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设备网

湖北抛出2万亿的10大工程 生态短板这次补得怎么样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20-09-30 20:26:18
热度:83

湖北抛出2万亿的10大工程 生态短板这次补得怎么样2020年8月11日,湖北发布了《湖北省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三年行动方案(2020&mdash

2020年8月11日,湖北发布了《湖北省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其中涉及公共卫生体系、交通、水利、能源、新型基础设施、冷链物流和应急储备设施、城市、产业园区提升、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环境等十大领域,计划用3年时间实施一批打基础、补短板、强功能、利长远、惠民生的重大项目。  注:目前据湖北财政厅的消息称,全省共申报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项目4752个。
  其三年目标包括:
  1、全省县以上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全面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99%以上;设区城市建成区基本无生活污水直排口,基本消除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县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完成率达到60%以上。全省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生活垃圾焚烧比例达70%以上;县以上城市全部具备厨余(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能力;设区城市具备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能力,建成区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至少1个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武汉、襄阳、宜昌建成区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150公里以上。
  全省设区城市建成区4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其他城市3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易涝点整治全部完成。城市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0%以上。
  9月22日和23日,湖北省举行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三年行动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了相关进展,和工作安排。
  2、建设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1020万亩,每年建设340万亩,亩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100公斤以上。
  3、实现全省各县(市)建成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收集转运处置体系,收运能力延伸到农村,健全全省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的收集、转运、处置和利用体系。每年推进1000个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补齐我省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完成沿江1公里范围内化工企业关改搬转,推进沿江1—15公里范围内的化工企业关改搬转。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流域性着眼,系统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治理,推进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
  做一下环保相关梳理,首先看进展:
  1、就城市补短板,湖北省住建厅已经分别与国开行湖北省分行、建行湖北省分行、省工行、兴业银行等,就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安排授信额度4000亿元,并与以长投集团为代表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目前,已有约三分之一的项目开工建设。
  2、就高标准农田建设而言,湖北省已经争取中央财政投入102亿元,省级财政配套30.6亿元,市县财政配套投入71.4亿元,支持项目开展。全省2020年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项目289个,已批复立项项目220个。
  3、就生态环境而言,湖北已经编制印发了《湖北省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生态环境补短板工程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且确定三个阶段推进策略,明确419个项目中包括医废危废收集处理拟实施项目23个(56亿)、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拟实施项目257个(1413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拟实施项目102个(150亿)、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拟实施项目10个(106亿)、重点流域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拟实施项目27个(19亿)。
  截至目前,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收集处理补短板23个项目中,武汉市千子山循环经济产业园医疗废物处理厂等13个项目已开工建设,1个项目(鄂州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改扩建工程)已基本建成,其余9个项目正在积极开展前期工作。
  其次,看一下部署情况:
  1、交通补短板将大力发展江海联运、水铁联运、水水直达、沿江捎带现代物流业,积极推动交通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和我省高质量发展相结合。
  2、水利补短板方面,重点推进鄂北二期等一批重大引调水和水源工程,改善、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500万亩,提高灌区现代化水平;新增或改善农村供水人口1000万人,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其包括4项重点任务:防洪能力提升、引调水及骨干水源工程建设、排灌工程续建改造、农村饮水提标升级。
  具体可看到中小河流系统治理、长江崩岸治理、大中型泵站(涵闸)续建改造等项目。
  3、就高标准农田建设而言,下一步准备启动“大战一百天、完成硬任务”行动,建立健全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责任制,加强监督考核,与精准扶贫、富民强村,美丽乡村建设,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相结合,抓好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