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助推绿色产业发展 再生资源行业将迎新风口
“碳中和”助推绿色产业发展 再生资源行业将迎新风口近年来,绍兴市把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列入十大民生实事工作之一,积极稳步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通过与再生资源头部企业联运环境
近年来,绍兴市把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列入十大民生实事工作之一,积极稳步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通过与再生资源头部企业联运环境合作,利用“两网融合”创新型模式,实现了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两张网的高度融合,真正构建了一体化、全链条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其携手打造的“绍兴模式”,引起全国关注。
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研究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问题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会议强调,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如期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
那么,作为碳减排、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一环,再生资源行业将如何实现转型升级?
一、加强两网协同发展,实现应收尽收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委将“两网融合”发展作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工作重点。加强从回收集散、转运分拣、加工处理各环节统筹规划、协同发展。形成完善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提高再生资源回收效率。
2月2日,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推进垃圾分类回收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鼓励地方建立再生资源区域交易中心。
事实证明,两网融合是破解垃圾围城,实现低价值可回收物应收尽收最为有效的模式。例如在浙江绍兴,近年来,绍兴市把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列入十大民生实事工作之一,积极稳步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通过与再生资源头部企业联运环境合作,利用“两网融合”创新型模式,实现了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两张网的高度融合,真正构建了一体化、全链条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其携手打造的“绍兴模式”,引起全国关注。据统计, 2020年绍兴市城镇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93.71%,全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47.42%,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90.93%,垃圾总量实现负增长。
据悉,联运环境还是国内最早践行“两网融合”的企业。目前,联运环境在全国拥有27个再生资源分拣中心,智能回收网点9364个,人工回收网点197个,日均约可回收2100吨可回收物,为提升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水平,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二、推进标准化建设,促进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就可回收物而言,无论是低价值还是高价值,只要技术层面取得突破,原来不能使用的废弃物就会被赋予“二次生命”,原来低价值的也会向高价值转化。因此,加强对资源化的技术改进、设备升级和核心工艺攻关,提升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能力和产出效益。随着“碳中和”的逐步落实,通过先进的分拣设备和技术,逐步降低资源化利用成本,将进一步促进资源化的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三、拓展综合利用,增强盈利能力
如果长期依靠政府购买服务支撑低价值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显然不是长久之计,也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政府购买服务经费不会无休止地补贴企业经营,企业必须实现自我造血功能,才能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开展低价值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的基础上,“碳中和”将进一步推进可回收物的综合利用,既包括回收品类的综合化,也包括资源化利用方向的综合化,让一部分具有较高经济附加值的资源化利用产品弥补低价值可回收物的经营成本,并利用完整产业链的优势快速形成市场规模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借助“碳中和”的东风,将加速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作为业内人,我们在积极应对变化的同时,也要从自身做起,践行绿色环保理念,助力我国“碳中和”“碳达峰”早日实现。
-
热值比煤炭高50%,成本低265元/吨!碳中和背景下废旧轮胎衍生燃料将迎来风口2021-03-29
-
安徽将制定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2021-03-26
-
碳中和远景下钢铁行业如何变挑战为机遇?2021-03-26
-
生态环境部:“十四五”是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时期2021-03-25
-
山东钢铁行业首个“碳达峰”具体方案在日照启动2021-03-25
-
“十四五”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前瞻 围绕“碳达峰、碳中和2021-03-25
-
收藏!“十四五”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前瞻 围绕“碳达峰、碳中和”2021-03-25
-
山西首家“碳中和”研究院设立2021-03-25
-
黄润秋: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企业率先实现碳达峰2021-03-24
-
“两个替代”和中国能源互联网将对我国碳中和贡献度超80%2021-03-24
-
碳中和与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投资2021-03-23
-
“碳达峰”与“碳中和”对水泥行业的影响2021-03-23
-
《钢铁行业碳达峰及降碳行动方案》正在修订 提出初步目标和五大路径2021-03-23
-
黄润秋: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企业率先实现碳达峰(新华社)2021-03-23
-
江苏省内首单“碳中和”债券发行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