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餐厨垃圾的处置历史
上海餐厨垃圾的处置历史2000年之前,上海市对于餐厨垃圾最普遍的处置办法就是送肥下乡、泔脚喂猪,但这种方式不仅不卫生,而且影响市容市貌,甚至如因“泔脚”而患
2000年之前,上海市对于餐厨垃圾最普遍的处置办法就是送肥下乡、泔脚喂猪,但这种方式不仅不卫生,而且影响市容市貌,甚至如因“泔脚”而患病的猪被端上餐桌,还会影响到市民的健康,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因此,2001年,上海市政府在《上海市餐厨垃圾处置和管理试行办法》中,首次提出了“谁产生、谁负责”的处置原则,明确了餐厨垃圾产生单位要根据产生的种类和产生量承担处置责任,可以自行处置,也可以委托处置。到了2005年出台的45号令《上海市餐厨垃圾处置管理办法》中,更是明确规定了食品加工单位、饮食经营单位、单位食堂等餐厨垃圾产生单位(含个体工商户),应当承担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置的义务。从此之后,本市餐厨垃圾处置管理一直沿用“谁产生、谁负责”的处置原则。而在餐厨垃圾末端处置管理上,近几年,上海市不断探索,稳健推进和完善餐厨垃圾管理体系建设。
一、规范化处置
自2002年开始,上海市使用大型设施集中处理厨余垃圾,并在卢湾区开平路码头、徐汇区龙水路码头进行试点。试点期间,开平路码头达到20吨的单日处置量,龙水路码头为25吨,这两座试点码头推进了对全市厨余垃圾实施集中专业处置的进程。
2003年,根据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置专业规划,中心城区全面推广技术成熟的厨余垃圾处理设施,不断改进工艺,完善设备,提高处理能力。各区根据厨余垃圾实际产生量,加快处理设施配套建设。至2004年底,全市已建成厨余垃圾处理厂9家,日处理能力从2001年的100吨上升至500吨,基本满足市区可收集厨余垃圾的处理需求。同年,登记备案的厨余垃圾收运作业单位有48家,处置单位则达到11家,基本满足了市区可收集厨余垃圾的处理需求。同年,市废管处完成《上海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草案,并与上海大学环境工程学院合作完成《上海市废弃食用油脂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到了次年,也就是2005年,随着《上海市餐厨垃圾处理管理办法》(45号令)的出台,明确了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负责本市餐厨垃圾处理的管理及区、县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范围内餐厨垃圾处理的日常管理。《上海市餐厨垃圾处理管理办法》中,明确要求了从事餐厨垃圾处置的单位应当建立处置记录台帐,每季度向区、县市容环卫部门申报上季度处置的餐厨垃圾来源、种类、数量等情况。
同时,在处置设施上,从事餐厨垃圾处置的单位应当按照城市生活垃圾处置标准,实施无害化处置,维护处置场所周围的市容环境卫生,并按照国家和本市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在处置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使用微生物菌剂处置餐厨垃圾的,应当按照《上海市微生物菌剂使用环境安全管理办法》的规定,使用取得环境安全许可证的微生物菌剂,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
针对处置设施分布不均衡的现状,市废管处进一步加大了物流平衡的协调力度。通过对餐厨垃圾收运、处置单位的服务审批,逐步建立记分制度,形成有效监管。以上这些管理办法不光落实了企业的主体责任,更是倒逼了产生餐厨垃圾的相关单位的申报、处置走上规范化道路。而这些都是上海市对于餐厨垃圾处置管理的探索。
2006年,全市共有8家大型厨余垃圾处置厂取得处置资质许可,两家处置厂进行扩建,总处置能力达到800吨/日。同时,市废管处开展处置技术比选工作,推进以厨余垃圾为原料的饲料、肥料产品标准的制定工作。
2007年,进一步优化餐厨垃圾处置系统,各区建立区局、街道环卫所专人管理网络,建立并实施餐厨垃圾收运处置台账,收运处置联单管理制度,建立收运处置监管档案。并严格依照监管制度,对辖区内餐厨垃圾处理单位进行检查,对有问题单位开具整改意见书限期整改,依法规范餐厨垃圾处理行为。同时,推进杨浦、普陀区新厂的建成投产,全市餐厨垃圾总处置能力达到850吨/日。同年,各区开始采用不同的特色手段,探索餐厨垃圾规范化处置的道路。虹口区成立了专门的监理公司对辖区内餐厨垃圾处理单位实施有效监管。松江区是由厨余垃圾的处置单位配合管理部门开展区域内的厨余垃圾收运、处置及部分产生单位申报和收费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理顺了厨余垃圾的产生、收运、处置三个环节的物流和资金关系,同时针对处置厂和各个产生单位的工作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作业时间和作业方式。
2008年,上海市政府通过适当的投入或买入服务,积极引导社会参与处置能力建设,新增并扩建了位于嘉定、闵行的厨余垃圾处置厂。同时,上海绿铭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设施也建成投产,逐步规范了本市废弃食用油脂的处置环节,推进了餐厨垃圾资源化、无害化进程。当年,全市共处置餐厨垃圾18.7万吨(其中厨余垃圾为17.7万吨),日均收运513.6吨(其中厨余垃圾为486吨),到了2017年这个数据则增长为全年处置餐厨垃圾(此时餐厨废弃油脂已不算)42.4万吨和日均收运1160.96吨,成绩斐然。
2009年,全市共有7家厨余垃圾处置厂,3家生活垃圾综合处置厂,日处置能力约为750吨。2010年末,上海市进行餐厨垃圾处理(仅厨余,不包括废弃食用油脂)的企业有12家。其中,日均处理能力500吨以上的大型生化堆肥处理设施有3家,分别是青浦综合处理厂、嘉定综合处理厂、浦东美商生化厂,处理后的主要产品为动物饲料添加剂和有机肥料。
2013年《上海市餐厨垃圾处理管理办法》(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98号)正式施行后,相关管理部门不断加强餐厨垃圾收运处置管控力度,要求餐厨垃圾“应收尽收、应处尽处”。同时,将废弃食用油脂从餐厨垃圾管理中剥离出来,明确了餐厨垃圾的定义,即为餐厨垃圾是指除居民日常生活以外的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食物残余和食品加工废料。
从此以后,上海市餐厨垃圾末端处置管理水平不断跃进,处置能力不断增强,精细化管理能力不断提升。相关管理部门稳步加强餐厨垃圾申报制度、台账制度、监督检查制度、应急处理制度的建设,逐步完善了餐厨垃圾管理治理体系。
二、资源化利用
上海市从2002年开始使用大型设施集中处理厨余垃圾。之后,随着大型设施的不断建立和完善,上海市的餐厨垃圾逐渐走上了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道路。而早在2001年试行办法出台后,上海市就开始了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置的探索。
当年,根据《关于加强本市餐厨垃圾处置和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复旦大学、上海大厦、锦江饭店、南新雅大酒店、沪纺大厦、和平饭店、上海卷烟厂和陆家嘴美食城8家单位,开展利用生化技术就地消纳厨余垃圾的试点。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由格尔普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东武环保科技设备公司等相关企业提供。试点过程中,专家组全程就技术、经济、环保等指标进行测试。经过试点验证,表明了用生化处理机处理厨余垃圾,能生产肥效较好的有机肥,达到较好的减量效果。
同年,为推进上海厨余垃圾就地生化消纳处理方式,上海市住宅发展局、上海市市容环卫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上海市新建住宅应用有机垃圾生化处理技术试点工作的通知》,引导有条件的居住区试行餐厨垃圾就地集中处置。试点选择了卢湾、徐汇两个区。徐汇区康健街道设置了有机垃圾高速发酵处理机,每天能处理“泔脚”100公斤。同时,静安区在有条件的宾馆、饭店、食堂实施“泔脚”就地生化消纳处理,没有条件的实现统一收运集中处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南京市具备每日千吨有机垃圾处理能力2020-12-02
-
有机垃圾处理市场,这是一场风口的博弈2020-06-25
-
有机垃圾处理市场要“飘”? 风口的博弈会走向怎样的未来2020-06-03
-
垃圾分类,有机垃圾的风口?2020-06-01
-
230 元/吨!泰达环保子公司斩获天津市有机垃圾处理项目2020-05-25
-
进军有机垃圾处理领域,深高速拟8.096亿元投资蓝德环保2020-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