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回收量持续增长【组图】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21-08-31 13:04:22
热度:52
2021年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回收量持续增长【组图】行业主要上市企业:目前国内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启迪环境(000826)、格林美(002340)、贵研铂
行业主要上市企业:目前国内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启迪环境(000826)、格林美(002340)、贵研铂业(600459)、豫光金铅(600531)、赣锋锂业(002460)、齐合天地(00976.HK)
废钢铁为主要回收资源
2019年,我国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约10万家,回收行业从业人员约1500万人。截至2019年,我国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轮胎、废纸、废弃电气电子产品、报废机动车、废旧纺织品、废玻璃、废电池十大品种的回收总量约3.54亿吨,同比增长10.2%。 2019年,在回收的再生资源中,废钢铁的回收量为24097万吨,占总回收量的比重达到67.98%,为我国的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品种;回收量排在第二位的是废纸,为5244万吨,占比为14.79%;废塑料回收量排在第三位,为1890万吨,占比5.33%。 报废机动车回收额大幅增长
2019年,我国十大品种再生资源回收总额为9003.8亿元,同比增长3.7%。2020年十大品种再生资源回收总额约为10420亿元。 2019年报废机动车、废钢铁、废旧纺织品、废轮胎、废玻璃等品种的回收额均有所增长,其中报废机动车回收额增幅较高,同比增长22.8%。 回收利用率有待提升
2019年,196个大、中城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达13.8亿吨,综合利用量8.5亿吨,占利用处置及贮存总量的55.9%;工业危废产生量达4498.9万吨,综合利用量2491.8万吨,占利用处置及贮存总量的47.2%。总体来看,我国固体废物利用率还有待提升。 原标题:2021年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回收量持续增长【组图】
废钢铁为主要回收资源
2019年,我国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约10万家,回收行业从业人员约1500万人。截至2019年,我国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轮胎、废纸、废弃电气电子产品、报废机动车、废旧纺织品、废玻璃、废电池十大品种的回收总量约3.54亿吨,同比增长10.2%。 2019年,在回收的再生资源中,废钢铁的回收量为24097万吨,占总回收量的比重达到67.98%,为我国的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品种;回收量排在第二位的是废纸,为5244万吨,占比为14.79%;废塑料回收量排在第三位,为1890万吨,占比5.33%。 报废机动车回收额大幅增长
2019年,我国十大品种再生资源回收总额为9003.8亿元,同比增长3.7%。2020年十大品种再生资源回收总额约为10420亿元。 2019年报废机动车、废钢铁、废旧纺织品、废轮胎、废玻璃等品种的回收额均有所增长,其中报废机动车回收额增幅较高,同比增长22.8%。 回收利用率有待提升
2019年,196个大、中城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达13.8亿吨,综合利用量8.5亿吨,占利用处置及贮存总量的55.9%;工业危废产生量达4498.9万吨,综合利用量2491.8万吨,占利用处置及贮存总量的47.2%。总体来看,我国固体废物利用率还有待提升。 原标题:2021年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回收量持续增长【组图】
-
商务部发布《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2020)》2021-08-16
-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2020)》(重点+全文)2021-08-16
-
商务部:2019年我国回收再生资源约3.54亿吨,价值9千多亿元2021-08-05
-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改革建议2021-07-11
-
国家发改委答记者问:发展循环经济 提高再生资源利用水平空间巨大2021-07-07
-
零碳图景下,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将孕育近3万亿元市场2021-07-05
-
中国供销合作社:推进农村再生资源回收与环卫清运“两网融合”2021-06-21
-
河北省:鼓励建立再生资源交易中心;2025年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全覆盖!2021-06-09
-
山东再生资源回收总量增长13.67% 固废处置行动力升级2021-06-08
-
行业深度!一文了解2021年中国再生资源行业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2021-06-02
-
“十四五”生活垃圾分类进入关键期 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迎利好 全产业链布局固废处置企业更有竞争力2021-05-28
-
黄圣彪:我国再生资源利用技术发展回顾2021-05-14
-
又连中两单!深能环保中标垃圾焚烧及再生资源利用项目2021-05-08
-
全文发布|长春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2021-05-04
-
《长春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解读来了!5月1日施行!2021-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