酒,三杯欢喜泪;五杯酒,豪情胜似长江水!”诗人把他对林区的情,对工人的爱,都融入他的诗中,激情满怀地抒发着,吟唱着……

回到北京后,林区许多感人肺腑的场面仍历历在目。于是,郭小川继续写道,“人在山里,木材走遍东西南北;身在林中,志在千山万水”……诗人的诗绪闸门打开,一发而不可收。写罢《祝酒歌》,又创作出了《青松歌》、《大风雪歌》。

如果没有这样的亲身体验,再有才华的诗人也不可能仅靠想象的依托,比赋情怀,打造出如此浪漫华美的诗篇。可以说,真实的写作背景,零距离的深入挖掘,才使得这些诗作获得了金子一样的真情。

历代许多名家都曾撰文,强调文学、特别是诗歌的抒情特征。《文心雕龙·物色第四十六》云:“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白居易也指出诗以真情实感打动人的心灵,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郭小川的诗歌不但有真情,且其情志是呈燃烧状态的。郭小川属于李白那种兴之所至,倚马可待的才华型诗人。他的《林区三唱》有烈火一样的激情,感染了一代代读者的心灵,成为“森林诗”创作的时代里程碑。

宝石般的语言架构

然而,作品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文本吸引我们的眼球,显然是不成立的。

我们读他的《林区三唱》,能充分领会到郭小川的现代格律诗创作的丰富多彩和艺术表现力的宽广与强烈。先读《祝酒歌》:

三伏天下雨哟,雷对雷;朱仙镇交战哟,锤对锤;今儿晚上哟,咱们杯对杯!

舒心的酒,千杯不醉;知心的话,万言不赘;今儿晚上啊,咱这是瑞雪丰年祝捷的会!

1、2联结构对称,或起兴,或铺叙;第3联点出正题,显示出结构上的分合变化。前后两节之间,在总的句法篇章结构上是完全对称的,无论视觉还是听觉感受都有一种和谐之美。

从上面的举例分析中可以看出:郭小川创造的现代格律诗,既没有古典格律诗中篇章句法的严格规定和平仄粘对的声律苟求,也无须恪守闻一多“新格律诗”理论中关于“建筑美”和“音尺”(顿与字数)的规定。它遵循汉语诗歌“对称美”的要求和自然的有规律的变化与押韵,运用对偶、排比和反复咏唱这样的结构手法来营造诗歌章句结构上的对称性和变化的规律性。受传统诗歌辞赋在章句结构上“两两对称”的感染和启发,郭小川着意从现代诗歌的章句结构上下工夫,同时接受了闻一多、徐志摩、何其芳的现代格律诗理论主张中关于诗句节奏与押韵的要求,创作出来的现代格律诗既对称、和谐、格律鲜明,又灵活自如、变化无穷,将现代格律诗发挥到一种奇妙无比、娴熟自如的境界。

郭小川诗歌的语言运用具有独创性。他在吸收古典诗词、民歌和群众口头语言营养的基础上,把哲理与形象,抒情与叙事、描绘结合起来,把明朗与含蓄、粗犷与细腻统一起来,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语言风格。特别是在运用那些富丽、有表现力、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上,诗人的成绩在当代诗人中是首屈一指的。他在《祝酒歌》中写道,雪花呀,恰似繁星从天坠;桦树林呀,犹如古代兵将守边陲。好兵将啊,白旗、白甲、白头盔……这些采自群众口语的新鲜比喻,把林海雪原写得那么生机勃勃,富有生活气息和感染力,读之令人心旷神怡,如临其境。

太阳般闪光的思想

读郭小川的《林区三唱》,有如泛舟于闪光的河流,无时不惊异它的丰富多彩,视野宽广、思想深邃、激情澎湃、瑰丽丰厚、情真意切。他不是英雄业绩的一般歌者,更不是社会生活的旁观者,而是个爱其所爱,憎其所憎,以强烈的革命责任感参与时代前进的战斗者。他以毫无虚饰的心灵剖白,使他的诗歌如知心话般跟读者的思想情感产生共鸣。

诗人有最大权力运用想象,把人和事物,更加强烈,集中地展示出来。我以为郭小川的诗歌艺术性最高、令我感触最深的便是《祝酒歌》。这是政治抒情诗的典范,它以真挚的感情,高度凝练又不失改变的语言,彻底颠覆了我对政治抒情诗的理解。郭小川在这首诗中用绚丽丰富的想象,民歌式新鲜天真的语言,精巧运用比兴的手段,畅快地抒发情感,给人以崭新明丽的感觉。这首诗能突破政治抒情诗的艺术限定,是由于诗人以热烈真实的情感取代了机械生疏的宣传,以明显奇异的比喻和生动鲜活的口语庖代了干瘦惨白的说教。这些特点在郭小川之前的诗歌中也有表达,但都不如这首诗体现得完满而彻底。

延续经典 繁荣森林诗

郭小川的《林区三唱》对大森林诗歌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带动了森林诗的创作。《林区三唱》发表后,沙鸥、严辰、满锐、潘青等大家都以红松为题抒怀,在伊春也逐步形成了森林诗的创作队伍,各个时期都有代表性的诗人和作品。郭小川一直以来都是伊春文人的偶像,他那种强烈的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情怀,火热豪迈的激情,独特鲜明的诗风,美丽晓畅的语言,谦虚诚恳的采风态度,都值得我们学习。

他生活在特定的年代,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紧跟形势,总是积极响应和配合党的工作。从其日记所述看,这种响应与配合并非应景行为,而是发自内心的。郭小川对中国古代诗歌经典的继承与发展,对民歌的大量吸收与借鉴,对外来新诗的学习与创新,是他诗歌的精神来源。1977年,作家孙犁在《忆郭小川》一诗中如此评价:“你从不会口出狂言,欺世盗名,你的诗都用自己的铁锤,在自己的铁砧上锤炼而成。”“‘铁锤’与‘铁砧’两个意象是对郭小川锤炼自己诗词的很好隐喻。”郭小川对诗歌的精益求精,是一个诗人出于对诗本身的敬畏。而守住艺术良知并在形式上不断探索,无疑是郭小川能够超越时代的动力和表现。所以著名诗人贺敬之评价他的诗,不仅属于昨天,也属于今天和明天。

如今重读《林区三唱》,感悟和继承老一辈诗人的优良传统,对增加自身的学养,丰富我们的诗歌创作大有裨益。因为在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提高自身的认知和表达能力,自觉为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服务,是我们这些林区作者们唯一的出路和不懈的追求。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