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引领农业农村发展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信息化引领农业农村发展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数字乡村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农村的数字化发展是国家最重视的工作之一,国务院、中央部委及地
数字乡村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农村的数字化发展是国家最重视的工作之一,国务院、中央部委及地方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引导乡村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在此大背景下,近年来,中国对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实践,初步搭建了科研“一盘棋”、创新“一条龙”、服务“一体化”的农业科技新格局,在推动数字农村,支撑农业科技创新和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当前,我们已来到“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规划、“两个百年目标”交接、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衔接等重要历史节点,这也是进一步推进农业农村数字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应该如何把握发展机遇,加快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的推广应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01
信息化技术助乡村全面振兴
乡村信息化建设是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作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的重要手段,这是新时代农业科技的新要求和中国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实践,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缩小城乡“信息鸿沟”。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信息化和数字化程度存在明显差距。其中,广袤的农村地区存在明显的资源统筹不足、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教育水平滞后等问题,严重影响农业农村发展和“人的现代化”。
通过乡村信息化建设,农村居民可以便捷获取外部世界的信息变革和发展经验,让农业农村农民与城市的联通无限接近,城乡发展鸿沟在信息化的作用下逐渐弥合,能够实实在在让广大乡村居民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为“人的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二是改进和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推进乡村信息化建设,搭建起便捷畅通的群众利益诉求和信息反馈渠道,如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移动议事厅”等平台,有利于增强农村居民参与乡村治理的愿望和党员干部及时了解广大村民诉求,实现不同治理主体的协同联动,提升农村治理效率。
三是促进农业生产现代化。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与农业的深度融合,使原本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被智能化的机器设备取代,点开屏幕,地块分布、苗情长势、土壤湿度温度等尽掌握中;动动手指,就能实现“对症下药”,庄稼“缺什么补什么”。不仅如此,从春耕、春播到秋种、秋收,从播种、田管到收获、销售,整个流程数据化管理,既精细、高效又环保,从根本上改变了农业的生产方式。
四是巩固脱贫攻坚胜利果实。长期以来,影响乡村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收入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网络建设不够完善,以往更多依靠农产品实体市场来解决销售问题。乡村信息化建设将为农产品市场提供一个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的“24小时市场”。在线直播宣传、网上下单订购、智能物流配送,数字技术帮助农民加速“云上销售”,解决农户破解生鲜农产品“卖难”的问题,对盘活农村经济,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具有重要作用。
02
我国农村信息化水平相对滞后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数字乡村进程,经过多年建设,我国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网民规模不断扩大,为数字乡村建设打下良好基础。然而,当前我国数字乡村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我国农业农村的数字化水平总体仍偏低。《2020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报告》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总体水平达36.0%,较上年提升3个百分点,而在美国,这一数据超过70%,目前美国80%农场实现了信息化,每个农场都连接50个以上的物联网设备。由此可见,我国农业农村的信息化水平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其次,我国智慧农业缺乏技术储备。农业具有生物特性,将工业信息技术直接拿到农业领域往往不能有效解决农业问题,必须开展基于农业生物特性和农业问题的专题研究。由于缺乏基础性和原创性研究,我国智慧农业技术整体上与发达国家差距在10年以上,特别是在农业传感器、农业人工智能、农业机器人等方面,差距更大。
第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全产业链深度融合不够充分。解决某些农业产业现实问题仅停留在“用技术”本身,“互联网 + 农业”还不能充分释放数字红利,农业信息化的效率、效果和效益与工业和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相比存在一定差距。据《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2018年我国农业数字经济仅占农业增加值的7.3%,远低于工业18.3%、服务业35.9%的水平。
总体来看,乡村信息化水平和农业数字经济产值与我国整体的社会信息化程度和占GDP比重达到34.8%的数字经济总量严重不匹配。
03
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仍待精准破解
当前,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进入关键期,以乡村信息化建设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仍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硬骨头”项目任务,需要深入、精准破解。
一是推进数字农业创新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
深入推进核心技术的投入、研发与应用,尤其是对智慧供应链体系中的传感器、智能装备等要素的投入。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投入力度也需要得到更多支持,同时,加大推进技术创新与农业全产业链深度融合,从而使农产品全产业链体系更加完善。
二是做好数据共享、数据标准化与信息安全工作。
各个行业各个部门要充分共享已有的信息,避免在农村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重复建设、重复收集数据,这需要有关部门牵头制订数据收集和信息共享规范,同时确保数字信息安全。
三是提升教育数字化应用水平。
进一步完善智慧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部署5G+超高清视频+物联网,结合大数据等技术,打造平安校园。开展以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为专题的5G远程互动教学,通过高清远程授课的方式,将名校名师的高清教学直播课堂传输到更多学校,实现偏远山区的孩子与重点名校学生同上一堂课。
四是重视人才培养。
缺乏人才是数字乡村发展的重要瓶颈。应结合乡村人才振兴,加大数字乡村复合人才的培养,支持数字乡村创新创业,推动数字乡村发展。同时协同发挥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各方作用,培养造就一批数字农业农村领域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管理团队。加强数字农业农村业务培训,开展数字农业农村领域人才下乡活动,普及数字农业农村相关知识,提高新型经营主体、高素质农民等相关主体的数字技术应用和管理水平。
当今时代,数字化与信息化给社会发展带来了无限可能,其同样赋能广袤农村地区,让乡村振兴有“智”更有“质”。在数字化建设浪潮奔涌的时代,我们应顺应发展潮流,抢抓信息化建设新机遇,让“数字乡村”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目标。
-
2021第十四届中国农村清洁取暖博览会2021-01-14
-
农业农村部: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2021-01-14
-
让新家园美起来!武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2021-01-14
-
激活农村消费赋能乡村振兴2021-01-14
-
我县召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督查工作调度会2021-01-14
-
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综述2021-01-14
-
乡村必将成为人们实现田园生活梦想的地方2021-01-14
-
中国援柬乡村供水项目第二期工程截至去年12月底施工总体进度达83%2021-01-14
-
农村防控涉风俗习惯需引导减少聚集2021-01-14
-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我国将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2021-01-14
-
山东给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定规矩”2021-01-13
-
1亿+!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农村人居环境全域保洁项目招标2021-01-12
-
乡村振兴第一仗,搞人居环境建设并不是刷白墙!2021-01-12
-
乐都区部署“两节”期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2021-01-12
-
散户种粮的历史即将一去不返,农业补贴政策如何与时俱进?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