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设备网

山东召开“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重点任务和举措新闻发布会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21-03-01 20:09:33
热度:48

山东召开“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重点任务和举措新闻发布会2021年2月26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侯翠荣介绍山东“十三五”时期生态

2021年2月26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侯翠荣介绍山东“十三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以及“十四五”时期山东生态环境保护重点任务和举措,并回答记者提问。新闻发布会由省委宣传部新闻二处副处长宋德印主持。省生态环境厅海洋生态环境处处长刘培学、土壤生态环境处处长庄荣盛参加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中央驻鲁新闻单位,省直及济南市主要新闻单位的记者参加发布会。以下是新闻发布会全文实录:


省委宣传部新闻二处副处长宋德印: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召开展望“十四五”系列新闻发布会第7场,邀请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侯翠荣女士,海洋生态环境处处长刘培学先生,土壤生态环境处处长庄荣盛先生,发布“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重点任务和举措,并回答记者提问。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中央驻鲁新闻单位,省直及济南市主要新闻单位的记者朋友。


首先,请侯翠荣副厅长介绍有关情况。


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侯翠荣: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首先感谢各位对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我省“十三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以及“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重点任务和举措。


一、“十三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


“十三五”期间,全省生态环境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工作力度持续加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美丽山东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一是“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九大约束性指标全部超额完成。其中,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较2015年下降37.0%,优良天数比例较2015年提高14.2个百分点,均为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地表水国控断面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到73.5%,优于“十三五”目标12.0个百分点,劣Ⅴ类水体全面消除,也是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四项主要污染物均完成国家下达我省“十三五”减排目标任务;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指标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


二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任务高质量完成。蓝天、碧水、净土等八大标志性战役取得决定性成效。重污染天数明显减少;饮用水安全得到保障;16设区市城市建成区内的166个黑臭水体均已完成整治并通过省级“长制久清”评估,并在全国率先启动县(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近岸海域水质稳步提升,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达到91.5%;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稳定,污染初步得到有效管控;农业农村环境治理全面展开,累计完成13415个行政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大幅提升,2020年全省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利用处置能力达到2015年的3.9倍,医疗废物处置能力满足需求,实现医疗废物及时安全处置。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显著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山东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环境更美好,老百姓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添了绿色底色和成色。


三是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明显提升。成立省、市、县三级生态环境委员会。出台省直有关部门和中央驻鲁单位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全面完成省以下生态环境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以党内法规出台《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实施办法》,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体系健全完善。湾长制体系全面建立,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系统与生态环保工作深度融入。制定出台了《山东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山东省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建立了以大气、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为统领的地方环境标准体系。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文件印发实施《山东省贯彻落实<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的若干措施》,省政府与生态环境部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统筹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度创新区、经济绿色转型示范区。全省共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9个、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5个,“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数量居全国第二。


二、“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重点任务和举措


“十四五”时期,我省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充分体现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科学谋划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到2025年,实现生态建设走在前列,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目标。


一是坚持绿色低碳,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落实生态保护、基本农田、城镇开发等空间管控边界。构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加快推进“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落实落地,为绿色高质量发展划框子、定规矩。实施新一轮“四减四增”行动计划,加快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农业投入结构。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技术创新,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发展壮大环保产业,推进重点行业和领域绿色化改造。突出以降碳为源头治理的“牛鼻子”,制定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实施降碳减污协同增效,牵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深入践行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理念,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靓丽底色。


二是坚持综合施策,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围绕“提气、降碳、强生态,治水、固土、防风险”,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纵深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统筹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和应对气候变化,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强化河湖长制,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深入开展污染减排和人工湿地建设,打造美丽河湖。深入推进城镇雨污分流改造,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持续开展“消劣行动”“净滩行动”,积极打造“美丽海湾”。加强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源头防控,做好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环境监管,严格农用地土壤分类管理,严格实施污染地块建设用地准入,强化污染土地的风险管控与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监督指导,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和美丽山东建设奠定基础。


三是坚持系统治理,坚决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加强生态保护统一监管,强化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常态化工作机制,依法查处生态破坏行为。整合优化各类自然保护地,健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推进重点生态区域保护修复。加强流域生态联动保护,实施南四湖、东平湖综合治理和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建设黄河口国家公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健全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制度,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四是坚持底线思维,统筹防范生态环境风险。牢固树立环境风险防控底线思维,完善环境风险常态化管理体系,强化重点领域环境风险管控,加强新污染物治理,健全环境应急体系。提升危险废物环境监管能力,强化危险废物全过程环境监管,完善医疗废物城乡一体化处置。以“一废一库一品”(危险废物、尾矿库、危险化学品)等高风险领域为重点,深入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加强涉危涉重企业、化工园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及重点流域环境风险调查评估,实施分类分级风险管控。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健全提升防范化解突发生态环境事件能力。建立完善生态环境风险防范机制和“天地一体化”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五是坚持改革创新,加快构建现代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健全完善省市县三级生态环境委员会工作机制,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考核。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综合执法机制,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完善绿色技术体系、财税体系和金融体系。健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机制。积极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今天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省委宣传部新闻二处副处长宋德印:


现在回答记者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中国新闻社记者:


关于要实施新一轮“四减四增”行动计划,请问有什么具体打算?


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侯翠荣:


“四减四增”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源头控制污染提出的重要要求。主要内容包括:调整产业结构,减少过剩和落后产业,增加新的增长动能;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煤炭消费,增加清洁能源使用;调整运输结构,减少公路运输量,增加铁路运输量;调整农业投入结构,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有机肥使用量。


省委省政府高规格推动,召开全省动员大会并印发实施 “四减四增”行动方案。山东是全国唯一专门制定“四减四增”行动方案的省份。抓好“四个结构”的优化调整,就抓住了污染治理的“牛鼻子”。据测算,通过“四减四增”,全省SO2、NOX减排幅度达15%左右。对PM2.5浓度改善的贡献率达30%;在剩余的70%占比中,工业源占比约35%,扬尘综合治理占比约20%,气象因素和2020年疫情合计占比约15%。


“四减四增”是空气质量改善的治本之策。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今年山东将启动新一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计划,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农业投入结构上下苦功、出真招、见实效。


一是调整产业结构上,抓源头、控过程、强治理。加快推进钢铁、地炼、焦化、火电、水泥、轮胎、汽车等行业产能淘汰或整合,同时严控新增产能;推进溶剂型工业涂料、油墨和胶粘剂的VOCs源头替代;持续推进焦化、水泥、玻璃、陶瓷等行业深度治理,强化VOCs深度治理,推动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涉VOCs重点行业提标改造。


二是调整能源结构上,减存量、优增量。减存量,就是持续压减煤炭消费总量,完成国家下达的煤炭压减任务;今年10月底前,全省非传输通道城市35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要全部淘汰。优增量,就是发展清洁能源。对使用煤、石油焦、渣油、重油等燃料的工业炉窑推进清洁能源替代。在非传输通道城市开展清洁取暖改造,严防散煤复烧。


三是调整运输结构上,优化比例,淘汰落后。充分挖掘“公转铁”“公转水”等方面的潜力,大幅提升铁路和水运货运周转量,其中,2021年至少提高3个百分点。2021年,提早完成剩余的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的中重型营运柴油货车淘汰任务,逐步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非营运柴油货车。


四是调整农业投入结构上,抓好减量、增效。推广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新技术,着力降低化肥、农药使用量,开发推广高效实用的有机肥和生物农药,严格控制畜禽养殖氨排放。


中国环境报记者:


请问我省在构建完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方面有哪些重点工作?


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侯翠荣:


“三线一单”编制是在全省一张底图上,将行政区域划分若干环境管控单元,在环境管控单元中确定“三线”(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提出差异化的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环境风险防控、资源利用效率要求,形成“一单”(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按照生态环境部部署,我省于2018年底启动“三线一单”编制工作,形成了“三线一单”技术成果。2020年12月,经省委常委会和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共划分2358个陆域和428个海域环境管控单元,按照优先保护、重点管控和一般管控三类实施分类管控,构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格局。同时,在陆域建立了1个省级清单、3个经济圈区域清单、16个市级清单、2358个环境管控单元清单等四种不同尺度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确定差异化的管控要求。


“三线一单”成果划定,为我省各级各部门提供了系统的、科学的生态环境空间管控规则,为我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的高水平保护划好了框子、定好了规矩,“十四五”期间将进一步发挥效力,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服务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将“三线一单”作为综合决策的前提条件,在地方立法、政策制定、规划编制、执法监管的过程中,加强相符性、协调性分析,不变通突破、降低标准。在区域资源开发、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城镇建设、重大项目选址和审批时,将“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作为重要依据。


二是强化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加强“三线一单”与环评、排污许可、环境执法等工作的衔接,发挥分区管控的源头预防引领作用,将管控要求贯穿规划环评、项目环评、排污许可和事中事后监管全过程。同时强化在生态、水、大气、土壤等要素环境管理中的应用,以“三线一单”确定的分区域、分阶段环境质量底线目标为基本要求,制定环境保护规划和环境质量达标方案,逐步实现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目标。


三是推动生态环境数字化监管。建立全省统一的“三线一单”数据应用平台,加强与环评审批、环境监测、环境执法等环境管理平台和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等部门业务平台对接,实现“三线一单”成果信息化应用。只要打开应用平台,就可以轻松预判项目选址环境风险,明确资源环境利用效率、污染物排放以及环境风险防控等要求,减少政府和企业早期决策风险,提高审批效率。


四是实施评估更新和动态调整。原则上每5年组织开展“三线一单”实施情况评估和更新。对法律、法规以及重大发展战略、重大规划、生态保护红线、河湖岸线等发生变化的,及时调整更新“三线一单”内容,确保分区管控的科学性、精准性。


大众日报记者:


下一步在推进海洋强省建设方面,生态环境部门有哪些重点任务?


海洋生态环境处处长刘培学:


保护海洋生态,建设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经略海洋”重要指示精神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全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保障。近年来,我省围绕“打赢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主线,全面推行湾长制,坚持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并重,深入开展“入海河流消劣”和“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两大行动,扎实推进海岸带生态保护修复和海洋生物资源养护。经过不懈努力,2020年全省38条省控以上入海河流全部消除劣Ⅴ类水体,入海排污口排查和监测溯源取得积极进展,全省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1.5%。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打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推动全省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巩固改善,为海洋强省建设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生态环境保障。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以氮磷指标为重点,推进入海河流综合整治,持续改善入海河流水质,最大限度削减污染物,全力消除劣V类水体。二是坚持标本兼治、系统推进、务求实效的原则,开展全海域入海排污口整治专项行动,分类整治入海排污口,树立标志牌,实行规范化管理,主动接受公众监督。三是以“美丽海湾”创建为抓手,指导沿海各市编制“一湾一策”污染治理方案,统筹推进海湾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建设“水清、滩净、岸绿、湾美”的美丽海湾。四是充分利用无人机、卫片解译等科技手段,开展“净滩专项行动”,深入排查整治海洋垃圾污染、污水直排入海、港口码头污染、船舶修造污染等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关注度高、严重影响近岸海域水质状况的突出海洋生态环境问题。五是进一步强化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密切与山东海警局、山东省海洋与渔业监督监察总队等执法机构的协作配合,开展碧海专项执法行动,对污染损害海洋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坚持“零容忍”,切实维护海洋生态环境安全。六是坚持奖优罚劣,积极落实海洋生态补偿政策,对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成效明显的市进行补偿,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不力的市进行处罚,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调动沿海各地保护海洋、治理海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七是坚持“管用、好用、解决问题”的原则,科学编制“十四五”时期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科学谋划今后较长一个时期的全省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工作重点,加强规划引领,推进全省海洋生态环境质量巩固改善、稳中向好,加快建设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


齐鲁晚报记者:


请问我省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成效如何?省生态环境厅在“十四五”围绕乡村生态振兴有什么打算?


土壤生态环境处处长庄荣盛: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打好污染攻坚战的统一部署,省委、省政府制定了“1+1+8”污染攻坚战系列方案,《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是“8”其中之一。通过三年攻坚,22项重点任务如期完成。省生态环境厅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主动作为,取得积极进展。在“蓝天”方面,一是7个传输通道城市408.57万户基本实现清洁取暖,全省完成清洁取暖改造510.14万户,超额完成任务;二是利用卫星遥感科技手段监控秸秆禁烧,秸秆焚烧火点数量和面积大幅下降,有力配合了蓝天保卫战。在“碧水”方面,一是全省完成701个“千吨万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和2325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划定工作;二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36372个行政村,超额完成30%的年度目标;三是全面排查农村黑臭水体1398个。在“净土”方面,一是完成全省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全面采取了安全利用措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9.8%,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实现100%,超额完成考核目标;二是与2015年相比,全省化肥、农药使用量分别下降14.7%、20.5%,超额完成了下降8%和10%的目标任务。2020年8月,栗战书委员长莅临山东开展土壤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时,对山东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在“美居”方面,全省新增完成13415个行政村的环境整治任务,超额完成年度目标(109.96%)。我省荣获国务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激励奖励。


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提出,“要坚持绿色发展,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这既是总书记对我省的嘱托,也是我们工作的遵循。2月18日,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2021年工作动员大会提出,未来五年着力实现“七个走在前列”“九个强省突破”,将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确立为“十四五”主要工作目标。“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在天更蓝、水更碧、土更净、地更绿、居更美上持续发力,在乡村生态振兴方面重点做好8项工作。一是加快推进农村地区清洁取暖工作,推行气代煤、电代煤、热代煤等方式,确保2023年全省16市平原地区完成生活和冬季取暖散煤替代;二是持续加大秸秆禁烧管控力度,在重要时段持续利用卫星遥感手段对农村秸秆、垃圾、荒草实施全面禁烧;三是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常态化管理,确保农村饮用水安全;四是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2021年完成4000个行政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到2025年全省完成55%目标任务(27584个行政村);五是利用3年时间基本消除1398个农村黑臭水体,其中2021年完成500个,2023年全部完成;六是强化污染源头防控,督促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依法履责,严格农用地分类管理;七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加快推进农业生产废弃物防治与资源化利用;八是持续推进农村环境整治,2021年完成4000个行政村,2025年全省累计完成16685个行政村的目标任务。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根据《排污许可管理条例》规定,排污单位的责任义务和合法权益主要有哪些?


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侯翠荣: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将于今年3月1日正式实施,为规范排污行为、控制污染物排放,提供了法律依据。


《条例》在排污许可证申请、排污管理环节,强化了排污单位的主体责任和义务。归纳起来就是:排污不能任性!具体来说,在申请环节,排污单位应当主动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在排污管理环节,排污单位要建立内部环境管理制度、环境管理台账记录制度,落实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制度,履行自行监测义务、信息真实承诺和披露义务。这些规定,使排污治理的责任回归企业,改变以往政府包办式、保姆式管理做法,落实企业的环境治理主体责任。


排污单位要“持证排污、按证排污”。对于无证排污、不按证排污等违法行为,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有权责令改正或者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排污许可证,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对排污单位拒不配合监督检查或者在接受监督检查时弄虚作假的,依法追究责任。


《条例》对排污单位合法权益的保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排污单位实行分类管理。根据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分别实行排污许可发证和登记管理两类。符合登记管理的排污单位通过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大概半个小时内就能完成登记,为占大多数的中小微型企业带来了便利。二是设立排污限期整改通知书制度,避免出现“一刀切”。针对《条例》出台前没有达到相关标准的、设施不完善的、未批新建的等,《条例》给出了预留期,要求限期整改,不搞“一刀切”,也体现了对企业的帮扶。三是实施“一证式”管理、一个平台管理,减少对企业的扰动,减轻了企业负担。


下一步,我厅将落实《条例》要求,一是将排污许可证执法检查纳入省级及以下生态环境部门执法年度计划,依据《条例》要求合理确定检查频次和检查方式,督促排污单位按证排污。二是将排污许可制度执行情况纳入帮扶指导工作,严厉打击各类排污许可违法行为,及时曝光一批无证排污的典型案例。三是落实环境信用监管要求,将处罚决定纳入国家有关信用信息系统,并向社会公开,共同约束,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联合日报记者:


请问我省在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方面,有哪些进展和计划?


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侯翠荣: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设工作,2020年9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贯彻落实〈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的若干措施》,提出了8大体系28条措施。


我省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设初见成效,部门齐抓共管、公众积极参与的大环保格局逐步形成,群团、社会组织、政府机关等结合工作职责,围绕生态环境治理,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比如,团省委在“乡镇街道青年工作委员会”“乡村好青年活动”“共青团员示范岗”和“青年党员岗”等活动中增加了生态环境量化指标。省妇联以“清洁、绿色、健康、文明”为目标,以“美在我家”主题活动为抓手,发动引导广大农村家庭成员从自身做起,推动绿色理念进家庭。省教育厅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系统规划了《环境教育》必修课程,由省级财政免费向学生提供《环境教育》教科书,同时,结合德育课程一体化教育工作的开展,将生态环境教育作为中小学各个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进行融合教育。济南、青岛、泰安等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威海市完成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任务。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在三个方面深入推进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设。在健全领导责任体系方面,重点是完善省市县三级生态环境委员会工作机制,落实省直有关部门和中央驻鲁单位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及《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实施办法》,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考核,压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在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方面,重点是深入落实今年3月1日即将施行的《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研究制定行业执法手册和守法手册,开展环评与排污许可监管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推动实现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在构建全民行动体系方面,重点是强化社会监督,鼓励公众参与。今年6月1日起,新修订的《山东省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暂行规定》开始实施,《规定》进一步拓展了有奖举报途径,提高了有奖举报奖励金额,增加了精神奖励等内容。


美好生态环境人人共建、人人共享。“十四五”期间,我们将深入推进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设,加快形成人人关心环保、人人参与环保、人人监督环保的大环保格局。在此,也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一直以来对山东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希望各位继续关注生态环保工作,积极建言献策,我们将严格按照生态环保铁军的标准,一以贯之坚持“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坚决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山东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环境更优美。


省委宣传部新闻二处副处长宋德印:


记者提问就到这里。大家如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请联系省生态环境保护宣教中心,联系电话:66226127。


本次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