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设备网

全球水务行业竞争力中国排13 前面这些国家“高”在哪儿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20-07-03 14:05:07
热度:69

全球水务行业竞争力中国排13 前面这些国家“高”在哪儿2020年7月2日,Global Water Intelligence(GWI)公开了一组排名——全球

2020年7月2日,Global Water Intelligence(GWI)公开了一组排名——全球水务行业竞争力TOP20。
  是不是很关心中国排在第几位呢?
  第13位,评分19分,简评写着“10年的飞速转型”。虽然没有进入前十,但是这个评价也意味着认可了我国水务产业发展的“中国速度”。在排行榜前10中,除了澳大利亚,只有中国在【发展速度】这一栏得到了3分。
  总的来说,这份榜单对于我国水务产业来说还是有一些参考价值的。尤其是一些国外水务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特色的经验,我们需要博采众长。
  新加坡,GWI给出的评价是“引领世界”,同时也是排在榜首的国家。
  据悉,新加坡国家水务局PUB自2002年开始就潜心研究,大手笔投资,构建先进的水网络管理、智能控制系统,在水务数字化发展进程上与很多国家拉开了不小的距离。
  更值得惊叹的是新加坡工业废水的高利用率。很多人应该知道,新加坡是世界级重化工基地,但同时也是全世界认可的“花园城市”,貌似南辕北辙的两个标签却融洽地糅合在了一起。据悉,新加坡工业污水回收利用率能达到85%以上,中水回用率也能达到60%以上。
  荷兰,GWI评价为“最热爱水”,位列榜单第三。
  而说到荷兰的水管理制度,不少业界专家曾亲自考察过。而且一谈到荷兰水管理,就不得不让人注意到一个事实,荷兰水务局是与市政府平级的,相互独立,但受到省政府的监督。
  注重民主协商和公众参与,是荷兰水管理突出的特色之一,水务局的成员甚至都是与水有关的利益相关者,这也就表示能从不同立场去论证各个项目的得失,并满足大部分诉求,避免纠纷。
  另外,荷兰水管理执行力之强也有追根溯源的价值。
  以色列,被GWI评价“水资源效率最高”的国家,是一个人均水资源仅为中国水平八分之一的地方,水资源匮乏程度之高可窥一隅。
  可能也就是因为这样,以色列才会在水资源效率上下狠功夫。例如以色列的节水文化远近闻名,更是用法律条文、政策框架、文化宣传、科研应用层层包裹。据悉,以色列水务委员会就是一个专门负责制定节水政策,划供水配额的机构。
  另外,以色列污水处理技术、海水淡化技术都是在严酷考验下被压缩出来的精华。目前,以色列7成以上的饮用水都来自海水淡化,且成本低到能实现0.54美元/立方米。同时,污水回收率已经达到了75%。
  丹麦,GWI简评“创意的水处理”。以往,人们对于丹麦的印象很多都是“要在2050年实现100%可再生能源使用”,实际上,丹麦在水资源保护上的成就不遑多让。
  论水价,丹麦每立方平均能达到8欧元(差不多63.5元人民币)的数据可以比下去一堆国家。高水价的作用就在于,60%以上用来进行污水和废水处理,而且工业和民用用水在丹麦的水价在一个档位。
  还可以划重点的是,丹麦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相对完善,从废水中提取磷以及有机物成为了常规操作,很重视循环处理技术路径。
  法国,毫不意外的是,GWI给出了“最佳私人运营商”这样的评价。
  想必不少人也对法国水务集团如雷贯耳,我们常提到的就包括Suez苏伊士、Veolia威立雅。
  法国苏伊士,建于1880年,在5大洲都有业务,目前在中国的业务苏伊士新创建已经在30多个省市和地区,合作建立了70多个水和固废项目,拥有260多座水厂和污水处理厂,影响不容小觑。
  法国威立雅,在固体废弃物管理、水务、能源管理三大板块均有涉及,据说成立时间更是能追溯到1853年。自20世纪90年代初进入中国市场,至今已经手握80多个项目,业务足迹遍布40多座城市。
  从各个角度来看,这两家法国企业都是我国水务市场中的有力竞争者。
  日本,得到了GWI“无可挑剔的管网”如此评价,足见其地下管廊的成就。
  实际上,我国水务专家在探讨管网建设的时候也经常会以日本为范本。实地探查过日本排水管网工程的学者都会赞赏的表示,“地下宫殿”“能跑火车”这样的形容确实不掺水分。
  有研究表明,日本地下排水管道网罗全国,长达几十万公里。城市主管道直径达到7到10米,甚至有近25米的记录在册,对比我国普遍在2米到8米左右的配置,足见差距。
  而且,日本先进的地下排水系统之所以被称为“地下宫殿”,从60多米高、30多米宽的混凝土立坑,约8层楼高度的调压水槽等配置规模上就能管中窥豹。再加上直径10米左右的隧道,先进的中控系统、连厨房油污都不允许进入排水管的严格规定、14000马力的抽水泵等,就可以想象这是一个多庞大的工程。
  最后,还想来说说德国,GWI评价“污泥管理先进”。
  这也是目前我国正在面临的难题,即“重水轻泥”理念留下的后遗症。德国有一部经过10多年修订的污水处理厂污泥法,2017年8月正式生效,明确要求在12年到15年的过渡期后,所有规模超过5万人口当量的污水厂都必须从污泥或者污泥灰进行磷回收,同时禁止污泥土地利用。
  磷回收,是德国污泥处置的关键环节,虽然大规模回收工艺尚不成熟,但其对磷回收的重视分毫不减。PRISA工艺,磷回收率要大于50%;PASCH工艺,磷回收率要大于90%;磷含量少于2%,可允许混合焚烧......很多条款都与磷回收息息相关。
  当然,在吸取先进以及有效经验的同时,我国水务产业发展也要认识到“10年飞速转型”可不仅仅是说辞。
  在GWI对全球主要水务企业进行2019年年报分析时,也做了一个利润TOP 40的盘点。粤海投资以43%的销售利润率占据榜首,中国水务集团以37.2%的数据排名第4,北控水务35.4%位列第7,也就是说前10有3家中国企业。另外,前20中还有碧水源、首创股份、中国联塑集团和启迪环境(12.7%)。
  “有利可图”,不仅是中国水务市场的现在,也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