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设备网

“无废城市”建设下的有机固废新机遇:城市篇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19-09-18 09:28:49
热度:49

“无废城市”建设下的有机固废新机遇:城市篇2019年,国务院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提出以大宗工业固体废物、主要农业废弃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

2019年,国务院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提出以大宗工业固体废物、主要农业废弃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危险废物为重点展开。在“无废城市”试点建设重塑固废综合管理新标杆之际,来自农业和城镇生活源的有机固废处理行业迎来重大利好。本文将对城市源有机固废在“无废城市”建设的政策背景下的新机遇进行剖解,乘着垃圾分类的东风,无废城市试点建设的推广将使城市有机固废处理行业有望迎来阳春。图 1 垃圾分类下的固体废物来源分布
E20研究院将固体废物按照其来源不同划分为工业源、城市源和农村源三类。与“无废城市”建设的重点区域相匹配,固废综合管理体系的建设对三大来源的固体废物均有相应的指标要求。其中,城市源固体废物种类最为繁杂,不同类别固废的处置路径差异较大,是当前我国垃圾分类的“主阵地”,也是城市综合管理水平的最直观体现。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是“无废城市”建设过程、固废综合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而有机垃圾作为生活垃圾中占比最大、资源化价值最高的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将以城市源固废为对象,探讨无废城市建设背景下城市有机固废的新机遇。
在城市端,厨余垃圾和餐厨垃圾是全面推行垃圾分类的“重点关注对象”及“无废城市”建设的核心抓手。
1. 餐厨垃圾篇
产业链分析
我国餐厨垃圾处理行业在有机固废中起步较早,目前以地方政府主导、企业运作、产生单位参与、收运一体化的模式,已经逐渐形成完整的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产业链。图 2 餐厨垃圾产业链及服务链分析
注:根据《餐厨垃圾处理技术规范》(CJJ184-2012),严格意义上餐厨垃圾应包括餐饮垃圾和厨余垃圾。由于行业内多使用“餐厨垃圾”的概念特指餐饮垃圾,本文中的餐厨垃圾、餐饮垃圾均根据行业习惯单指餐饮营业垃圾,为免混淆,特此说明。
从服务链看,企业完成了餐厨垃圾收运、处理处置及产品资源化的全过程。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合理的收运模式:由城市环境管理部门统筹协调,建立了特许经营制度,将餐厨垃圾交由特许经营企业实行统一收运;建立台账制度,解决餐厨垃圾的来源、种类及处置中的问题,对餐厨垃圾进行无害化集中处理,并将产品进行资源化利用。
整体来看,餐厨垃圾处理行业产业链相对完善,但对政府监管和执法的依赖性较强,末端企业的原料需求风险大,系统性建设和全流程管理是行业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
行业概况
餐厨垃圾的产生量应当以餐饮单位产生的餐厨垃圾总量为准,由于我国餐厨垃圾管理体系长期存在多部门协管的状况,目前尚无统一的直接统计口径。长期以来,由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迟缓,多数城市的餐饮、厨余垃圾统一归入餐厨垃圾管理渠道,对餐厨垃圾的统计和分析口径存在一定模糊。本文中为简便计,对县以上的城镇餐厨垃圾产量估算均以现行的《餐厨垃圾处理技术规范》(CJJ184-2012)中的计算公式为基础,并结合不同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对人均产生量、产生量系数等进行了一定修正。需要注意的是,本节所指的餐厨垃圾均仅包括县及以上地区,农村地区人口稀疏且餐饮行业不发达,餐厨垃圾产量较小,收运体系尚不完善,末端处理市场暂未打开,故此处不对其进行专门讨论。
根据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2017》统计推算,当年我国城镇地区餐厨垃圾总产生量为5287万吨。图 3 2017年我国各省市城镇餐饮垃圾产生量测算
数据来源:住建部,E20研究院
从产生量来看,人口和经济大省广东遥遥领先,日均餐厨产生量超过12000吨。山东、河南两省位列二三,日产餐饮垃圾万吨以上,均为餐厨垃圾处理市场的首要布局点。江苏、四川、浙江、湖南、河北等中部人口密集地区市场可观,跻身第二梯队。
市场机遇
据E20研究院观察,我国餐厨垃圾处理市场呈现“东高西低”的明显趋势,东部沿海的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及珠江三角洲处理能力明显高于平均水平。从经济带来看,长江经济带沿线发展态势相对较好,黄河流域,尤其是上游地区则整体表现不佳(如下图)。图 4 我国餐厨垃圾设计处理规模(含在建)分布(截止到2018年)
从当前处理能力(含规划及在建能力)与处理需求的相对关系,即供需平衡能力来看,E20研究院将我国餐厨垃圾处理区域市场整体分为三大区:供不应求区、基本平衡区、需求风险区。
其中,蓝色虚线(当前全国平均收运率水平下的供需平衡线)上半区供给整体不足,尚不能满足我国当前较为滞后的餐厨垃圾收运平均水平需求,末端处理市场处于高度蓝海阶段;
供需平衡线附近的省份当前处理能力与收运水平下的处理需求大致相当(但对单独省份乃至城市而言存在个体性差异);
蓝色虚线与灰色虚线(100%收运率水平时的供需平衡线)之间的区域当前餐厨垃圾的处理需求可得到初步满足,且与全国平均水平相较更优,在餐厨垃圾收运体系建设过程中,其处理能力亦需根据本地情况相应提高,末端处理企业需单独识别市场机遇;
灰色虚线(100%收运率水平时的供需平衡线)附近区域省份的末端处理设施规划建设已相对完善,但如末端设施全部落地,则地方政府需警惕收运体系不完善给末端设施运营商带来需求风险。图 5 我国餐厨垃圾处理市场版图划分(2018)
在市场空间释放方面,餐厨垃圾领域与其他固废相比起步较晚,释放程度不高,但近年来随着对食品安全的关注、“非洲猪瘟”等防疫工作的重视(相关阅读:全面禁止餐厨剩余物饲喂生猪,无害化处置才是最终出路),餐厨垃圾市场整体的释放程度有了明显提高。
E20研究院预测,若监管力度加大、收运体系建设加速,处理市场运营环境持续好转,餐厨垃圾市场释放完全,则2021年我国餐厨垃圾市场容量将可达450亿元,处理环节占据主要市场。随着已建项目逐步投产,运营收入和产品销售将成为餐厨垃圾处理行业的最大蛋糕。
对不同经济带、不同区位版图下餐厨垃圾处理市场机遇的进一步解读,欢迎关注E20研究院《有机固废处理行业分析报告(2019版)》。获取方式见文末。
2、厨余垃圾篇
行业概况
厨余垃圾处理行业与居民垃圾分类息息相关。长期以来,我国垃圾分类工作推行缓慢,成效不彰。受制于前端垃圾分类工作的不畅,厨余垃圾一直与生活垃圾混合处置。随着我国《垃圾强制分类制度方案(征求意见稿)》的推进,厨余垃圾的收运体系将有望进一步完善,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置将逐渐被市场所识别。
就目前而言,垃圾分类进展较好的城市,末端厨余处理市场环境往往也相对较为成熟。一般来说,城市整体垃圾分类完善的城市,如宁波、厦门、深圳等地的末端集中式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营相对先进;而多数分类体系尚未完全搭建的城市,则多以分散式小规模处理设备为主。
按照城镇生活垃圾成分占比来看,厨余垃圾总量可达12000万吨左右。考虑到农村及中小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系统尚不完善,垃圾分类下沉程度不足,厨余垃圾市场空间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垃圾强制分类城市以及“无废城市”试点地区等。根据《2018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2017年,202个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20194.4万吨,按照厨余垃圾占比40%计,大中城市厨余垃圾总产生量可达8000万吨。据E20研究院对多个垃圾分类先进城市的实地调研结果显示,垃圾分类水平较高的城市居民小区的实际可分出的厨余垃圾占生活垃圾10-20%左右,因此可以预计,考虑到厨余垃圾处理市场受到垃圾分类水平的整体制约,调研城市的分类水平位列全国上游等综合因素,垃圾分类全面铺开后,预计每年可分出的厨余垃圾总量约2000-3000万吨左右。这一数字将随着垃圾分类的进一步推广而逐步攀升。
市场机遇
与餐厨垃圾类似,厨余垃圾处理市场也主要由收运、处理两个环节组成。据统计,收运市场的价格与地区相关性较大,平均收运价格在120-180元/吨,与餐厨行业相当;处理市场则分为大规模处理项目和分布式就地处理两大类。从项目数量来看,后者明显居多,多为非居民单位、强制分类的机关单位、学校等地区采购;前者数量相对较少,目前大多项目仍处于建设阶段,国内成功运营的项目不多。处理环节的平均中标价为187元/吨,略高于餐厨垃圾的平均水平。
E20研究院预测,在垃圾分类全面强制推行的基础上,我国厨余垃圾市场将迎来行业的第一次跃升。垃圾分类全面铺开后,预计每年可单独收集的厨余垃圾总量约2000-3000万吨左右,伴随垃圾分类的可释放年市场空间可达110-170亿,但目前实际释放程度不足十分之一,行业发展程度远不及餐厨。而理想情况下,我国(仅大中城市)每年厨余垃圾总量在8000万吨左右,其潜在的市场容量在440-453亿元左右。
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厨余垃圾的巨大产量和市场空间将逐步释放。在垃圾分类的政策利好下,厨余垃圾处理行业近两年势必将随着“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的东风渐起而迅速释放,百亿空间的释放率有望迎来第一次快速攀升,其中垃圾分类立法先行、政策基础良好的长江经济带(尤其是下游地区)将占据需求优势而夺得行业发展先机。
原标题: “无废城市”建设下的有机固废新机遇:城市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