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设备网

江苏省重点行业VOCs推荐治理技术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20-08-10 16:03:20
热度:70

江苏省重点行业VOCs推荐治理技术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形成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的重要前体物。相对于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污染控制,VOCs管控相对薄弱,已成为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形成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的重要前体物。相对于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污染控制,VOCs管控相对薄弱,已成为制约我省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的短板。石化、化工、涂装、印刷及橡胶塑料制品等行业是我省VOCs重点排放源。为打赢蓝天保卫战、进一步指导和规范我省(VOCs)治理工作,提高整治成效,特整理汇编重点行业VOCs推荐治理技术,供管理部门、企业及治理单位参考。

一、石化工业

根据GB/T4754-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石化工业(C25)包括精炼石油产品制造(C251)、炼焦(C2520)、初级形态塑料及合成树脂制造(C2651)、合成橡胶制造(C2652)、合成纤维单(聚合)体制造(C2653)等。

(一)源头替代技术

鼓励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提高原油的转化和利用效率。对泵、压缩机、阀门、法兰等易发生泄漏的设备与管线组件,制定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计划,定期检测、及时修复,防止或减少跑、冒、滴、漏现象;对生产装置排放的含VOCs工艺排气宜优先回收利用,不能(或不能完全)回收利用的经处理后达标排放;应急情况下的泄放气可导入燃烧塔(火炬),经过充分燃烧后排放。

(二)推荐末端治理技术

石化工业VOCs推荐治理技术见下表:

表名:石化工业VOCs推荐治理技术

生产装置或设施

污染物

推荐技术

设备与管线组件

挥发性有机物

油气平衡、油气回收(冷凝、吸附、吸收、膜分离或组合技术等)、燃烧(热力燃烧、催化燃烧、蓄热燃烧)

装载

挥发性有机物

顶部浸没式或底部装载方式+油气回收或燃烧

污水处理厂油水分离器

挥发性有机物

密闭集输与储存+油气回收或燃烧

污水处理厂生化单元

挥发性有机物、氨、硫化氢

密封收集并采用生物法、化学吸收法或者燃烧法处理


二、化学工业

根据GB/T4754-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C26)包含基础化学原料制造(C261),肥料制造(C262),农药制造(C263),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C264),合成材料制造(C265),专用化学产品制造(C266),日用化学品制造(C268)等。

(一)源头替代技术

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业生产单位,优先采用低VOCs 含量的原辅材料,尽量减少反应活性强(二甲苯、甲醛、甲苯、三甲苯、苯乙烯、乙基甲苯等)、嗅阈值低的物质(甲胺类、甲硫醇、甲硫醚、二甲二硫、二硫化碳、苯酚、苯乙烯、异丙苯、丙烯酸酯类等)以及有毒、有害原辅材料(苯、甲醛、氯乙烯、三氯乙烯、丙烯腈、丙烯酰胺、环氧乙烷、1,2-二氯乙烷、异氰酸酯类等)的使用。

(二)推荐末端治理技术

化学工业主要有工艺有机废气、废水处理站废气、罐区和装卸区废气、危废仓库废气,推荐末端治理技术。

化学工业VOCs推荐末端治理技术

废气产生环节

污染物项目

推荐技术

工艺有机废气

含卤代烃废气

吸附再生+冷凝回收、液氮冷凝回收、膜分离或组合技术

酸碱废气

化学吸收(多级酸/碱/水喷淋)

水溶性或溶解度较高废气

物理吸收(水吸收/离子液吸收/溶剂吸收+全自动解吸再生+冷凝回收)

VOCs浓度>2000mg/m3

吸附再生+冷凝回收、液氮冷凝回收、膜分离或组合技术、燃烧

500mg/m3<VOCs浓度< 2000mg/m3

燃烧、吸附再生+冷凝回收、吸收+回收、吸附浓缩+燃烧

VOCs 浓度<500mg/m3

燃烧、吸附浓缩+燃烧、吸附+冷凝回收

废水处理站废气

臭气浓度≥ 3000(无量纲)

化学吸收+蓄热燃烧、化学氧化法+生物法、吸附+化学氧化法

臭气浓度<3000(无量纲)

化学吸收、吸附、浓缩燃烧、蓄热燃烧、生物法

物料储存系统废气

VOCs

选用浮顶罐、设置平衡管或进行物理吸收、吸附或燃烧

危废仓库废气

VOCs

吸附浓缩+燃烧、吸收+吸附、吸附

三、涂装行业

涂装行业是指涉及到涂装及有机溶剂使用工艺的企业,根据GB/T4754-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包括C21家具制造业、C24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C33金属制品业、C34通用设备制造业、C35专用设备制造业、C36汽车制造业、C37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C3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一)源头替代技术

1、鼓励企业加快使用水性、无溶剂、粉末、辐射固化等低(无)VOCs 含量的环保型涂料,限制使用溶剂型涂料。低VOCs 含量涂料应符合《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涂料产品技术要求》(GB/T 38597-2020)。

部分低(无)VOCs含量涂料VOCs含量限值

类别

原辅材料种类

VOCs含量限值,≤

水性涂料

建筑用墙面涂料

培面涂料

内墙涂料

50g/L

外墙涂料

80g/L

装饰板涂料

合成树脂乳液类涂料

100g/L

其他类

200g/L

木器涂料

色漆

220g/L

清漆

250g/L

车辆涂料

汽车原厂涂料(乘用车、载货汽车)

电泳底漆

200g/L

中涂

250g/L

汽车原厂涂料[客车(机动车)]

电泳底漆

200g/L

其他底漆

250g/L

中涂

250g/L

轨道交通车辆涂料[动车组、客车(铁道车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牵引机车]

底漆

200g/L

中涂

200g/L

轨道交通车辆涂料(货车)

底漆

200g/L

工业防护涂料

机械设备涂料

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涂料(含零部件涂料)

底漆

250g/L

中涂

250g/L

面漆

250g/L

清漆

250g/L

港口机械和化工机械涂料(含零部件涂料)

底漆

250g/L

中涂

200g/L

面漆

250g/L

清漆

250g/L

建筑物和构筑物防护涂料(建筑用墙面涂料除外)

金属基材防腐涂料

单组分

底漆

200g/L

面漆

250g/L

双组分

底漆

250g/L

中涂

200g/L

面漆

250g/L

混凝土防护涂料

封闭底漆

250g/L

底漆

200g/L

中涂

200g/L

面漆

250g/L

集装箱涂料

中涂

200gL

面漆

250g/L

型材涂料

电泳涂料

200g/L

其他

250g/L

船舶涂料

上建内部和机舱内部用涂料

200g/L

地坪涂料

水性

120g/L

聚合物水泥复合型

50g/L

玩具涂料

木质基材

100g/L

道路及交通标志涂料

道路标志标线涂料

150g/L

防水涂料

-

50g/L

防火涂料

-

80g/L

无溶剂涂料

-

60g/L

辐射固化涂料

木质基材

水性

200g/L

非水性

100gL

粉末涂料

-

其他VOCs含量(质量比)低于10%的涂料、油墨、胶粘剂

2、鼓励企业采用高效环保涂装工艺推广采用静电喷涂、淋涂、辊涂、浸涂、高压无气喷涂、空气辅助无气喷涂、热喷涂等涂装效率较高的涂装工艺。鼓励采用自动化、智能化喷涂设备替代人工喷涂,减少使用空气喷涂技术。

涂装行业推广涂装工艺

行业

涂装推广工艺

汽车制造

推广“三涂一烘”“两涂一烘”或免中涂等紧凑型涂装工艺以及静电喷涂等高效涂装工艺;

鼓励企业采用自动化、智能化喷涂设备替代人工喷涂,配置密闭收集系统;汽车金属零配件企业鼓励采用粉末静电喷涂技术。

家具制造

木质家具推广使用高效的往复式喷涂箱、机械手和静电喷涂技术;

板式家具采用喷涂工艺的,推广使用粉末静电喷涂技术,采用溶剂型、辐射固化涂料的,推广使用辊涂、淋涂等工艺。

船舶制造

优化涂装工艺,将涂装工序提前至分段涂装阶段;

推广使用高压无气喷涂、静电喷涂等高效涂装技术

集装箱制造

推广采用辊涂涂装工艺

工程机械制造

推广自动喷涂、静电喷涂等先进涂装技术。

钢结构制造

推广高压无气喷涂、空气辅助无气喷涂、热喷涂等涂装技术,限制空气喷涂使用

(二)推荐末端治理技术

喷涂废气应设置高效漆雾处理装置。喷涂、晾(风)干废气宜采用吸附浓缩+燃烧处理方式,烘干废气宜采用燃烧法处理。

喷涂行业VOCs推荐末端治理技术

行业

废气来源

主要污染物

推荐技术

家具制造

涂装、施胶

挥发性有机物、苯、甲苯、二甲苯

吸附浓缩+燃烧

流平/干燥

挥发性有机物 、苯、甲苯、二甲苯

吸附浓缩+燃烧、燃烧

注塑/挤塑

挥发性有机物

吸收+吸附

汽车制造

半干式、湿式机械加工、粉末冶金后处理

挥发性有机物(油雾)

机械过滤、静电捕集

热处理淬火油槽

挥发性有机物(油雾)

机械过滤、静电捕集+碱液洗涤

树脂纤维加工糊制、拉挤

挥发性有机物

吸附浓缩+燃烧、燃烧

喷漆

挥发性有机物

吸附浓缩+燃烧

烘干

挥发性有机物

燃烧

船舶制造

湿式机械加工

挥发性有机物、油雾

机械过滤、静电捕集

非金属加工糊制、模压、拉挤

挥发性有机物

吸附

淬火油槽

挥发性有机物、油雾

机械过滤、静电捕集

粘胶泵、固化间(设备)

挥发性有机物

吸附浓缩+燃烧

涂胶、点补、调漆

挥发性有机物

吸附

浸涂设备

苯、甲苯、二甲苯、挥发性有机物

吸附、吸附浓缩+燃烧

喷漆室

苯、甲苯、二甲苯、挥发性有机物

多级过滤+吸附浓缩+燃烧

船坞、码头、平台涂装作业区

颗粒物(漆雾)、苯、甲苯、二甲苯、挥发性有机物

多级过滤+吸附浓缩+燃烧

烘干室(段)、闪干室(段)、晾干室(段)

苯、甲苯、二甲苯、挥发性有机物

燃烧、吸附浓缩+燃烧

四、印刷行业

鼓励使用通过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的环保型油墨、胶粘剂,禁止使用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油墨、胶粘剂。推广使用植物油基胶印油墨、辐射固化油墨、无/低醇润湿液、水性凹印油墨、水性凸印油墨、水性胶黏剂、水性光油、UV光油等低(无)VOCs含量原辅材料。低VOCs含量油墨和胶黏剂应符合《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涂料产品技术要求》(GB/T 38597-2020)。下表为部分低(无)VOCs含量油墨和胶黏剂VOCs含量限值。

鼓励设备或工艺革新,推广使用自动橡皮布清洗技术、零醇润版胶印技术、无水胶印技术、无溶剂复合技术、共挤出复合技术等。

溶剂型凹版印刷、溶剂型凸版印刷、干式复合及涂布的烘干工序产生的有组织废气,宜采用减风增浓技术,以减小废气排风量、提高废气污染物浓度。

 

五、橡胶和塑料制品行业

根据GB/T4754-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橡胶和塑料制品行业主要包括C291橡胶制品业、C292塑料制品业。

(一)源头替代技术

积极推广使用低VOCs含量或低反应活性的原辅材料,加快工艺改进和产品升级,橡胶制品行业推广使用新型偶联剂、粘合剂,使用石蜡油等替代普通芳烃油、煤焦油等助剂。优化生产工艺,橡胶制品行业推广使用串联法混炼、常压连续脱硫工艺。推行全密闭生产工艺,加大无组织排放收集。

塑料制品行业优先采用环保型原辅料,禁止使用附带生物污染、有毒有害物质的废塑料作为生产原辅料。

(二)推荐末端治理技术

根据污染物种类及浓度的不同,分别可采用静电吸附、干式过滤、多级填料塔吸收、光催化氧化、吸附、高温焚烧等连用多级技术净化处理。

 

六、纺织印染行业

根据GB/T 4754-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纺织业(17)包含棉纺织及印染精加工(171)、毛纺织及染整精加工(172)、麻纺织及染整精加工(173)、丝绢纺织及印染精加工(174)、化纤织造及印染精加工(175)、针织或钩针编织物及其制品制造(176)、家用纺织制成品制造(177)、产业用纺织制成品制造(178)。

(一)源头替代技术

以蒸汽或天然气作为热定型热源工艺,代替后整理加工中的导热油锅炉定型工艺;鼓励使用低毒、低挥发性溶剂含量的印染助剂。

(二)推荐末端治理技术

纺织印染行业VOCs废气主要为定型机废气、印花废气和涂层废气。

七、人造板制造业

根据GB/T 4754-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人造板制造业(C202)包括胶合板制造(C2021)、纤维板制造(C2022)、刨花板制造(C2023)、其他人造板制造(C2024)。

(一)源头替代技术

优化产品或工艺结构,积极推广清洁生产新技术,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提升污染防治水平。尽量使用游离甲醛释放的胶粘剂或水基型胶粘剂,其中聚乙酸乙烯酯类、橡胶类的VOCs含量限值≤100g/L,聚氨酯类、醋酸乙烯-乙烯共聚乳液类、丙烯酸酯类等其他类的VOCs含量限值≤50g/L,用于室内装饰装修材料的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量应符合《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GB 18580-2017)中E1标准要求。

规范胶粘剂密闭储存,采用先进的计量装置和连续化施胶技术有效降低施胶量损耗,减少有毒、有害原辅材料的使用;推广使用热能中心,连续平压热压机、高效多层热压机等先进设备;加强生产管理,减少跑冒滴漏。

(二)推荐末端治理技术

人造板制造业有组织VOCs废气主要产生于胶粘剂热压、干燥等过程。无组织VOCs尾气包括产生于胶粘剂储存、调配、施胶等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