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沉淀池(含沉砂、初沉、二沉)的详解!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20-06-26 08:05:13
热度:60
关于沉淀池(含沉砂、初沉、二沉)的详解!沉淀法是污水处理中基本的方法之一。它是利用水中悬浮颗粒和水的密度差,在重力作用下产生下沉作用,以达到固液分离的一种过程。 按照水的性质与所
沉淀法是污水处理中基本的方法之一。它是利用水中悬浮颗粒和水的密度差,在重力作用下产生下沉作用,以达到固液分离的一种过程。 按照水的性质与所要求的处理程度的不同,沉淀处理工艺可以是整个水处理过程中的一个工序,亦可以作为惟一的处理方法。在典型的水处理厂中,沉淀法可用于下列几个方面:
1、沉砂池(污水预处理)
沉砂池,常作为一种预处理手段用于去除水中易于沉降的无机性颗粒物。沉砂池是采用物理法将砂粒从水中沉淀分离出来的一个预处理单元,其作用是从水中分离出相对密度大于1.5且粒径为0.2mm以上的颗粒物质,主要包括无机性的砂粒、砾石和少量密度较大的有机性颗粒如果核皮、种籽等。
沉砂池一般设置在提升设备和处理设备之前,以保护水泵和管道免受磨损,防止后续水构筑物的堵塞和污泥处理构筑物容积的缩小,同时可以减少活性污泥中无机物的成分,提高活性污泥的活性。
1、平流式沉砂池
平流式沉砂池实际上是一个比入流渠道和出流渠道宽而深的渠道,当水流过时,由于过水断面增大,水流速度下降,水中夹带的无机颗粒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沉,从而达到分离水中无机颗粒的目的。
2、曝气沉砂池
曝气沉砂池是在长方形水池的一侧通入空气,是水旋流运动,流速从周边到中心逐渐减小,砂粒在池底的集砂槽中与水分离,水中有机物和从砂粒上冲刷下来的污泥仍成悬浮状态,随着水流进入后面的处理构筑物。曝气沉砂池的优点是除砂效率稳定,受进水流量变化的影响较小。曝气沉砂池的停留时间一般为1-3min,若兼有预曝气的作用,可延长池深,是停留时间达到15-30min。
2、初沉池(污水初级处理)
初沉池可较经济有效地去除水中悬浮固体,同时去除一部分呈悬浮状态的有机物,以减轻后续生物处理构筑物的有机负荷。有时初沉池也单独使用,对水进行一级处理后排放。
初次沉淀池一般设置在污水处理厂的沉砂池之后、曝气池之前,初沉池的主要作用是去除污水中密度较大的固体悬浮颗粒,以减轻生物处理的有机负荷,提高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活性。污水经过格栅截留大块的悬浮物和悬浮有机物,并经过沉砂池去除密度大于1.5g/cm3的悬浮颗粒后,仍存在许多密度稍小或颗粒尺寸较小的悬浮颗粒,这些颗粒的成分以有机物为主。
初沉池用于处理城市污水时,沉淀时间一般为1.5-2h,对进水BOD5的去除率可以达到20%-30%,对悬浮物SS的去除率可以达到50%以上。
1、运行管理注意事项
1)根据初沉池的形式及刮泥机的形式,确定刮泥方式、刮泥周期的长短。避免沉积污泥停留时间过长造成浮泥,或刮泥过于频繁或刮泥太快扰动以下沉的污泥。
2)初沉池一般采用间歇排泥,要注意总结经验并根据经验人工掌握好排泥次数和排泥时间。当采用连续排泥时,应注意观察排泥的流量和排放污泥的颜色。
3)巡检是注意观察各池的出水量是否均匀,还要观察出水堰出流是否均匀,堰口是否被浮渣封堵,并及时调整或修复。
4)巡检时注意观察浮渣斗中的浮渣是否能顺利排出,浮渣刮板和浮渣斗挡板配合是否适当,并及时调整或修复。
5)巡检时注意辨听刮泥、刮渣、排泥设备是否有异常声响,同时检查其部件是否有松动等,并及时调整或修复。
6)排泥管道至少每月冲洗一次,防止泥沙、油脂等在管道内尤其是阀门处造成淤塞,冬季还应当增加冲洗次数。每年将初沉池排空,进行彻底清理检查。
7)按规定对初沉池的常规检测项目进行及时分析化验,尤其是SS等重要项目要及时比较,确定SS去除率是否正常,如果下降就应采取必要的整改措施。
8)初沉池的常规检测项目:进出水的水温、PH值、CODcr、BOD5、TS、SS及排泥的含固量和挥发性固体含量等。
2、初沉池出水含有细小悬浮颗粒的原因
为充分发挥初沉池的作用,许多污水厂的剩余污泥都从初沉池集中排放,因此,初沉池出水中带有细小悬浮颗粒的 原因主要有:水力负荷冲击或长时间超负荷;因为水短流二减少了停留时间,一直絮体在沉降下去之前即随水流进入出水堰;曝气池活性污泥过度曝气,是污泥自身氧化而解体;进水中增加了某些难沉淀污染物颗粒。
与以上原因对应的解决办法有:增加调节池,均匀分配进水水力负荷;调整进水、出水设施的不均匀性,减轻冲击负荷的影响,克服短流情况;调整曝气池的运行参数,以改善污泥絮凝性能,如营养盐缺乏时及时补充,泥龄过长造成污泥老化是应缩短泥龄,过度曝气应调整曝气量;投加絮凝剂,改善某些难沉淀悬浮颗粒的沉降性能;使消化池、浓缩池上清液均匀进入初沉池,消除其负面影响;使二沉池剩余污泥均匀进入初沉池,消除剩余污泥回流带来的影响。
3、二沉池(固液分离)
沉淀池是利用重力沉降作用将密度比水大的悬浮颗粒从水中去除的处理构筑物,是水处理中应用广泛的处理单元之一,可用于水的一级处理、生物处理的后处理以及深度处理。二次沉淀池设置在曝气池之后、深度处理或排放之前。
按水流方向划分,沉淀池可分为平流式、辐流式和竖流式三种。沉淀池包括进水区、沉淀区、缓冲区、污泥区和出水区五个部分。进水区和出水区的作用是使水流均匀地流过沉淀池,避免短流和减少紊流对沉淀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减少死水区,提高沉淀池的容积利用率;沉淀区也称澄清区,即沉淀池的工作区,是可沉淀颗粒与水分离的区域;沉泥区是污泥贮存、浓缩和排出的区域;缓冲区则是分割沉淀区和污泥区的水层区域,保证已经沉淀的颗粒不因水流搅动而再行浮起。
1、平流式二沉池
平流式沉淀池表面形状一般为长方形,水流在进水区经过消能和整流进入沉淀区后,缓慢水平流动,水中可沉悬浮物逐渐沉向池底,沉淀区出水溢过堰口,通过出水槽排出池外。其基本要求如下:
1)平流式沉淀池的长度多为30-50m,池宽多为5-10m,沉淀区有效水深一般不超过3m,多为2.5-3m。为保证水流在池内的均匀分布,一般长宽比不小于4,长深比为8-12。
2)采用机械刮泥时,在沉淀池的进水端设有污泥斗,池底的纵向污泥斗坡度不能小于0.01,一般为0.01-0.02.刮泥机的行进速度不能大于1.2m/min,一般为0.6-0.8m/min。
3)水平流速是只水流在池内流动的速度,平流式沉淀池作为初沉池时,最大水平流速为7mm/s,表面负荷为1-3m3/(m2*h);作为二沉池时,最大水平流速为5mm/s。
4)入口要有整流措施,常用的入流方式有溢流堰-穿孔整流墙(板)式、底孔入流-挡板组合式、淹没孔入流-挡板组合式和淹没孔入流-穿孔整流墙(板)组合式等四种。使用穿孔整流墙时整流墙上的开孔总面积为过水断面的6%-20%,孔口处流速为0.15-0.2m/s,孔口应当作为渐扩形状。
5)在进出口处均应设置挡板,高出水面0.1-0.15m。进口出挡板淹没深度不应小于0.25m,一般为0.5-1m;出口出挡板淹没深度一般为0.3-0.4m。进口处挡板距进水口0.5-1.0m,出口出挡板距出水堰板0.25-0.5m。
6)平流式沉淀池容积较小时,可使用穿孔管排泥。穿孔管大多布置在集泥斗内,也可布置在水平池底上。沉淀池采用多斗排泥时,泥斗平面呈方形或近似方形的矩形,排数一般不能超过两排。大型平流式沉淀池一般都设置刮泥机,将池底污泥从出水端刮向进水端的污泥斗,同时将浮渣刮向出水端的集渣槽。
7)平流式沉淀池非机械排泥时缓冲层高度为0.5m,使用机械排泥时缓冲层上缘应高出刮泥板0.3m。
2、竖流式二沉池
竖流式沉淀池池体呈圆形或方形,污水从中心管的进口进入池中,通过反射板的阻拦向四周分布于整个水平断面上,缓慢向上流动。沉降速度大于水流上升速度的悬浮颗粒下沉到污泥斗中,上清液则由池顶四周的出水堰口溢流到池外。竖流式沉淀池基本要求如下:
1)为保证池内水流的自下而上垂直流动、防止水流呈辐流状态,圆池的直径或方形的边长与沉淀区有效水深的比值一般不大于3,池子的直径一般为4-7m,最大不超过10m。圆池直径或方形池边长D≤7m时,沉淀出水沿周边出水;≥7m时,应增加辐射式集水支渠。
2)水流在竖流式沉淀池内的上升流速为0.5-1mm/s,沉淀时间为1-1.5h。中心管内的流速一般应大于100mm/s,其下出口处设喇叭口或反射板。反射板底距泥面至少0.3m,喇叭口直径及高度均为中心管直径的1.35倍,反射板直径为喇叭口直径的1.3倍,反射板表面与水平面的倾角为17°。
3)喇叭口下沿距反射板表面的缝隙高度为0.25-0.5m,作为初沉池时缝隙中的水流速度应不大于30mm/s,作为二沉池时缝隙中的水流速度应不大于20mm/s。
4)锥形贮泥斗的倾角为45°-60°,排泥管直径不能小于200mm,排泥管口与池底的距离小于0.2m,敞口的排泥管上端超出水面不能小于0.4m。浮渣挡板淹没深度0.3-0.4m,高出水面0.1-0.25m,距集水槽0.25-0.5m。
3、辐流式二沉池
辐流式沉淀池内水流的流态为辐流型,因此,污水由中心或周边进入沉淀池。中心进水辐流式沉淀池的进水管悬吊在桥架下或埋设在池体地板混凝土中,污水首先进入池体的中心管内,然后在进入沉淀池时,经过中心管周围的整流板整流后均匀地向四周辐射流动,上清液经过设在沉淀池四周的出水堰溢流而出,污泥沉降到池底,有刮泥机或挂吸泥机挂到沉淀池中心的集泥斗,再用重力或泵抽吸排出。
周边进水辐流式沉淀池进水渠布置在沉淀池四周,上清液经过设在沉淀池四周或中间的出水堰溢流而出,污泥的排出方式与中心进水辐流式沉淀池相同。
基本要求如下:
1)进、出水的布置方式有中心进水周边出水、周边进水中心出水和周边进水周边出水三种形式。
2)刮泥机的旋转速度一般为1-3r/h,外周刮泥板的线速度不能超过3m/min,通常采用1.5m/min。
3)周边进水的辐流式沉淀池效率较高,与中心进水、周边出水的辐流式沉淀池相比,表面负荷提高1倍左右。
4、沉淀池运行要点
1)检查刮泥机或吸刮泥机等金属部件的防腐是否完好合格,以及其在污水情况下的运转状况。
2)沉淀池进水后观察是否漏水,做好沉降观测,检查观测沉淀池是否存在不均匀沉淀,通过观察出水三角堰的出水情况也能发现沉淀池的沉降情况。
3)检查刮泥机或吸刮泥机的带负荷运行情况。主要观察振动、噪声和驱动电机的运转情况是否正常,线速度、角速度等是否在设定范围内。
4)试验和确定刮泥机或吸刮泥机的刮、吸泥功能和刮渣功能是否正常。观察沉淀池表面的浮渣能否及时排出,观察排泥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的吸、刮效果。
5)分别测定进、出水的SS,验证沉淀池在设计进水负荷下的作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比如二沉池的回流污泥浓度和初沉池的排泥浓度是否在合理范围内。
6)检验与沉淀池有关的自控系统能否正常联动。如初沉池的自动开停功能和二沉池根据泥位计测得泥位的自动排放剩余污泥或浮渣功能等。
原标题:关于沉淀池(含沉砂、初沉、二沉)的详解!
1、沉砂池(污水预处理)
沉砂池,常作为一种预处理手段用于去除水中易于沉降的无机性颗粒物。沉砂池是采用物理法将砂粒从水中沉淀分离出来的一个预处理单元,其作用是从水中分离出相对密度大于1.5且粒径为0.2mm以上的颗粒物质,主要包括无机性的砂粒、砾石和少量密度较大的有机性颗粒如果核皮、种籽等。
沉砂池一般设置在提升设备和处理设备之前,以保护水泵和管道免受磨损,防止后续水构筑物的堵塞和污泥处理构筑物容积的缩小,同时可以减少活性污泥中无机物的成分,提高活性污泥的活性。
1、平流式沉砂池
平流式沉砂池实际上是一个比入流渠道和出流渠道宽而深的渠道,当水流过时,由于过水断面增大,水流速度下降,水中夹带的无机颗粒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沉,从而达到分离水中无机颗粒的目的。
2、曝气沉砂池
曝气沉砂池是在长方形水池的一侧通入空气,是水旋流运动,流速从周边到中心逐渐减小,砂粒在池底的集砂槽中与水分离,水中有机物和从砂粒上冲刷下来的污泥仍成悬浮状态,随着水流进入后面的处理构筑物。曝气沉砂池的优点是除砂效率稳定,受进水流量变化的影响较小。曝气沉砂池的停留时间一般为1-3min,若兼有预曝气的作用,可延长池深,是停留时间达到15-30min。
2、初沉池(污水初级处理)
初沉池可较经济有效地去除水中悬浮固体,同时去除一部分呈悬浮状态的有机物,以减轻后续生物处理构筑物的有机负荷。有时初沉池也单独使用,对水进行一级处理后排放。
初次沉淀池一般设置在污水处理厂的沉砂池之后、曝气池之前,初沉池的主要作用是去除污水中密度较大的固体悬浮颗粒,以减轻生物处理的有机负荷,提高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活性。污水经过格栅截留大块的悬浮物和悬浮有机物,并经过沉砂池去除密度大于1.5g/cm3的悬浮颗粒后,仍存在许多密度稍小或颗粒尺寸较小的悬浮颗粒,这些颗粒的成分以有机物为主。
初沉池用于处理城市污水时,沉淀时间一般为1.5-2h,对进水BOD5的去除率可以达到20%-30%,对悬浮物SS的去除率可以达到50%以上。
1、运行管理注意事项
1)根据初沉池的形式及刮泥机的形式,确定刮泥方式、刮泥周期的长短。避免沉积污泥停留时间过长造成浮泥,或刮泥过于频繁或刮泥太快扰动以下沉的污泥。
2)初沉池一般采用间歇排泥,要注意总结经验并根据经验人工掌握好排泥次数和排泥时间。当采用连续排泥时,应注意观察排泥的流量和排放污泥的颜色。
3)巡检是注意观察各池的出水量是否均匀,还要观察出水堰出流是否均匀,堰口是否被浮渣封堵,并及时调整或修复。
4)巡检时注意观察浮渣斗中的浮渣是否能顺利排出,浮渣刮板和浮渣斗挡板配合是否适当,并及时调整或修复。
5)巡检时注意辨听刮泥、刮渣、排泥设备是否有异常声响,同时检查其部件是否有松动等,并及时调整或修复。
6)排泥管道至少每月冲洗一次,防止泥沙、油脂等在管道内尤其是阀门处造成淤塞,冬季还应当增加冲洗次数。每年将初沉池排空,进行彻底清理检查。
7)按规定对初沉池的常规检测项目进行及时分析化验,尤其是SS等重要项目要及时比较,确定SS去除率是否正常,如果下降就应采取必要的整改措施。
8)初沉池的常规检测项目:进出水的水温、PH值、CODcr、BOD5、TS、SS及排泥的含固量和挥发性固体含量等。
2、初沉池出水含有细小悬浮颗粒的原因
为充分发挥初沉池的作用,许多污水厂的剩余污泥都从初沉池集中排放,因此,初沉池出水中带有细小悬浮颗粒的 原因主要有:水力负荷冲击或长时间超负荷;因为水短流二减少了停留时间,一直絮体在沉降下去之前即随水流进入出水堰;曝气池活性污泥过度曝气,是污泥自身氧化而解体;进水中增加了某些难沉淀污染物颗粒。
与以上原因对应的解决办法有:增加调节池,均匀分配进水水力负荷;调整进水、出水设施的不均匀性,减轻冲击负荷的影响,克服短流情况;调整曝气池的运行参数,以改善污泥絮凝性能,如营养盐缺乏时及时补充,泥龄过长造成污泥老化是应缩短泥龄,过度曝气应调整曝气量;投加絮凝剂,改善某些难沉淀悬浮颗粒的沉降性能;使消化池、浓缩池上清液均匀进入初沉池,消除其负面影响;使二沉池剩余污泥均匀进入初沉池,消除剩余污泥回流带来的影响。
3、二沉池(固液分离)
沉淀池是利用重力沉降作用将密度比水大的悬浮颗粒从水中去除的处理构筑物,是水处理中应用广泛的处理单元之一,可用于水的一级处理、生物处理的后处理以及深度处理。二次沉淀池设置在曝气池之后、深度处理或排放之前。
按水流方向划分,沉淀池可分为平流式、辐流式和竖流式三种。沉淀池包括进水区、沉淀区、缓冲区、污泥区和出水区五个部分。进水区和出水区的作用是使水流均匀地流过沉淀池,避免短流和减少紊流对沉淀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减少死水区,提高沉淀池的容积利用率;沉淀区也称澄清区,即沉淀池的工作区,是可沉淀颗粒与水分离的区域;沉泥区是污泥贮存、浓缩和排出的区域;缓冲区则是分割沉淀区和污泥区的水层区域,保证已经沉淀的颗粒不因水流搅动而再行浮起。
1、平流式二沉池
平流式沉淀池表面形状一般为长方形,水流在进水区经过消能和整流进入沉淀区后,缓慢水平流动,水中可沉悬浮物逐渐沉向池底,沉淀区出水溢过堰口,通过出水槽排出池外。其基本要求如下:
1)平流式沉淀池的长度多为30-50m,池宽多为5-10m,沉淀区有效水深一般不超过3m,多为2.5-3m。为保证水流在池内的均匀分布,一般长宽比不小于4,长深比为8-12。
2)采用机械刮泥时,在沉淀池的进水端设有污泥斗,池底的纵向污泥斗坡度不能小于0.01,一般为0.01-0.02.刮泥机的行进速度不能大于1.2m/min,一般为0.6-0.8m/min。
3)水平流速是只水流在池内流动的速度,平流式沉淀池作为初沉池时,最大水平流速为7mm/s,表面负荷为1-3m3/(m2*h);作为二沉池时,最大水平流速为5mm/s。
4)入口要有整流措施,常用的入流方式有溢流堰-穿孔整流墙(板)式、底孔入流-挡板组合式、淹没孔入流-挡板组合式和淹没孔入流-穿孔整流墙(板)组合式等四种。使用穿孔整流墙时整流墙上的开孔总面积为过水断面的6%-20%,孔口处流速为0.15-0.2m/s,孔口应当作为渐扩形状。
5)在进出口处均应设置挡板,高出水面0.1-0.15m。进口出挡板淹没深度不应小于0.25m,一般为0.5-1m;出口出挡板淹没深度一般为0.3-0.4m。进口处挡板距进水口0.5-1.0m,出口出挡板距出水堰板0.25-0.5m。
6)平流式沉淀池容积较小时,可使用穿孔管排泥。穿孔管大多布置在集泥斗内,也可布置在水平池底上。沉淀池采用多斗排泥时,泥斗平面呈方形或近似方形的矩形,排数一般不能超过两排。大型平流式沉淀池一般都设置刮泥机,将池底污泥从出水端刮向进水端的污泥斗,同时将浮渣刮向出水端的集渣槽。
7)平流式沉淀池非机械排泥时缓冲层高度为0.5m,使用机械排泥时缓冲层上缘应高出刮泥板0.3m。
2、竖流式二沉池
竖流式沉淀池池体呈圆形或方形,污水从中心管的进口进入池中,通过反射板的阻拦向四周分布于整个水平断面上,缓慢向上流动。沉降速度大于水流上升速度的悬浮颗粒下沉到污泥斗中,上清液则由池顶四周的出水堰口溢流到池外。竖流式沉淀池基本要求如下:
1)为保证池内水流的自下而上垂直流动、防止水流呈辐流状态,圆池的直径或方形的边长与沉淀区有效水深的比值一般不大于3,池子的直径一般为4-7m,最大不超过10m。圆池直径或方形池边长D≤7m时,沉淀出水沿周边出水;≥7m时,应增加辐射式集水支渠。
2)水流在竖流式沉淀池内的上升流速为0.5-1mm/s,沉淀时间为1-1.5h。中心管内的流速一般应大于100mm/s,其下出口处设喇叭口或反射板。反射板底距泥面至少0.3m,喇叭口直径及高度均为中心管直径的1.35倍,反射板直径为喇叭口直径的1.3倍,反射板表面与水平面的倾角为17°。
3)喇叭口下沿距反射板表面的缝隙高度为0.25-0.5m,作为初沉池时缝隙中的水流速度应不大于30mm/s,作为二沉池时缝隙中的水流速度应不大于20mm/s。
4)锥形贮泥斗的倾角为45°-60°,排泥管直径不能小于200mm,排泥管口与池底的距离小于0.2m,敞口的排泥管上端超出水面不能小于0.4m。浮渣挡板淹没深度0.3-0.4m,高出水面0.1-0.25m,距集水槽0.25-0.5m。
3、辐流式二沉池
辐流式沉淀池内水流的流态为辐流型,因此,污水由中心或周边进入沉淀池。中心进水辐流式沉淀池的进水管悬吊在桥架下或埋设在池体地板混凝土中,污水首先进入池体的中心管内,然后在进入沉淀池时,经过中心管周围的整流板整流后均匀地向四周辐射流动,上清液经过设在沉淀池四周的出水堰溢流而出,污泥沉降到池底,有刮泥机或挂吸泥机挂到沉淀池中心的集泥斗,再用重力或泵抽吸排出。
周边进水辐流式沉淀池进水渠布置在沉淀池四周,上清液经过设在沉淀池四周或中间的出水堰溢流而出,污泥的排出方式与中心进水辐流式沉淀池相同。
基本要求如下:
1)进、出水的布置方式有中心进水周边出水、周边进水中心出水和周边进水周边出水三种形式。
2)刮泥机的旋转速度一般为1-3r/h,外周刮泥板的线速度不能超过3m/min,通常采用1.5m/min。
3)周边进水的辐流式沉淀池效率较高,与中心进水、周边出水的辐流式沉淀池相比,表面负荷提高1倍左右。
4、沉淀池运行要点
1)检查刮泥机或吸刮泥机等金属部件的防腐是否完好合格,以及其在污水情况下的运转状况。
2)沉淀池进水后观察是否漏水,做好沉降观测,检查观测沉淀池是否存在不均匀沉淀,通过观察出水三角堰的出水情况也能发现沉淀池的沉降情况。
3)检查刮泥机或吸刮泥机的带负荷运行情况。主要观察振动、噪声和驱动电机的运转情况是否正常,线速度、角速度等是否在设定范围内。
4)试验和确定刮泥机或吸刮泥机的刮、吸泥功能和刮渣功能是否正常。观察沉淀池表面的浮渣能否及时排出,观察排泥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的吸、刮效果。
5)分别测定进、出水的SS,验证沉淀池在设计进水负荷下的作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比如二沉池的回流污泥浓度和初沉池的排泥浓度是否在合理范围内。
6)检验与沉淀池有关的自控系统能否正常联动。如初沉池的自动开停功能和二沉池根据泥位计测得泥位的自动排放剩余污泥或浮渣功能等。
原标题:关于沉淀池(含沉砂、初沉、二沉)的详解!
-
【干货】厌氧反应器污泥投加及启动要点2020-06-25
-
瓦池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特征及其对出水水质的影响分析2020-06-19
-
霞浦牙城镇水厂反应沉淀池升级改造项目已完成反应沉淀池主体建设 预计6月底建成并投入使用2020-06-18
-
原创|关于污泥干化技术的总结!2020-06-18
-
绿色动力联合体预中标广东惠州市污泥+餐厨+粪便无害化处理项目!2020-06-16
-
我国首例医疗污泥掺烧项目在武钢试点2020-06-15
-
处置路线不断调整 污泥资源化产业飞速成长2020-06-12
-
你的出水为什么不达标?2020-06-12
-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煤耦合污泥技术研究与展望!2020-06-10
-
污泥资源化的未来畅想2020-06-10
-
活性污泥运行过程中的常见故障解答2020-06-10
-
水处理活性污泥法运行故障中的四大常见问题2020-06-09
-
杨长明:再论市政污泥土地利用的瓶颈问题及解决途径2020-06-09
-
出水COD突然升高的原因汇总2020-06-09
-
捅破“天花板” 多条技术路线 能撑起348亿污泥处置市场吗2020-06-09