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设备网

陈家珑:深耕行业四十载 让建筑垃圾变废为宝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21-03-15 20:02:35
热度:49

陈家珑:深耕行业四十载 让建筑垃圾变废为宝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建筑垃圾管理与资源化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循环经济专

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建筑垃圾管理与资源化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循环经济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委员会城市环境卫生专业委员,兼任中国硅酸盐学会固废分会顾问专家、中国建筑学会固体废弃物利用专业委员会委员、住建部市容环卫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绿色建材专业组专家、中国绿色建材产业联盟固废资源化智库成员等职务。

四十年如一日,陈家珑教授致力于解决我国建设砂石骨料短缺及废弃资源利用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被行业和媒体誉为“人工砂石首席专家”和“建筑垃圾资源化领军人”。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陈家珑多年来一直恪守“我与祖国同命运,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准则,奋战在建材生产和工程施工第一线,与团队一起,不仅在科研方面取得了大量对于我国废弃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具有实质性带动和示范意义的成果,而且在政策研究、行业导向和推动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获得了各级政府和业界的广泛认可。

敢于创新,勇于实践

砂石是混凝土组成材料中用量最多的原材料,约占混凝土质量的四分之三,而混凝土在工程建设中是应用最多、最广泛的材料。长期以来,我国每年建设砂石用量在100亿吨以上,如何解决其来源变的越来越迫切。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城市成为人类聚居地的主要形式,城市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建筑垃圾是伴随城市建设、发展和改造过程中的伴生物,是人类持续发展和对物质生活无止境的追求与有限的工程寿命及地理资源环境限制之间的必然产物。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结构形式的改变和地下工程的建设产生出了更多的建筑垃圾,目前全国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达35亿吨以上,如何消纳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无论是人工砂石还是建筑垃圾资源化,当时在国内都是新兴事物,研究的人很少,缺少基础资料,且工作环境艰苦。如何解决,唯有不怕脏累,学科融合,实践出真知。为此,陈家珑亲自动手做实验,记不清自己利用各种骨料配制混凝土的试验有多少次。仅学校6号新实验楼再生混凝土的试验室配比和搅拌站试配就多达几百次,经过反复实践研究,终于攻克了再生骨料大流动性混凝土的技术关键。有了大量的第一手的实验数据的支撑,将理论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才能经受住实践的考验。

陈家珑教授热衷于将研究成果用于工程实践,并进一步检验自己的研究成果,为其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和理论依据。他与企业合作,建成了全国第一条年产百万吨级建筑垃圾处理的生产线;建成全国第一座再生混凝土试验建筑;用再生古建砖建成第一座仿古四合院;用再生砖瓦、砖骨料现浇混凝土、砂浆建成了全国第一座建筑垃圾全再生新农村建筑……。这些建筑至今使用并运行良好,为全面推动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做出了示范。

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人工砂石和建筑垃圾治理与资源化是工程建设和社会发展所不可缺少的研究方向,但是一直鲜有科研团队关注。陈家珑教授认为,只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工程建设的需要,这些事总有要人去做,而且大有作为。无论做什么事儿,哪怕一件简单的事儿,也要把这件事儿做深、做透、做完整、做到底。40年来,他从不为眼前的、局部利益所诱惑,始终坚持自己的研究方向,默默坚守,持续发力。

20世纪80年代初,陈家珑教授在天津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所工作时,就与首钢迁安矿进行合作,研发磁滑轮弃料代替混凝土用碎石,尾矿砂代替天然砂配制混凝土与砂浆。历经20年的研究,2001年他主编的《建设用砂》《建设用卵石、碎石》国家标准写入了人工砂石的种类与技术要求,又经过20年的工程实践,现被越来越广泛应用。1994年,他用砖再生骨料制作砌块用于厂房砌筑。2007年,主持北京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建筑垃圾资源化关键技术与应用的研究》,全面、系统研究建筑垃圾生产再生产品的工艺与设备,研发及生产各种再生产品并工程示范。业内专家们对他的研究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研究内容系统完整、成果丰硕,综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8年,他参与住建部《地震灾区建筑垃圾处理技术导则》的编制,组织中韩地震处置技术国际研讨会。2010年,他承担编写住建部《建设领域节能减排重点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的建筑垃圾篇。由他提供素材的“建筑垃圾:放错地方的资源”新闻报道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得到时任国家领导人的批示,中编办下发了建筑垃圾资源化部门分工的文件。

在研究和实践中,陈家珑教授体会到,要推动这个新兴事业的发展,单纯的技术研究是不行的,要全面开展管理、政策等方面的研究和推动产业发展,才能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于是,他和团队在继续深化科研项目开展的基础上,从2010年起,开始承担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住建部等部门和地方有关部门的经费少又不受学术界关注的项目。2012年,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建筑垃圾管理与资源化工作委员会在北京建筑大学成立,陈家珑教授担任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由此,以“政、产、学、研、用”全方位研究和为社会服务的工作全面展开。到目前为止,共组织三次全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与处理培训班,举办四届建筑垃圾管理与资源化国际论坛、三届建筑垃圾与城市发展大会、首届全国建筑垃圾资源化装备展。他和团队共完成国家及地方部门管理类研究项目17项,完成社会咨询服务百余项。与此同时,由于了解和掌握社会对此领域的研究需求,科研项目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陈家珑教授团队共承担包括“十三五”国家重点研究计划项目在内的20余项。在行业内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科研队伍。

只求耕耘,不问收获

从研究此领域的工作开始,陈家珑教授一心想着如何将研究成果服务国家需求,从不计较个人得失。退休并没有让他停下脚步,反而比从前更忙了。因为,他看到的是,部分地区长期从天然资源中要砂石原料,使青山变废墟、河道成沙坑、农田变疮痍、固废堆成山。他想到的是,1万吨建筑垃圾堆放占地2亩,200年左右,我国的城市土地都将被建筑垃圾所覆盖。堆放和处置不当还会释放大量的硅酸钙、氢氧化钙、硫酸根离子、重金属离子等,导致水体、土壤及大气污染,破坏生态平衡,乃至发生重大安全事故。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可以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是解决建筑垃圾无序堆放和填埋带来的垃圾围城的科学出路。资源化利用1亿吨建筑垃圾,可减少天然砂石、土方开采6000万立方米,节约土地资源2万亩,减少50%的一氧化二氮、30%的二氧化硫和氮化物、28%的一氧化碳和10%的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效应仅为原石的1/3~1/2,能达到节能降耗、促进绿色发展、搞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当代人不能只考虑眼前的利益,要为子孙后代着想。

2002年,陈家珑教授提出的“关于解决北京砂石缺口的建议”被北京市有关部门所采纳。2010年及以后,建筑垃圾治理与资源化得到国家领导人多次批示。目前,该工作已列入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2020年新版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将建筑垃圾单列组章,规定了政府、企业和社会个人的主体责任,提出了规划先行、用地保障、源头减量、设施建设、全过程管理、推动产品应用等要求并提高了违法处罚标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完善激励机制和政策,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建立餐厨废弃物和建筑垃圾回收和再生利用体系”的要求。“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列入了4个建筑垃圾治理与资源化的项目。仅2019年2月以来,国家各部委发布提到建筑垃圾的政策文件就13项。其中包括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推进建筑垃圾减量化的指导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颁发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公告管理暂行办法》修订、生态环境部启动的《建筑垃圾污染控制技术规范》编制等工作,都倾注了陈家珑教授和团队的心血和努力。特别是2018—2019年住建部开展的35个建筑垃圾治理试点工作,完全依托北京建筑大学的建筑垃圾团队的技术支撑。到目前为止,他和团队共主编参编各类标准30余项,这些标准有效推动和规范了行业的发展。

四十年的坚守与付出,结出了丰硕的硕果。2005年陈家珑教授作为主持人的《建设砂石标准编制》成果获全国建材行业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年,他被评为北京市节能先进个人。2011年他作为主持人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项目获住建部华夏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主要参加人的《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新技术及其在公路工程的应用》获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年他和团队成员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14年获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三等奖、2015年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7年获建材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18年《建筑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共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和《废旧混凝土再生利用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同时获两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08年以来,人民日报、中国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财经报、中国建设报、中华建筑报、中国建材报、北京日报、大河报、南方都市报、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科学中国人、建设科技、建筑技术、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等60余家国内主流媒体对陈家珑教授和团队及其研究成果进行了宣传报道。目前,他和团队正在为申报建筑垃圾治理北京实验室而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