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碳中和方案的落地之路 今年四川碳市场CCER交易量增近5倍
一个碳中和方案的落地之路 今年四川碳市场CCER交易量增近5倍8月20日上午,成都高新区天泰路120号,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交易大厅内,一块巨大的电子屏幕不断滚动翻新,来自20多个省
8月20日上午,成都高新区天泰路120号,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交易大厅内,一块巨大的电子屏幕不断滚动翻新,来自20多个省(区、市)超过50个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项目正在挂牌交易,类型覆盖风电、水电、光伏发电等。
“碳”从何来?怎么交易?个人又如何为“双碳”作贡献?我们开启了探寻之旅。
交易所工作人员黄杉介绍,这里的“碳”指的是碳排放额度——企业在政府设定的碳排放配额下,通过技术更新等方式达到节能减排效果。若企业实际碳排放高于配额,则需到市场上购买与自身碳排放相等的配额;反之,则可在市场上出售富裕的配额,获得收益。
作为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一环,2016年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就成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非试点地区首家、全国第8家碳交易机构,标志着清洁能源大省四川正式跨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行列。交易所董事长何锦峰介绍,截至今年7月31日,四川碳市场CCER累计成交量按可比口径居西部第一、全国前列。特别是今年以来,四川碳市场CCER 交易量较去年同期增长483%,核证减排量交易市场的活力正不断释放增强。
个人如何参与碳中和?2019年6月,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上线了面向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点点”碳中和平台,只需将有关单位、有关活动和个人的相关行为参数输入到平台系统中,就能提供在线计算碳排放量、在线购买碳信用,并在交易所见证下在相应注册登记簿中完成集中注销(后台工作)、颁发电子荣誉证书、碳中和排行榜查询等服务。
在工作人员帮助下,记者在微信里打开小程序,进入“生活碳足迹”板块,选择交通工具“小轿车”,输入每天往返车程10公里,系统立即计算出产生的二氧化碳为3.16千克。随后,点击“我要碳中和”按钮,通过平台系统花费0.06元购买减排量,抵消了记者产生的碳排放,完成碳中和闭环。完成碳中和后,平台自动颁发了电子荣誉证书。
假如坐地铁,会排放多少二氧化碳?在“生活碳足迹”板块选择“地铁”作为交通工具,系统显示仅排放0.54千克二氧化碳,同样是10公里,开车出行碳排放是坐地铁的5.8倍左右。
花钱进行碳中和,就等于过上低碳生活了吗?何锦峰介绍,“点点”碳中和平台不鼓励用户花钱进行碳中和,而是希望用数据化方式帮助人们对照自身行为的碳排放量,建立低碳意识,拥抱低碳生活。
碳中和正逐步延伸到餐饮、商超、酒店等场景。截至2020年底,“点点”碳中和平台累计注销 CCER1950余吨,相当于22万余辆家用轿车停驶一天。
这个夏天,数字人民币与低碳生活间,还产生了一场奇妙的“化学反应”。7月3日,“绿色出行低碳一夏”数字人民币公共交通试点测试活动,为成都市民带来一次集体减碳机会——10万名中签市民使用数字人民币乘地铁、坐公交,共节能减碳10336吨。
截至今年7月31日,全省累计实施社会活动碳中和98场(次),参与人数8621人次,抵消温室气体排放4828.91吨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100万人乘地铁出行90.1公里或100万人乘出租车出行76.4公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行业画像
四川将建碳中和创新服务平台
“到2022年,四川将建成碳中和创新服务平台,实施一批国际性、全国性大型活动碳中和示范项目。”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川省积极有序推广和规范碳中和方案》日前正式出台,明确四川将分阶段、有步骤推动各类社会活动实施碳中和。
根据《方案》,到2025年,四川将初步构建起对接国际标准、符合国家要求、具有四川特色的碳中和政策标准体系和支撑服务体系,大型活动碳中和有序推行,低碳为荣的社会新风尚广泛弘扬。
“《方案》更聚焦机构和个人社会活动,实现方式更为灵活,比如植树造林、购买碳信用等。”在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与对外合作处处长陈尧看来,碳中和需要每个人、每家机构的参与和推动,“举个例子,我们要想让西岭雪山上的雪不消融,就必须扩大碳中和实施范围。”
为此,四川鼓励各类实施主体在赛事、会议、论坛、展览、旅游、生产、运营等各类活动中,实施活动碳中和或部分抵消温室气体排放;利用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空间碳汇优势,探索依托大型活动在岷山—邛崃山自然保护轴和黄河源、川西、大巴山、乌蒙山、龙泉山五大自然保护屏障建设碳中和(竹)林、草原、湿地示范项目,并在国际、国家和区域碳信用体系下开发碳减排量用于大型活动碳中和。
四川还将探索建立碳中和“绿名单”和违规“黑名单”激励约束机制,推动服务平台与“天府信用通”平台互联互通,让碳中和更好落地落实。
专家短评
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工程师向柳:
优先节能降碳推动社会活动碳中和行稳致远
实现我国“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需采取有力度、系统性的绿色转型举措,组织、个人等社会层面的碳中和是践行绿色低碳理念、促进公众参与、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重要形式和机遇,也是推动行业、城市乃至区域整体碳中和的重要基础。
四川自然资源禀赋得天独厚,绿色能源、林草碳汇、农村沼气等领域碳信用开发潜力大、经验丰富、场景多样。《京都议定书》机制下,四川获得批准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数占全国的11%,居全国第一,并曾向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供给四川特色碳信用指标。农村沼气首次进入国际碳交易,落地我国与外企首个直接合作的林业碳汇项目。
碳中和愿景为四川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降碳注入新动能。近期,从社会活动碳中和推广方案发布到林草碳汇行动方案出台,从成都“碳惠天府”机制构建到泸州“绿芽积分”启动,从龙泉山“碳汇林”到“点点”碳中和平台,新机制新模式次第涌现,凸显四川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内生动力。
面对市场化降碳新事物,要客观、理性看待,坚持包容、审慎监管,加强引导和培育。一方面,突出规范发展,围绕社会活动碳中和全流程构建标准规范体系,鼓励减排优先、抵消补充,严防炒概念、玩标签,避免变形走样和舍本逐末。另一方面,注重协同融合,规避“单打独斗”和重复建设,推动基础设施共享和跨区域链接,打造统一的综合服务平台,广泛营造绿色低碳时代新风尚。
-
市场化碳中和目标实现的会计手段与实施2021-08-25
-
陕西将用1年时间完成碳排放评价试点工作 推动碳达峰碳中和2021-08-25
-
四川省委省政府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求2021-08-25
-
四川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动态2021-08-24
-
安徽:从讲政治的高度推进碳达峰碳中和2021-08-23
-
云南省科技厅关于申报2022年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专项(第一批)项目的通知2021-08-20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成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2021-08-20
-
“双碳”专题第11期 | 碳中和愿景下的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管控对策建议2021-08-20
-
项目合作|污水处理“短程”“碳中和”技术解决方案2021-08-20
-
从讲政治的高度推进碳达峰碳中和2021-08-20
-
“碳达峰”“碳中和”带来四大投资机会2021-08-19
-
国家发改委召开8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 回应碳中和、“两高”等问题2021-08-19
-
警惕“伪碳中和”2021-08-19
-
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研判及对中央企业的机遇与挑战2021-08-19
-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化工行业转型发展的机遇和挑战2021-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